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搜索文档
四川将以做好“吨粮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百千万”建设等为重点 做小做实三农重点 干一件成一件
四川日报· 2025-08-06 00:33
吨粮田建设 - 全省2024年建设目标为200万亩"吨粮田",成都、德阳、眉山等地区将进行整县整片建设[4][7] - 成都规划30个"吨粮田"示范区,崇州案例显示稻麦轮作模式实现亩产1015公斤[4][7] - 采用"四良融合"策略:推进49个高标准农田项目、提升机械化率、推广优质种源、集成水稻育秧等技术[8] - 组织1.2万名农技人员和3.4万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入户指导,建设2000个高产示范区带动单产提升[8] 农产品品牌与销售 - "天府乡村"公益品牌当前用标主体4055家、产品20548个,上半年带动销售95.97亿元(同比+20%)[10] - 2024年目标为用标主体和产品数量同比增3%和5%,全年销售规模超200亿元[4][10] - 村支书直播带货模式成效显著,如安岳县帽石村农产品销售额超900万元(溢价10%)[9] - 计划开展浙江行、年货大集等产销活动,强化线上促销推广[10] 乡村建设与农文旅融合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卫生厕所普及率95%、污水治理率77%,20个县获全国先进[11] - "百千万"工程首批投资171.75亿元,覆盖21个先行片区、200个样板村及8484个项目[11] - 规划新建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2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发展非遗村、艺术村等业态[12][13]
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发布,四川13个区上榜 阵容4年无变化 未来如何再破局
四川日报· 2025-08-06 00:33
●四川13个区入围2025赛迪百强区,分别是成都市武侯区、双流区、龙泉驿区、金牛区、锦江区、 青羊区、成华区、郫都区、新都区,宜宾市翠屏区,绵阳市涪城区,泸州市江阳区,德阳市旌阳区 ●目前百强区的分布情况为西部19个、中部22个、东部58个、东北地区1个。其中,四川占据13个 席位,约占西部地区百强区总量的68% 8月5日,赛迪顾问发布《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其中包含2025赛迪百强区榜 单,四川13个区上榜,分别是成都市武侯区、双流区、龙泉驿区、金牛区、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 郫都区、新都区,宜宾市翠屏区,绵阳市涪城区,泸州市江阳区,德阳市旌阳区,上榜数量与去年持 平。 记者梳理榜单发现,不管是入围数量还是入围城区,四川已连续4年没有发生变化。在日趋激烈的 百强区竞争中,四川如何再破局? 不只是数量差异。2025赛迪百强区前20强中,15个城区来自东部地区,3个来自中部地区,2个来自 西部地区,四川只有排名15位的武侯区入列。20强中,连续9年蝉联榜首的深圳市南山区遥遥领先,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500.97亿元,逼近万亿元。 寻突破 发挥优势拥抱新质生产力 尽管四川在西部地 ...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四川省第三届川剧汇演情况 出人出戏出圈 可听可游可耍
四川日报· 2025-08-06 00:33
行业活动概览 - 四川省第三届川剧汇演于2024年8月启动并持续至2026年春节前 旨在通过系列活动推动川剧艺术传承与创新 [1] 人才培养计划 - 首次实施"名师高徒"青年演员成长计划 由5位梅花奖获得者及非遗传承人与5位省级奖项获得者青年演员组成师徒对子 [2] - 计划包含表演强化训练、经典剧目复排及展演评比 并拟于2026年开展擂台赛机制以激发传承活力 [2] 剧目建设进展 - 省内院团剧目质量显著提升 《梦回东坡》《丁宝桢》完成全国巡演 《大千世界》《欧阳修》等新剧完成创排 [3] - 本届汇演指导创排三国题材、革命题材及传统文化题材精品剧目 包括15部大幕戏和13部折子戏 [4] - 28部入选剧目将通过打磨提升、巡展评选等环节打造川剧名作 其中4部大幕戏与4部折子戏将赴北京展演周 [4] 文旅融合推广 - 推出川剧主题文旅路线 将文化场景与景点、博物馆及城市地标串联 形成观剧与文旅结合的体验链条 [5] - 持汇演门票票根可享受指定点位门票折扣及文创产品优惠 例如《丁宝桢》剧目观众可优惠游览都江堰 [5] 年轻化传播策略 - 邀请国际友人及网络达人担任"川剧体验官" 通过沉浸式妆造及唱腔学习视频制造跨圈层传播话题 [5] - 青年演员参与微短剧及短视频制作 并走进景区与校园推动川剧与旅游教育领域深度融合 [5]
首笔新能源“贷+保”融合气候贷落地
四川日报· 2025-08-05 21:39
核心观点 -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10 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获得四川首笔"贷+保"融合气候贷 包括3000万元贷款和基于光能发电量指数的承保合同 [1] - "贷+保"气候贷采用"银行+气象+保险"创新服务模式 由兴业银行成都分行 四川省气候中心 太平洋保险和浙商财险联合创设 [1] - 产品运用指数保险特性 以太阳辐射总量为动态赔付指标 当实际辐射量低于约定值时自动触发赔付 补偿企业发电量缺口 [1] 产品模式创新 - 引入四川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结果 风光气候资源背景 气象监测数据等气象信息 提升信贷评估科学性 [2] - 贷款利率与企业评估结果动态挂钩 综合评分提高后可申请调减利率 增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 - 气象数据融入融资全流程 实现传统信贷评估的精准化改造 [2] 战略合作拓展 - 四川省气候中心与兴业银行成都分行 浙商财险签署"气象+金融"全面战略协议 [2] - 合作领域将扩展至水 风 光等新能源及农业 文旅等气候敏感行业 [2] - 通过"气象×金融"乘数效应 计划推出更多创新金融产品 [2]
