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创医疗(00853)
icon
搜索文档
心通医疗重组:微创医疗在豪赌中寻求自我救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0:02
公司重组策略 - 心通医疗-B收到控股股东微创医疗关于心律管理业务(CRM)与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合并的建议 旨在形成心脏病产品平台 提供从起搏器 除颤器到TAVI LAA等全面产品组合 [1] - 业务合并策略理据包括建立多元化产品平台 共享国际营销渠道 提升全球市场开发能力及资本市场认可度 [1] - 合并后平台将覆盖结构性心脏病与节律管理 形成完整解决方案 提升资产辨识度吸引专注心血管赛道的长线资本 [2] 公司财务表现 - 心通医疗市值从上市初529亿港元跌至约60亿港元 跌幅超90% [4] - 2018-2020年前7个月累计亏损约4亿元 2024年营收3.62亿元同比增长7.54% 净亏损4944.6万元同比收窄89.51% [4] - 微创医疗2020-2023年累计亏损18.11亿美元(约131亿元人民币) 四年亏损加研发投入共计232.4亿元 [5] - 微创医疗2024年目标收入100亿元 亏损20亿元 2025年目标打平 此后以20%净利率实现500亿元收入100亿元利润 [6] 行业市场前景 - 2019年中国TAVI市场规模3.92亿元 预计以53.1%年复合增长率增至2025年50.557亿元 [9] - 2019年中国心脏瓣膜疾病患者3630万人 预计2025年增至4020万人 [8] - TAVI手术相比传统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等优势 手术时间通常1-2小时 [8] 战略协同效应 - 合并可共享微创已建立的欧洲销售网络 实现"一平台多产品"出海 降低渠道重复投入 [2] - 心通医疗有望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原材料成本改善毛利率 [6] - 合并实体或成为微创系心血管领域唯一上市平台 后续可能注入冠脉药物球囊 神经介入等关联资产 [6] 潜在挑战 - 业务整合面临技术 渠道 管理融合难题 需平衡CRM业务扭亏与TAVI产能扩张的投入分配 [7][10] - 中国TAVI市场面临集采风险 价格下行压力持续存在 [8] - 交易设计需公平评估CRM业务价值 避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7]
股价异动大涨!微创医疗拟将CRM业务并入心通医疗,影响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7-17 08:08
生物医药B类股普涨行情 - 7月17日生物医药B类股普涨,三叶草生物-B(02197 HK)、科伦博泰生物(06990 HK)、心通医疗-B(02160 HK)等多股异动上涨 [2] - 心通医疗股价一度跳空高开飙升近21%,截至发稿涨幅超6%,异动与微创医疗(00853 HK)考虑将CRM业务并入心通医疗的消息相关 [2] - 微创医疗股价同日跳涨近7%,曾入选港股百强榜单 [3] 微创医疗CRM业务重组计划 - 微创医疗向心通医疗提出不具约束力建议书,拟将心律管理(CRM)业务并入后者,CRM Cayman为微创医疗非全资附属公司(持股50 13%) [4] - CRM业务专注于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产品,包括起搏器、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及配套导线等 [4] - 重组目的为整合内部资源、提升竞争力,建立心脏病产品平台,合并后形成涵盖结构性心脏病与CRM解决方案的全面产品组合 [4][6] 心通医疗业务定位与技术优势 - 心通医疗为中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创新医疗器械企业,起源于2009年瓣膜预研项目,自主研发的TAVI系列产品覆盖全球20余国700余家核心医院 [5] - VitaFlow Liberty®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为国内首款获欧盟CE认证的TAVI系统,并布局二尖瓣、三尖瓣及左心耳封堵器等产品线 [5] 业务合并的协同效应预期 - 合并将共享国际营销渠道,创造协同效应,强化全球市场影响力,提升收益及现金流 [6] - 通过多元化产品平台(TAVI、LAA、TMV等+CRM设备)增强市场开发能力,优化资本市场对增长潜力的认可 [6] 集团战略调整与市场反应 - 微创医疗业务繁杂,此次重组旨在整合心脏病相关资源,推动协同发展,两家公司当前均处于亏损状态 [7] - 资本市场反应积极但分歧明显:微创医疗与心通医疗股价上涨,但心通医疗盘中回落且成交量创历史天量 [8]
微创医疗(00853)拟策略重组CRM业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14:55
