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蒙古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千里沃野展新姿
内蒙古日报· 2025-08-12 09:48
核心观点 - 阿荣旗通过现代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和打造产业集群 实现经济稳健增长和高质量发展[1][3][9][10][13] 经济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37.72亿元 同比增长7%[3]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3]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4%[3]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9%[3] 农业科技应用 - 大型智能精准喷雾控制系统实现毫米级精度喷洒 覆盖19垄农田[3] - 植保无人机日作业面积达1200亩 取代传统背负式喷雾器[5] - 水肥一体化技术覆盖12个乡镇18个村 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8] - 玉米亩均减少化肥用量2-3公斤 节水120-150立方米 单产提高100公斤以上[8] - 大豆亩均减少化肥用量2-3公斤 节水50-100立方米 亩均增产20-50公斤[8] 特色产业发展 - 发展柞蚕 大鹅 道地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9] - 借助呼伦贝尔区域品牌推动冰香稻 烤鹅等农副产品走向全国[9] - 搭建网红孵化+电商培训+企业供需合作平台 发展电商产业[9] - 大力发展沙棘 中草药 全产业链食用菌种植等林下经济[9] 产业集群建设 - 打造粮食 乳肉 绿电等百亿产业集群[10][13] - 粮食产业集群扶持淳江油脂 新发米业等企业开发大豆蛋白 稻米深加工产品[13] - 乳肉产业集群推动伊利扩能升级 今牧乳业投产运营 开展奶公犊育肥试点[13] - 绿电产业集群与华能 中国能建 江西赣锋等企业合作 推进100万千瓦风电 400万千瓦时储能项目[13] - 配套发展风光制氢 绿色甲醇等下游产业 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13] 服务体系创新 - 搭建旗乡村三级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10] - 生产端开展耕种防收全程社会化服务 供销端配送种子化肥等生产物资[10] - 信用端发放助农贷款 创新推行一村两作区模式[10] - 开发智能终端阿农宝APP 实现地块信息 价格评估 交易签约全流程线上化[10] 畜牧业升级 - 依托奥群优质肉羊产业集群 恒奥畜牧业生态一体化交易市场等项目引进优质种羊[10] - 推动肉羊向改良+育肥模式转变 实施肉牛交易+育肥[10] - 加快中荣牧业肉牛繁育基地续建 沃金牧业肉牛云牧仓基地 恒奥畜牧业一体化二期等项目建设[10]
2024-2025赛季NYBO全国总决赛在鄂尔多斯开幕
内蒙古日报· 2025-08-12 09:31
赛事规模与参与情况 - 全国总决赛吸引来自32个省区市及特别行政区的350支球队和3200名青少年运动员参赛 [1] - 赛事采用9个组别竞赛模式并在7天内完成所有比赛 [7] - 小球员在10000平方米国际标准赛场进行数百场同时响哨的平行赛事 [7] 赛事创新与规格升级 - 首次在体育场内铺设10000平方米符合国际篮联标准的专业悬浮式运动木地板 [7] - 新增1V1单挑赛和U12女子组别以扩大赛事覆盖面 [8] - 采用全阶段信号制作直播技术实现赛事全程高清呈现 [8] 文化特色与开幕式亮点 - 开幕式融合马头琴演奏、呼麦非遗艺术与激光科技秀实现民族文化与体育精神深度融合 [3] - 姚明与巴特尔等篮球名宿携手小球员代表共同启动赛事 [5] - 通过"草原与篮球的交响"主题展现多元文化共融特色 [3] 组织架构与行业地位 - 裁判团队全部由国家一级及以上资质裁判员组成 [8] - 形成政府指导、社会协同、公益参与的多元保障格局 [8] - 赛事从2017年29个赛区发展为全国覆盖最广的青少年篮球赛事体系 [8]
“ESG中国・国麦(华润啤酒)行”走进呼伦贝尔农垦
内蒙古日报· 2025-08-12 09:28
活动概况 - 华润啤酒于8月11日在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农牧场举办"ESG中国・国麦(华润啤酒)行"活动 主题为"一麦相承、共酿美好" [1] 参与方与合作 - 活动汇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国家大麦青稞技术体系 黑龙江农垦科学院 华润集团 自治区国资委服务局 呼伦贝尔农垦等机构代表 [3] - 现场举行国麦振兴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与战略签约仪式 为国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8] ESG实践与行业影响 - 论坛环节聚焦ESG理念实践 嘉宾围绕生态 自然 草原等主题建言献策 探讨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5] - 活动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推动ESG产业绿色转型 提升产业链完整性与韧性 [10] - "ESG中国"平台致力于ESG理念传播与推广 本次活动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12] 品牌展示形式 - 现场创新采用麦田走秀形式 模特手持国麦及农优产品在大麦田间展示特色服饰与饮品 [8]
1.7万元需17年退完?“不过包退”模式该退场了
内蒙古日报· 2025-08-12 01:28
