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视频

搜索文档
2025年9月湖南足球联赛(湘超)市场简报
艾瑞咨询· 2025-09-16 00:07
观赛规模与渠道 - 湘超联赛首场总观赛人数达182.2万人 其中线下场馆观赛4.0万人 线上直播观赛178.2万人(占比97.8%)[1][3] - 线上直播渠道以抖音为核心流量入口 湖南经视抖音号观赛人数55.0万(占总比30.0%) 咪咕视频人均观看时长3-5分钟体现更高用户粘性[1] - 线下观赛主场优势显著 长沙观众占比78.8% 客场娄底观众占比5.7%[3][6] 观赛人群画像 - 观赛人群性别以男性为主导(占比79% TGI139) 年龄以31-45岁为核心群体(占比55% TGI150)[3][8] - 地域分布呈现本土化特征 湖南省内观众TGI表现突出 线上观赛外省受众占比超六成 主要来自广东(10.8%)、江苏(6.4%)、浙江(5.9%)[3][6] - 手机品牌偏好集中于华为(TGI159)和苹果(TGI92)[8] 用户行为偏好 - 观赛人群对视频服务、人工智能、汽车服务类APP偏好显著 具体表现为咪咕视频(TGI462)、汽车之家(TGI未标注具体值)、12306(TGI371)、Deepseek(TGI271)等高TGI应用[7] - 出行类APP如携程旅行(TGI297)、高德地图(TGI285)及金融理财类应用同花顺(TGI330)同样受青睐[7] - APP大类偏好排名显示人工智能类TGI达234 汽车服务类TGI达262 游戏服务类TGI达231[7] 社媒传播与热度 - 赛事期间社媒声量于9月7日达峰值5209 主要因省长宣布开幕、副省长开球、首粒进球及汪涵主持等事件推动[10] - 社媒互动量同期峰值达741480 较前日激增186% 赞助商活动及现场观赛人数推动评论量飙升[12] - 短视频成为核心传播渠道 声量8581及互动量2,234,770远超微博(声量4724 互动量50,614)和小红书(声量2347 互动量10,706)[14] 赛事认知与地域差异 - 湖南省内人员对湘超深度认知(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占比61.8% 省外人员基础认知(听说过但不清楚+初步了解)占比49.6%[16] - 湖湘文化融合话题在省内认可度达68.2% 省外为59.9% 职业化路径(晋级中冠)和规则创新(熔断机制)获全域高关注[22] - 赞助商认知中中国移动省内省外认知度最高 多数品牌省内认知度高于省外 仅五粮液、永瑞体育等省外认知度略高[19] 观赛渠道与体验优化 - 省内外用户核心观赛渠道为腾讯体育/咪咕等平台(省外67.0% 省内65.9%)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省外61.1% 省内64.8%)[26] - 用户最看重解说专业性、便捷性、互动功能 省内对解说专业性(52.1%)和便捷性(48.3%)重视度高于省外(48.1% 42.8%)[26] - 省外用户最关注解说员专业度优化(35.1%) 省内用户最关注多角度镜头切换(33.0%)[28][29]
中国移动发布中期业绩5G客户近6亿 AI直接收入高速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9 02:5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营运收入5438亿元 通信服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 [1] - 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 EBITDA达1860亿元同比增长2.0% [1] - 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 占通信服务收入比例33.6% [1] 业务结构分析 - CHBN业务中HBN收入占比达47.6%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1] - 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 移动客户10.05亿户净增56万户 [1] - 政企市场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5.6% 政企客户数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 [2] 网络与用户发展 - 总连接数38.15亿户净增1.45亿 5G网络客户达5.99亿户渗透率59.6% [1] - 家庭宽带客户2.84亿户净增623万 千兆家庭宽带客户1.09亿户同比增长19.4% [2] - 移动ARPU保持49.5元行业领先 家庭综合ARPU达44.4元同比增长2.3% [1][2] 新兴业务增长 - 新兴市场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9.3% 国际业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8.4% [3] - 移动云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1.3% 5G专网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57.8% [2] - 数字内容收入149亿元 咪咕视频AI观赛累计使用1.98亿人次 [3] 技术创新投入 - 上半年资本开支584亿元 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万个 [4] - 总智算规模达61.3EFlops 自建智算规模33.3EFlops净增4.1EFlops [4] - 建成全球首个6G小规模试验网 牵头5G-A/6G国际标准立项居全球前列 [4] 生态布局进展 - 车联网服务超690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 建成首例车路云一体化试点 [2] - 视联网连接数8938万路同比增长20.9% 低空经济平台全行业中标占比38% [2] - 金融科技业务规模471亿元同比增长24.5% 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72亿元同比增长17.0% [3] 服务体系升级 - 中国移动APP月活客户超2.7亿户同比增长49.8% 灵犀智能体月活超6000万户 [4] - 发布"三个一"服务举措及十项服务承诺 开通全流程服务监督平台 [4] - 上台能力规模超1300项 上半年能力调用量超8000亿次 [4]
中国移动上半年净利达762亿元 同比增8.4%