大型磷矿“上新” 四川新探获超1.3亿吨磷矿
四川日报· 2025-08-05 03:19
核心观点 - 四川省雷波县马颈子东磷矿普查项目探获超1.3亿吨磷矿石资源量 矿床规模达大型 [1] - 四川省通过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增17.5亿吨磷矿石资源量 新发现8处大中型磷矿 [1] 项目成果 - 雷波县马颈子东磷矿普查项目探获磷矿石资源量超1.3亿吨 矿床规模达大型 [1] - 项目由四川省第七地质大队承担 历时一年完成普查工作 今年5月野外验收评级为优秀 [1] - 矿体属隐伏矿体 项目组通过精准分析成矿理论和详细地质调查优化施工方案 [1] 行业背景 - 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磷矿资源需求日益旺盛 [1] - 四川磷矿资源丰富 "十四五"以来抢抓找矿突破战略机遇 [1] - 四川省建立矿业权出让收益分享激励机制 形成多渠道矿产勘查投入机制 [1]
资阳文旅融合发展做靓四张品牌 有好路,更要有好景
四川日报· 2025-08-05 03:13
资阳方特项目开业及运营表现 - 资阳方特国色春秋于8月8日正式开业 此前于7月31日开启5天超前体验进行压力测试 [1] - 方特水世界及熊出没酒店已于6月28日率先开业 水世界开园当日接待游客1.37万人次 [2] - 方特水世界开业一个月内累计接待游客27.5万人 [2] 交通配套与客流拉动效应 - 轨道交通资阳线开通后 资阳临空站距方特水世界不足1公里 成为四川首个地铁直达的方特项目 [2] - 方特水世界开园以来 轨道交通资阳线客流增幅超10% 其中资阳临空站客流增幅超过40% [2] - 资阳临空站实现公交无缝接驳 游客30分钟内可通达天府国际机场和高铁枢纽 [6] - 项目周边配套3个机动车停车场提供4600个停车位 2个非机动车停车场提供600个车位 [6] 消费拉动与经济效益 - 前6月资阳实现餐饮收入34.58亿元 同比增长4.4% 较一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 [2] -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今年5月开放后已吸引游客超11万人次 [5] - 资阳酒店数量达600余家 客房总数突破1.6万间 [6] 运营模式创新与体验升级 - 方特国色春秋采用开放式预约制运营模式 取消传统大门票制度 游客免费入园并按需购买单项体验 [4] - 该模式使园区日均停留时长提升至6.8小时 配套水世界与主题酒店形成日夜闭环体验 [5] - 资阳开通8条成渝文旅专线 15条景区直通车线路 3A级以上景区覆盖率达90% [6] 配套项目建设与产业协同 - 艺云数字艺术中心将于本月启动 结合火星主题与资阳火箭产业打造产学研闭合圈 [3] - 奥莱休闲广场即将开业 已汇集16家品牌提供潮流运动与亲子消费场景 [3] - 数字故宫展 航天探索展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将陆续开放 [3] 文旅品牌体系建设 - 资阳聚焦四张文旅品牌:濛溪河遗址群考古公园 安岳石刻石窟艺术走廊 陈毅故里红色旅游区 临空"天府艺谷"文旅地标 [5] - 真红巷文旅街区 国际数字游民社区 漫游沱江等新业态已初具规模 [5] - 培育"资舒适礼"城市礼品品牌 推出特色商品13类550余种 增设12家旅游商品展销店 [6]
四川印发18条措施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
四川日报· 2025-08-05 02:50
核心观点 - 四川省出台18条措施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打造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 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勘查布局优化 - 深入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川南页岩气勘查开发试验区建设 [1] - 加快推进川东北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1] - 推动川西硬岩型锂矿高质量勘查开发 [1] - 力争2030年四川重要成矿区带1:50000矿产地质调查覆盖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 - 支持省属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自筹资金开展战略性矿产订单式地质调查 [1] - 鼓励省属企业牵头开展战略性矿产众筹式地质调查 [1] 矿权出让与市场繁荣 - 探索限定最高报价+方案比选等竞争性方式出让矿业权 [2] - 优化矿业权出让流程 统筹国家初级产品保供需求和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2] - 鼓励中小矿山集中区域开展矿业权整合 推动矿产资源高效开发 [2] 资源储备与绿色发展 - 构建矿产品储备 产能储备和矿产地储备相结合的省级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体系 [2] - 积极争取国家在川部署建设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库 [2] - 大力推进矿产品精深加工 实施先进材料产业提质倍增行动计划 [2] - 推动钢铁 有色等传统产业老旧低效设备更新 加快超低排放改造和极致能效工程建设 [2] 要素保障与营商环境 - 健全以财政投入为引导 各级国企积极参与 社会各方竞相参与的战略找矿投入机制 [2] - 