公司战略重组 - 公司正考虑将CRM业务与微创心通(02160)的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合并 以推动内部资源整合及提升竞争力[1] - 合并旨在打造多元化心脏病产品平台 涵盖CRM业务的起搏器 除颤器 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 以及结构性心脏病业务的TAVI LAA TMV TTV等产品[2] - 合并后将形成覆盖结构性心脏病和CRM解决方案的全面产品组合 增强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独特定位[2] 业务协同效应 - 合并可共享全球营销渠道 统筹市场资源 扩大现有合作的广度与深度[2] - 通过互补协同效应 预计将提升合并后业务的收益 盈利能力及现金流[2] - 统一财务管理将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及集资能力[2] 业务板块介绍 - CRM业务专注于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产品 包括起搏器 除颤器 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及配套导线[1] - 结构性心脏病业务专注于经导管解决方案的研发及商业化 致力于为结构性心脏病提供先进治疗方案[1] - 公司业务板块还包括心血管介入 骨科医疗器械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 神经介入 手术机器人等[1] 市场影响 - 合并有助于公司在全球市场建立更强大的据点及影响力 扩大产品覆盖医院及患者范围[2] - 多元化产品平台将提升国际资本市场对两项业务价值及增长潜力的认可[2]
微创医疗(00853.HK)正考虑一项策略重组集团CRM业务的建议
格隆汇· 2025-07-16 14:53
公司战略重组 - 公司正考虑一项不具约束力的策略重组建议 旨在整合CRM业务与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 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并创造长远价值 [1] - 重组涉及微创心通(02160 HK) 该公司为微创医疗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研发及商业化 [1][2] 业务板块整合 - CRM业务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心脏节律管理(CRM)解决方案 产品包括起搏器 除颤器 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及配套导线等 [1] - 结构性心脏病业务通过微创心通开展 专注于经导管解决方案的研发及商业化 为结构性心脏病提供先进治疗方案 [2] 公司背景 - 微创医疗(00853 HK)为开曼群岛注册的医疗器械集团 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业务涵盖心血管介入 骨科医疗器械 CRM等八大领域 [1] - 公司专注于全球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 制造及销售 各业务分部包括神经介入 手术机器人等多元化布局 [1]
研判2025!中国PTCA球囊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环节、市场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冠脉介入治疗手段不断普及,PTCA球囊应用需求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8 01:29
行业概况 - PTCA球囊是一种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扩张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1] - 随着心血管病患病人口增加、冠脉介入治疗普及、基层医院发展、国家带量采购及国产医疗器械崛起,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1] - 2024年行业规模从2021年的10.59亿元增长至13.66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22.74亿元 [1][1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原材料与设备供应环节,包括尼龙、聚氨酯、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不锈钢、镍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精密挤出机、激光切割设备等生产设备 [2] - 中游为PTCA球囊生产制造环节,代表企业包括波士顿科学、雅培、美敦力、微创医疗、乐普医疗等 [2] - 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通过各级医疗机构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治疗 [2] 产业环境 - 2024年国内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数量从2020年2527.2万人增长至2795.3万人,预计2030年突破3000万人 [4] - 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从2012年135.08/10万提升至305/10万,农村居民从148.19/10万提升至364/10万 [4] - 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上升推动治疗需求增长,为PTCA球囊行业发展提供基础 [4] 产业现状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选择,具有快速恢复血流、缓解心绞痛、降低并发症风险等优势 [6] - 