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粉煤灰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破解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中国环境报· 2025-08-27 02:11
工业固废处置现状与问题 -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缓慢 消纳场地容量有限 导致产生和消纳不均衡问题[1] - 存量工业固废主要采用临时堆场填埋 部分堆场标准不高且管理粗放 生态环境风险突出[1] - 某热电厂脱硫石膏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不足21% 因建筑行业不景气导致临时贮存成为主要处置方式[2] - 磷石膏临时堆场因无利用出路导致超边界超高度贮存 设计容量仅3年但实际长期堆存[3] - 违规堆存倾倒现象频发 如某化工企业BDO分厂将电石渣违法堆放于无合法用地手续厂院 未落实"三防"措施导致土壤污染[4] - 行政区域交界处 "三边地带"及矿坑溶洞等区域多次发生工业固废偷倒现象[4] - 企业存在台账管理缺陷 某化工企业委托第三方处置磷石膏 2024年数万吨磷石膏去向不明[5] 工业固废处置解决方案 - 推进清洁生产 采用先进工艺设备从源头减少固废产生量 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资源共享[6] - 加强综合利用技术研发 如磷石膏用于生产石膏板 水泥缓凝剂等建材产品[6] - 创新技术应用案例:某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磷石膏稳定湿陷性黄土路基技术 已通过技术评审[6] - 构建全流程智能化监管体系 通过卫星遥感 北斗定位 大数据分析和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建立"天+空+地"排查机制[7] - 严格落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规范临时贮存场选址 建设及运维管理[7] - 严禁超高超界堆存 加强临时堆场监管防止形成新污染源[7]
湖南加力培育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标杆企业
政策核心内容 -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湖南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标杆企业培育管理办法》有效期5年 旨在提升工业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工业绿色发展 [1] - 标杆企业培育主要目的是提升湖南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通过引领作用促进产业规范化 绿色化 规模化和高值化发展 [1] 培育对象与范围 - 培育对象为湖南省内开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 涵盖尾矿 煤矸石 粉煤灰 冶金渣 化工渣 废旧锂离子电池 废旧金属及其他再生资源等领域 [1] - 企业需满足生产工艺 技术水平 设备设施及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并具备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绿色发展引领作用 [1] 培育任务与方式 - 主要任务是通过技术创新 协同利用 设备更新 数智改造和管理能力提升等方式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1] - 重点提升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构建和延伸综合利用产业链条 [1] 政策支持与实施 - 对符合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等专项资金支持要求的企业予以重点推荐 [2] - 市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督促标杆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提升地区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水平 并调度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2]
如何解决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处置这一“老大难”问题?
中国环境报· 2025-07-02 00:19
固体废物非法倾倒问题现状 - 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处置问题在局部地区表现突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并引发群众不满 [1] - 非法倾倒行为助长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破窗效应",使管理面临更大挑战 [1] -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利益驱动(合规处置成本高)、现实条件限制(如煤矸石/粉煤灰消纳难)以及监管不严 [1] 整治工作核心措施 - 需采取疏堵并举策略:完善政策解决处置出路问题,同时严格监管压实企业责任 [2] - 针对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废,需科学确定填埋处置方法以避免违法循环 [2] - 需从严惩处惯犯和情节严重者,加大违法违规成本 [2] 固废资源化利用方向 - 需突破传统处置路径,探索煤矸石在硅铝基材料制备、金属提取、生态修复等新用途 [2] - 通过"科技+市场"手段提升固废附加值,实现变废为宝 [2] - 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创新固废利用方法,结合区域条件灵活探索 [3] 利益链整治要求 - 需重点打击非法倾倒背后的黑色利益链,严查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行为 [3] - 通过铁腕整治净化执法队伍,切断监管漏洞与利益勾连 [3]
山东能源新材料公司:找到突破口 交出硬答卷
中国化工报· 2025-06-03 03:05
形势任务教育 - 公司构建"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劳模骨干示范讲、班组长覆盖讲"三级宣讲体系 累计开展专题宣讲10余场 [2] - 组织5名劳模巡回分享"我的奋斗手账" 依托180个班组建立"班前5分钟"机制 [2] - 前4个月累计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专题宣讲150余次 征集主题征文72篇 召开大型会议131场 [2] - 山东玻纤通过专题宣讲、对标讨论等形式引导职工知形势明责任 营造上下一心氛围 [2] 降本增效措施 - 公司实施低成本战略 落实"降本增效八项硬措施"和"十项费用节支行动" [3] - 东华科技通过谈判实现粉煤灰"零元购" 其他原材料采购接连突破 熟料每吨成本同比降低近10% [3] - 采取个性化定制和全流程跟踪服务 1至4月协同效益同比增长9.36% [3] 重点项目进展 - 钙基新材料产业园日产量突破2万吨 1至4月创效1600余万元 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预计9月试运转 [4] - 山东玻纤年产30万吨高性能玻纤项目产量全面达标 年产17万吨ECER玻纤项目1月转入试运转 [4] - 山东玻纤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0% 卓意8万吨技改项目稳步推进联合调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