新华网· 2025-08-12 05:49
财务业绩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07亿元同比增长6.8% 通信服务收入4522亿元同比增长6.1% [1] - 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增长8.4% 中期派息每股2.43港元同比增长10.5% [1][2] - 全年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股东应占利润70%以上 [2] 业务板块表现 - 个人市场收入2594亿元同比增长1.3% 移动客户9.85亿户净增1038万户 [1] - 5G套餐客户达7.22亿户净增1.08亿户 移动ARPU为52.4元保持行业领先 [1] - 家庭市场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9.3% 宽带客户2.55亿户净增1115万户 [2] - 千兆宽带客户6036万户渗透率23.7% 家庭综合ARPU达43.3元 [2] - 政企市场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长14.6% 政企客户2430万家净增110万家 [2] - 新兴市场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18.4% 含咪咕视频、云游戏等业务 [2] 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转型收入1326亿元同比增长19.6% 占通信服务收入29.3% [2] - 对通信服务收入增量贡献达84.1% 成为收入增长第一引擎 [2] 资本开支与基础设施 - 上半年资本开支814亿元 较2022年同期920亿元缩减约100亿元 [3] - 全年资本开支计划1832亿元 与2022年1852亿元基本持平 [3] - 累计开通5G基站176.1万个 其中700MHz基站57.8万个 [3] - 服务5G网络客户3.93亿户 推动5G行业应用规模复制 [3] 算力网络建设 - 可用IDC机架47.8万架净增1.1万架 算力服务器超80.4万台净增9.1万台 [4] - 算力规模达9.4EFLOPS 实现400G全光网5616公里超长距离传输 [4] - 覆盖国家"东数西算"全部枢纽节点 打造"1-5-20ms"三级算力时延圈 [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85亿元同比增长21.6% 占营业收入比重1.6% [6] - 5G-A技术R18标准立项数全球运营商首位 前瞻布局6G研发 [6] - "九天"人工智能平台赋能27个领域超830个应用 发布政务及客服大模型 [6] - 产业链合作伙伴计划汇聚1300余家企业 突破基础芯片及物联网操作系统技术 [6] 运营效能 - 能力中台上台能力944项 月均调用量402亿次较2022年增长192.3% [4] - 中台价值实现超100亿元 含对外变现与对内降本 [4]
中国移动上半年实现营收5438亿元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2 00:2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3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 [1] - 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3.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838亿元,自由现金流255亿元 [1] - 拟派发中期股息594.32亿港元(折合541.99亿元) [1] 业务细分 - 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移动客户10.05亿户,净增56万户 [2] - 5G网络客户5.99亿户,净增4691万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 49.5元 [2] - 银发客群健康养老收入同比增长54.2% [2] - 家庭市场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7.4%,家庭宽带客户2.84亿户,净增623万户 [2] - 家庭客户综合ARPU 44.4元,同比增长2.3% [2] - 政企市场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5.6%,政企客户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 [2] - 移动云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1.3% [2] - 5G专网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57.8% [2] - 新兴市场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9.3% [3] - 国际业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8.4% [3] - 数字内容收入149亿元,咪咕视频AI智能观赛累计使用1.98亿人次 [3] 技术创新与基础设施 - 5G网络投资258亿元,累计开通5G基站259.9万个,净增18.7万个 [4] - 全球率先实现核心网100%云化融合 [4] - RedCap基站超73.2万站,千兆覆盖住户5亿户 [4] - 建成全球首个6G小规模试验网 [4] - 牵头5G-A、6G国际标准立项数量居全球运营商前列 [4] - 部署5G-A 4.9GHz通感一体基站满足低空物流、安防需求 [4] - 推出VLA具身智能大模型,完成万亿参数级大模型先导试验 [4] - 量子计算云平台总规模超1200量子比特 [4]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实现全年收入稳健增长 [1] - 注重转变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动能转换 [1] - 加快转型步伐,强化创新突破 [3] - 目标实现AI直接收入快速增长,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月活跃客户7000万户 [3] - 全面落实"人工智能+"行动,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4] - 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 [4]
