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搜索文档
小票根”充分释放消费“大能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5:49
票根经济概念与模式 - 票根经济指消费者凭借演出、赛事、出行等票务凭证在后续消费场景中获得折扣或积分兑换权益,从而延伸消费链条的新型经济模式[1] - 该模式将单一消费行为转化为吃、住、行、游、娱、购等多元消费场景联动,创造消费增长新亮点[1] - 本质是通过票根串联不同消费领域形成联动消费,典型表现为"看完演出不走、逛完景点多留"的消费行为转变[3] 商业价值与市场效应 - 对消费者兼具实用优惠与情绪价值,既是省钱工具也是城市文化体验导览图[2] - 商家通过短期让利换取复购率与购买量提升,实现长期收益增长和用户黏性强化[2] - 江苏南京推出"1+3"连环消费模式,球票附带盐水鸭折扣券、商场代金券和酒店礼包三重福利[3] - 浙江上虞区在篮球赛事期间实施景区免票政策,联动餐饮、民宿等推出系列优惠打造全民嘉年华[3] 区域协同与资源整合 - 重庆与四川联合开展"百万职工游巴蜀"活动,整合两地景区剧场资源推出200元年票覆盖90%以上景点[4] - 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票根数据与消费场景,采用沉浸式体验重塑消费方式[4] - 实现跨区域消费资源互通互联,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的市场资源整合[4] 行业创新方向 - 需持续打造优质演出赛事内容维持模式可持续性[4] - 要求高效整合市场资源以降低消费者综合成本并提升体验[4] - 典型案例显示该模式能精准锁定高消费倾向群体,创造新增长点[3][4]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创新硬水软化技术保障钻井提质增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4:06
技术突破 - 创新应用"溶度积法"硬水软化技术成功解决高硬度生产用水难题 将生产水硬度从超标5.2倍降至4.8毫摩尔每升[1] - 技术突破传统"双碱法"局限 在硬度大于10毫摩尔每升时钻井液处理成本可降低15%以上[1] - 形成标准化"检测-配方-实施-监控"流程 为高硬度水源区钻井提供可复制的低成本解决方案[2] 成本效益 - 单井节约钻井液费用4万元 避免拉运生产水费用9万元 综合成本降幅达18%[1][2] - 技术应用前硬度大于15毫摩尔每升时需依赖水源更换或长途拉运 单井额外产生费用约9万元[1] 作业成效 - 保障71.49度大井斜安全施工 井身质量与固井质量全部合格[1] - 钻井液性能保持稳定 有效避免钙镁离子污染导致的井壁失稳问题[1] - 通过实时监测水质硬度与PH值进行动态调整 完全满足钻井液配浆要求[1] 研发能力 - 依托"博士+硕士"高层次科研团队优势 结合文献研析与实验室验证开发新技术[1] - 现场工程师根据设备特点制定"沉淀软化-化学调节"实施方案 明确处理剂添加比例并优化搅拌时间[1]
加速海外布局 我国农机出口迈向高端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2:57
行业整体贸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农业机械累计进口额17.83亿元,同比下降31.3% [1] - 同期出口总额达349.78亿元,同比劲增37.1% [1] - 拖拉机进口金额1-6月累计2.3亿元,同比下降64.3%,6月单月进口金额1568万元,同比下降88.3% [2] - 拖拉机出口1-6月累计金额43.5亿元,同比增长27%,数量90056辆,同比增长11.9% [2] 出口结构优化表现 - 5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出口占比从2019年9.3%提升至2024年23.8% [1][3] - 100马力以上拖拉机出口量增长294.6% [3] - 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出口量仅占拖拉机出口总量2% [8] - 进口大型农机中250马力以上占比超过90% [8] 区域出口表现 - 浙江省前2个月农机出口额28亿元,同比增长33.7%,全省4000余家农机企业中近四分之三有出口业务 [9] - 湖南省上半年农机出口总值4.2亿元,同比增长109.5%,对德国出口1.1亿元 [9] - 江苏省1-5月农机出口金额78.1亿元,同比增长30.3%,拖拉机出口量增长49.9% [9] - 长沙市出口增长241.4%,机动割草机、烟草加工机械等特色品类出口增幅超10倍 [9] 企业全球化进展 - 一拖股份形成五个重点出口区域,2025年一季度出口销量同比增长约22% [10] - 潍柴雷沃产品销往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海外收入17.25亿元,占总收入9.9% [10] - 潍柴雷沃2024年拖拉机出口量1.4万台,排名第一 [10] - 中联重科业务覆盖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一季度境外收入65.68亿元,同比增长15.17%,境外营收占比54.20% [10] 出口驱动因素 - 国家"走出去"战略聚焦"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退税、信用保险及海外展会提供支持 [3] - 产品技术升级推动马力提升至260马力,动力换挡、CVT技术落地,国三、国四排放接轨国际 [3] - 企业加速海外本土化运营,在重点市场设厂、建仓储,完善销售服务网络 [3] 全球市场格局与挑战 - 2023年全球拖拉机出口总额872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53.7% [6] - 中国拖拉机出口额76亿美元,仅占全球总额8.7% [6] - 大中拖产量348730台,出口量64746台,占比仅18.6% [6] -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高达83%,其中亚洲占41.4%、欧洲占29.7%,北美洲仅占0.7% [7] 技术与发展瓶颈 - 发达国家技术门槛如美国EPA标准、欧五排放标准、欧盟CE认证对碳排放、噪音要求严格 [7] - 中小型拖拉机技术与日本存在差距,大马力产品在核心技术和可靠性上落后于欧美企业 [7] - 农机产品与当地农艺融合不足,出口发达国家机型多用于园艺辅助作业而非核心农业生产 [8] - 部分企业出口劣质拼装拖拉机或翻新二手产品,扰乱市场秩序并损害国际声誉 [8] 创新与发展策略 - 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建立"一国一策"产品体系和服务网络,实施本土化生产运营 [11] - 加快100马力以上机型研发,推动动力换挡、CVT及混动产品量产并提升可靠性 [11] - 推动农业产业链协同出海,整合种植、制造、加工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 [11] - 建设中非农业科创园,通过模拟气候条件培育作物品种并开展农机本土化改造 [11]
