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粮仓

搜索文档
四川仁寿:筑牢“天府粮仓”根基“丰”景这边独好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12:57
又到一年丰收节,九月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秋阳洒满广袤乡野,金黄的稻浪在微风中翻滚,空 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稻香,收割机的轰鸣声与农民的欢声笑语交织,勾勒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丰收画卷。 近年来,仁寿县紧扣"天府粮仓"丘区示范区建设目标,在良田、良机、良技上持续发力,推动粮食 生产迈上新台阶,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了坚实力量。 金黄的稻浪里,联合收割机沿着笔直的田埂匀速穿行,不到半小时便完成了以前需要数名人工一整 天的工作量。机械轰鸣间,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藏着仁寿县破解丘陵地区农业发展瓶颈的智慧——经 过科学改造的土地,让现代化农业装备有了用武之地。 立足"两山一坝七分丘"的地貌特点,仁寿县因地制宜,让规划布局与资源现状精准"握手"。通过实 施田(地)块整治,将原本零散破碎的小田块合并为大块,短田埂变长埂,陡坡地改造为缓坡,弯曲的 田边变得笔直。同时,修建机耕道路与地块进出坡道,使得农田间互联互通,为大中型农业机械畅行无 阻创造了条件。 灌溉与排水工程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仁寿县大力整治山坪塘,让沉睡的水源重焕生机;在 山顶上新建高位蓄水池,在雨季储存水源,旱季时为农田解渴;新建及整治提灌站,让水能够按需输送 到田 ...
大春粮食产量稳中有增,晚秋生产陆续启动 近七成大春粮食已归仓
四川日报· 2025-09-24 00:35
9月23日,大 邑县稻乡渔歌现代 农业产业园内,"百 人蒸笼宴"开蒸,川 味蒸菜香气漫野。 林漫 摄(C视觉)。 秋收 进度 大春粮 食收获进度 已近 7 成 , 秋粮生产形 势总体平稳 遂选出50个农业主 目日甜 粕油作物米是 司 14 0 品加 专栏 编者按 蜀乡大地处处秋收好景。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省庆丰收主场活动在德阳市罗江区开幕。聚焦今年秋收季,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直击秋 收·天府粮仓装新粮"系列报道。记者将深入田间地头,聚焦科技赋能、农机应用、良种推广等现代农业实践,带您感受"稻浪千重、谷满粮仓"的丰收喜悦, 展现四川各地全力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生动画面。 金秋九月,再迎秋收。9月23日,记者从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全省大春粮食收获进度已近七成,秋粮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根据年初发布的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四川今年粮食产量要达到725亿斤以上。其中,大春粮食是主力军——从播种面积看,大春粮食播种面积常年超 过7900万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八成以上。从目前秋收情况预测,今年大春粮食产量较往年稳中有增。 推广粮油作物主导品种,是四川确保完成产量任务的一项重要行动。今年1月初, ...
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开幕 览产业万千气象 探消费无限可能
四川日报· 2025-09-05 00:32
展会规模与国际化水平 - 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首次设立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千亿级"产业精品馆 [6] - 参展国家与地区数量达25个 其中15个国家馆刷新历年参展纪录 [3][4] - 哈萨克斯坦担任主宾国 哥伦比亚首次设立国家馆 [3] 参展主体与产业聚焦 - 汇聚50余家四川农业产业建圈强链的"链主"企业和"链属"企业 [8] - 展示畜牧万亿级 粮油五千亿级及8个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成果 [6] - 海南作为主题省首次亮相 组织15家企业带来近40种特色产品 [4] 科技应用与产业升级 - 展示农业无人机技术 已应用于川酒原料基地病虫害监测和川猪养殖区环境巡查 [6] - 呈现AI自动调节农作物光照湿度等农业"黑科技" [7] - 推动"1+1+8"千亿级产业实现生产供应链 精深加工链 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 [6] 营销创新与渠道拓展 - 首次选拔10位乡村主播和致富带头人担任"品牌推荐官" 包括"江油附婆"等网络达人 [9] - 通过直播带货 专题推介等形式将10万平方米展区转化为营销舞台 [9][10] - 构建"会展+长效合作"生态 推动川货卖全国 卖全球 [8] 区域合作与后续规划 - 会后将组织企业赴海南 湖南等重点省份开展市场拓展活动 [5] - 2024年起开启市场化举办之路 向专业化 国际化 品牌化升级 [5] - 通过精准推介活动展示"天府粮仓"优质农产品与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成果 [4]
和美乡村 拔节生长
四川日报· 2025-07-24 22:20
农业经济表现 - 202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5%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 [1] - 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726.8亿斤 创历史新高 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425万亩 耕地净增加60万亩以上 [1]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73% 实施"天府良机"行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1] 特色产业发展 - 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行动 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 粮油千亩高产示范片1000个 [1] - 通江县银耳产业年产值达2.8亿元 开发银耳羹 冻干银耳 银耳面膜等30多个产品 目标2027年综合产值50亿元 [1] - 眉山泡菜产业培育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 2024年综合产值达225亿元 规划建设10余平方公里"中国泡菜城" [2] - 确定畜牧万亿产业 粮油五千亿产业 蔬菜 茶叶 水果等8个千亿产业 实施"1+1+8"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工程 [1] 乡村建设与基础设施 - 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 新增6192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 计划5年完成1万个行政村基础设施补短 [1][2] - "百千万工程"首批确定21个先行片区 200个样板村 2000个补短村 实施建设项目8448个 总投资171.75亿元 [2] - 天雄村完成村道沥青化 生态微庭院建设 展现宜居宜业乡村风貌 [2] 区域协作与帮扶 - 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4.4亿元 实施帮扶项目807个 [1] - 创新实施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 给予3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资金 资源 人才倾斜支持 [1] - 制定后9个欠发达县域农业挖潜增效计划 推进"一县一策"区域发展 [1] 文化振兴与乡村治理 - 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等"村字号"活动蓬勃开展 提升乡村活力 [2] - 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治理大操大办 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 加强乡镇 村领导班子建设 [2]
天府粮仓好“丰”景
经济日报· 2025-07-23 22:10
