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蒙古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大河壮阔 亮丽北疆丨黄河岸边的幸福经济学
内蒙古日报· 2025-08-23 15:03
项目背景与转型 - 画匠营子村从两年前断壁残垣的空心村转型为"天下黄河第一村"文旅综合体[2] - 项目以"以画为魂、以河为脉"为开发理念 设计团队经历4次方案汇报和10次实地调研[2] - 当地财政累计投入1.45亿元支持黄河文旅项目建设 另获自治区旅游专项资金750万元用于提档升级[4] 项目规模与设施 - 改造2万平方米闲置村落 包含特色商业街 黄河文化民俗展览馆七大展厅 漂流水上基地等设施[2] - 配套建设投资1.27亿元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内含黄河博物馆和观景塔等设施[3] - 黄河文化民俗展览馆系统展示黄河文明脉络 靳尚谊艺术创意空间提供艺术创作场所[1][2] 运营数据与经济效益 - 黄河博物馆上半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 营业收入突破百万元[3] - 黄河开河观凌周期间吸引50万人次游客 带来1100万元旅游收入 其中24万外地游客贡献超30%消费额[4] - 炸糕铺日均收入超千元 带动近30户村民就业增收[3] 产业融合与延伸 - 景区作为"千万工程"示范点 将周边农田渔场打造成直采基地 实现一二三产融合[2] - 黄河谣文化园4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成为自治区文旅融合典范[4] - 博物馆引入华莱士体验店 猪迪克儿童乐园等商业业态 延伸产业链价值[4] 文化传播与科技应用 - 通过VR设备展示湿地修复 互动沙盘演示小浪底工程将泥沙含量从27.5公斤/立方米降至5.76公斤/立方米[3] - 黄河文化民俗展览馆与靳尚谊艺术创意空间共同构成文化传播载体[1][2] - 汉服取景 非遗糖画制作 奶皮子酸奶等传统文化元素吸引年轻客群[1][2] 区域协同与发展模式 - 项目与15分钟车程外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成协同效应[3] - 包头模式通过文化基因激活闲置资源 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4] - 与青海 甘肃等黄河流域地区形成差异化发展策略 突出文旅特色[4]
这场“色香味”俱全的普法宣传有料!
内蒙古日报· 2025-08-23 13:48
活动概况 -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于8月21日举办首届美食文化周活动 主题为"品味杭锦、共享美食盛宴" 地点为锡尼库布其广场 [1] - 活动同步开展普法宣传 杭锦旗人民检察院以"舌尖上的法治"为主题组织系列普法活动 [1] 普法内容与形式 - 检察人员通过设置咨询台、发放手册、以案释法及互动问答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 [1] - 普法内容涵盖民法典、反诈防骗、饮食安全及消费权益保护等领域 [1] - 针对美食节期间可能出现的占道经营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供专项法律指引 [1] 活动效果与后续计划 - 活动实现法治宣传与美食文化的融合 在烟火气中增强群众法治观念 [3] - 检察院将持续聚焦群众法律需求 推动普法活动更接地气且通俗易懂 [3]
美味暖城·鄂尔多斯首届美食文化周启动
内蒙古日报· 2025-08-23 08:07
活动概况 - 鄂尔多斯首届美食文化周于8月22日晚在康巴什正式启动 活动将持续至8月28日 汇聚全市9个旗区的特色风味美食 [3][5] - 活动主题为"暖城 美味 绿色 健康" 由市市场监管局 商务局 农牧局 文旅局及各旗区政府共同主办 [12] 活动内容 - 设置美食助农大集市 暖城非遗文创集市和美食文化一条街 开展暖城名店 名菜 名小吃 名饮品评选并发布美食地图 [5] - 举办草原经典特色美食体验 暖城美食技艺展演 名厨技艺竞技 美食研讨及群众性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 [5] 活动成效 - 启动仪式现场气氛热烈 游人如织 游客积极购买特色产品并品尝当地风味美食 [7][9][11] - 活动通过深度挖掘地方特色美食文化 全面展示美食文化魅力 旨在激发消费活力并提升城市形象 [12]
内蒙古扎实推进中小学校食堂规范化管理
内蒙古日报· 2025-08-23 00:30
校园食堂规范化管理 - 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举行中小学校食堂规范化管理暨大宗食材集中采购验收交流研讨活动 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1] - 参会人员深入当地中小学幼儿园观摩 重点了解食堂规范化管理 大宗食材采购验收办法 出入库管理系统 食堂设施设备布局 环境卫生管理 餐饮具清洗消毒等内容[1] - 对盟市教育行政部门 旗县级政府 旗县级教育部门 学校四级食堂管理典型经验做法展开深入解读和研讨交流 为校园食堂管理和大宗食材集中采购验收明确工作方向[1]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 要求深化思想认识 精准研判风险 全力解决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 食堂保障条件 管理薄弱环节等短板弱项[2] - 加快建立健全覆盖食材采购 验收 贮存 加工 配送 留样 清洗消毒等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 积极稳妥推进大宗食材集中采购验收制度 规范学生膳食经费管理[2] 监督问责机制 - 强化监督问责 建立健全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2] - 对工作不力 责任不落实 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地区 部门 学校和个人依法依规依纪严肃追究责任[2] - 来自自治区及各盟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工作机制成员单位150余名代表参会[2]