中国移动发布中期业绩5G客户近6亿 AI直接收入高速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2:5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营运收入5438亿元 通信服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 [1] - 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 EBITDA达1860亿元同比增长2.0% [1] - 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 占通信服务收入比例33.6% [1] 业务结构分析 - CHBN业务中HBN收入占比达47.6%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1] - 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 移动客户10.05亿户净增56万户 [1] - 政企市场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5.6% 政企客户数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 [2] 网络与用户发展 - 总连接数38.15亿户净增1.45亿 5G网络客户达5.99亿户渗透率59.6% [1] - 家庭宽带客户2.84亿户净增623万 千兆家庭宽带客户1.09亿户同比增长19.4% [2] - 移动ARPU保持49.5元行业领先 家庭综合ARPU达44.4元同比增长2.3% [1][2] 新兴业务增长 - 新兴市场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9.3% 国际业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8.4% [3] - 移动云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1.3% 5G专网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57.8% [2] - 数字内容收入149亿元 咪咕视频AI观赛累计使用1.98亿人次 [3] 技术创新投入 - 上半年资本开支584亿元 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万个 [4] - 总智算规模达61.3EFlops 自建智算规模33.3EFlops净增4.1EFlops [4] - 建成全球首个6G小规模试验网 牵头5G-A/6G国际标准立项居全球前列 [4] 生态布局进展 - 车联网服务超690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 建成首例车路云一体化试点 [2] - 视联网连接数8938万路同比增长20.9% 低空经济平台全行业中标占比38% [2] - 金融科技业务规模471亿元同比增长24.5% 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72亿元同比增长17.0% [3] 服务体系升级 - 中国移动APP月活客户超2.7亿户同比增长49.8% 灵犀智能体月活超6000万户 [4] - 发布"三个一"服务举措及十项服务承诺 开通全流程服务监督平台 [4] - 上台能力规模超1300项 上半年能力调用量超8000亿次 [4]
中国机械工业:以“半年稳”支撑“全年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0:13
核心观点 - 上半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至15.3万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4%至7912.1亿元 为全年目标奠定基础 [1] 对外贸易 - 进出口总额达5976.0亿美元 同比增长7.1% 其中出口额4659.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贸易顺差3342.8亿美元同比增长23.3% [2] -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3.9% 对东盟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4.2% 对RCEP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6.7% [2] - 对德国出口同比增长11.6% 对日本增长2.0% 对韩国增长5.3% 但对美国出口下降3.3% 对俄罗斯出口下降18.2% [2]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 高于全国投资增速2.8%但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0.3% [3] - 通用设备行业投资增长16.6% 汽车行业投资增长22.2% 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3] 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 - 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包括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机组投运 