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会数据

搜索文档
两部门征求意见:辅助驾驶不能当自动驾驶 未经备案OTA不得升级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14 07:53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监管政策要点 -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征求意见稿 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和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 [1] 安全提示与驾驶员监测要求 - 企业需在车辆App、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显著位置和用户手册中显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 避免驾驶员将组合驾驶辅助功能视为自动驾驶功能使用 [2] - 企业应开发安全优先的驾驶员监测、警示和处置功能 监测驾驶员状态 在出现脱手、睡眠等情形时及时采取语音警告、方向盘震动、限速、靠边停车等措施 [2] - 企业不得通过用户操作或系统逻辑主动关闭驾驶员监测、警示和处置功能 [4] 缺陷信息监测与召回管理 - 企业应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缺陷信息监测 减少网络攻击、网络威胁和漏洞引发的车辆事故风险 [4] - 市场监管总局将对因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不完善、网络攻击等安全事件开展缺陷调查 必要时督促企业通过召回方式改进 [4] - 市场监管总局将对驾驶员监测、警示和处置功能不足的问题开展专项调查 必要时纳入缺陷分析与调查工作 [4] 产品信息与OTA升级管理 - 企业应在机动车合格证系统中完整、准确填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储能装置单体及总成等关键信息 [5] - 企业应严格执行软件在线升级(OTA升级)活动分类管理要求 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 [5] - 企业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 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强协调管理 对未按要求补充报送技术参数、车辆性能与报送技术参数不一致等情况进行处理 [5] - 对频繁开展OTA升级活动的企业 市场监管总局将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核查 [5] 宣传与信息披露规范 - 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系统边界等信息时应真实、全面 不得做虚假或夸大宣传 [5] - 企业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或功能命名及营销宣传中 不得暗示消费者可以视其为自动驾驶系统或具备实际上并不具备的功能 [7] - 企业应避免夸大宣传车辆驾驶性能 误导消费者以不合理的高速驾驶车辆 [7] -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对企业广告活动和商业宣传行为中夸大组合驾驶辅助功能、欺骗或误导消费者等情形的监督检查力度 [7] 事故报告与调查 - 企业应及时报告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使用期间发生的安全事件和碰撞等事故 [7]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加强事故深度调查与分析 对企业事故报告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 - 对未按要求报告事故信息的企业 将向社会公开通报并督促整改 [7] - 对企业在事件事故报告中存在隐瞒或遗漏重大事实的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行专项核查 [7]
数据简报 | 2025年7月乘用车产销情况简析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13 08:2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9.3万辆和228.7万辆 环比分别下降6%和9.8% 但同比分别增长13%和14.7% [3] - 2025年1-7月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583.8万辆和1584.1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4% [3]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企业新车型投放上市助力市场平稳运行 [1] 细分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同比均实现增长 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增速最为显著 [6] - 2025年1-7月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同比均保持增长 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增速更为突出 [6] 国内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78.8万辆 环比下降12.1% 但同比增长12.1% [9] - 2025年1-7月乘用车国内累计销量1273.8万辆 同比增长13.4% [10] 出口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乘用车出口49.9万辆 环比微降0.5% 但同比增长25.2% [7] - 2025年1-7月乘用车累计出口310.3万辆 同比增长13.3% [8]
个人消费贷贴息申请条件、办理流程→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13 08:23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 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核心条件是必须有真实的消费行为 [1] - 政策执行期为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 [1] - 覆盖范围包括日常生活小额消费、买车装修等大额商品消费以及旅游养老等服务消费 [1] -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贷款贴息500元,多笔消费可叠加享受 [1] 贴息规则细则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计算贴息,同一机构最高可享1000元 [2]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 [2] - 大额消费贴息叠加小额消费贴息后,同一机构最高可享3000元 [2] 办理流程 - 借款人需授权贷款经办机构识别贷款账户交易信息 [3] - 已签订贷款可通过补充协议方式取得授权 [3] - 经办机构自动计算贴息金额并在收取利息时直接扣减 [3] - 借款人可通过短信、APP了解贴息情况,无需额外操作 [3] 政策效果示例 - 20万元装修贷款年利率3%情况下,全年利息6000元 [4][5] - 享受1个百分点贴息后最高可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 [5] - 相当于获得1/3的利息补贴 [5]
【数据发布】2025年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环比降幅收窄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12 05:53
