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力报
icon
搜索文档
两大电力上市公司领导层调整!
中国电力报· 2025-07-30 03:05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黄历新因工作调整辞去董事、总经理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1][3] - 董事会提名刘安仓为第十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拟聘任其为新任总经理 [1] - 刘安仓拟同时担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 [1] - 黄历新离任后继续在上市公司附属公司担任董事长及董事职务 [4] - 黄历新离任原因为工作调整且与董事会无意见分歧 [3][4]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副总经理陈喜庆因工作变动辞去副总经理职务且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8][9] - 陈喜庆不持有公司股份且无未履行承诺事项 [8][9] - 辞职报告自董事会收到之日起生效且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运营 [8][9]
5天下了全年六成雨,煤炭产量还能逆势超计划?
中国电力报· 2025-07-29 09:17
防汛保供措施 - 鄂尔多斯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强降雨,32个站点累计雨量超250毫米,总降水量达全区年平均降水总量的60%以上[2] - 公司所属准能集团对黑岱沟、哈尔乌素两露天煤矿的防洪工程、设备设施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设置反坡与挡墙拦截汇水[2] - 准能集团年累计生产商品煤3599.2万吨,7月份日均产量突破20万吨,超月进度计划1.4万吨[2] 铁路运输应对 - 新朔铁路多个站点雨量监测数据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全线三分之一以上站点累计雨量超100毫米[3] - 新朔铁路公司累计投入抢险抢修人员3192人,大型机械130台,人工出巡1248人次,轨道车出巡140次[3] - 包神铁路集团利用智能监测"天网"等科技手段,累计完成防洪重点地段视频巡查600余次,降雨时段单日最高轮巡达12次[4] 煤炭外运保障 - 销售集团成立采购专项工作组进驻晋陕蒙核心矿区,科学调整营销策略,稳定供应商发运计划[4] - 一线员工冒雨抢装车抢装船,抓住降雨间歇期组织上煤补库[4] - 7月以来公司一体化煤炭出区外运日均超100万吨[4]
国网浙江信通自主研发代码审核智能体“酷德”实现电网代码“秒级诊断”
中国电力报· 2025-07-29 07:40
数字化能源系统优化 - 国网浙江信通公司推出"酷德"代码审核智能体,通过AI实现系统代码"秒级诊断",电费核算效率提升100%,电网核心业务系统运维效率提升10倍 [1] - 数字化系统代码质量直接影响电网安全稳定与运行质效,传统人工审核面临技术储备不足、人力资源短缺等挑战 [2] - 光明电力大模型(千亿级行业大模型)通过增量预训练和行业微调,将代码审核升级为AI智能诊断,支撑电网安全运行和新能源消纳 [2] 技术实现与场景应用 - "酷德"智能体集成SQL智能审核、Java代码审核、日志智能分析等场景,覆盖研建运全生命周期,推动检修管控精细化和运维智能化 [2] - 技术优势包括:构建SQL审核智能体提升语句执行效率,整合缺陷案例与CVE漏洞库实现智能化审核,利用ELK技术栈实现分钟级异常监控 [3] - 智能体上线后审核139608行代码仅需1小时,识别10类69项风险(如资源泄露、数据不一致),效率较传统人工审核提升50倍(5人10天 vs 1小时) [3] 业务成效与社会价值 - 电费核算效率提升100%,故障发生率降低80%,问题处置效率提升80%,代码Bug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4] - 智能体支撑电网核心业务稳定高效运转,提升社会服务质量,保障新能源消纳和供电服务 [2][4]
光伏新增装机预测“双上调”
中国电力报· 2025-07-29 04:19
行业现状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面临严峻挑战,表现为产量下降、价格暴跌、企业亏损加剧 [1][2] - 多晶硅产量同比下降43.8%至59.6万吨,硅片产量31600万千瓦同比下降21.4% [2] - 电池片和组件增速放缓至7.7%和14.4%,远低于往年30%以上的增速 [2] - 全产业链价格较2020年峰值下跌66.4%-89.6%,跌破历史最低水平 [2] - A股31家光伏主产业链企业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125.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74.3% [2] 应用端与出口表现 - 2025年1-6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万千瓦同比增长107%,月度装机达9292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3] - 累计装机突破100000万千瓦,标志行业进入太瓦时代 [3] - 出口呈现结构性变化:硅片和组件出口量分别下降7.5%和2.82%,电池片出口量增长74.4% [3] - 组件出口额对115个国家地区实现增长,其中51个国家增长率超100% [3] 政策与技术驱动 -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预测上调至57000万-63000万千瓦,中国预测上调至27000万-30000万千瓦 [4] - 政策支撑包括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延续性、"136号文"细则调整有限、绿电市场化交易机制成熟 [4] - "稳预期"聚焦政策优化,"拓场景"推动光伏+储能/制氢等多元应用 [4] - 钙钛矿组件系统效率超100%,较单晶硅单千瓦多发6.37% [5] 行业生态重构 - 工信部明确将规范行业发展,定期公告符合条件企业名单,强化创新和质量导向 [6] - 行业协会呼吁构建韧性供应链体系,反对零和思维 [6] - 晶科能源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22%,隆基HPBC2.0组件效率25.9%且上半年出货4000万千瓦 [7]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从无序扩张转向技术驱动,重点发展N型TOPCon、钙钛矿叠层等新技术 [7] - "反内卷"共识推动落后产能出清,政策清淤与价格触底同步进行 [7]
