Workflow
中国石油(00857)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七十五载:全球能源巨头的蜕变之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8:34
公司发展历程与规模 - 1950年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 石油工业几乎从零起步[1] - 75年后成为全球能源巨头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1] - 2000年上市时营收突破4000亿元 净利润占当年央企利润总额18%[2] - 2023年营收达3.2万亿元 连续8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前五[2]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75年来累计纳税超4.5万亿元 成为国家财政重要支柱[2] - 2007年沪港两地同步上市 创全球最大规模IPO纪录 募资668亿元[3] -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达487% 市值峰值突破2万亿美元[3] - 近五年累计分红超3000亿元 股息率稳定在4.5%以上[3] 风险管控能力 - 建立油价40-80美元压力测试机制 展现强大抗风险能力[4] - 2014-2016年油价调整期 保持每年600亿元以上净利润[4] - 2020年负油价事件中通过套期保值减少损失 全年盈利190亿元[4] - 2022年能源危机期间海外权益产量突破1亿吨 有效平衡国内炼化业务成本压力[4] 经济贡献乘数效应 - 每1元石油工业投资可带动GDP增长2.3元 创造0.8元财政增收[5] - 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年均减少外汇支出超200亿美元[5] - 带动装备制造 管道运输等相关行业发展 相关纳税达石油主业35%[5] 能源转型与未来发展 - 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6] - 从传统财政输血者向能源+金融综合体转变[6] - 需平衡传统油气业务与新能源投资[6] - 继续担任国家能源安全压舱石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6]
中国石油9月22日获融资买入5444.64万元,融资余额23.1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4:30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22日公司股价下跌0.61% 成交额9.87亿元 融资买入5444.64万元 融资偿还5459.38万元 融资净卖出14.74万元[1] - 融资余额23.16亿元 占流通市值0.18% 处于近一年40%分位低位水平 融券余额1206.33万元 处于近一年50%分位低位水平[1] - 融资融券总余额23.28亿元 融券余量148.93万股 当日融券卖出4.15万股 融券偿还8.96万股[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5日 2007年11月5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和香港金钟道[2] - 主营业务涵盖原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销售 石油炼制化工产品生产销售 炼油产品贸易 天然气输送销售四大板块[2] - 收入构成:炼油产品73.89% 原油45.28% 天然气39.06% 化工产品10.48% 其他业务占比6.74%[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500.99亿元 同比减少6.68% 归母净利润839.93亿元 同比减少5.21%[2] - 股东户数48.24万户 较上期减少8.82% 人均流通股339297股 较上期增加9.77%[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8752.8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470.78亿元[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56亿股 较上期增加35.83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3] - 华夏上证50ETF增持1487.12万股至2.22亿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693.84万股至2.02亿股[3] - 易方达上证50增强A持股1.68亿股保持不变 易方达沪深300ETF退出十大股东行列[3]
第三届“感动石油”人物颁奖典礼举办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02:25
颁奖活动概况 - 中国石油集团在京举办第三届"感动石油"人物颁奖典礼 评选出10名个人和3个团队 [1] 获奖人员及团队 - 获奖个人包括翟光明 张金友 杨义兴 吴淑华 耿捷 陈颖 许建枢 何治呈 杨志强 曹遂军 [1] - 获奖团队包括中国石油信息化补强核心工程项目管理团队 吉林油田CCUS技术攻关团队 中油国际管道中缅油气管道马德岛皎漂管理处 [1] 获奖者技术贡献 - 翟光明院士投身油气勘探75年 参加10次石油大会战 [2] - 张金友实现陆相页岩油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2] - 杨义兴工作室指导现场作业万余井次 累计创效1.8亿元 [2] - 陈颖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推动新材料领域"中国制造" [2] 获奖者运营成就 - 耿捷保障乍得公司采油厂连续14年安全平稳环保运行 [2] - 吴淑华率领新中国第一支"三八"女子钻井队在克拉玛依戈壁滩凿出工业油流 [2] 典礼特色环节 - 设置致敬中国石油劳模群体环节 [2] - 安排获奖者家人讲述故事环节 [2] - 组织中外员工代表合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环节 [2]
上海电力实业与中国石油上海销售携手共进 在新能源浪潮中释放 1+1>2 的聚变能量
搜狐财经· 2025-09-23 02:07