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 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3%(影响总水平下降3.20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6%(影响总水平下降0.42个百分点)[1][3] - 生产资料细分中,采掘工业价格同比降幅最大(-14.0%),其次为原材料工业(-5.4%)和加工工业(-3.1%)[3] - 生活资料细分中,耐用消费品价格降幅显著(-3.5%),仅一般日用品价格同比上涨0.6%[3]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5%,燃料动力类(-10.8%)和黑色金属材料类(-8.0%)领跌,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逆势上涨2.8%[5] 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 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2%,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均下降0.2%,分别影响总水平下降0.17和0.06个百分点[6] - 生产资料细分中,加工工业环比降幅最大(-0.3%),采掘工业与原材料工业分别下降0.2%和0.1%[6] - 生活资料细分中,耐用消费品环比降幅达0.6%,食品价格持平[6]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下降0.3%,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1.4%)和黑色金属材料类(-0.7%)跌幅居前,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上涨0.7%[6] 主要行业价格表现 - 能源相关行业分化明显: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暴跌23.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环比上涨3.0%但同比仍下降12.6%[7] - 有色金属产业链表现强势: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上涨11.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上涨2.2%且环比增长0.8%[7] - 制造业普遍承压:汽车制造业(-2.7%)、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2.4%)同比下跌,仅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上涨1.7%[7] - 化工产业链持续疲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下跌6.5%,化学纤维制造业同比下跌8.9%[7]
产业运行 | 2025年7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简析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12 05:5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环比下降73%和107%,同比增长133%和147% [3] - 2025年1-7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2% [6] - 7月行业呈现季节性回落特征,主要受传统淡季和厂家设备检修影响,但以旧换新政策和新车型投放支撑市场平稳运行 [1] 乘用车市场 - 7月乘用车产销2293万辆和2287万辆,环比下降6%和98%,同比增长13%和147% [4] - 1-7月乘用车累计产销15838万辆和15841万辆,同比增长138%和134% [5] 商用车市场 - 7月商用车产销298万辆和306万辆,环比下降158%和171%,同比增长163%和141% [8] - 1-7月商用车累计产销2397万辆和2428万辆,同比增长6%和39% [9] 新能源汽车 - 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243万辆和1262万辆,同比增长263%和274% [9] - 1-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增长392%和385%,增速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7] 国内销售与出口 - 7月国内汽车销量2018万辆,环比下降127%,同比增长126% [12] - 1-7月国内累计销量14588万辆,同比增长118% [10] - 7月汽车出口575万辆,环比下降28%,同比增长226% [13] - 1-7月累计出口368万辆,同比增长128% [11]
践行支付账期承诺,重点车企在行动!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12 05:53
政策背景与行业响应 - 全国17家重点车企响应国务院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公开承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线上问题反映窗口,推动承诺落地[1] - 中国一汽、广汽集团、赛力斯三家车企通过不同机制落实账期承诺[1] 中国一汽的实践 管理机制 - 组建跨部门专项工作组,形成从流程到监督的闭环管理[4] - 财务部门每月监督应付账款拖欠情况,审计部门纳入审计监督,公开投诉渠道[4] 中小企业支持 - 2025年6月起对中小企业供应商执行100%现金支付,取代"现金+银行承兑汇票"模式[5] - 已完成首批2000余家中小企业资质审核,建立动态管理名单[5] 行业影响 - 推动"整车企业-供应商"关系向合作共同体转变,提升供应链稳定性[6] 广汽集团的实践 历史与制度 - 自1997年成立起坚守"60天内支付供应商货款"铁律28年[9] - 构建覆盖"订单下发-验收入库-对账结算-货款支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体系[10][11] 支付方式 - 主要采用现金转账,银行承兑汇票占比仅5%左右[12] 合作关系 - 与供应商关系升级为"技术共研、市场共进"的战略伙伴关系[13] 赛力斯的实践 执行体系 - 合同标准账期统一为60天,全面推行数字化管理实现全流程透明[17] 模式创新 - 首创"厂中厂"模式,将供应商产线嵌入超级工厂,缩短结算周期并降低库存[18] 灵活机制 - 建立应急机制应对供应商资金短缺,采用银行承兑汇票和转账两种支付方式[19]
【数据发布】2025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12 05:5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全国CPI同比持平,城市持平而农村下降0.3% [1] - 7月CPI环比上涨0.4%,城市涨幅(0.4%)高于农村(0.3%) [1] - 1-7月CPI累计同比下降0.1%,显示整体价格水平较上年同期微降 [1] 食品与非食品价格分化 - 7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降0.2%),非食品价格同比涨0.3%(环比涨0.5%) [1] - 食品中蛋类(-11.2%)、鲜菜(-7.6%)、猪肉(-9.5%)同比降幅显著,水产品(+3.4%)和鲜果(+2.8%)上涨 [4] - 非食品领域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环比涨0.6%),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0.4%(环比涨0.2%) [1] 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变动 同比变化 - 其他用品及服务(+8.0%)、衣着(+1.7%)、生活用品及服务(+1.2%)领涨 [4] - 交通通信价格同比下降3.1%,成为唯一下降大类 [4] - 医疗保健(+0.5%)和教育文化娱乐(+0.9%)保持温和上涨 [4] 环比变化 - 交通通信(+1.5%)、教育文化娱乐(+1.3%)、其他用品及服务(+0.9%)环比涨幅居前 [6] - 旅游价格环比大幅上涨9.1%,显著高于其他分项 [8] - 衣着价格环比下降0.3%,是八大类中唯一下降的类别 [6] 重点商品价格波动 - 猪肉价格同比降9.5%但环比回升0.9%,显示短期供需改善 [4][6] - 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同比降9.0%但环比大涨3.5%,反映能源价格波动 [8] - 家用器具价格同比涨2.8%且环比加速至2.2%,显示耐用消费品需求强劲 [8]
