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蒙古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呼和浩特让文明成为最“硬”软实力
内蒙古日报· 2025-08-12 01:16
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 呼和浩特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261个 棚户区改造87个 老旧管网改造370公里 [5] - 新增供热能力3800万平方米 城市供热"O"型环网全面成型 解决502个小区"吃水难"问题 [5] - 新续建市政道路107条 打通"断头路"80条 城区路网密度提升6.4个百分点 通行效率提升12% [5][6] 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 - 形成"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产业链 拥有伊利 蒙牛两大全球乳业前十企业 获评"世界乳业科技之都" [3] - 算力规模和绿色算力指数位居全国八大枢纽十大集群首位 被授予"中国云谷"称号 [3] - 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70%左右 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3] 生态环境建设 - 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2天 优良率达85.6% 城镇污水处理率超95% [7] - 建成区绿地率达41.05% 新建口袋公园及社区游园1009个 成为"千园之城" [7] - 完成清洁取暖改造4.94万户 深入推进北方清洁取暖城市和无废城市建设 [6] 人才引进与就业 - 实施"10万大学生留呼工程"推动13.7万名大学生就业创业 接续开展"15万青年留呼行动" [9] - 3年新增城镇就业18.5万人 通过"呼和浩特人才强市25条"和"促进人口集聚16条"政策 [9] - 推出"青年社区"项目 提供"住有安居 业有优岗 心有归属"全链条服务 [9] 城市治理机制 - 建立创城+12345+网格反馈联动机制 解决民生问题超20万件 [9] - 通过文明观察团等渠道收集居民意见建议3.8万余条 问题解决率达99% [9] - 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5%以上 [9]
全国十五个省市非遗优秀节目亮相巴彦淖尔
内蒙古日报· 2025-08-12 01:16
文化展演活动 - 第二届陕蒙晋等全国文化馆非遗优秀节目展演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黄河湾步行街开幕 涵盖全国15个省市的非遗节目同台献艺 [1] - 演出节目包括山西吕梁《汾阳地秧歌》 上海闵行江南丝竹《欢乐歌》 宁夏山花儿《唱开花儿等你来》 安徽五河民歌《摘石榴》等地域特色表演 [1] - 山东琴书《苦乐娘亲》以说唱艺术呈现 广丰小曲《退鱼说》传递传统曲调理念 陕北说书《刮大风》展现黄土高原文化特征 [1] 社会反响与意义 - 当地居民反馈显示演出兼具内蒙古本土节目与多地非遗文化展示 每个节目均体现独特文化价值 [1] - 压轴节目《祝福你亲爱的祖国》引发全场观众合唱 活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案例 [1]
时速275公里 包银高铁包惠段跑出最高测试速度
内蒙古日报· 2025-08-12 01:16
高铁线路测试进展 - 包银高铁包惠段于8月11日完成最高测试速度等级提速试验 综合检测车以275公里时速运行[1] - 测试速度达到线路设计时速250公里的110% 符合逐级提速试验要求[1] - 线路几何状态 动车组动力学响应 接触网参数 弓网受流性能 轨旁信号设备 空气动力学及通讯系统测试结果均满足运行条件[1] 测试技术细节 - 逐级提速试验从时速250公里逐步提升至260公里 270公里 最终达到275公里[1] - 测试使用CR400BF-J-0001复兴号综合检测车进行线路设备综合检测[1] - 各项检测参数达到优良状态 完成联调联试阶段性目标[1] 后续试验计划 - 在完成逐级提速试验后 将进行重联动车组提速试验和信号系统特殊场景配合试验[1] - 试验内容为后续全线拉通运行试验做准备[1]
北京专家走进内蒙古包钢医院 免费义诊惠及广大百姓
内蒙古日报· 2025-08-11 12:08
核心观点 -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关爱健康"志愿服务在内蒙古包头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由内蒙古包钢医院协办 27名北京顶尖医疗专家为约400名患者提供免费诊疗服务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4] - 活动是内蒙古地区首站 旨在打造区域志愿服务标杆 形成辐射全内蒙古的公益服务网络[4] - 专家团队带来高血压精准诊疗等先进流程 并通过科普教育提升患者健康管理意识[4][5] 活动组织 - 活动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卫生健康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主办 内蒙古包钢医院协办 于8月8日至9日举行[4] - 包钢医院全程统筹协调 从预约登记到检查引导提供全程保障[5] - 医院践行"打造家门口的北京医院"理念 让内蒙古百姓少跑腿看好病[5] 专家团队 - 27名专家来自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北大人民医院 安贞医院 首都儿研所 宣武医院 友谊医院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4] - 专家均为各领域学科带头人 包括心内科 普外科等专科[4][5][6] - 团队不仅提供诊疗服务 更将精准诊疗流程复制到当地[6] 服务内容 - 为约400名预约患者提供免费问诊 检查及诊疗建议[4] - 高血压精准诊疗流程成为焦点 包括血压测量 眼底动脉检查 心电图 超声检测等系统规范检查[4] - 专家通过科普教育纠正患者认知误区 如血压测量标准 老年人血压控制目标等[5] 社会效益 - 活动让鹿城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4] - 有效减少患者赴京求医需求 部分患者通过互联网问诊即可解决医疗问题[5] - 高血压精准诊疗流程将在当地持续推广 使更多患者受益[6]
数字孪生技术驱动转型 包头市抢占“智造”新高地
