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蒙古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新建乌海站正式投入使用
内蒙古日报· 2025-09-09 02:51
新建乌海站启用概况 - 新建乌海站于9月8日0时34分随K196次列车驶出正式投用客运设施 同时既有乌海东站取消客运业务[1] - 车站由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设计理念为"大漠绿洲 雄鹰腾飞" 象征乌海发展活力[1] - 站房为3层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 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 候车室面积约4543平方米 可容纳3000余名旅客[1] 车站设施与规模 - 站场规模达4站台11线 当前启用普速场 高速场计划与包银高铁包惠段同步开通[1][3] - 候车厅配备900多个座椅 含78个充电座椅及72个重点旅客座椅 设母婴室与无障碍通道[2] - 配备7部直梯和12部扶梯 采用"上进下出 验检合一"客流组织模式提升通行效率[2] 智能化服务系统 - 安装20个智能检票闸机及200余个超清摄像头 实现候乘区域无死角视频监控[2] - 配备智能控制系统 对照明 供暖 通风 电梯等设施进行自动化监测与调控[2] 客运服务升级 - 通过充电座椅 无障碍设施及母婴室实现人性化服务覆盖特殊群体需求[2] - 智能设备与高效流线设计共同提升旅客出行的舒适度与便捷性[2]
河套学院举行庆祝建校四十周年大会
内蒙古日报· 2025-09-09 02:24
40年来,河套学院始终与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同向同行,与巴彦淖尔市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培养了 10余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内涵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全区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添光增彩,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在服务自治区现代农牧 业、生态治理、黄河文化传承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校庆大会上,河套学院还举行了校史馆开馆暨陈良璧先生铜像落成仪式,来宾和校友共同参观了校 史馆、建校40年主题展览,并观看《陈良璧大师剧》,一起重温河套学院发展历程,共话发展未来。 9月8日,河套学院举行庆祝建校40周年大会。 河套学院位于巴彦淖尔市,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85年,著 名经济学家陈良璧先生为首任校长;2001年和2004年,原巴盟教育学院、巴盟师范学校等7所院校并入 河套大学;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套学院。目前,该校设有14个教学院 系及继续教育学院,开设39个本科专业,建成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 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在线开放课程10门;有教职工900多人,专任教师600多人,全 ...
前8个月内蒙古经营主体同比增长5.07%
内蒙古日报· 2025-09-08 08:02
内蒙古日报9月7日讯 (记者 李国萍)9月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8月底, 内蒙古经营主体达到299.02万户,同比增长5.07%。其中,小微企业69.64万户、同比增长7.54%,个体 工商户217.45万户、同比增长4.23%。这些亮眼成绩的取得,源于内蒙古自治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内 蒙古自治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年成长计划(2023—2025年)》,通过便捷服务、降低成本、精准帮 扶一系列举措,助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量质齐升。 近年来,内蒙古聚焦便捷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减负赋能,持续降低经营成本;立足提升 质量,总结出更加务实的帮扶举措。主要表现为,在便捷准入准营上,纵深推进"证照分离""个转企"等 多项改革。在优化信用修复上,持续落实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送"工作机制,支持 经营主体通过网上申办进行信用修复。1—8月,全区证照分离改革累计惠及企业18.7万户,"高效办成 一件事"累计办理业务69.98万笔,全区市场监管部门办理信用修复5.37万户,网办率达89.9%。 与此同时,内蒙古一方面深入落实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建立分型分类培育库,对 20 ...
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兴安盟站开赛
内蒙古日报· 2025-09-08 02:11
9月7日,2025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内蒙古兴安盟站)在阿尔山市氧心森林 浴道鸣枪开跑。来自北京、上海、陕西、河北等地的1000余名定向运动爱好者齐聚阿尔山,开启一场融 合体育竞技、文化旅游与生态体验的特色挑战之旅。 作为内蒙古草原休闲体育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兴安盟"漫游兴安 自然竞界"系列赛事的代表 性项目,本次赛事以"跟着赛事去旅行"为核心理念,将赛道巧妙融入阿尔山的山水风光中,让选手在运 动竞技中深度体验"一步一景、一赛一画"的独特魅力,既是展示阿尔山优质户外资源的"黄金窗口",更 是推动"体育+文旅+生态"深度融合的"强力纽带"。 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主办。比赛设 置短距离赛与趣味赛两大项目,分为精英组、成年组、团体组、亲子组、定向跑组等7个组别。比赛 中,选手们手持地图在葱郁林海间穿梭奔跑,探寻隐藏于景区各处的打卡点,在竞技角逐中沉浸式感受 高浓度负氧离子与原始森林的生机,解锁阿尔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韵味。 ...
通辽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亿元 超去年全年总额
内蒙古日报· 2025-09-08 02:05
技术合同登记成果 - 2025年累计登记技术合同60项 合同金额达2.04亿元[1] - 合同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实现同比大幅增长[1]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技术合同通过市场化机制对接实验室成果与产业需求[1] - 加速技术从"书架"走向"货架" 反映地区科技创新活跃度[1] 重点产业领域布局 - 工作专班聚焦中蒙医药 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 低空经济 新能源 新材料等重点企业[1] - 实施集中攻坚 强化非现场监管和指导 确保合同应登尽登[1] 工作机制创新 - 通过"蒙科聚"创新创业服务窗口受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 - 协同自治区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深入各旗县市区主动对接企业[1]
自治区首例矿业权“双证”在包头落地
内蒙古日报· 2025-09-08 01:58
据包头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通过不动产权证书明确物权归属,用采矿许可证规范开 采行为,实现了"证权清晰、权责明确",显著增强了矿业权人投资的安全感和长期经营信心。 作为此次改革的直接受益者,包头市生海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鹏飞生动地比喻道:"就像家 里的房子,产权明确了,装修改造才有长期规划。"他表示,改革不仅理顺了管理机制,更倒逼企业 向"阳光矿产、绿色矿产"转型。他承诺:"权益有了保障,我们更要合规经营,为地方经济和生态保护 作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矿业权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包头颁发自治区两个"首证",标志着矿 产资源管理法治化、市场化改革在地方落地。"权证分离"使物权归属和行政监管各归其位,为企业转型 发展创造了条件。 9月2日,包头市自然资源局向包头市生海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颁发了两本具有历史意义的证书——不 动产权证书(采矿权)和采矿许可证。这是自2025年7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以 来,内蒙古自治区颁发的首例权证分离式矿业证书,标志着矿业权"权证分离"制度在自治区正式落地。 长期以来,我国矿业权管理实行"一证载两权"模式,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同时承担物权 ...