中国移动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5G客户近6亿 AI+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广州日报· 2025-08-08 14: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运收入达54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5% [2][3] - 通信服务收入为46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 [2][3] - EBITDA达18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EBITDA率提升0.9个百分点至34.2% [2][3] - 净利润达8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净利润率提升0.8个百分点至15.5% [2][3] - 每股基本盈利3.9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 [3] 业务结构 - CHBN中HBN收入占比达47.6%,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2] - 数字化转型收入达15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占通信服务收入33.6% [2] - 总连接数达38.15亿,净增1.45亿 [2] 个人市场 - 收入2447亿元人民币 [4] - 移动客户达10.05亿户,净增56万户 [4] - 5G网络客户达5.99亿户,净增4691万户,渗透率59.6% [4] 家庭市场 - 收入7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 [4] - 家庭宽带客户达2.84亿户,净增623万户 [4] - 千兆家庭宽带客户达1.09亿户,同比增长19.4% [4] - FTTR客户达1840万户,同比增长264% [4] 政企市场 - 收入11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 [4] - 政企客户达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 [4] - 移动云收入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 [4] - 5G专网收入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8% [4] 新兴市场 - 收入2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 [5] - 国际业务收入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 [5] - 数字内容收入149亿元人民币,咪咕视频AI智能观赛累计使用超1.98亿人次 [5] - 产业链金融业务规模4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 [5] AI发展 - 打造多模型和智能体聚合服务引擎MoMA [5] - 布局超50款行业大模型 [5] - 灵犀智能体月活跃客户超6000万户 [5] - 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5] 战略方向 - 紧扣"一二二五"战略实施思路 [4] - 全面推进"三大计划" [4] - 深化数智化转型 [4] - 建设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 [6]
中国移动:5G客户近6亿 AI直接收入高速增长
齐鲁晚报· 2025-08-08 02:5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运收入达5438亿元,其中通信服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 [3] - 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EBITDA达1860亿元,同比增长2.0% [3] - EBITDA占通信服务收入比39.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3] 业务结构优化 - HBN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达47.6%,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3] - 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通信服务收入比33.6% [3] - 总连接数达38.15亿,净增1.45亿 [3] 个人与家庭市场 - 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移动客户10.05亿户,净增56万户 [7] - 5G网络客户5.99亿户,净增4691万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达49.5元 [7] - 家庭市场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7.4%,家庭宽带客户2.84亿户,千兆客户达1.09亿户(+19.4%) [7] - FTTR客户1840万户,同比增长264%,家庭综合ARPU为44.4元(+2.3%) [7] 政企市场增长 - 政企市场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5.6%,客户数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 [8] - 移动云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1.3% [8] - 5G专网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57.8%,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超6900万辆 [8] - 视联网连接数增长20.9%,达8938万路视频互联,低空经济平台中标占比38% [8] 