F5重型燃气轮机首次应用等 [4]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增长41.4%和40.3% 市场渗透率达44.3% [4] - 电动叉车产量占比达77.1% 电动装载机销量占比升至25.4% [4] 行业规模与地位 -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6万家 较上年增加0.6万家 占全国工业26.2% [5] - 资产总计40.4万亿元 同比增长6.6% 占全国工业22.0% 占比提升0.3个百分点 [5] 发展预期 - 预计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约5.5% 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5] - 行业基础稳 韧性强 潜能大的优势未变 内生动力依然强劲 [6]
科技赋能 智造未来--中国钢铁产业锻造高质量发展新范式观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0:13
高端化转型 - 中国钢铁行业近10年投资1.2万亿元进行产能置换,完成近3亿吨产能重置,并支出超1万亿元研发经费推动产品高端化突破 [2] - 首钢集团MCCR生产线实现从钢水到钢卷仅需25分钟,轧制时间仅为传统工艺1/8,产品最薄达0.7毫米 [2] - 鞍钢集团热成形车轮钢强度为铝合金轮6倍,重量与精度媲美铝合金轮,综合成本仅为铝合金轮70%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要求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工艺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 [3] 智能化转型 - 河钢数字WesCarber平台实现40余道工序510万条碳数据采集,自动化覆盖率75%以上,报告生成效率提升83% [4] - 中国宝武启动"2526"工程推动AI本地化应用,搭建钢铁行业模型化运行平台,加速大数据与AI技术深化应用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提出到2026年钢铁行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系统性数字化发展转变 [5] 绿色化转型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完成5.98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公示,预计年底覆盖80%产能,行业累计投入超3000亿元 [6][7] - 中国低碳排放钢评价标准获国际认可,中冶集团推出氢冶金"制-储-荷-用"一体化解决方案,中国钢研开发电炉高效冶炼技术 [7] - 中国钢铁行业构建覆盖生产全流程的绿色制造体系,超低排放标准为全球最严苛 [6][7] 行业活动与政策 - 第14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以"科技赋能·新质未来"为主题,探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路径 [1] - 科技创新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核心引擎,推动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跃迁 [3]
我国新茶饮走好出海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0:10
行业发展历程 - 2010年CoCo都可和快乐柠檬等品牌小规模布局国际市场初步打开市场 [1] - 2018-2019年供应链体系完善推动新茶饮品牌集体发力 2018年被称为新茶饮出海元年 [1] - 出海战略从试水转变为弄潮 开启东盟筑基欧美破圈的战略升级 [1] 区域市场优势 - 东南亚青年人口占比超50% 与新茶饮年轻化定位高度契合 [1] - 东南亚茶饮文化与中国一脉相承 原料体系和饮用场景高度兼容 [1] - RCEP框架提升区域贸易自由化程度 供应链效率与政策红利强化地域优势 [1] - 热带气候催生全年冷饮刚需 提供稳定市场空间 [1] 核心品类表现 - 绿茶凭借规模化供应和兼容性优势占据新茶饮应用场景主导地位 [2] - 2022-2023年蜜雪冰城在印尼门店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2] - 同期中国绿茶对印尼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67.8%和77.2% [2] 供应链挑战 - 茶叶奶茶粉包装材料等多依赖进口 承担高额运输和关税成本 [2] - 面临供应不稳定和品类受限等多重挑战 [2] - 供应链体系存在显著短板 [2] 合规成本压力 - 2025年东南亚实施塑料包装禁令 推高可降解材料包装成本 [2] - 欧盟茶叶农残检测指标达480项 远超国内标准 [2] - 2023年3月生效的新规进一步收紧农残标准 需投入额外检测费用 [2] 文化适配挑战 - 欧美市场注重有机健康 东南亚偏好浓郁甜口 口味差异显著 [3] - 海外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和接受度需要时间积累 [3] - 国际品牌与海外本土品牌挤压生存空间 [3] 供应链优化措施 - 在原料产区建立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如越南百香果种植基地 [3] - 降低原料进口依赖 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3] - 建设区域供应链中心辐射周边国家 降低区域运输成本 [3] 文化融合策略 - 加大产品本土化研发 调配符合地域口味的产品 [3] - 依托国际茶日等重要节日举办茶文化节茶艺大赛等活动 [3] - 积极传播中国茶文化 打破出海文化壁垒 [3] 政策合规支持 - 政府搭建出口合规服务平台 提供欧盟有机认证美国FDA注册等服务 [3] - 降低企业认证成本 [3] - 组建跨部门专家团队跟踪目标国法规动态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3] 未来发展前景 - 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多元化发展 [4] - 不再局限于门店扩张 转向原料贸易技术输出文化授权等多元形式 [4] - 构建全球茶园中国创新本地消费的产业共同体 [4]
