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00857)

搜索文档
加速绿色转型,中国石油持续完善新能源业务布局
新华社· 2025-09-25 12:1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传统油气企业向"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变 [1] - 新能源业务已被纳入主营业务发展 明确"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 [1] - 积极培育CCUS产业链 完善以地热、氢能、风光电和CCUS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布局 [1] - 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公司国内能源供应比例已达7% [1] - 前瞻布局可控核聚变等未来能源技术 着力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1] 新能源项目布局 - 在松辽盆地开发风光发电项目 [1] - 在环渤海湾推进地热项目 [1] - 在玉门油田建设"绿氢"示范基地 [1] - 逐步建设遍布全国的综合能源服务站 [1] 油气供应格局 - 形成并巩固国内原油、国内天然气、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三个1亿吨"供应新格局 [3] - 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保供能力不断攀升 [3] - 建成覆盖全球的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跨国油气运输通道和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 [3] 炼化业务发展 - 一批标志性炼化项目建成投产 [3] - 乙烯产能历史性突破1000万吨/年 [3] 技术创新突破 - 在页岩油气革命、超深钻探、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3] - 成功完钻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 [3] - 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3] - 自主研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赋能全产业链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9月25日斥资3297.11万港元回购810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25 11:40
公司股份回购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于2025年9月25日斥资3297.11万港元回购810万股股份 [1]
七十五载能源报国 中国石油书写12万吨到“三个1亿吨”奋进答卷
经济网· 2025-09-25 10:0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75年前 从分散走向集中 肩负为新中国工业输血的历史使命 [1] - 公司成功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前二 连续15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前6位 国际化工公司排名提升至2024年第2位 [1] - 改革开放后率先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1993年开始拓展全球业务 [4] 油气产量突破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 [2] - 1978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 中国成为世界第八大产油国 [2] - 公司国内油气产量分别占全国约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 [4] 重大项目成就 - 发现克拉玛依 大庆 辽河等一批大油田 [2] - 深地塔科1井打成亚洲第一 世界第二垂直深度井 [1][3] - 广东石化 塔里木和长庆乙烷制乙烯等标志性炼化项目建成投产 [4] 业务规模地位 - 乙烯产能历史性突破1000万吨/年 [4] - 炼油能力保持全球第2 [4] - 建成覆盖全球五大油气合作区 四大跨国油气运输通道和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 [4] 新能源转型 - 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公司国内能源供应比例7% [4] - 风光发电机组与采油机并肩矗立 综合能源站集加油 加氢 充电于一体 [4] - 绿氢 CCUS 地热等技术走在行业前沿 开始瞄准可控核聚变技术 [4] 科技创新突破 - 围绕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新材料新产品开发等领域深挖技术潜能 [5] - 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如同行业大脑 [7] - 首套国产工业级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HiSim守护安全生产 [7] 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足迹始终印在党和国家 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包括抗震救灾 乡村振兴 教育帮扶 [7] - 在北京冬奥会等国际盛事中以中国速度和中国服务赢得世界赞誉 [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9月24日回购810万H股及118万A股
格隆汇· 2025-09-25 10:00
公司股份回购 - 9月24日耗资3297万港元回购810万股 [1] - 同日耗资629万港元回购118万股 [1]
从12万吨到“三个1亿吨”——中国石油七十五载书写奋进答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5 09:56
公司历史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75年前 标志着中国石油工业从分散走向集中 肩负为新中国工业"输血"使命 [1] - 公司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前二 连续15年保持《财富》世界500强前6位 2024年国际化工公司排名提升至全球第2 [1]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 1978年突破1亿吨大关 使中国成为世界第八大产油国 [1] 业务发展与国际拓展 - 国内油气产量分别占全国约50%和67% 形成"三个1亿吨"油气格局并持续巩固 [2] - 乙烯产能突破1000万吨/年 炼油能力保持全球第2 建成广东石化等标志性炼化项目 [2] - 建成全球五大油气合作区 四大跨国油气运输通道和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 成为最大跨国经营企业 [2] 绿色转型与新能源布局 - 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国内能源供应比例达7% 风光发电与采油机协同部署 [2] - 绿氢 CCUS 地热技术处于行业前沿 开始布局可控核聚变技术 [2] - 着力打造传统油气之后的第二 第三增长曲线 构建多能互补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2]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突破"陆相贫油"理论束缚 "两宽一高"技术引领全球物探革命 [4] - 开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作为行业大脑 首套国产工业级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HiSim保障安全生产 [5][7] - 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新材料领域突破技术瓶颈 贡献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 [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9月25日斥资3297.11万港元回购810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9:54
公司股份回购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于2025年9月25日斥资3297.11万港元回购股份 [1] - 回购股份数量为810万股 [1]
中国石油:着力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9:4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公司成立75周年 为国内最大油气生产供应企业[1] - 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 1978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1] - 国内原油产量占全国约50% 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约67%[1] - 乙烯产能突破1000万吨/年 炼油能力保持全球第二[1] -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亿吨以上[2] 业务布局与转型战略 - 巩固国内原油/天然气/海外权益产量"三个1亿吨"格局[1] - 加快向"油气热电氢"和"炼化生精材"综合性国际能源与化工公司转型[1] - 建成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2] - 运营西北/东北/西南/海上四大跨国油气运输通道[2] - 建成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 成为最大跨国经营企业[1] 新能源与技术创新 - 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国内能源供应比例7%[4] - 绿氢/CCUS/地热技术处行业前沿 开始瞄准可控核聚变技术[4] - 着力打造传统油气之后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4] - 页岩油气革命/超深钻探/高端化工新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4] - 自主研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赋能全产业链[4] 重大项目建设 - 广东石化/塔里木/长庆乙烷制乙烯等标志性炼化项目建成投产[1] - 深地塔科1井钻井项目持续推进[4] - 信息化补强核心工程国内全面上线[4]
从12万吨到“三个1亿吨”,中国石油如何书写75载能源报国使命担当?