新兴业务拓展 - 新兴市场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9.3% [9] - 国际业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8.4% [9] - 数字内容收入149亿元,咪咕视频AI观赛使用1.98亿人次 [9] - 产业链金融规模471亿元,同比增长24.5%,股权投资权益收益72亿元(+17.0%) [9] 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 上半年资本开支584亿元,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万个,千兆宽带覆盖5亿户 [10] - 总智算规模达61.3 EFLOPS,自建智算规模33.3 EFLOPS,净增4.1 EFLOPS [10] - 建成全球首个6G试验网,牵头5G-A/6G国际标准立项 [13] - AI+DICT签约项目1.485亿户,灵犀智能体月活超6000万户,AI直接收入高速增长 [14] 战略实施成效 - 推进"三大计划"与"两个新型"升级,深化CHBN全向发力 [5][6][10] - 成立中移九天人工智能公司,完成万亿参数大模型试验,推出VLA具身智能模型 [13][14] - 中国移动APP月活客户超2.7亿户,同比增长49.8% [10]
中国移动上半年日赚4.65亿 资本开支重点投向算力
证券时报· 2025-08-07 18: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 [2] - 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相当于日赚4.65亿元 [2] - 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长5.8% [2] - 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72亿元,同比增长17.0% [5] 收入结构 - 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移动客户10.05亿户,5G网络客户5.99亿户,渗透率59.6%,移动ARPU 49.5元 [4] - 家庭市场收入750亿元,同比增长7.4%,家庭宽带客户2.84亿户,家庭客户综合ARPU 44.4元,同比增长2.3% [4] - 政企市场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5.6%,政企客户3484万家 [4] - 新兴市场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国际业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8.4% [5] - 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主营业务收入33.6% [5] 业务发展 - 移动云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1.3% [4] - 5G专网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57.8%,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超6900万辆 [4] - 数字内容收入149亿元,咪咕视频AI智能观赛累计使用超1.98亿人次 [5] - 产业链金融业务规模471亿元,同比增长24.5% [5] - AI+DICT签约项目1485个,"AI化产品"客户近2亿户 [8] 资本开支与投资 - 上半年完成资本开支584亿元,全年计划1512亿元 [6] - 5G网络投资258亿元,累计开通5G基站259.9万个,净增18.7万个 [6] - RedCap基站73.2万站,实现全国县城以上连续覆盖 [6] - AI投资规模超百亿元,今年将进一步增加 [7] - 呼和浩特、哈尔滨两大万卡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高效运营 [8] AI布局 - AI相关收入已达几十亿元数量级,主要来自算力服务、大模型、数据标注等 [9] - 推出VLA具身智能大模型,完成万亿参数级大模型先导试验 [6] - 汇聚超200个通用及垂直行业大模型,覆盖13类行业近160个高质量数据集 [8] - 发布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2.0,月活跃客户突破6000万户 [8] - 建成覆盖32个行业、超3500TB通用高质量数据集 [8]
中国移动上半年实现营收5438亿元 拟大手笔分红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7 16: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8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4670亿元同比增长0.7%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2亿元 同比增长5.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838亿元 自由现金流255亿元 [1] - 宣派中期股息594.32亿港元(按汇率折算541.99亿元) [1] 收入结构分析 - 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 同比增长6.6%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3.