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取水贷
icon
搜索文档
我省积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点水成金
四川日报· 2025-09-04 00:13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 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大元村转让100亩坡改梯土地三年经营权 交易金额29.6万元 成为雅安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1] - 所得资金将用于水土保持功能巩固提升和村民增收共富 推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8] - 去年成交的7个项目带来国有资产收益超297万元 村集体财产收益613万元 [8] 水权交易发展 - 全国首个省级水权交易服务中心中国水权交易所四川省交易服务中心揭牌 当天达成4宗用水权交易 交易水量8945万立方米 交易金额合计744万元 [5] - 全国首宗长江干流跨省取水权交易:转让200万立方米长江干流取水权 交易金额40万元 [5] - 截至今年8月底 全省完成用水权交易1438单 交易水量超1.9亿立方米 总金额4126万元 交易单数、水量和金额均位于长江流域前列 [6] 河湖治理与生态改善 - 全省推广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 重点改善农村河塘库堰面貌与生态 [2] - 全省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和285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连续两年达100% 长江黄河干流水质连续8年达Ⅱ类及以上 [4] - 西厢村通过河湖管护改善水质 建起24个农文旅项目 带动村民收入增长 [2] 滨水文旅开发与价值转化 - 成都锦江猛追湾一带水环境持续改善 带动30余家商铺转型业态提升品质 周边商铺住宅市值明显提升 [9] - "夜游锦江"项目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 实现收入约1980万元 周边商户营收持续增长 [9] - 西厢村发展民宿旅游 依托好山好水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2] 水利投融资创新 - 通过多权同确探索将取水权、工程产权、收费权等整合为特许经营权 累计融资58亿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 [7] - 举行4宗"节水贷""取水贷"协议集中签约 共融资16.98亿元 其中3宗"节水贷"金额16.45亿元 1宗"取水贷"金额5300万元 [11] - "节水贷"支持节水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非常规水开发利用等节水类项目 [12] 水资源战略地位 - 四川年径流量占长江水系总径流的三分之一 [3] - 在黄河枯水期提供高达40%水量 丰水期提供26%水量 [3] - 拥有大小河流8596条、湖泊417个、水库8109个、渠道5002条、国际重要湿地3个 被称为"千河之省" [4]
四川4宗“节水贷”“取水贷”共融资16.9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2 11:11
融资协议签署 - 四川省水利厅组织4宗"节水贷"和"取水贷"协议集中签约 总融资额达16.98亿元 [1][3] 贷款产品定义 - "节水贷"是为节水产业定制的绿色金融信贷产品 为供用水单位、节水服务企业及水利建设投资主体提供专项融资服务方案 [3] - "取水贷"是以取水权为质押物的投融资机制 主要应用于农村水利建设、节水产业升级等领域 [3] 具体融资分配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德阳市分行、巴中市分行完成3宗"节水贷"融资服务 贷款总金额16.45亿元 [3] - 中国工商银行广元分行达成1宗"取水贷"融资服务 贷款金额5300万元 [3] 资金用途 - 16.45亿元"节水贷"主要用于村镇供水提质增效、水厂建设与管网改造 [3] - 5300万元"取水贷"主要用于工业水厂项目建设 [3] 产品支持范围 - "节水贷"支持项目包括节水基础设施建设、节水技术改造水效提升、非常规水开发利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合同节水及节水设施运行管理、节水产品研发及装备制造等节水类项目 [3] 政策效果 - 四川省"节水贷""取水贷"金融产品不断丰富 贷款规模不断扩大 [3] - 金融产品对壮大节水产业、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3]
四川4宗“节水贷”“取水贷”共融资16.98亿元丨水润蜀乡
搜狐财经· 2025-09-02 07:04
融资规模与结构 - 四川省集中签约4宗"节水贷"和"取水贷"协议 总融资额达16.98亿元[3] - 其中3宗"节水贷"贷款总额16.45亿元 主要用于村镇供水提质增效和水厂建设与管网改造[3] - 1宗"取水贷"贷款金额5300万元 主要用于工业水厂项目建设[3] 金融产品特性 - "节水贷"是为节水产业定制的绿色金融信贷产品 为供用水单位、节水服务企业及水利建设投资主体提供专项融资服务[3] - "取水贷"以取水权为质押物 主要应用于农村水利建设和节水产业升级领域[3] - 节水贷支持项目包括节水基础设施建设、节水技术改造、非常规水开发利用及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节水类项目[4] 行业影响 - 四川省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将水资源转化为金融价值 体现"谁节水谁受益"原则[3] - 节水贷和取水贷产品不断丰富 贷款规模持续扩大 对壮大节水产业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形成重要支撑[3] - 金融要素在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4]
执金融之笔 绘绿色画卷
金融时报· 2025-08-19 02:43
