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程控股(00697)
icon
搜索文档
首程控股(00697.HK):投资中金唯品会奥莱REIT 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和扩大内需
格隆汇· 2025-09-12 04:13
公司投资动态 - 首程控股旗下首程基石参与管理的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中金唯品会奥莱REIT [1] - 投资旨在盘活存量资产 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和扩大内需 为消费基础设施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底层资产为浙江省宁波市杉井奥特莱斯项目 具备优异资产质量与可持续运营能力 [1] 被投项目分析 - 中金唯品会奥莱REIT是国内奥特莱斯领域标杆性项目 [1] - 唯品会是中国领先品牌折扣电商平台 专注于运营品牌特卖折扣产品 [1] - REITs上市为消费基础设施引入长效资金 提供优质消费场景 [1]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大中国核心智能基础设施不动产领域投资布局 [1] - 依托全产业链协同效应及REITs领域先发优势 [1] - 深化与国内头部商业运营商和产业方合作 提升基础设施资产价值 [1]
首程控股(00697) - 自愿公告 - 关於投资中金唯品会奥莱REIT
2025-09-12 04:0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首程控股旗下首程基石旗下公司参与管理北京平准基金投资中金唯品會奥莱REIT[3] - 中金唯品會奥莱REIT底层资产为浙江宁波杉井奥特莱斯项目[3] - 公告日期为2025年9月12日[4]
港股异动 | 机器人概念多数上扬 国内外产业端催化密集 机构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智通财经· 2025-09-12 02:28
机器人概念股表现 - 优必选股价上涨5.1%至115.3港元 [1] - 首程控股股价上涨3.45%至2.4港元 [1] - 越疆股价上涨3.63%至54.2港元 [1] - 极智嘉-W股价上涨2.8%至22.8港元 [1] - 三花智控股价上涨1.6%至32.96港元 [1] 政策与产业动态 - 工信部与民政部公布32个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项目 覆盖情感陪护 康复支持等10类应用场景 [1] - 马斯克宣布Optimus 3人形机器人手部灵巧性接近人类 单台成本最低约2万美元(约14.24万元人民币) [1] 行业发展趋势 - 华为 字节 比亚迪 小米 广汽 蚂蚁等科技厂商加码具身智能领域 [2] - 特斯拉 1X Figure AI等海外企业加速商业化量产进程 [2] -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2] - 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 助力实现具身智能 [2]
机器人概念多数上扬 国内外产业端催化密集 机构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智通财经· 2025-09-12 02:24
机器人概念股表现 - 优必选股价上涨5.1%至115.3港元 [1] - 首程控股股价上涨3.45%至2.4港元 [1] - 越疆股价上涨3.63%至54.2港元 [1] - 极智嘉股价上涨2.8%至22.8港元 [1] - 三花智控股价上涨1.6%至32.96港元 [1] 政策与产业动态 - 工信部与民政部公布32个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项目 覆盖10类应用场景包括情感陪护和康复支持 [1] - 马斯克宣布Optimus人形机器人手部灵巧度接近人类 单台成本最低约2万美元(14.24万元人民币) [1]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外企业加速布局具身智能领域 包括华为、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国内厂商及特斯拉、1X、Figure AI等国际企业 [2] - 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 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 [2] -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确定性应用趋势 商业化落地前景可期 [2]
首程控股携全新品牌亮相服贸会 引领机器人走向生活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11:44
公司动态 - 首程控股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亮相 携驿停车 首程融石及全新机器人科技体验店品牌"陶朱新造局"与数家被投企业代表产品参展 [1] - 公司通过沉浸式展示呈现"技术落地 场景先行 生态共建"的成果 在首钢园打造可看可玩可买的交互体验 [1] - 8月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首发"首程机器人科技体验店" 以玩得起看得见买得到为定位向公众开放 [1] - 9月体验店升级回归服贸会 围绕家庭互动 儿童教育 医疗康养 运动娱乐等生活场景提供沉浸交互+现场体验+即时购买一体化路径 [2] - 同步发布全新品牌"陶朱新造局" 赋予体验店更深层文化与产业内涵 观众可与人形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 服务/陪伴型机器人互动并试用外骨骼装备等产品 [2] - 国庆期间北京融石广场将开设超300㎡"陶朱新造局"体验店 汇聚宇树科技 松延动力 银河通用 加速进化等企业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同步上新智能穿戴与智能萌宠品类 [2] - 未来一年计划在全国逐步开设20家"陶朱新造局"机器人科技体验店 通过零售网络推动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规模化进入C端市场 [2] 战略规划 - 公司以资本赋能 技术驱动与场景牵引为核心发展路径 携手产业链伙伴共建人机共生新生活方式 [3] - 通过体验店模式打通大众理解与消费机器人产品的第一公里 构建从兴趣到认知再到消费决策的完整闭环 [2] - 依托选购—体验—交付—服务一体化消费闭环推动科技产品进入千家万户 [2] 行业趋势 - 服贸会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重要窗口与新质生产力前沿舞台 为机器人产业提供展示平台 [1] - 机器人产业正从展台演示设备转向可触摸 可理解 可购买的家用长期使用产品 标志着新型消费时代开启 [3] - 首钢园以百年工业遗存焕新为基底 结合冬奥遗产与会展生态优势 构建会展+文商体旅多元业态 提升公众对机器人普及的认知接受度 [1]