牧羊海湿地承接近400万立方米洪水
内蒙古日报· 2025-08-23 00:23
牧羊海湿地泄洪功能 - 自7月中旬进入雨季以来累计承洪量接近400万立方米 [1] - 7月中旬至8月中旬通过乌加河、丰济渠、牧海渠等渠道成功承接泄洪水量近300万立方米 [1] - 8月16日强降雨后单日进水峰值达35万立方米,当日再次承洪100万立方米 [1] 牧羊海湿地生态价值 - 是我国西部5省区及世界同一经纬度唯一湿地,乌拉特中旗境内唯一淡水湖 [2] - 湿地类型包括季节性湖泊、永久性湖泊和草本沼泽,组成深水区、浅水区、沼泽和滩涂 [2] - 处于东亚—澳大利亚和中亚—印度两条候鸟迁徙路线,是重要繁殖地和停歇地 [2] - 区域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包括黑鹳、金雕、白琵鹭、小天鹅等多种国家级保护鸟类 [2] 区域防汛管理 - 乌拉特中旗持续加强汛情监测和统筹调度 [3] - 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 [3]
第十三届能源科学家论坛在包头举行
内蒙古日报· 2025-08-23 00:23
行业活动与平台建设 - 第十三届能源科学家论坛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大会在包头开幕 主题为"智启能源革命·数绘零碳未来" [1] - 吸引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400多位与会代表参加 共同探讨能源创新实践与绿色转型发展 [1] - 包头市能源发展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推动前沿科技成果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1] - 论坛搭建跨领域、多层次的创新合作平台 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1] - 大会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共同主办 [2] - 开展主题报告、圆桌对话、平行分论坛、墙报展和项目对接交流活动 [2] 技术成果与产业应用 - 4位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就能源领域核心议题作权威报告 提供绿色发展建议和战略指导 [1] - 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2位专家推介34项科技创新成果 [2] - 成果覆盖清洁能源、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新型储能、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 [2] - 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与包头产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为能源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2] 区域资源与战略定位 - 内蒙古拥有"风光双优"的可再生能源禀赋和丰富的稀土资源储量 [1] - 为风光制氢、固态储氢等前沿技术落地提供"资源+产业"双重保障 [1] - 正成为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点 [1]
首台套风电机组下线!巴彦淖尔高端智造零碳产业园启新程
内蒙古日报· 2025-08-22 15:36
项目概况 - 巴彦淖尔高端智造零碳产业园首台套11MW风电机组正式下线 [1] - 产业园由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联合内部产业集团及合作方共同投资建设 分两期推进 [3] - 首期项目于2022年8月开工 2023年8月逐步投产 [3] 产能规划 - 项目全部投产后具备年产200套高端大型风电整机能力 [3] - 同步形成年产300套大型风电驱动链制造能力 [3] - 配套年产500台风电高端电控系统产能 [3] - 二期规划建设风电发电机和风电叶片等复合材料循环再造项目 [3] - 二期将拓展光能 储能 氢能等核心部件制造产业 [3] 经济效益 - 一期风电整机满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 [5] - 预计年税收贡献2500万元 [5] - 直接拉动当地就业100余人 [5] 战略意义 - 提高全市上下游企业产能利用率 [5] - 引领风电装备产业链延链 补链 强链 [5] - 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市场竞争力 [5] - 促进巴彦淖尔市风光资源综合利用 [5] -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5] 区域产业生态 - 巴彦淖尔市为国内风光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 [7] - 已集聚发电机 齿轮箱 轴承 铸件等高价值配套产业 [7] - 形成电池片 光伏玻璃 逆变器等配套产业集群 [7] 招商成果 - 7家企业与临河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9] - 签约项目涵盖风电实验风场 装配式混塔领域 [9] - 协议包含新能源调相机 风电控制系统等核心产业 [9]