内蒙古日报· 2025-08-11 03:15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成效 - 白云鄂博矿区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现钻机、电铲、排土机等设备远程操控 大幅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并强化安全保障[1] - 矿区数字孪生技术融合物联网与云计算 实现对人员设备实时定位及安全隐患预警 资源利用合理性显著提高[1] - 一机集团运用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将千余种零部件加工周期缩短30% 一次交验合格率达95%[2] 技术改造政策支持 - 包头市入选2025年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获中央财政3亿元奖补资金 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入选城市[2] - 市政府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与20个示范项目 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及融合化发展[2] - 目标在西部乃至全国首创"三化"融合范例 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包头方案[2] 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 包头市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为核心 加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1] - 一机集团通过数字化制造工艺管理系统打通设计-工艺-制造数据链 实现虚拟装配仿真指导现场装配[2] - 数字孪生技术成为连接科研与生产的关键桥梁 在兵器行业率先实现三维工艺设计零突破[2]
乌兰察布市打出金融助企“组合拳” 多维度发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内蒙古日报· 2025-08-11 01:42
核心观点 - 乌兰察布市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融资机制 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2][3][4] 融资对接机制 - 建立线上+线下双通道融资需求推送机制 实现银行对重点融资需求企业100%全覆盖对接 累计投放贷款13.22亿元 [1] - 按月组织政金企对接活动 举办43场行业专场对接 累计达成融资意向170.92亿元 授信金额45.92亿元 [1]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累计走访企业127653户 推送企业清单15428户 累计授信企业20837户 [2] 供应链金融创新 - 针对铁合金产业创新"1+N"供应链融资模式 通过云链平台将应收账款转化为融资凭证 截至2025年6月末为行业提供融资50.42亿元 支持90余家企业 [4] - 在马铃薯产业推出"豆进款出"质押模式 运用供应链金融解决上游农户融资难题 [4] - 吉铁铁合金公司通过云链贷模式使上游10多家企业获得贷款 [1] 担保模式突破 - 汇元融资担保公司创新智慧活畜贷、智慧存货贷等模式 通过智慧平台为11家企业贷款5100万元 [3] - 截至6月末新增融资担保项目105个 金额5.06亿元 在保项目202个 在保责任金额9.26亿元 [3] 特色产业金融支持 - 绿色信贷重点支持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 察右中旗银行对接6个风光能源项目 投放信贷7.43亿元 [4] - 组建金融服务小分队开展点对点走访 深入18家重点企业 [2] - 成立小微企业首贷服务专班 通过银税互动帮助企业获得80万元首笔贷款 [4] 金融服务体系 - 开展金融轻骑兵助企活动系列政策宣讲 举办青创易贷专题讲座 [2] - 按照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原则对推荐清单内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2] - 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形成月月有专场、季季有主题的常态化对接模式 [1][2]
第二届全国紫苏科技与产业大会在内蒙古举办
内蒙古日报· 2025-08-11 01:42
8月7日至10日,"第二届全国紫苏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成功举办。 来自全国紫苏科研、种植、加工、贸易及政策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企业家代表与地方政府负责人齐聚 一堂,共商紫苏产业振兴路径,共谋高质量发展蓝图。 本次大会由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中北大学联合主办,鄂伦春自治旗本兴农文旅有限公司、 内蒙古京伦紫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以"科技赋能紫苏产业,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主旨 报告、专题研讨、成果展示、产区考察、合作签约等多环节联动,搭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交流平 台。 江南大学与内蒙古京伦紫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签署《呼伦贝尔市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联合 申报协议》,双方将携手攻关"紫苏酵素复合发酵工艺优化及减肥降脂作用机制研究",推动科研成果从 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 会上,与会院士、专家学者聚焦产业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解析我国紫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方向,分享紫苏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的前沿成果,探讨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路径,交流市场开发 与品牌打造的实践经验。大家一致认为,紫苏产业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壮大健康产业、带动农民增 收,特别是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 ...