石科院新型催化剂在高桥石化成功应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0:10
该催化剂采用国内首创的领先技术,在降凝活性、异构选择性、抗中毒能力等方面表现优异。相比前代 催化剂,其收率可提升12个百分点以上,产品倾点更低、黏度指数更高,经济效益显著。(徐峥辉陈子 佩) 截至目前,高桥石化润滑油加氢装置应用石科院自主研发的润滑油加氢处理-异构脱蜡技术催化剂,已 经平稳运行超2个月。运行结果显示,催化剂投用的初始温度、转化率等指标优于进口催化剂,重质润 滑油收率提升显著。 ...
湖南加力培育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标杆企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0:01
政策核心内容 -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湖南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标杆企业培育管理办法》有效期5年 旨在提升工业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工业绿色发展 [1] - 标杆企业培育主要目的是提升湖南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通过引领作用促进产业规范化 绿色化 规模化和高值化发展 [1] 培育对象与范围 - 培育对象为湖南省内开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 涵盖尾矿 煤矸石 粉煤灰 冶金渣 化工渣 废旧锂离子电池 废旧金属及其他再生资源等领域 [1] - 企业需满足生产工艺 技术水平 设备设施及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并具备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绿色发展引领作用 [1] 培育任务与方式 - 主要任务是通过技术创新 协同利用 设备更新 数智改造和管理能力提升等方式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1] - 重点提升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构建和延伸综合利用产业链条 [1] 政策支持与实施 - 对符合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等专项资金支持要求的企业予以重点推荐 [2] - 市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督促标杆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提升地区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水平 并调度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2]
前7个月河南外贸进出口增长22.3% 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0:01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河南省外贸进出口4833.8亿元,同比增长22.3%,高于全国增速18.8个百分点,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出口3243.1亿元,增长32.8%,进口1590.7亿元,增长5.4% [1] 外贸主体结构 - 民营企业进出口3560.6亿元,增长17.7%,占全省外贸总值73.7%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63.6亿元,增速达64.4% [1]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22万家,同比增加1200家,其中进出口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636家,贡献全省外贸88.1% [1] 出口市场分布 - 对欧盟进出口657.6亿元,增长28.7%,对东盟648亿元,增长8.4%,对韩国318.6亿元,增长16.6%,对日本316.5亿元,增长133.4% [2] - 对拉美、中东、非洲分别进出口547.7亿、316亿、202.6亿元,增速分别为15.6%、26%、24.2% [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364.4亿元,增长16.1%,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1445.4亿元,增长26% [2] 出口产品结构 - 高技术产品出口1144亿元,增长33.4%,贡献整体出口增长35.8%,其中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生物医药、高端机床分别增长37.5%、19.4%、16.7%、55.1% [2] - 绿色低碳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出口160.9亿元,增速达158.1% [2] - 农产品出口98.4亿元,增长28.9%,白银出口77.8亿元,增长20.7% [2] 进口产品特征 - 机电产品进口877.1亿元,增长10.2%,其中集成电路342.4亿元,增长8.8%,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46.9亿元,增长642.5% [3] - 农产品进口95.3亿元,增长28.4%,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57.6亿元,增长8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