首程控股(0069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1 09:21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同比增长36.5%至731.2百万港元[17]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731,15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35,843千港元增长36.4%[9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7.31亿港元,同比增长36%[158][160][16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7.31亿港元,同比增长36%[170][173] - 毛利同比增长26.2%至294.6百万港元[17] - 整体毛利约2.95亿港元,同比增长26%[170][173] -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29.0%至454.9百万港元[17] - 除所得税前溢利同比增长33.2%至390.6百万港元[17] - 除所得税前溢利3.91亿港元,对比2024年同期2.93亿港元[181] - 期间溢利同比增长40.0%至341.5百万港元[1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30.1%至339.0百万港元[17]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溢利为339,026,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60,551,000港元增长30.1%[11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39亿港元,同比增长30%[158][160][162] - 非控股权益由亏损16.6百万港元转为盈利2.5百万港元[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6.06亿港元[2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投资实现收益129,175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62,626千港元[92] - 出售首钢资源11.92%股权产生投资收益145,663千港元,交易对价为1,456,626,336港元[96] - 2025年上半年其他证券确认收益38,043千港元[74] - 2025年上半年投资基金确认收益92,271千港元[74] - 2025年上半年第三方于合并基金持有权益确认损失5,325千港元[74] - 2025年上半年其他证券处置损失131,397千港元[7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43.2%至119.5百万港元[17] - 股息收入为39,58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4,156千港元下降72.5%[96] - 雇员福利支出总额为118,407千港元,同比增长39.3%[101]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14,648千港元,同比增长17.2%[101] - 财务成本约0.61亿港元,同比增长5%[171][174]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0.5%至49.1百万港元[17] - 所得税拨备约0.49亿港元,与2024年同期持平[172][17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0.14亿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15亿港元[181] - 公司向首钢集团支付管理费开支港币76万元,较2024年同期港币226.9万元下降66.5%[144]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港币116万元,较2024年同期港币168.9万元下降31.3%[147] 其他收益和全面收益 - 其他收益净额同比增长506.5%至187.4百万港元[17] - 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从2024年同期的318,959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608,964千港元,增幅90.9%[20]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336,817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603,958千港元,增幅79.3%[20] - 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亏损17,858千港元转为2025年的收益5,006千港元[20]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为104,81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5,217千港元下降51.3%[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总额为3.37亿港元[27] 每股盈利和股息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4年同期的3.65港仙增长至2025年的4.77港仙,增幅30.7%[20]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4.77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3.65港仙增长30.7%[108] - 2025年上半年每股稀释盈利为4.77港仙,与基本盈利相同,较2024年同期的3.65港仙增长30.7%[111] - 每股基本及稀释盈利为4.77港仙[16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支付股息1.61亿港元[27] - 公司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港币1.2亿元[136] - 公司宣派特别股息总额港币7.68亿元,分三期支付,每期港币2.56亿元[136] - 股权激励计划下托管股份收取股息约港币600万元,较2024年同期港币400万元增长50%[136] - 公司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总额港币2.71亿元[140] - 支付股东股息2.50亿港元[3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宣派末期股息120,068,000港元及特别股息761,621,000港元,总额881,689,000港元[133] - 公司特别股息分三批支付,每批256,000,000港元,总额768,000,000港元[134] 资产和投资表现 - 投资物业从2024年12月31日的918,375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981,277千港元,增幅6.8%[22]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21,727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702,463千港元,增幅3.1%[22]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56,510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64,519千港元,降幅为31.8%[60][64] - 第一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48,537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727,702千港元,降幅为41.4%[60][64] - 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07,97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36,817千港元,降幅为6.4%[60][64] - 其他证券从第三级转至第一级的金额为59,050千港元[64] - 股本证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79,919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6,225千港元,增幅为32.9%[60][64] - 其他证券(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98,776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180,263千港元,增幅为7.4%[60][64] - 