2023年大陆PCI病例数达163万例,增长率26.44%,为历年最高 [7] - 国内PCI手术渗透率为690.9台/百万人,远低于美国的3022.1台/百万人,未来增长空间大 [9] 企业格局 - 全球PTCA球囊市场由波士顿科学、美敦力、雅培等国际巨头主导,占据超60%份额,尤其在高端药物洗脱球囊领域技术壁垒显著 [13] - 国内本土企业数量占比60%,但市场份额仅40%,波士顿科学与美敦力合计占有率接近50% [13] - 微创医疗、乐普医疗、蓝帆医疗等国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加速追赶,部分产品如轻脉®外周球囊已具备差异化竞争力 [13] 重点企业 - 先瑞达医疗2024年营业总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12.69%,核心产品包括药物涂层球囊、PTCA球囊等 [15] - 业聚医疗2024年营业总收入1.64亿美元,同比增长6.65%,冠状动脉介入医疗器械销售收入1.36亿美元,同比增长6.78% [17] - 乐普医疗自主研发生物可吸收支架、切割球囊等产品,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15]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加速,新型高分子材料如TPU、PE提升球囊性能,药物涂层球囊降低血管再狭窄风险 [19] - 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微创医疗、乐普医疗等国内企业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20] - 应用领域从冠心病治疗拓展至外周血管疾病、颅内血管疾病等,带来新增长点 [21]
国产替代完成,冠脉支架集采后的行业格局与竞争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01:54
政策动态 - 上海医保新规打破冠脉支架"唯集采论",允许高价创新产品在患者自付20%后进入医保报销框架,集采范围外产品最高支付标准调整为848元 [1] - 国家医保局同日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2] - 政策组合标志着中国医疗支付体系从"单一控费"转向"多元协同",为创新药械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2] 行业影响 - 医疗耗材指数(887740.WI)连续两日涨幅近4%,微创医疗(00853)、康基医疗(09997)等个股上涨 [2] - 冠脉支架市场已完成80%国产替代,微创、乐普、吉威三家国产企业合计份额达45% [10] - 集采规则趋向精细化,续约降价幅度降低,部分产品实现价格平稳过渡甚至涨价 [13] 市场需求 - 中国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数量预计从2020年2527.2万人增长至2030年3166.7万人,CAGR 2.28% [5] - 2023年中国PCI手术量达163.61万例,同比增长26.44%,但渗透率(690.9台/百万人)仍远低于美国(3022.1台/百万人) [7] - 冠脉支架集采后平均降价93%,价格下行推动手术渗透率提升 [9] 企业动态 - 微创医疗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15亿美元,拥有36款绿通产品和46项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证 [16] - Fire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获NMPA批准,可在3-4年内完全降解,受益于多元化支付政策 [16] - 公司预计2025年收入增长10%-11%,下半年同比恢复20%以上增长,出海业务同比增80%达1.7亿美元 [16] 发展趋势 - 政策重心从"扩面降价"转向"稳价提质",鼓励企业向高端创新方向发展 [12] - 国家药监局加大对创新医疗器械支持力度,优化审评审批流程 [14] - 全国耗材联采快速推进,形成"一地集采、全国降价"新局面 [1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08: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7月2日收盘,共有137只股票创52周新高,领航医药生物科技(00399)、重庆钢铁股份(01053)、富誉控股(08269)创高率位列前三,分别为180.00%、52.52%、36.81% [1] - 领航医药生物科技收盘价0.260港元,最高价0.700港元,创高率180.00% [1] - 重庆钢铁股份收盘价1.720港元,最高价2.120港元,创高率52.52% [1] - 富誉控股收盘价0.249港元,最高价0.249港元,创高率36.81% [1] - 黄河实业(00318)收盘价0.390港元,最高价0.600港元,创高率33.33% [1] - 中国东方集团(00581)收盘价1.460港元,最高价1.830港元,创高率23.65% [1] - 鞍钢股份(00347)收盘价1.860港元,最高价2.620港元,创高率23.00% [1] 其他显著新高股票 - 荣晖国际(00990)收盘价0.740港元,最高价0.840港元,创高率21.74% [1] - HOME CONTROL(01747)收盘价2.840港元,最高价2.840港元,创高率20.85% [1] - 天安卓健(00383)收盘价1.140港元,最高价1.150港元,创高率17.35% [1] - 马鞍山钢铁股份(00323)收盘价2.020港元,最高价2.490港元,创高率16.90% [1] - 