中公教育退款问题 - 武汉刘小姐报名2万多元培训班 合同约定未通过笔试退费1.7万元 实际退款方案为每年1000元 需17年退完[1] - 2022-2023年学员退费政策:2万元以上每年退1000元 2万元以下每年退500元 2024年后改为每年退两次 每次退10%[3] - 公司2024年待退费负债达5.8亿元[3] 商业模式分析 - "不过包退"模式2010年推出 短期内拉升营收 但长期将经营风险转嫁给消费者[5][7] - 考公竞争加剧导致通过率下降 退费率上升 资金链压力显著增大[7] - 分期退款实际相当于无息融资 考虑通胀因素后近乎空头支票[7] 行业影响与投诉情况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13万条投诉 多数涉及拖延退款[8] - 模式可能误导考生对考公通过率产生不合理预期[7] - 现行退费政策使大量学员陷入长期权益风险[3][7]
呼和浩特让文明成为最“硬”软实力
内蒙古日报· 2025-08-12 01:16
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 呼和浩特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261个 棚户区改造87个 老旧管网改造370公里 [5] - 新增供热能力3800万平方米 城市供热"O"型环网全面成型 解决502个小区"吃水难"问题 [5] - 新续建市政道路107条 打通"断头路"80条 城区路网密度提升6.4个百分点 通行效率提升12% [5][6] 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 - 形成"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产业链 拥有伊利 蒙牛两大全球乳业前十企业 获评"世界乳业科技之都" [3] - 算力规模和绿色算力指数位居全国八大枢纽十大集群首位 被授予"中国云谷"称号 [3] - 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70%左右 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3] 生态环境建设 -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2天 优良率达85.6% 城镇污水处理率超95% [7] - 建成区绿地率达41.05% 新建口袋公园及社区游园1009个 成为"千园之城" [7] - 完成清洁取暖改造4.94万户 深入推进北方清洁取暖城市和无废城市建设 [6] 人才引进与就业 - 实施"10万大学生留呼工程"推动13.7万名大学生就业创业 接续开展"15万青年留呼行动" [9] - 3年新增城镇就业18.5万人 通过"呼和浩特人才强市25条"和"促进人口集聚16条"政策 [9] - 推出"青年社区"项目 提供"住有安居 业有优岗 心有归属"全链条服务 [9] 城市治理机制 - 建立创城+12345+网格反馈联动机制 解决民生问题超20万件 [9] - 通过文明观察团等渠道收集居民意见建议3.8万余条 问题解决率达99% [9] - 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 [9]
全国十五个省市非遗优秀节目亮相巴彦淖尔
内蒙古日报· 2025-08-12 01:16
文化展演活动 - 第二届陕蒙晋等全国文化馆非遗优秀节目展演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黄河湾步行街开幕 涵盖全国15个省市的非遗节目同台献艺 [1] - 演出节目包括山西吕梁《汾阳地秧歌》 上海闵行江南丝竹《欢乐歌》 宁夏山花儿《唱开花儿等你来》 安徽五河民歌《摘石榴》等地域特色表演 [1] - 山东琴书《苦乐娘亲》以说唱艺术呈现 广丰小曲《退鱼说》传递传统曲调理念 陕北说书《刮大风》展现黄土高原文化特征 [1] 社会反响与意义 - 当地居民反馈显示演出兼具内蒙古本土节目与多地非遗文化展示 每个节目均体现独特文化价值 [1] - 压轴节目《祝福你亲爱的祖国》引发全场观众合唱 活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案例 [1]
时速275公里 包银高铁包惠段跑出最高测试速度
内蒙古日报· 2025-08-12 01:16
高铁线路测试进展 - 包银高铁包惠段于8月11日完成最高测试速度等级提速试验 综合检测车以275公里时速运行[1] - 测试速度达到线路设计时速250公里的110% 符合逐级提速试验要求[1] - 线路几何状态 动车组动力学响应 接触网参数 弓网受流性能 轨旁信号设备 空气动力学及通讯系统测试结果均满足运行条件[1] 测试技术细节 - 逐级提速试验从时速250公里逐步提升至260公里 270公里 最终达到275公里[1] - 测试使用CR400BF-J-0001复兴号综合检测车进行线路设备综合检测[1] - 各项检测参数达到优良状态 完成联调联试阶段性目标[1] 后续试验计划 - 在完成逐级提速试验后 将进行重联动车组提速试验和信号系统特殊场景配合试验[1] - 试验内容为后续全线拉通运行试验做准备[1]
北京专家走进内蒙古包钢医院 免费义诊惠及广大百姓
内蒙古日报· 2025-08-11 12:08
核心观点 -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关爱健康"志愿服务在内蒙古包头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由内蒙古包钢医院协办 27名北京顶尖医疗专家为约400名患者提供免费诊疗服务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4] - 活动是内蒙古地区首站 旨在打造区域志愿服务标杆 形成辐射全内蒙古的公益服务网络[4] - 专家团队带来高血压精准诊疗等先进流程 并通过科普教育提升患者健康管理意识[4][5] 活动组织 - 活动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卫生健康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主办 