产业运行 | 2025年7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11 06:17
汽车总体产销情况 - 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环比下降7.3%和10.7%,同比增长13.3%和14.7% [10] - 1-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2% [10] - 7月车市进入传统淡季,部分厂家安排年度设备检修,产销节奏有所放缓 [1] 汽车内销情况 - 7月汽车国内销量201.8万辆,环比下降12.7%,同比增长12.6% [11] - 1-7月汽车国内销量1458.8万辆,同比增长11.8% [11] - 7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98.1万辆,环比下降17.4%,同比增长8.4% [11] - 1-7月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767.6万辆,同比下降1.8% [11] 汽车出口情况 - 7月汽车出口57.5万辆,环比下降2.8%,同比增长22.6% [16] - 1-7月汽车出口368万辆,同比增长12.8% [16] - 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拉动汽车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 [14] - 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1.2倍 [17] - 1-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 [17] 乘用车产销情况 - 7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9.3万辆和228.7万辆,环比下降6%和9.8%,同比增长13%和14.7% [21] - 1-7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83.8万辆和1584.1万辆,同比增长13.8%和13.4% [21] - 中国品牌乘用车7月销量160.4万辆,同比增长21.3%,市场占有率达70.1% [22][23] - 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087.3万辆,同比增长24.4%,市场占有率68.6% [28] 商用车产销情况 - 7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9.8万辆和30.6万辆,环比下降15.8%和17.1%,同比增长16.3%和14.1% [44] - 1-7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9.7万辆和242.8万辆,同比增长6%和3.9% [44] - 7月货车产销分别完成25.4万辆和26.4万辆,环比下降16.3%和16.4%,同比增长15.1%和13.8% [45] - 1-7月货车产销分别完成209.2万辆和212.1万辆,同比增长5.4%和3.1% [45] 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 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3万辆和126.2万辆,同比增长26.3%和27.4%,占汽车总销量48.7% [56] - 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增长39.2%和38.5%,占汽车总销量45% [57] - 7月纯电动汽车销量81.1万辆,同比增长47.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45.1万辆,同比增长2.8% [57] - 1-7月纯电动汽车销量524.6万辆,同比增长46.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297.2万辆,同比增长25.9% [58] 重点企业情况 - 1-7月汽车销量前十五位集团合计销量1685.2万辆,同比增长10.5%,占汽车销售总量92.2% [78] - 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五位集团合计销量782万辆,同比增长41.1%,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95.1% [79] - 1-7月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66.7万辆,同比增长7.3%;比亚迪出口55.3万辆,同比增长1.3倍 [83]
宏观数据|2025年1-6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情况简析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08 09:35
中国汽车出口数据 - 2025年1-6月中国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汽车商品累计金额达639 9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1% 占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58 5% [1] - 出口汽车整车228 3万辆 同比增长19 2% 占汽车整车出口总量的65 7% [1] - 出口新能源汽车71 2万辆 同比增长69 1% 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50 2% [1] 行业结构分析 - "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对中国汽车商品出口贡献率接近六成 显示该区域为关键增长极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显著高于整体汽车出口增速(69 1% vs 19 2%) 反映电动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1] - 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在出口总量中占比分别为65 7%和50 2% 表明两条技术路线在海外市场同步扩张 [1]
宏观数据|2025年6月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情况简析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07 08:53
汽车零部件进口数据 - 2025年6月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达19.2亿美元,环比下降3.8%,同比下降19.5% [1] - 2025年1-6月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累计102.4亿美元,同比下降23.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