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点项目清单 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2] - 对重点矿业项目实行保姆式用地用林用草保障 [2] 地勘改革与技术创新 - 深入推进地勘单位事企分离和专业化整合 打造精干高效的公益性地勘队伍 [3] - 支持AI找矿平台和矿山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 培育矿业领域新质生产力 [3] - 鼓励省属地勘单位和重点头部企业开拓重点省份及国际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业务 [3] 统筹协调机制 - 构建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机制 [3] - 针对钒钛 稀土 锂 磷等优势战略性矿产资源构建矿产品产量统计体系 [3] - 以钒钛磁铁矿为试点探索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发展机制 [3] - 按照以产定矿原则合理有序投放矿业权 实现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联动 [3]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全要素彩排 舞台以银杏叶为灵感
四川日报· 2025-08-05 00:26
8月3日晚8时,晚霞浸染湖面,粼粼波光映照着亚洲最大单体木结构建筑——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随着总长430米的"天府之檐"渐次亮起,成都世运 会开幕式全要素彩排如期举行。 成都城市空间"天府之檐"前的区域,串联起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与市民生活场景。彩排现场,以金色银杏叶为灵感的舞台,依托开阔的湖景、绵延的绿 地和无界的场地,打破传统场馆的物理边界。城市的天际线在落日余晖中勾勒出壮丽轮廓,晚霞成为宏大的天然幕布,波光粼粼的湖面与葱茏草地化作灵动 的背景板。 8月7日晚,成都世运会开幕式将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天府之檐"区域举行。开幕式以"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为主题,整体时长约90分钟,其中文体 表演环节约15分钟。记者获悉,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筹备工作正按计划高效推进。截至目前,导演组已成功组织完成多次全流程联排。(记者 肖莹佩) 8月3日晚,成都世运会开幕式全要素彩排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马骥 摄 ...
成都世运会主媒体中心启动运行 @媒体记者 “大本营”开始服务了
四川日报· 2025-08-05 00:26
主媒体中心基础设施 - 主媒体中心位于成都东部新区西部金融创新中心 距天府国际机场约20公里 距三岔地铁站约500米[3] - 中心配备媒体工作间 新闻发布厅 国际广播中心等核心功能区 提供办公 语言 交通 餐饮 技术等全方位服务[3] - 媒体工作间设置112个智能储物柜和120个工位 每个工位配备国际标准网络接口和电源接口[4] 媒体运营服务 - 主媒体中心每日运营时间为上午8点至晚上10点 开闭幕式期间将延长运营时间[3] - 设置电子成绩查询区 提供网上新闻中心访问 可获取赛事前瞻 回顾 花絮 颁奖名单 媒体通告等赛事信息[4] - 尼康 佳能 索尼三家厂商在影像中心为摄影记者提供设备支持服务[3] 新闻发布与转播体系 - 新闻发布厅将举办赛前 赛事保障 竞赛组织 市场开发与文化活动 赛后共5场新闻发布会[4] - 国际广播中心位于西部金融创新中心8号楼 面积达4300平方米 提供24小时不间断转播服务[4] - 中心设置总调度室 信号收录 网络传输 融媒体制作等区域 汇聚开闭幕式 竞赛项目及风景点的国际公用信号[4] 媒体接待规模 - 主媒体中心将接待全球200家媒体机构 近2000名注册记者[3] - 服务台提供赛事日程 班车时间 天气预报 发布会时间等实时信息查询服务[3] - 国际广播中心为主转播机构和持权转播商提供信号制作技术服务与现场协调服务[4]
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2024“年报”发布 创新梯队格局趋稳 9个市(州)位次提升
四川日报· 2025-08-05 00:26
●《报告》根据创新能力评价将全省21个市(州)分为3个梯队 看分布 成都绵阳居前两位9市(州)位次提升 《报告》根据创新能力评价将全省21个市(州)分为3个梯队,其中排名前7位为全省上游水平,8 —14位为中游水平,15—21位为下游水平。 第一梯队:成都、绵阳、宜宾、德阳、眉山、雅安、泸州 第二梯队:攀枝花、乐山、自贡、遂宁、内江、南充、资阳 第三梯队:其余市(州) ●9个市(州)位次实现提升,其中资阳、凉山两地提升最快,均比上年上升3位 8月1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下称《报 告》),梳理了全省21个市(州)的综合创新能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观察全省区域创新体系的窗口,《报告》传递了哪些新信号? "在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的背景下,各地创新势头正在向好。"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 楠注意到一个变化,成都的综合评价值和次位地区、末位地区的差值较上年有所减少。"这说明全省各 地正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新动能新优 势。" 找路径 提升创新驱动效能将创新力变为生产力 具体来看,成都以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