核心观点 - 上海电力实业与中国石油上海销售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充电桩建设 储能布局 虚拟电厂及车网互动等新能源领域 通过优势互补释放协同效应 为能源转型提供示范案例 [1][6][9] 战略合作背景 - 双方在"双碳"目标下形成战略共识 围绕清洁替代和绿色转型开展合作 [2] - 上海电力实业深耕电力行业近30年 构建新能源全价值链服务体系 在智能电网 储能技术等领域具备技术积累 实施长兴渔港储能 崇明渔光互补 电动汽车充换电及虚拟电厂等项目 [2] - 中国石油推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 截至2024年完成节能量78万吨标准煤 节水824万立方米 新建风光装机504万千瓦 实施"清洁替代 战略接替 绿色转型"三步走部署 [3] - 中国石油上海销售运营加油站网络 打造"人·车·生活"服务圈 延伸至充电站网络 通过伊犁路 虹桥中心花园等站点提供"充电+"服务 [3][5] 业务协同实施 - 合作聚焦解决上海充换电设施"区域分布不均 设备利用率低 运营主体分散"问题 [6] - 浦东观海路充电站配备40个充电车位 集成V2G车网互动系统 自2024年1月上线后日均单枪充电量达180度 成为浦东南汇地区出租车核心充电集散中心 [6] - 新港加油站光伏项目实现"油站发电自用" 未来计划构建"光储油充"一体化能源补充形态 [7] - 新虹桥中心花园 环湖西三路等充电站处于开发阶段 虹桥中心花园站将与伊犁路形成"双子站"模式 [7] - 建立经验共享机制 上海电力实业提供充电站施工运维技术培训 中国石油上海销售贡献车辆补能市场经验 [7] 合作模式创新 - 构建"标准共建 价值共享"的生态共生模式 打造"充电+生态系统"而非孤立充电桩 延伸服务链条提升用户粘性 [8] - 充电场站成为连接用户 企业与社会的重要纽带 体现"人·车·生活"核心理念 [8] 未来发展方向 - 将重卡充电领域列为重点方向 共同破解高功率 大容量补能需求挑战 [9] - 计划深化储能 氢能 虚拟电厂 智能运维等领域协作 [9] - 合作被视为国有骨干企业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实践 旨在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9][10]
华夏基金走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新浪基金· 2025-09-23 00:53
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 北京证监局指导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主题为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旨在落实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升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引领作用 [1] - 系列活动开展多层次宣传与互动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强化投资者教育与保护 [1] - 华夏基金联合7家机构走进中国石油大学 通过知识答题和策略分析师讲座形式开展投资者教育 培育大学生财商意识 [1] 北京辖区公募基金行业现状 - 北京辖区公募基金公司36家 公募基金管理人3家 机构数量全国第二 [7] - 辖区公募基金管理人共管理产品2986只 规模合计81433.18亿元 [7] - 辖区资本实力稳步增强 业务规模稳步扩大 盈利能力总体向好 合规风控意识持续提升 [7] 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体系 - 建立全天候全覆盖客户陪伴和赋能服务体系 包含四大内容体系:全生命周期投教课程 多样化投教活动 多层次传播体系 投资者教育基地统一平台 [8] - 投教课程覆盖货基、债基、指数基金等全领域 包含8节必修课、15节中阶课、15节品质课、12节音频会员解锁课 [8] - 开展财商教育进校园、基金知识进渠道等线下活动 打造"一路同行·卓越班"线下陪伴和"定投团"线上陪伴等知名投教活动 [8] - 新媒体矩阵覆盖抖音、小红书、B站、雪球等平台 与投资者深度互动 [8] - 定期发起《指数基金投资者洞察报告》《个人养老金洞察报告》《ESG白皮书》等主题调研 了解投资者满意度和服务期望 [9] 高校金融知识讲座内容 - 华夏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匡月晴主讲指数基金基础知识和投资策略 讨论通过指数工具实现全球资产配置 [3] - 讲座使用生动案例和详实数据 介绍华夏基金"红色火箭"创新工具 为指数投资提供支持 [3] - 学生反馈加深了对指数基金运作机制和市场表现的认识 了解到指数投资作为多元资产配置工具的价值 [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9月22日回购541.00万股,耗资2211.61万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9-22 13:54
公司回购动态 - 公司于9月22日以每股4.070港元至4.120港元价格回购541.00万股 金额达2211.61万港元 [1] - 当日收盘价4.080港元 较前日下跌0.97% 全天成交额6.34亿港元 [1]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7次回购 合计回购1.29亿股 累计金额达5.81亿港元 [1] 历史回购明细 - 8月22日单次回购6762.40万股 金额2.98亿港元 为年度最大单笔回购 [1] - 3月24日至26日连续三日回购 分别回购2380.00万股、950.00万股和288.00万股 [1] - 3月回购价格区间为4.090港元至4.170港元 9月回购价格区间较3月下移 [1]
洗掉一身油,抹去脚下泥:数智化如何改变中国石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3:40