股本证券(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44,606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79,953千港元,降幅为75.3%[60][64] - 投资基金(第三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933,209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998,078千港元,增幅为6.9%[60][64] - 第三方于合并基金持有的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68,231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22,922千港元,增幅为226.8%[60][64] - 第三级金融资产中投资基金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933,209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98,078千港元,增长6.95%[74][78] - 其他证券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4,764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8,739千港元,下降77.83%[74][78] - 第三方于合并基金持有权益的公允价值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68,231)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22,922)千港元,增长226.86%[74][78] - 受限其他证券规模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3,562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803千港元,下降89.06%[81] - 其他证券缺乏适销性的折扣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1.7%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4.92%[78][8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证券投资储备余额为5.42亿港元[2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累计亏损扩大至76.63亿港元[2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达到101.55亿港元[2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港币153.48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港币152.81亿元,下降0.4%[150][152] - 资产总额为143.48亿港元,资产净值为92.64亿港元[162] 现金流 - 经营现金净流入大幅增长至2.77亿港元,同比增长234%[3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9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3.75亿港元下降49%[32]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7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2940万港元[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27.02亿港元,较期初26.22亿港元增长3%[35] - 处置FVOCI金融资产获得现金流入15.89亿港元[32] - 偿还借款支出4.15亿港元[35] - 存放三个月以上定期存款30.42亿港元[32] - 提取三个月以上定期存款16.30亿港元[32] - 购买物业厂房设备支出3170万港元[32] 业务线表现 - 运营服务收入为475,803千港元,同比增长28.5%[92] - 资产营运收入为5.11亿港元,资产融通收入为2.2亿港元[162] - 资产营运收入约5.11亿港元,同比增长26%[170][173] - 资产融通收入约2.20亿港元,同比增长69%[170][173] - 经调整EBITDA为5.87亿港元,经营溢利为4.55亿港元[162] - 经调整EBITDA约5.87亿港元,同比增长22%[179]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78,240千港元,同比增长20.3%[96] - 公司向首钢集团采购金额为港币853.6万元,较2024年同期港币843.4万元增长1.2%[144] - 公司向首钢集团提供服务收入为港币1.067亿元,较2024年同期港币1.958亿元下降45.5%[144] 债务和资本结构 - 应付款券-非流动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95,043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132,953千港元,增幅3.5%[25] - 租赁负债-非流动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89,540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900,413千港元,增幅12.5%[25] - 公司借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396,822,000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0港元,减少100%[127][128] - 公司应付债券总额从2024年底的1,098,859,000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136,901,000港元,增长3.5%[130] - 公司类REITs结构化资产证券产品从2024年底的564,993,000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584,553,000港元,增长3.5%[130] - 公司中期票据从2024年底的530,050,000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548,400,000港元,增长3.5%[130] - 负债资本比率维持在12.4%的低水平[158][160][162] - 资产负债比率为35.4%[162] - 公司于2025年7月9日完成发行1.8亿美元(约港币140.4亿元)2026年到期0.75%可转换债券[153] - 公司完成发行1.8亿美元0.75%可转换债券,于2025年7月10日在联交所上市[154]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净额为224,372,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3,092,000港元增长10.5%[118][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超过180天的应收账款为151,281,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5,068,000港元增长31.5%[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信贷期为30至180天,与2024年12月31日保持一致[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账款总额为516,671,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452,750,000港元增长14.1%[125] - 