山西1~6月全社会用电量比增6.3%
中国电力报· 2025-07-29 04:16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1~6月山西省全社会用电量达1569.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增速较2024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1] - 三次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均保持增长,第一产业用电量14.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1% [1] - 第二产业用电量11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5% [1] - 第三产业用电量254.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8% [1] - 居民生活用电量17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9% [1] 工业领域转型升级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7%,传统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1]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97% [1]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41% [1]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98% [1] 制造业新动能表现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671.83% [1] - 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97.09% [1]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6.5% [1] -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7.2% [1] - 仪器仪表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5.63% [1] 经济结构变化 - 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用电增速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2] - 反映了全省经济结构的积极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2]
南方能源监管局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
中国电力报· 2025-07-29 04:09
南方能源监管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总结2025年上半年工作并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 旨在加快实现南方能源监管事业系统跃升 [1] - 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践行"四个属性" 推进"四个监管" [1] - 提出下半年要聚焦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能源监管 增强能源供应韧性 加快绿色转型等七大重点任务 [2] 2025年上半年工作成果 - 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 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1] - 强化能源安全保供 规划项目落实和自然垄断环节等重点监管 [1] - 推进绿色发展 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1] - 推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1] - 保障区域电力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 [1] - 深入开展"获得电力"和民生用能专项监管 [1] 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部署 - 增强能源供应韧性保障高质量发展 [2] - 加快绿色转型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2] - 健全区域市场体系 锚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目标 [2] - 推动行业本质安全建设守牢发展底线 [2] - 深化民生用能监管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2] - 强化自然垄断环节监管营造良好行业发展环境 [2] - 推进监管治理现代化 [2] 作风建设要求 - 提出"四个坚持 四个始终"工作要求 [2] - 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融合 弘扬传统与担当作为相统一 [2] - 注重纪律规矩与制度约束相协同 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 [2]
广西提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中国电力报· 2025-07-29 01:01