内蒙古包钢医院协办 于8月8日至9日举行[4] - 包钢医院全程统筹协调 从预约登记到检查引导提供全程保障[5] - 医院践行"打造家门口的北京医院"理念 让内蒙古百姓少跑腿看好病[5] 专家团队 - 27名专家来自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北大人民医院 安贞医院 首都儿研所 宣武医院 友谊医院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4] - 专家均为各领域学科带头人 包括心内科 普外科等专科[4][5][6] - 团队不仅提供诊疗服务 更将精准诊疗流程复制到当地[6] 服务内容 - 为约400名预约患者提供免费问诊 检查及诊疗建议[4] - 高血压精准诊疗流程成为焦点 包括血压测量 眼底动脉检查 心电图 超声检测等系统规范检查[4] - 专家通过科普教育纠正患者认知误区 如血压测量标准 老年人血压控制目标等[5] 社会效益 - 活动让鹿城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4] - 有效减少患者赴京求医需求 部分患者通过互联网问诊即可解决医疗问题[5] - 高血压精准诊疗流程将在当地持续推广 使更多患者受益[6]
数字孪生技术驱动转型 包头市抢占“智造”新高地
内蒙古日报· 2025-08-11 03:15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成效 - 白云鄂博矿区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现钻机、电铲、排土机等设备远程操控 大幅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并强化安全保障[1] - 矿区数字孪生技术融合物联网与云计算 实现对人员设备实时定位及安全隐患预警 资源利用合理性显著提高[1] - 一机集团运用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将千余种零部件加工周期缩短30% 一次交验合格率达95%[2] 技术改造政策支持 - 包头市入选2025年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获中央财政3亿元奖补资金 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入选城市[2] - 市政府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与20个示范项目 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及融合化发展[2] - 目标在西部乃至全国首创"三化"融合范例 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包头方案[2] 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 包头市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为核心 加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1] - 一机集团通过数字化制造工艺管理系统打通设计-工艺-制造数据链 实现虚拟装配仿真指导现场装配[2] - 数字孪生技术成为连接科研与生产的关键桥梁 在兵器行业率先实现三维工艺设计零突破[2]
乌兰察布市打出金融助企“组合拳” 多维度发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内蒙古日报· 2025-08-11 01:42
核心观点 - 乌兰察布市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融资机制 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2][3][4] 融资对接机制 - 建立线上+线下双通道融资需求推送机制 实现银行对重点融资需求企业100%全覆盖对接 累计投放贷款13.22亿元 [1] - 按月组织政金企对接活动 举办43场行业专场对接 累计达成融资意向170.92亿元 授信金额45.92亿元 [1]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累计走访企业127653户 推送企业清单15428户 累计授信企业20837户 [2] 供应链金融创新 - 针对铁合金产业创新"1+N"供应链融资模式 通过云链平台将应收账款转化为融资凭证 截至2025年6月末为行业提供融资50.42亿元 支持90余家企业 [4] - 在马铃薯产业推出"豆进款出"质押模式 运用供应链金融解决上游农户融资难题 [4] - 吉铁铁合金公司通过云链贷模式使上游10多家企业获得贷款 [1] 担保模式突破 - 汇元融资担保公司创新智慧活畜贷、智慧存货贷等模式 通过智慧平台为11家企业贷款5100万元 [3] - 截至6月末新增融资担保项目105个 金额5.06亿元 在保项目202个 在保责任金额9.26亿元 [3] 特色产业金融支持 - 绿色信贷重点支持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 察右中旗银行对接6个风光能源项目 投放信贷7.43亿元 [4] - 组建金融服务小分队开展点对点走访 深入18家重点企业 [2] - 成立小微企业首贷服务专班 通过银税互动帮助企业获得80万元首笔贷款 [4] 金融服务体系 - 开展金融轻骑兵助企活动系列政策宣讲 举办青创易贷专题讲座 [2] - 按照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原则对推荐清单内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2] - 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形成月月有专场、季季有主题的常态化对接模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