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蒙古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蒙泰集团“跨界”成长 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52位
内蒙古日报· 2025-08-26 09:50
转自:草原云 8月25日,记者来到鄂尔多斯市蒙泰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大厦展厅看到,粉煤灰和煤矸石这些电厂发电和 煤矿开采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经过加工提取生成铝硅合金材料,终端产品有汽车框架、缸体、轮毂,或 者高档建材以及手机和电脑外壳等工业制成品。 蒙泰集团总部。 在这幢大厦五楼的粉煤灰研发实验室,实验台上放着不同阶段的提取样品,从最初的粉煤灰,到中间的 乳白色粉末,再到最后的白色粉末也就是铝硅氧化物产品,清晰展示着从工业固废到金属铝材原料的变 化过程。 蒙泰集团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豆卫博介绍:"我们通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突破了高铝粉煤灰、煤 矸石提取铝硅氧化物技术瓶颈,我们仍在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让粉煤灰综合利用生产铝硅合金的提取 率与附加值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在鄂尔多斯准格尔煤田周边,火电厂每年产生数千万吨高铝粉煤灰,过去多采用露天堆存或 深层填埋的方式处置。2017年蒙泰铝产业园区建成投产,企业开始攻克高铝粉煤灰提取这一"世界性难 题"。 为此,蒙泰集团组建起近500人的科技研发团队,汇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顶尖人才。建成了具有国际水 准的总部科研大楼,并在德国和日本相继成立欧洲新材料创新中心和北海道农牧 ...
内蒙古首部“大型沙漠红色交响乐”——《奏响北疆红色初心新乐章》首演
内蒙古日报· 2025-08-26 09:06
8月22日晚,鄂尔多斯大剧院内灯光璀璨,座无虚席。大型原创交响音乐会《奏响北疆红色初心新乐 章》在此奏响。此次音乐会不仅展现了乐团的专业水准,更为市民献上了一场高水准的音乐盛宴。 音乐会表演现场。 本次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夏小汤执棒,鄂尔多斯交响乐团倾情演奏。《毡房欢腾唱党歌》《大漠奉献耀 北疆》等六个篇章通过六部交响诗篇巧妙串联,紧扣红色初心主题,展开了一段段动人心弦的音乐叙 事。其中,荣获2025年世界古典大师协会(WCMA)国际作曲大赛一等奖《胡杨丹心映漠红》,更是 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赢得了台下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转自:草原云 现场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 指挥家细腻、极具感染力的指挥风格,乐团激情四溢的演奏,让现场观众聆听沙漠深处的回响,感受到 音乐带来的无与伦比的美好。 "以前觉得交响乐离我们很远,今天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准的音乐会,确实是一种很棒的体验,它 能让我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轻松享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现场演出的感染力。"一位观众在听完演奏会后, 深有感触地说道。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毛锴彦 新闻编辑:赵敏 据悉,《奏响北疆红色初心新乐章》是内蒙古首部"大型沙漠红色交响乐"。青年作曲家梁明 ...
“双子星座”产学研用创新交流会在通辽举办
内蒙古日报· 2025-08-26 02:47
行业合作与科技创新 - 活动聚焦玉米生物科技产业、牛肉食品加工、风电装备制造、中蒙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发布功能化学品高选择性高效生物合成、氨基酸及氨基酸衍生物工业菌种创制、粉煤灰基新型建材制备技术等多项科技成果 [1] - 江南大学与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职业学院达成战略合作 高校团队与通辽4家企业完成签约 [1] 区域协同发展 - 赤峰通辽"双子星座"人才合作驿站正式揭牌 科尔沁区肉牛深加工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 [1] - 整合政府、高校、企业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共享 参会规模达100人涵盖中国工程院、蒙古国科学院及多所高校专家 [1] - 蒙医药领域实现重大合作突破 内蒙古蒙医院工程技术研究院与辽宁省蒙医医院、北京沐医科技签署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研发三方协议 [1]
京绥铁路文化园在呼和浩特开园
内蒙古日报· 2025-08-26 02:47
8月24日,京绥铁路文化园开园迎客,京绥铁路历史展示馆正式开馆。一座沉浸百年、被列为自治 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白塔火车站旧址,经过保护性维修,焕然一新,成为历史和文化爱好者们争相打 卡的文旅新地标。 "京张西延"展区,聚焦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人第一条干线铁路的工程奇迹;"革命烽火"展区,再现 铁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龙腾草原"展区,展示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助力北疆发 展的卓越成就;"强国复兴"展区,呈现新时代内蒙古高铁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开放新格局。 该馆的建成开放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了解中国铁路历史、感悟奋斗精神的文化窗口,更通过百年钢轨 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为新时代北疆文化建设和铁路事业发展注入 新的动力。 京绥铁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设、运营的第一条铁路,是联通西北的第一条交通大动脉。在这 条交通大动脉上,有一座承载着百年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老火车站——白塔火车站旧址,位于呼和浩特市 赛罕区巴彦街道前罗家营村。该车站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设计,于1921年建成通车,已历经百年, 是京绥铁路车站功能保存最好的民国时期火车站。1977年,由于京包线局部改线, ...