耕地保护与整治 - 四川严格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措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聚焦农业产业建圈强链 [1] - 德阳市罗江区金山镇完成土地平整工程共计9937.78亩,推进建设8个新村聚居点,集中安置4000余户群众 [2] - 四川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设立五级田长和基层网格员18.76万名 [3] - 成都市首创"耕评"制度,强化耕地源头管理,促使项目建设优先使用存量土地 [3] - 四川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000万亩以上,面积位居全国前列 [6] 粮食产量提升 - 南充市蓬安县泥巴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预计亩均产量将提高50公斤 [6] - 四川2024年安排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73.4万亩 [6] - 2025年3月1日《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6] - 四川是全国四大育种制种基地之一,农业种质资源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国家级制种大县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6]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每年研发水稻新品种约20个 [7] 农业产业发展 - 四川印发《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培育方案》,启动"双培"行动,2025年各级储备项目465个、总投资1994.1亿元 [8] - 四川提出以成都平原"天府粮仓"为核心区,建设4条粮食安全产业带,形成"一核四带三区八链"发展格局 [9] - 四川加快打造"省级公用品牌+优势区域公用品牌+重点链主企业品牌+重要链条产品品牌"的产业链品牌体系,新培育"天府粮仓"精品品牌100个 [9] - 成都蜀嘉禾农旅有限公司规模化种植2300亩土地,每年收购、精加工稻谷近3万吨 [10] 政策支持与成效 - 2024年财政部下达四川省2025年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96.6亿元 [6] - 四川对成都平原区和丘陵山地高原区实施种粮大户差异化补贴政策,2024年补贴标准从150元每亩提高至200元每亩 [7] - 2024年四川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26.8亿斤,比上年增加8亿斤 [10] - 2024年全省提前下达中央财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稻谷补贴共计75.6亿元,发放种粮大户补贴8亿元以上,同比增加近六成 [10] - 2024年全省种粮大户增加7505户、规模种粮面积扩大128.5万亩 [10]
成都出台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
新华财经· 2025-07-07 13:58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成都市印发《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并推进乡村振兴,涵盖优化政策措施、建圈强链、创新创造和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等方面[1] - 成都市落实四川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1] 粮食生产保障 - 实施"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加快"一带十五园百片"粮油产业园区建设[1] - 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和粮食规模化生产奖补政策,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1] - 实施低效果木腾退恢复粮食种植项目,确保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581万亩、产量达235万吨以上[1] - 高质量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及反食品浪费行动[1]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支持蔬菜生产设施改造提升并优化稳产保供方案[2] - 推进生猪养殖稳产提质,确保全市生猪出栏403万头以上,实施肉牛稳产提质项目并统筹推进奶牛、肉羊、禽蛋生产[2] - 健全主要农产品价格监测和预警体系[2]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 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刚性运行"1193"工作体系,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2] -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改革政策,强化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管理,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 - 持续整治"大棚房",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2] 高标准农田建设 - 持续推进都江堰灌区全国整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1.5万亩[2] - 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验收、管护体系,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并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2] - 健全农村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预警防范机制,强化气象智能监测设施建设[2]
芒种时节的成都平原 听新老农人聊种粮经
四川日报· 2025-06-06 01:12
农业生产与技术创新 - 永丰村参加"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高产竞赛,目标稻谷亩产850公斤 [3] - "95后"新农人王仕钦经营1500亩水稻,目标亩产至少800公斤 [3] - 四川启动"天府良机"行动,聚焦丘陵山区农机化痛点,去年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约6个百分点 [11] - 四川发布5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84项农业主推技术,均为高产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品种和技术 [11] - 全省首个夏繁基地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投入使用,本土新品种选育中试时间缩短一半 [11] - 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建成投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成都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和万安实验室在成都揭牌 [12] - 四川组建354个专家服务团,3万多名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指导生产 [12] 耕地保护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崇州市通过"政府补贴+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方式,改造350亩低产低效园地和经果林为耕地 [6] - 永丰村通过腾退低产低效园地、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耕地面积240亩 [6] - 四川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将田长制落实情况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 [6] - 四川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由3000元/亩提高至6000元/亩,力争2030年前把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7] - 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灌排体系,使永丰村在春旱背景下仍按时完成水稻秧苗移栽 [6] 粮食种植政策与激励措施 - 四川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将粮食播栽面积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8] -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实施,明确高标准农田种植用途管控措施 [8] - 四川对成都平原区和丘陵山地高原区实施种粮大户差异化补贴政策,丘陵山地高原区补贴标准提高至200元/亩 [9] - 四川实现种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 [9] - 永丰村创新推出"稻-菜""稻—药—菜"等新模式,每亩土地年产值稳定在万元以上 [9] 粮食产量与面积 - 2022年以来,四川每年粮食播栽面积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 [10] - 去年全省每亩粮食增产4.1公斤,带动全省粮食总产攀升至历史新高的726.8亿斤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