乌梁素海系统治理生态持续向好
内蒙古日报· 2025-09-08 01:51
被誉为"黄河之肾"的乌梁素海,是北方重要生态屏障。而多年前,这片水域一度危机四伏,鸟类和 鱼类大面积死亡,生态系统濒临崩溃。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村民曹建山回忆:"以前水体发黑,船行 过处,翻起的淤泥散发恶臭。" 拯救"黄河之肾"迫在眉睫。关停排污企业、兴建污水处理厂、清理湖中淤泥……但效果并不持久。 2018年起,国家对乌梁素海流域启动一体化保护修复,这里迎来系统性转折。 据悉,当地投资50.86亿元实施35项国家试点工程,涵盖沙漠锁边、灌区面源污染治理、工业废水 处理等领域;并在"十四五"期间规划投入35.89亿元,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大类13个项目。 9月6日,记者从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获悉,通过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鸟类种群数量增至260种、总数约70万只。 在乌梁素海湿地,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正观测疣鼻天鹅、翘鼻麻鸭等重点鸟类 的栖息与繁殖情况。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许多野生鸟类迁徙而来。 "近年来,随着流域生态功能持续增强,疣鼻天鹅数量已从200只增至600余只,成为生态改善的标 志性物种。"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鄂尔多斯:中欧班列跑出外贸加速度
内蒙古日报· 2025-09-04 01:15
中欧班列业务模式创新 - 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完成集货的中欧班列搭载55个集装箱家电 总货值约1350万元人民币 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前往莫斯科 [1] - 企业享受保税仓储政策红利和整箱仓储便利 综合保税区入区即可退税政策大幅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和通关效率 [1] - 海关优化"中欧班列+保税"业务联动监管模式 梳理从保税仓储到出境全业务流程 引导企业用好保税仓储和入区退税政策 [1] 海关监管效率提升 - 优化"一票多车"进出区模式 允许企业整报分送、单车核放 通过少量货车多次往返减少重复申报 [1] - 累计实现67辆载货车辆的单车核放 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1] - 按货物状态分类监管 使非保税货物便利入区 实现货物多源集结一次出区 [2] 企业服务机制优化 - 海关提前了解企业班列发运计划 配备专属联络员 提供预约通关和预约查验服务 [2] - 畅通联络机制 提高卡口验放效率 推动中欧班列货物顺利出区 [2] - 实现非保税货物"区内直转"为保税货物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2]
妈妈们集体点赞!内蒙古这个决定,让学校食堂有了家的味道
内蒙古日报· 2025-09-03 03:51
食堂大升级 转自:草原云 内蒙古校园餐盘从此"自家造" 妈妈们集体点赞 9月1日开始 亲自上阵验收的是谁? ——是学校的老师们 从食材到餐盘 每一关都严格把控 内蒙古所有中小学、幼儿园 食堂不再外包 全部由学校自营管理 一大早 送菜车抵达 食品安全不再"假手于人 内蒙古校园膳食 这次来真的 过去食堂外包时 食品安全难以保障 孩子吃得是否健康、营养 餐费有没有花在刀刃上 都成了未知数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从2024年开始 内蒙古各地开始大力整治 校园食品安全 呼和浩特市联合多部门 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检查 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 呼和浩特市许多中小学校食堂对家长定期开放。 乌海市制定了详细的 食品安全操作指南 让食堂运营更加规范 进行"评星定级" 还设置了举报箱 鼓励大家一起监督食品安全 乌海市第一中学食堂饭菜。 赤峰市推行"5D"标准化管理 打造了10所示范食堂 家委会成员和家长代表走进赤峰市松山区碱场小学和幼儿园食堂。 锡林郭勒盟邀请家长参与监督 制定了食材集中采购验收办法 让采购流程更加透明 包头市则对食堂 锡林浩特市许多幼儿园聘请家长作为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员。 包头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定期开展中小学校 ...
包头市“四项行动”构建博士人才 “引育用留”全链条生态
内蒙古日报· 2025-09-02 02:41
暖心留人行动则加强对博士的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积极发展符合条 件的博士入党。完善博士举荐机制,鼓励国家级人才、"英才兴蒙"和"鹿城英才"等通过"以才引才"方式 引进博士。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常态化举办人才恳谈会、婚恋交流活动,建设"酒店式+公寓式"青年人 才驿站,构建覆盖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健康疗养等全周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博士人才关心的"关键 小事",增强他们在包头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项行动"的全面部署,标志着包头在构建高水平博士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生态体系上迈出更加 坚实的一步,必将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智力动能和创新活力。 培优提质行动着力打造高端创新平台,积极创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 工作站等,推动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为博士人才提供实习实践与创新创造的支持。加大 博士科研攻关力度,鼓励人才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互动增效行动通过打造博士交流与发展新平台,开展"千名博士千企行"活动,常态化组织博士实地 走访调研,推动优秀硕博人才参与"科技体检"和"四个一"行动,组织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与技术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