高价值创新成果专利转化推介会(人工智能)在呼和浩特举行
内蒙古日报· 2025-08-25 12:34
活动概况 - 高价值创新成果专利转化推介会(人工智能)暨2025年"蒙科聚"重点发布会于8月25日在呼和浩特召开 [1] - 活动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创新赋能与产业强基提质 旨在构建五链融合生态并推动内蒙古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活动由内蒙古党委组织部 科技厅指导 工信厅 市场监管局及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 60多家单位近200人参与 [3] 技术成果发布 -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专利产业化AI供需对接系统》成果 [9] -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特种机器人发展契机与中试训练平台构建》成果 [9] - 企业发布包括无人驾驶激光除草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工业巡检 量子技术赋能 农业AI机器人 工业视觉技术及作物表型系统等7项创新成果 [9] 项目合作签约 - 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与蒙科国盾量子签约"量子星座项目" [10] -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呼伦贝尔农垦签约"基于人工智能的作物表型系统项目" [10] - 内蒙古云养牛科技与内蒙古工业大学签约"乳试纸检验自动识别程序开发项目" [10] - 晶泰环境科技与蒙科产业技术创新公司签约"化工厂巡检四足机器人合作开发项目" [10] 战略意义与产业布局 - 人工智能被视为内蒙古实现产业弯道超车的重要引擎 重点覆盖能源 农牧 生态保护等领域 [11] - 政府强化政策支持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11] -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搭建数智化转型赋能中心 并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 [11] - "蒙科聚"平台已汇聚量子通信 工业机器人 农业智能装备等高价值成果 [11]
山东大学师生在内蒙古开展“万里边疆 强国有我”社会实践
内蒙古日报· 2025-08-25 12:07
伊利集团发展历程 - 1999年创立液态奶事业部 在国内首家大规模引入超高温灭菌技术及液态奶生产线 开创中国液态奶时代 [1] - 从内蒙古走向全国 发展壮大历程 [1] - 智慧工厂采用高度机械化乳制品生产线 展现精细高效生产流程 [1] 乳业技术研发与产学研合作 -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业学院在乳酸菌等微生物菌种领域取得巨大科研成果 [3] - 学院通过揭榜挂帅机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通过订单班模式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3]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发生物芯片用于基因检测等学科交叉技术成果 [3]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乳业学院深度赋能产业链上下游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3] - 基层农牧场存在技术支持与客源拓展的明确需求 [3] - 山东大学内蒙古研究院运用生物工程专业优势服务内蒙古特色产业 [3] 产业人才培育 - 高校集成电路等专业人才可应用于乳业智能化生产线建设 [1] - 订单班培养模式实现毕业生直接对接企业就业需求 [3] - 跨学科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强化产业认知与专业应用结合 [1][3]
小孩哥小孩姐花式开讲,让科学“活起来”
内蒙古日报· 2025-08-25 04:26
赛事概况 - 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普讲解大赛(青少年组)决赛在鄂尔多斯举办 主题为"好奇点燃梦想 科学照亮未来" [3] - 来自全区的98名中小学生选手参赛 通过模型演示、视频展示及PPT等多元方式讲解科学原理 [3] - 赛事由内蒙古科技厅、教育厅、团委及内蒙古科协联合主办 是面向全区的重要科普赛事 [9] 参赛表现 - 选手张益博通过肢体语言演示吸管气压原理 使抽象科学原理可视可感 [1] - 选手涵盖校园主持人、编程高手和城市推荐官等多元背景 均怀有传播科学的初心 [5] - 小学组一等奖获得者杭盖表示希望通过比赛让更多人感受科学魅力 [8] 教育意义 - 大赛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与探索欲 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8] - 参赛过程提升青少年资料查阅、问题解决及压力调整等综合能力 [7] - 选手成为传播科学的"种子" 推动科技知识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 [8] 配套活动 - 举办"科学之夜"环保研学活动 主题为"零塑海洋" 设在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海洋馆 [8] - 活动包含留宿海洋馆、夜探动物园、海洋星光秀等趣味环节 采用"参观学习+互动体验"模式 [8] - 活动设计旨在点燃青少年好奇心 提供沉浸式科学体验 [8] 政策支持 - 内蒙古科技厅联合科协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方案》 [9] - 支持中小学校开展科技节、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学调查体验等特色活动 [9] - 推动校地协同育人 鼓励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深化合作 [9]