公司超过365天的长期应付账款从2024年底的233,660,000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288,448,000港元,增幅23.4%[125] 资本支出和投资活动 - 2025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投资31,698,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278,000港元增长208.3%[114][116] - 2025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新增投资171,144,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02,951,000港元下降71.6%[114][116] - 2025年上半年其他非流动资产新增投资6,660,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7,889,000港元下降90.2%[114][1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份回购产生4.65亿港元权益变动[27] - 公司于2024年以每股0.99至1.62港元的价格回购了40,856,000股普通股,总金额约58,736,000港元[121]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以每股1.28至1.38港元的价格回购了400,000股普通股,总金额约533,000港元[121] 项目运营和业务发展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项目提供超过5200个停车位,于2025年2月投入运营[182]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项目拥有超5,200个车位,于2025年2月正式投入运营[185] - 公司AI智慧客服上线后人工客服工作量降低超50%[185] - 公司管理的产业基金2025年以来已完成对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11家核心机器人企业的投资[188][190] - 公司运营上百个停车场及百万平方米的产业园,覆盖京津冀、华东、成渝和大湾区区域[189][191] - 公司在2025年6月机器人产业生态峰会上与50余家机器人企业集中签约[192][193] - 公司与中国人寿共同设立北京平准基金,基金规模达52.37亿元人民币[195] - 公司通过自有资金及北京平准基金完成对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等4只REITs的战略配售投资[195] - 公司管理的城市发展基金储备优质存量基础设施资产,涵盖停车场、产业园等领域[196] - 与中国人寿联合设立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人民币52.37亿元[197] - 已完成对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s、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s、创金合信首农产业园REITs及华夏华电清洁能源REITs的战略配售投资[197] - 城市发展基金在京津冀、华东、成渝和大湾区四大核心区域储备停车出行、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资产[197] - 连续第三年获中诚信国际和联合资信授予AAA主体评级[158][160]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198] - 公司主要通过香港和中国内地开展业务,面临港元、美元和人民币的外汇波动风险[199] - 为最小化汇率风险,外币资产通常通过借款以相同货币进行融资[199] - 公司持有计息资产和负债,包括银行存款、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借款和应付债券[200] - 主要面临与可变利率银行余额和借款相关的现金流利率风险[200] 会计政策和权益 - 公司采用与2024年12月31日年度财务报表相同的重大判断和估计不确定性来源[51] - 公司每半年举行一次估值讨论会议,审查第二和第三级公允价值变动[84][85] - 公司2025年1月1日股本余额为129.95亿港元[27][31] - 公司2025年1月1日累计亏损为77.35亿港元[3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余额为9953万港元[27]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税率主要为25%[102][103] - 公司无尚未到期之受统一净额结算协议规限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86][88]
首程控股(00697)完成发行2.76亿股配售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10:06
配售完成情况 - 配售协议先决条件已达成并于2025年9月10日完成配售 [1] - 以每股2.17港元价格成功配售2.76亿股股份 [1] - 股份配售予不少于六名独立专业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 [1] 资金用途分配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97亿港元 [1] - 4.18亿港元(70%)用于开设科技体验店及拓展资产营运新业务 [1] - 1.79亿港元(30%)用于一般企业营运资金 [1] 资金使用时限 - 全部配售资金计划于2027年12月31日前完成使用 [1]
首程控股完成发行2.76亿股配售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9-10 09:59
配售完成情况 - 配售协议先决条件已获达成及配售完成于2025年9月10日完成 [1] - 以每股2.17港元价格成功配售2.76亿股股份予不少于六名独立承配人 [1] - 承配人全部为独立专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及╱或其他个人投资者 [1] 资金用途分配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97亿港元 [1] - 4.18亿港元(70%)将用于开设科技体验店及拓展资产营运领域新业务 [1] - 1.79亿港元(30%)将用于一般企业营运资金用途 [1] 资金使用规划 - 资金使用期限设定为2027年12月31日或之前 [1] - 一般企业营运资金用途包括支付管理费用、业务扩展支出及偿还到期债务 [1]
首程控股(00697)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10 09:52
股份数据 - 2025年8月31日已发行股份7,917,394,410,库存股份0[3] - 2025年9月10日已发行股份8,241,047,716,库存股份0[4] 股份发行 - 2025年9月多次转换可转债涉及新股[3][4] - 2025年9月10日配售涉及新股276,496,000[4] 可转债情况 - 转换可转债本金1.8亿美元,2026年到期,利率0.75%[3][4]
首程控股(00697) - 完成根据一般性授权配售新股份
2025-09-10 09:46
配售情况 - 2025年9月10日完成配售276,496,000股,每股配售价2.17港元[4]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97亿港元[4] 资金用途 - 4.18亿港元(70%)用于开设科技体验店及拓展新业务[4] - 1.79亿港元(30%)用于一般企业营运资金[4] 时间规划 - 拟于2027年12月31日或之前使用所得款项净额[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