浙江安吉余村转型发展 - 安吉余村从依赖卖石头谋生转型为依靠"卖"风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 - 20年来村集体收入显著提升,2024年吸引游客1100万人次,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54万元 [3] - 以余村为核心打造"大余村",发展空间扩容50倍,形成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组团发展格局 [2] 金融支持绿色发展 - 农业银行浙江分行发放全国首笔乡村旅游重点村项目贷款支持"大余村"发展 [3] - 中国银行推出"枸杞贷"支持宁夏中宁县枸杞产业,覆盖种植、加工、流通全环节 [4] - 农业银行浙江分行创新"茭白贷"("取水贷"2.0版本)助力景宁大漈乡茭白产业升级 [5] 生态治理项目 - 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发放2.7亿元贷款支持西安沣河流域污水治理工程,新建6座污水处理站及246公里管网 [6] - 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提供超3000万元信贷支持湖南新宁县发展"朱鹮守护稻"农文旅项目 [7] 新能源与转型金融 - 国开行河北分行发放8805万元贷款支持唐山重型卡车换电项目,规划建设90座换电站 [8]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落地全国首笔甲醇双燃料船舶转型金融贷款,投放近3亿元支持中远海运集团绿色转型 [9][10] 绿色金融数据 - 2025年二季度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4% [3] - 2024年上半年绿色贷款新增5.35万亿元 [3]
全国首个依托国家平台建立的省级水权交易平台在四川揭牌
中国经济网· 2025-08-15 12:31
水权交易平台体系建设 - 全国首个依托国家水权交易平台的省级水权交易平台中国水权交易所四川省交易服务中心正式揭牌[1] - 构建省级交易中心统筹、区域交易窗口支撑的用水权交易平台服务体系[2] - 在都发中心、德阳市中江县、宜宾市翠屏区设立交易服务窗口[2] 首批水权交易活动 - 首批4宗用水权交易集中签约新增交易水量8945万立方米[2] - 交易金额合计744万元[2] - 四川首宗大型调水工程区域水权交易水量五年共计7965万立方米[2] - 签署首单黄河流域用水权跨省区交易框架协议[2] - 达成全国首宗长江干流跨省取水权交易[2] - 达成农业节水向工业转换的取水权交易[2] 金融支持协议 - 4宗取水贷、节水贷协议集中签约[5] - 节水贷融资服务贷款总金额超过16.4亿元[6] - 取水贷融资服务贷款金额5300万元[6] 平台建设意义 - 标志着水权交易迈入法治化、市场化、信息化新阶段[6] - 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挥积极作用[6] - 四川省水利厅将高站位推动改革创新、高标准运营服务中心、高质量服务市场需求[7]
农行浙江省分行:金融活水润“浙”里 绿色发展谱新篇
人民日报· 2025-08-14 21:49
绿色金融发展成果 - 农行浙江省分行绿色贷款余额达6500亿元,较年初增长11.8% [1] - 县域绿色贷款余额超2677亿元,重点支持乡村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整治和绿色农业全产业链 [2] -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制造领域贷款分别较年初净增277亿元、31亿元和184亿元 [3] 特色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取水贷"实现全省首笔生态农业用水权质押贷款发放 [2] - 创新"气候助企贷""气候助农贷"等气象指数贷款产品,支持气候投融资试点 [3] - 发放全国首笔基于SGS认证的"应对欧盟碳关税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4] - 开发"转型金融贷"结合ESG评价模型,支持企业低碳转型 [4] 重点领域支持案例 - 近5年为洞头区全域旅游、海上风电等项目提供超百亿元授信 [1] - 支持景宁畲族自治县5000亩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升级 [2] - 配套信贷规模支持山区县抽水蓄能项目 [3] - 通过1.3亿元贷款助力铝业公司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15%以上 [4] 战略体系构建 - 构建"1+2+10+N"绿色金融专营体系 [4] - 发布全国同业首个海洋ESG行动方案 [4] - 推动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转型金融、海洋金融深度融合 [4]
在助企纾困实践中 书写基层央行答卷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5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分行以金融助企纾困为主线 通过机制建设 平台搭建 服务创新和优化 将金融资源精准导向市场主体 在政策落地 银企对接 首贷突破及就业保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 机制建设 - 开展5次一对一政策辅导 打通货币政策传导中梗阻 构建政策传导链条 [2] - 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和非法人金融机构再贴现双破零 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1.59亿元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农牧产业主体节约利息支出超300万元 [2] - 建立县域金融政策传导和金融服务网络 实现辖内6个旗县市服务全覆盖 [2] - 与13个部门建立协调机制 制定实施方案和落实举措 通过任务认领与定期调度推动政策落地 [2] 银企对接 - 搭建政银企对接服务体系 转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对接 [3] -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走访16家民营小微企业 现场协调解决8项融资诉求 指导发放贷款2780万元 [3] - 联合6部门召开5次对接会和协调会 采用信贷产品宣介加企业需求发布加现场洽谈签约模式 [3] - 指导金融机构为17家民营小微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获得1.62亿元贷款支持 [3] 产品创新 - 