一盒牛奶的“碳中和”之旅
内蒙古日报· 2025-08-25 02:5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104.8亿元,牛奶产量为4079.4万吨 [3] - 行业整体素质加快提升,民族奶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3] 低碳转型战略 - 乳业横跨一二三产业,碳减排难度极高,上游牧场碳排放占比达80%-90% [3] - 通过基因筛选培育"低碳牛"、海藻饲料添加、牛粪回收利用等技术降低甲烷排放 [3] - 建设智慧牧场系统,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养殖1.2万头奶牛实现低碳管理 [3] 生产环节减碳措施 - 采用热能回收技术每年节约标煤5000多吨,改良除菌工艺年节电量可满足900余户四口之家用电 [6] - 灌装线自动化程度提升,每秒灌装11盒牛奶,18条生产线同步运作 [4] - 包装材料"瘦身"使碳排放下降20% [6] 碳中和产品成果 - 已建设5家零碳工厂并推出6款碳中和产品 [7] - 单提10盒装牛奶可减少约8.5千克碳排放,相当于一棵树年碳吸收量 [6] - 产品线涵盖碳中和牛奶、奶粉、奶酪棒等多品类 [8] 产业链协同发展 - 通过牧场周边种植饲草实现碳配额置换与种养业协同增效 [3] - 呼和浩特市聚集近200家规模以上乳制品相关企业,形成全产业链集群 [8] - 构建智慧乳业生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6] 行业发展趋势 - 从养殖、加工到消费全链条推进绿色转型 [1] - 通过差异化特色产品和营养方案破解供需结构性矛盾 [8]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与安全标准体系,推动消费观念转变 [7][8]
乌海:因水而变,倚水而兴
内蒙古日报· 2025-08-25 02:48
旅游产业发展 - 乌海湖景区开发水上环湖观光游、沙海体验游、小火车观光游等旅游路线及30余种水上沙漠娱乐项目 [2] - 乌海湖休闲度假旅游区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内蒙古网红打卡地称号 [2] - 2024年上半年乌海市接待国内游客408万人次同比增长12.89% 国内游客总花费47.98亿元同比增长15.1% [2] 葡萄与葡萄酒产业 - 吉奥尼酒庄建成农业农村部葡萄标准示范园1000亩 年产优质酒庄酒约300吨并获国家3A级景区认证 [3] - 乌海市葡萄种植面积达1.86万亩 产量突破0.76万吨 葡萄酒年生产加工能力1.43万吨 [3] - "乌海葡萄"品牌价值在2024年达29.32亿元 涵盖近20个葡萄酒类型及200多款成品酒 [3] 生态与资源禀赋 - 乌海湖由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形成 极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成为旅游业"黄金引擎" [1] - 乌海湖拥有湿地沙漠复合景观 为赤麻鸭大天鹅白琵鹭等水鸟提供栖息繁衍条件 [2] - 吉奥尼酒庄位于乌海湖西岸乌兰布和沙漠边缘 优渥地理条件支撑葡萄酒产业基础 [3] 文化传承与创新 - 黄河石彩绘艺术家鲁婷创作百余件作品 融合泼墨造型与工笔技法传承黄河文化 [4] - 黄河西行客栈作为黄河流入内蒙古第一村 设立鲁婷黄河石创作工作室展示文化载体 [3][4]
浙大邵逸夫医院内蒙古微创外科中心落户通辽
内蒙古日报· 2025-08-25 01:28
医疗资源下沉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内蒙古微创外科中心正式落户通辽市人民医院 标志着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内蒙古及蒙东地区 [1] - 该中心将帮助通辽市人民医院提升微创外科诊治水平及学科学术影响辐射能力 打造普通外科领域自治区诊疗新高地 [1] 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 - 邵逸夫医院利用国内领军水平的微创外科技术优势 开展人才培养 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和手术指导等工作 [1] - 项目激活人才培养"自我造血"新动能 旨在留下带不走的精英临床团队 [1] - 为内蒙古医务工作者搭建零距离学习国内国际前沿微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高水平平台 [1] 区域医疗合作 - 推动浙蒙两地医疗领域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深度合作 [1] - 通过全方位合作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