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涮肉产业品牌推介会举行
内蒙古日报· 2025-08-10 23:31
行业活动概况 - 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涮肉产业品牌推介会于8月8日在锡林郭勒盟开幕 活动为期3天 [1] - 活动吸引230多位全国餐饮企业 销售企业及金融机构代表参与 40多家企业及近万人参加 [2] - 活动通过高效对接平台促成多笔实质性订单与合作意向 实现从"流量"向产业"增量"转化 [2] 品牌建设与产业价值 - 活动展示"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 通过品牌价值提升推动农畜产品全国化发展 [1] - 以草原涮肉为媒介串联养殖 加工 餐饮 旅游全产业链 构建"草原+美食+文旅"超级符号 [1] - 推动优质畜产品从"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变 助力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1] 产品特色与体验 - 涮肉品牌企业现场展示"庖丁解羊"精湛技艺 食材鲜切现摆突出极致鲜味 [1] - 采用直径3米大铜锅现场品鉴 羊肉片薄如蝉翼 入口鲜嫩不膻 [1] - 活动实现从"一只羊"到"一桌宴"的价值跃升 促进农牧 文旅 餐饮产业深度融合 [1]
极寒林海十五载 信号守护暖边疆——记“内蒙古好人”候选人、中国电信额尔古纳分公司莫尔道嘎支局长柴瑞峰
内蒙古日报· 2025-08-10 11:06
公司业务与运营 - 中国电信额尔古纳分公司莫尔道嘎支局负责维护1.2万平方公里原始森林腹地的通信网络,覆盖面积相当于两个上海市 [2] - 通信维护工作面临极端环境挑战,包括年均气温零下5℃至7℃、冬季最低零下54℃、封冻期长达8个月 [2] - 维护范围从最近基站10公里到最远基站500公里,长期由单人承担主要维护任务 [2] - 十五年间累计行程超过6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5圈 [3] 技术设施与网络建设 - 呼伦贝尔电信与林业局合作建设70多座新建基站,结束了多个林场长达22年的"信息孤岛"历史 [5] - 基站建设需克服极端地形条件,包括扛20斤设备踏没膝深雪、耗时数小时攀爬高山 [5] - 特殊地理环境形成"冰包"威胁,冰层长达10公里、高如楼房,下藏空腔流水,对维护车辆构成致命风险 [3] 服务质量与用户关系 - 维护人员柴瑞峰被边防官兵称为"小柴哥",形成"信号断了就找小柴哥"的服务信赖 [3] - 边防连队为维护人员破例保留夜间照明,体现军民深厚信任关系 [4] - 故障处理保持零超时记录,获得用户故障排除后的笑容和退伍老兵的牵挂作为最高荣誉 [6] 行业发展与社会影响 - 林区通信发展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新建基站如星辰般洒落原始林海和高山 [5] - 通信网络成为连接外界的"生命线",对保障民生、服务边防具有战略意义 [5] - 行业从业者以超常毅力在极端环境中守护通信命脉,推动边疆地区信息化建设 [6]
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机示范项目在鄂尔多斯开工建设
内蒙古日报· 2025-08-10 09:29
项目概况 - 全球首个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氢储能示范工程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工,标志着我国在氢能发电及长时储能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1] - 项目依托深能鄂托克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项目,制氢规模为48000Nm³/h,储氢部分设置12台1875m³球罐 [3] - 配套电源为500MW风电项目和5MW光伏离网制氢项目,下游化工为年产量15万吨合成氨装置 [3] - 项目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球最大容量纯氢燃气轮机试验示范 [8] 技术模式 - 项目构建了"绿电制绿氢,绿氢再发电"的"电-氢-电"模式,利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绿氢,通过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将储存的氢气转化为稳定的零碳电力 [3] - 该模式实现制氢、储氢及燃氢发电产业链协同,有效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为电网提供关键灵活性保障 [3] - 项目将全面验证明阳氢燃自主研发的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的长周期运行能力,加速突破纯氢燃机关键技术问题 [5] 战略意义 - 项目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与实践范式 [1] - 示范效应将辐射全国,加速氢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绿氢制备、储运、发电的完整产业生态 [8] - 有助于将区域打造为国家级氢能示范高地,为内蒙古乃至全国能源转型提供示范引领 [8] - 公司将以示范工程为依托,持续推进纯氢燃气轮机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核心装备支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