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为京科发电发放2000万元煤耗利率挂钩贷 系煤电行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后首笔转型金融贷款 [4] - 建设银行兴安分行为乌兰浩特中蒙制药发放2000万元科技兴蒙贷 系全盟首笔该类信用贷款 [4] - 推动创新服务多点开花 推出养老易贷 取水贷 农畜贷等产品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并激活地区经济新动能 [4] 就业支持 - 将创业担保贷款作为稳岗扩岗重要抓手 面向小微企业 大学生 退役军人 新市民等重点群体优化金融服务 [5] - 蒙商银行突泉支行3日内为瑞翔肥业发放3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支持农资储备并稳定12户农户就业 [6] - 邮储银行兴安盟分行与就业服务中心深化政银协同 提升金融稳就业保民生的含金量 [6] - 2025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41万元 贷款余额达1.68亿元 构建企业发展-岗位增加-群众增收良性循环 [6]
(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做好“三件事”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14:25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 - 浙江持续实施"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接续5轮系列行动,创新推出"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区"等载体,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地表水优良水质比例从41.9%提高到98.6%,PM2.5浓度从61微克/立方米降至26.1微克/立方米 [2][3] -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丽水市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修复萤火虫栖息地近1000平方米,种群数量超100万只 [3]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 浙江制定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在30余个市县开展核算,培育"丽水山耕"、"安吉白茶"等生态富民产业,创新"生态信用贷"等金融产品,丽水市发放"取水贷"超100亿元 [5] - 乡村"土特产"全产业链发展迅速,建成单条超10亿元产业链126条,总产值321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470万人,年平均收入5.1万元 [7] 产业转型升级 - 浙江推动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长兴县铅蓄电池企业从175家减少到16家,产值增加14倍,涌现两家千亿元级上市公司 [7] - 形成宁波前湾新区智能汽车、绍兴上虞先进高分子材料等千亿元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8] 乡村创新发展 - 义乌市李祖村打造"众创乡村",吸引271名农创客,业态达73家,2024年销售总额超7000万元,年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 [8] - 浙江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累计培育农创客8.9万名,成为乡村经济发展重要动力源 [8]
点“水”成“金”内蒙古首笔“取水贷”落地阿尔山市
内蒙古日报· 2025-06-27 01:41
绿色金融创新 - 内蒙古首笔"取水贷"落地兴安盟阿尔山市 金额700万元 支持内蒙古云露水业年产2万吨高端矿泉水项目 [1] - "取水贷"以取水权为质押 无需传统抵押物 实现无形资产向有形资本转化 采用"取水权质押+双边登记"模式 质押范围覆盖9.698万立方米取水权 [1] - 该产品是水利投融资改革举措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同时撬动水资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政策与机制建设 - 自治区水利厅协同金融机构建立"政银企"联动机制 通过节水产业联盟平台健全融资服务体系 [1] - 落实《关于金融支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动"水权变资产" 为取用水户开辟融资新通道 [2] 金融产品拓展 - 在"节水贷""水权贷"基础上 将开发"水权+节水贷" 水信托等新型涉水金融产品 [2] - 探索"水资源盘活+生态增值+产业赋能"模式 促进水资源资产化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 [2]
湖北推进水资源水工程资产化改革试点
水资源资产化改革方案 - 湖北省水利厅印发《湖北省推进水资源水工程资产化改革试点方案》,旨在盘活水资源资产,推动水优势向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 [1] - 方案以"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资金杠杆化"为主线,分三大部分系统布局改革任务 [1] - 改革任务包括全面清查水利资源资产资金、创新资源资产转化路径、建立动态智能的"三资"管理体系 [1] 改革实施路径 - 方案按照六大类16种典型模式开展试点,包括直接交易模式、特许经营模式、绿色金融模式、股权融资模式、资产证券化模式和其他融资模式 [2] - 试点要求各地分阶段精准施策,7月10日前制定实施方案,11月30日前完成试点实施阶段任务,12月5日前汇总成果 [2] - 省水利厅将成立改革工作组,开展案例指导、专业培训和工作调度,督促各地制定个性化方案 [2] 资源盘活机制 - 遵循"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原则,创新资源资产转化路径 [1] - 重点梳理可盘活资源,核实数据真实性,在明晰权属关系并科学评估市场价值基础上推进转化 [1] - 建立"成熟一批、转化一批、反哺一批"的机制,探索构建市场化运营体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