电力负荷与市场价格 - 广西电网电力最高负荷达到3523.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较两年前历史最高值增长2.61% [1] - 电力市场价格显著上涨,日前市场出清均价较前18天均值上涨49.9%,实时市场出清均价上涨99.9% [1] - 区内市场电源出力较前18天均值增加274万千瓦,通过价格引导电源增发增强保供能力 [1]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 广西作为"西电东送"重要枢纽,积极融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2] - 现货市场充分发现和引导市场价格,促进广西中长期交易价格下降,降幅居全国第一 [3] - 现货市场反映电力供需形势,中长期交易价格逐步向现货价格靠拢,还原电力商品真实价格 [3] 新能源发展与消纳 - 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 [4] - 推动新能源项目进入电力市场,打破"保量保价"模式,公平参与现货市场实时交易 [4] - 已有403个新能源发电交易单元完成注册并开展交易,196家新能源场站参与现货市场 [4] 区域电力市场建设 - 广西水电日均发电量超1200万千瓦,同比增长65%,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送广东最高电力达885万千瓦,日均送电量近8000万千瓦时,较两广临时协议翻3倍 [2] - 已完成12轮次、累计88天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运行周期延长至全月不间断 [5] 市场机制创新 - 现货价格成为驱动生产经营的核心"指挥棒",对机组可靠性与市场灵活性提出更高要求 [2] - 推动集中式新能源全量参与现货市场,引导储能、虚拟电厂等灵活性调节资源接入电网 [5] - 参与南方区域送上海绿电交易试点,为国内首例跨经营区电力交易 [5]
融合交易 绿电优配 ——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贡献“甘肃智慧”
中国电力报· 2025-07-29 00:54
电力外送表现 - 1-6月甘肃电力外送电量达331.5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85.2亿千瓦时 增幅34.6% [1] - 跨省跨区外送交易电量605.90亿千瓦时 其中年度外送536.50亿千瓦时 同比增25.44% [4] - 新能源外送电量354.44亿千瓦时 占外送总量58.50% 同比增24.68% [4] - 利用西北剩余通道组织增量外送69.4亿千瓦时 [6] 省内电力市场创新 - 全国首个省内电力中长期融合交易体系上线 实现发用双方灵活买卖和交易周期双重延伸 [2] - D+2日滚动交易首日参与主体969家 达成交易5457笔 成交量0.33亿千瓦时 [2] - 1-6月省内中长期交易电量500.58亿千瓦时 含直接交易383.92亿千瓦时和代理购电116.66亿千瓦时 [3] 新能源消纳机制 - D+2交易实现中长期与现货市场无缝对接 支持24时段电量电价申报 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3] - 祁韶直流累计外送突破2000亿千瓦时 配套优化送电曲线提高直流利用率 [5] - "陇电入鲁"工程投运首月送电7亿千瓦时 其中配套电源占比97.3% [5] 绿电交易突破 - 完成全国首笔多通道跨经营区绿电交易 成交量0.24亿千瓦时 [4] - 与9省新签政府间外送协议563亿千瓦时 同比增71.9亿千瓦时 [4] 市场服务优化 - 微信公众号发布5期运营报告 披露数据5.93亿条 同比增5.96% [7] - 开发市场监测平台实现异常行为预警 聘任7位信息披露监督员 [7] - 举办300人规模现场培训及超万人次线上培训 制作标准化课件10余份 [8] - 服务热线一次解决率超80% 按月发布高频问题专题答复 [8]
国网青海电科院攻克750千伏高压电抗器现场“体检”世界级难题
中国电力报· 2025-07-28 08:06
电网设备技术创新 - 国网青海电科院成功研发国际首套750千伏高压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系统,填补行业空白[1][4] - 该系统基于"能量平衡"原理与"电抗型阻波"技术融合,使试验电源功率需求降低90%以上[3] - 技术将检测灵敏度提升20%,信噪比显著改善,能精准捕捉设备内部隐患[3] 技术应用与经济效益 - 该技术已在青甘两省完成多台330千伏至750千伏电抗器检测,累计经济效益超4992万元[5] - 2017年首次应用于青海西宁750千伏变电站,后推广至甘肃张掖站等场景[5] - 技术获2024年国家电网技术发明奖三等奖,计划向更高电压等级推广[5]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2011-2015年青海电网发生9台次750千伏电抗器因绝缘缺陷跳闸或燃爆事故[2] - 传统500千伏试验方法无法满足750千伏需求,高海拔环境加剧技术难度[2] - 团队通过串并联谐振技术自主研制高压无晕谐振补偿电容装置,解决复杂电磁环境干扰[4] 技术核心价值 - 系统包含高压无晕谐振补偿电容装置及隔离用阻波电抗器两大核心组件[4] - 可实现设备入网前绝缘筛查,避免"带病上岗",缩短故障诊断停电时间[5] - 为超/特高压输电系统电压稳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保障清洁能源外送[1][2]
中国电建:集中力量开展战新产业培育
中国电力报· 2025-07-28 07:40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以"抓党建、稳国内、优国际、投战新、谋未来、强管理"为总原则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 [2] - 集中力量开展战新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等重大课题研究 [2] - 聚焦"三个集中"研究布局结构调整方向 围绕"五个价值"谋划发展目标指标 [2] 业务发展重点 - 更大力度拓展"水"业务 积极推动"能"业务高质量发展 [3] - 深入挖掘"城"业务存量市场潜力 持续发力做大"数"业务规模 [3] - 坚定不移走向海外 加快发展战新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3] 经营管理措施 - 抓好三级公司建设、工程分包管理、项目成本管控 [3] - 强化项目管理、有效投资、"三资"管理和降本节支 [4] - 做优高端营销 做好精准营销 做强海外营销 [4] 创新与改革 - 着力推进策源地、创新联合体升级 [4] - 全面抓好改革任务落实 加快推进战新产业培育 [4] - 深化战略转型 走差异化发展和品牌化竞争路线 [3] 党建与安全生产 - 深化政治建设 深化党建赋能 深化作风建设 [3] - 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3] - 切实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变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