中国能源报· 2025-09-25 09:24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公司成立于1950年9月25日 前身为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 标志着中国石油工业从分散走向集中统一管理 [1][4][5] - 1950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 1978年突破1亿吨大关 使中国成为世界第八大产油国 [4][7] - 公司现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前二 连续15年居《财富》世界500强前6位 2024年国际化工公司排名提升至第2位 [4] 油气业务规模与布局 - 国内油气产量分别占全国约50%和66% 形成"三个1亿吨"生产格局 [7] - 炼油能力保持全球第2 乙烯产能历史性突破1000万吨/年 [7] - 建成全球五大油气合作区 四大跨国油气运输通道和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 成为我国最大跨国经营企业 [7] 新能源与绿色转型 - 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公司国内能源供应比例的7% 布局风光发电 综合能源站等业务 [8] - 绿氢 CCUS 地热等技术处于行业前沿 并开始瞄准可控核聚变技术 [8] - 着力打造传统油气之后的第二 第三增长曲线 [8] 科技创新突破 - 开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 首套国产工业级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HiSim投入应用 [10] - 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新材料等领域突破技术瓶颈 创造多项中国标准和纪录 [10] - 深地塔科1井打成亚洲第一 世界第二垂直深度井 [4] 社会责任与国际影响 - 在北京冬奥会等国际盛事中提供能源保障服务 赢得世界赞誉 [10] - 业务覆盖抗震救灾 抗疫保供 乡村振兴 教育帮扶等领域 [10] - 1993年率先"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形成全球性业务布局 [7]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跌1.03%,成交额4068.2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16
基金表现与规模 - 9月25日收盘下跌1.03% 成交额4068.29万元 [1] - 最新份额3.44亿份 最新规模3.35亿元 [1] - 基金经理任职期内收益率为-2.80% [1] 基金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25年8月20日 全称为天弘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1] - 管理费率0.50%每年 托管费率0.10%每年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 [1] 持仓配置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远海控(持仓占比0.85%) 东方海外国际(0.40%) 中国外运(0.33%) 中国石油股份(0.32%) 中信银行(0.32%) [2] - 中国海洋石油持仓占比0.29% 中国神华0.29%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29% 中国联通0.28% 农业银行0.27% [2] - 持仓市值最高为中远海控291.75万元 最低为农业银行93.39万元 [2]
75年,石油人正年轻
中国青年报· 2025-09-25 09:1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75周年 从新中国初期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发展到1978年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2] - 公司1998年揭牌成立集团公司 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深地塔科1井钻破万米深度[1] - 公司形成国内原油 国内天然气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三个1亿吨"的稳固供应格局[2] 业务运营成就 - 国内油气产量当量持续增长 乍得区块年产量从100万吨跨越至超500万吨[2] - 长庆油田工作室通过油井诊断技术累计创效1.8亿元[2] - 数字化转型项目在145家单位上线运行 自主研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赋能全产业链[5] 技术创新突破 - 页岩油气勘探技术实现岩石表征分辨率从厘米级推进至亚纳米级[5] - 辽阳石化团队打破共聚酯领域国外技术垄断[5] - 深地塔科1井钻井工程代表万米深井钻探技术突破[1][5] 人才与精神传承 -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持续传承[2] - 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如金旭将纳米技术应用于页岩油气勘探[5] - 杨义兴27年技术坚守与耿捷14年海外运营保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