数智化转型战略 - 公司确立"数智石油"为集团第五大战略举措 加速迈向数智赋能新阶段[1] - 数智化转型涉及战略重构、组织变革和业务重塑 赋能油气业务提升企业价值并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1] - 公司历经20年集中统一的信息化建设 为转型奠定基础[1] 一线作业智能化应用 - 无人机集群与巡检机器人实现24小时作业 数据响应速度达0.3秒 巡检人员从3人减至1人[3] - 井下作业智能体实现10秒极速响应 故障识别准确率达90%[3] - 长庆油田以300多人团队管理近200万吨产能 人均油气当量贡献值达4869吨/年[3] 运营效率与覆盖规模 - 智能油气田覆盖50万口井和4万座场站 实现大型场站少人值守和中小场站无人值守[4] - 全产业链协同效率提升20%[4] - 管线巡检实现远程监控 显著降低人员安全风险和交通风险[3]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 - 2024年8月首发能源化工领域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行业大模型 2025年5月升级至3000亿参数规模[5] - 大模型赋能上百个产业应用场景 覆盖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及装备制造等多条业务线[5] - 建立500TB规模的三级数据集管理机制 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支撑[6] 工业软件国产化进程 - 自主研发首套国产工业级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HiSim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7] - 软件已在国内外百余个油气区块规模应用 包括阿联酋、乍得等十余个国家[7] - 工业软件自主可控被视为端牢能源"饭碗"的关键环节[7] 组织与战略支撑体系 - 制定"数智中国石油"总体规划 布局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和智能化发展三大工程[8] - 成立昆仑数智公司和中石油(北京)数智研究院等专门支持单位[8] - 推动经营管理、生产运营到日常办公管理的全面数智化升级[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9月22日回购541.00万股,耗资2211.61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3:33
公司回购动态 - 9月22日以每股4.070港元至4.120港元价格回购541.00万股 金额达2211.61万港元[2] - 当日收盘价4.080港元较前日下跌0.97% 全天成交额6.34亿港元[2]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7次回购 合计回购1.29亿股 累计金额达5.81亿港元[2] 历史回购数据 - 8月22日单次回购6762.40万股 金额达29772.14万港元 为统计期内最大单笔回购[2] - 3月24日至26日连续三日回购 合计回购3618万股 总金额14922.16万港元[2] - 3月24日单日回购2380万股 金额9851.53万港元 为统计期内第二大规模回购[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跌1.71%,成交额4102.1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3:31
基金表现与交易数据 - 天弘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159281)9月22日收盘下跌1.71% 成交额达4102.11万元 [1] - 该基金成立于2025年8月20日 管理费率0.50%每年 托管费率0.10%每年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 [1] 基金规模与持仓结构 - 截至9月19日 基金最新份额为3.44亿份 对应规模3.43亿元 [1]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远海控(持仓占比0.85%)、东方海外国际(0.40%)、中国外运(0.33%)等央企 [2] - 持仓市值最高为中远海控291.75万元 最低为农业银行93.39万元 [2] 基金经理与业绩表现 - 现任基金经理贺雨轩自2025年8月20日开始管理该基金 [1] - 任职期内收益率为-0.41% [1] - 重仓行业集中在能源、航运、金融等港股通央企板块 [2]
港股央企红利50ETF(520990)跌1.58%,成交额1.5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12:27
基金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基金收盘下跌1.58% 成交额达1.54亿元 [1] - 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23.24亿元 日均成交1.16亿元 [1] - 今年以来177个交易日累计成交221.68亿元 日均成交1.25亿元 [1] 基金规模与份额变化 - 截至9月19日基金份额43.08亿份 规模43.73亿元 [1] - 较2024年末份额增长15.00% 规模增长24.88% [1] - 2024年末基准规模35.01亿元 份额37.46亿份 [1]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成立于2024年6月26日 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0%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简称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代码520990 [1] 基金经理业绩 - 基金经理龚丽丽自2024年7月25日管理 任职收益17.76% [2] - 基金经理汪洋自2025年7月15日管理 任职收益4.19% [2] 重仓股持仓明细 - 中国移动持仓占比10.83% 持仓621.75万股 市值4.94亿元 [3] - 中国石油股份持仓占比10.55% 持仓7814.80万股 市值4.81亿元 [3] - 中远海控持仓占比9.66% 持仓3540.75万股 市值4.40亿元 [3] - 中国海洋石油持仓占比9.03% 持仓2547.10万股 市值4.12亿元 [3] - 中国神华持仓占比8.09% 持仓1328.00万股 市值3.69亿元 [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持仓占比7.66% 持仓9312.20万股 市值3.49亿元 [3] - 中国电信持仓占比4.85% 持仓4348.80万股 市值2.21亿元 [3] - 中国联通持仓占比3.68% 持仓1980.20万股 市值1.68亿元 [3] - 招商银行持仓占比2.63% 持仓239.30万股 市值1.20亿元 [3] - 中煤能源持仓占比2.57% 持仓1417.50万股 市值1.17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