鄂尔多斯市产业“链”上人才—企业家与科学家“握手”行动成功举办
内蒙古日报· 2025-08-22 13:29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内蒙古院士工作站、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内蒙古自治区科创飞地获得授牌 [4][7] - 鄂尔多斯(西安)人才科创云飞地正式揭牌 [4][7] 科技成果转化与需求发布 - 鄂尔多斯市发布制造业、能源、煤化工等领域12项技术攻关需求项目 [8] - 12家高校科研院所发布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固废利用等领域60项可落地转化成果 [8] - 鄂尔多斯市科研机构和外高校院所分别发布"可落地转化成果"清单 [5] 产学研合作机制 - 举办产业"链"上人才—企业家与科学家"握手"行动,推动企业需求和技术供给精准匹配 [7] - 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当地企业签署8项技术成果转化与技术合作项目协议 [7] - 搭建创新成果与技术需求对接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7] 城市创新发展策略 - 鄂尔多斯市统筹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双城"共建 [7] - 通过强化政策供给、构筑发展平台、推动创新应用等措施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7]
专利签约3.2亿元背后的“红色动力”
内蒙古日报· 2025-08-22 07:52
公司产品与技术 - 自主研发医用代血浆明胶产品入选国家第十批创新消费品名单 正推动生物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2] - 全自动生产线高效运转 展示生物科技领域技术创新成果 [2][4] 政企合作与资源对接 - 科技创新局针对企业需求现场讲解科技服务内容 精准对接政策支持与项目资源 [4] - 通过党建联盟机制汇聚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 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 实现资源互通和活动共办 [4] 区域创新政策支持 - 稀土高新区出台《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提质增效行动八条措施》 设立"揭榜挂帅"专项资金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6] - 稀土高新区企业专利签约金额突破3.2亿元 有效专利总量达7279件 [6] 村企协同发展 - 南壕村与企业围绕地缘相近和发展相融展开探讨 共商村企共建 用工帮扶和环境共治新路径 [4] - 联盟推动企业与乡村加强联动 助力企业发展与村民生活互促共赢 [4]
北疆文化活动季文艺精品原创话剧《向光而行》在鄂尔多斯首演
内蒙古日报· 2025-08-22 07:44
话剧首演活动 - 大型原创话剧《向光而行》于8月21日晚在鄂尔多斯市保利大剧院首演 作为北疆文化活动季"北疆文化·暖城文韵"文艺精品剧目展演活动的组成部分 [1][3][5] - 该剧以鄂尔多斯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真实事迹为蓝本改编 通过两幕故事展现北疆儿女的精神力量 [3][5] - 首演后该剧将于近期在鄂尔多斯市和全区各地展开巡演 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等部门指导 康巴什区委宣传部等部门出品 [7] 剧情内容与创作背景 - 第一幕《寸草春晖》讲述"90后最美女孩"张敏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母亲并"背母出嫁"的故事 [3] - 第二幕《心向暖阳》讲述小学校长蔡成瑞患癌后仍坚守教育一线以生命诠释"敬业奉献"的故事 [5] - 编剧晓乌表示剧本创作到搬上舞台历时8个月 最大魅力在于真人真事改编 旨在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 [5] 艺术价值与社会反响 - 话剧通过平凡人物故事展现新时代奋斗者精神 具体体现了北疆文化中的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 [3] - 观众反馈显示剧目引发强烈情感共鸣 张敏的孝心与蔡成瑞的职业精神获得高度认可 [7] - 作品将精神传承与道德理念具象化为鲜活人物故事 展现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精神基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