兴利集团(00114)收盘价0.550港元,最高价0.640港元,创高率16.36% [1] - 盛良物流(08292)收盘价0.660港元,最高价0.660港元,创高率13.79% [1] 中低涨幅新高股票 - 三生制药(01530)收盘价24.250港元,最高价26.100港元,创高率4.61% [2] - 信义能源(03868)收盘价1.170港元,最高价1.200港元,创高率4.35% [2] - 中国飞机租赁(01848)收盘价4.170港元,最高价4.180港元,创高率4.24% [2] - 华油能源(01251)收盘价0.213港元,最高价0.248港元,创高率4.20% [2] - 江南布衣(03306)收盘价18.340港元,最高价18.380港元,创高率3.90%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青瓷游戏(06633)收盘价3.100港元,最低价1.000港元,创低率-54.55% [4] - 迪信通(06188)收盘价0.231港元,最低价0.211港元,创低率-14.57% [4] - 钧濠集团(00115)收盘价2.700港元,最低价2.690港元,创低率-10.33% [4] - 新明中国股权(02974)收盘价0.042港元,最低价0.019港元,创低率-9.52% [4] - 易站绿色科技(08475)收盘价0.063港元,最低价0.055港元,创低率-8.33% [4]
上海医保政策利好,非集采冠脉支架产品入院通道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08:38
上海市冠脉支架医保支付政策调整 - 上海市医保局发布《医保支付通知》,对冠脉支架实施三类细化支付规则:集采中选产品费用全部纳入医保支付,集采范围内未中选产品最高支付标准由7000元降至848元,集采范围外产品按比例支付(参保人员先自负20%)[1] - 政策调整焦点在于为高值创新器械提供与目录内产品竞争的空间,放松履约完成后医院使用非集采产品的限制[1][2] - 非中选产品在医保支付价格之外的费用由其他支付方式支付,被视为多元支付的一种尝试,本质是医保支付价的实施[2] 冠脉支架集采市场现状 - 2020年国家集采后冠脉支架均价从1.3万元降至700元,首年意向采购量107万个占全国使用量80%,截至2022年10月采购量达约定量的1.3倍(320万个)[3] - 2022年接续采购平均中选支架价格770元,终端价格区间730-848元,采购量约178万个,微创医疗以59.12万个(占比31.7%)成为最大供应商[3][4] - 中选支架占所有心脏支架使用量95%以上,但医疗机构可继续采购非中选产品(如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23年仅使用10多根集采外产品)[4] 政策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政策在保障集采履约(要求优先采购中选产品、完成约定量)的同时,为创新产品预留弹性空间,强调企业需合理定价并加强监管[5] - 行业面临价格竞争压力,如赛诺医疗2024年冠脉介入业务收入增长59.19%但净利润仅149.78万元,乐普医疗提及DRG/DIP支付方式对高价新产品推广的影响[6][7] - 国内冠脉介入市场技术突破显著(如生物可吸收支架、药物涂层球囊),但竞争激烈,国产升级与外资厂商角逐持续[6] 企业战略转型方向 - 研发投入成为破局关键,赛诺医疗推出全球首款愈合导向冠脉药物支架系统HT Supreme,同步在美日欧申请专利[7] - 出海战略加速,微创医疗2024年冠脉介入海外收入增长47%(剔除汇率影响),产品覆盖92个国家和地区[7]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22年达57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23.3%,海外拓展成为国内企业增长重要路径[8]
微创医疗(00853):Jonathan W Chen已获委任为轮值联席首席执行官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15:14
高管任命 - Jonathan W Chen获委任为公司轮值联席首席执行官 自2025年6月27日起生效 须每年轮值一次并可视表现调整 [1] - Brian Yale Chang获委任为公司首席医学官 自2025年6月27日起生效 [1] - Benoit Clinchamps获委任为首席海外营运官 负责建立海外业务质量保证机制 制定CE认证和FDA注册策略 辅导中国监管事务团队 [1] 股权激励 - 董事会向Brian Chang及Clinchamps授出合共370万份购股权 可认购370万股普通股 占已发行股本0.20% [2] - Brian Chang获授350万份购股权 占已发行股本0.19% [2] - Clinchamps获授20万份购股权 占已发行股本0.01% [2] 海外业务战略 - 首席海外营运官将系统性建立海外质量保证培训课程 统一集团海外业务质量标准 [1] - 重点推进新产品CE认证和FDA注册的市场准入路径 强化监管事务与临床策略 [1] - 通过本地化辅导实现海外计划与中国监管团队的高效协同 [1]
6月20日电,港股医疗设备股集体上攻,先健科技涨超13%, 鹰瞳科技-B涨超10%,威高股份涨超3%,微创医疗涨超2%。
快讯· 2025-06-20 02:42
港股医疗设备股表现 - 先健科技股价上涨超过13% [1] - 鹰瞳科技-B股价上涨超过10% [1] - 威高股份股价上涨超过3% [1] - 微创医疗股价上涨超过2% [1] 行业整体趋势 - 港股医疗设备板块呈现集体上涨态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