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1] - 个人市场收入2447亿元 移动客户10.05亿户(净增56万户) 5G客户5.99亿户(净增4691万户)渗透率59.6% 移动ARPU值49.5元 [2] - 家庭市场收入750亿元 同比增长7.4% 家庭宽带客户2.84亿户(净增623万户) 家庭综合ARPU值44.4元同比增长2.3% [2] - 政企市场收入1182亿元 同比增长5.6% 政企客户3484万家(净增225万家) [2] - 新兴市场收入291亿元 同比增长9.3% 其中国际业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8.4%)数字内容收入149亿元 [3] 细分业务亮点 - 移动云收入561亿元 同比增长11.3% [2] - 5G专网收入61亿元 同比增长57.8% [2] - 银发客群健康养老收入显著增长54.2% [2] - 咪咕视频AI智能观赛累计使用1.98亿人次 [3] - 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超6900万辆 建成车路云一体化试点 [2] - 商客套餐数3695万套(净增1011万套) [2] - 低空经济领域凌云平台全行业中标占比38% [2] 基础设施与技术投入 - 5G网络投资258亿元 累计开通5G基站259.9万个(净增18.7万个) [4] - 核心网100%云化融合 RedCap部署73.2万站 [4] - 千兆覆盖住户达5亿户 [4] - 建成全球首个6G小规模试验网 牵头5G-A/6G国际标准立项 [4] - 低空智联网领域部署5G-A 4.9GHz通感一体基站 [4] - 人工智能领域推出VLA具身智能大模型 完成万亿参数级大模型试验 [4] - 量子计算云平台总规模超1200量子比特 [4] 战略发展方向 - 强化创新驱动动能转换 注重转型升级与高品质产品锻造 [1] - 推动通信连接业务焕新升级(第一曲线)与数智信息化业务做强做优(第二曲线) [3] - 全面落实"人工智能+"行动 目标AI智能助理灵犀月活客户达7000万户 [3] - 提升整合能力、集成能力和运营能力三大转型能力 [5]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7 09: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5,438亿元,同比下降0.5%,但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7%至人民币4,670亿元 [5][23][2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42亿元,同比增长5.0%,EBITDA为人民币1,860亿元,同比增长2.0% [7][23][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838亿元,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255亿元 [7][23] 股息政策与股东回报 - 2025年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长5.8%,全年现金分红比例预计进一步提升 [2][7] - 公司坚持审慎财务政策,无带息借款,利息保障倍数达60倍,资产负债率33.1% [23][26] 业务板块表现 - 个人市场收入人民币2,447亿元,移动客户总数达10.05亿户,5G渗透率59.6%,移动ARPU为人民币49.5元 [7] - 家庭市场收入人民币750亿元,同比增长7.4%,千兆宽带客户达1.09亿户,FTTR客户同比增长264% [7][8] - 政企市场收入人民币1,182亿元,同比增长5.6%,移动云收入人民币561亿元,同比增长11.3%,5G专网收入人民币61亿元,同比增长57.8% [8] - 新兴市场收入人民币291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国际业务收入人民币140亿元,同比增长18.4% [9] 数字化转型进展 - 数字化转型收入达人民币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33.6% [7] - 总连接数达到38.15亿,净增1.45亿,HBN收入占比提升至47.6% [7] 网络与基础设施建设 - 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9万个,净增18.7万个,核心网100%云化融合 [10] - 自建智能算力规模达33.3EFLOPS,对外服务IDC机架超66万架,千兆覆盖住户达5亿户 [10]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费用人民币104亿元,牵头5G-A、6G国际标准立项数量居全球运营商前列 [13][25] - 建成全球首个6G小规模试验网,有效专利总量超1.8万件 [13] - 九天大模型升级至3.0版本,重点布局50余款行业大模型 [15] AI战略布局 - 总智算规模达61.3EFLOPS,上线AI焕新社区汇聚超200个大模型 [15][16] - AI+DICT签约项目1,485个,AI智能助理灵犀智能体月活突破6,000万户 [17] 市场地位与品牌价值 - 入选全球品牌百强,品牌价值达413亿美元,同比提升33.1% [11] - 员工总数45万人,服务覆盖全球超200个国家和地区 [5] 可持续发展 - 万元营业收入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1%,购买绿电10.2亿度 [29] - 连续三年获得ESG报告"五星佳"评价,2025年2月获"ESG榜样示范基地"称号 [19][21]
中国移动(00941.HK)上半年纯利增5.0%至842亿元 中期息每股2.75港元
格隆汇APP· 2025-08-07 08: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运收入人民币5,438亿元 其中通信服务收入人民币4,670亿元 同比增长0.7% [1] - 股东应占利润人民币842亿元 同比增长5.0% EBITDA人民币1,860亿元 同比增长2.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人民币838亿元 自由现金流人民币255亿元 [1] - 中期派息每股2.75港元 同比增长5.8% 全年现金分红比例较2024年进一步提升 [1] 业务结构指标 - 总连接数达38.15亿 净增1.45亿 CHBN中HBN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达47.6%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1] - 数字化转型收入人民币1,569亿元 同比增长6.6% 占通信服务收入比33.6% 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1] - EBITDA占通信服务收入比39.8% 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1] 个人市场 - 收入人民币2,447亿元 移动客户达10.05亿户 净增56万户 [2] - 5G网络客户达5.99亿户 净增4,691万户 渗透率59.6% 移动ARPU人民币49.5元 [2] 家庭市场 - 收入人民币750亿元 同比增长7.4% [2] - 家庭宽带客户达2.84亿户 净增623万户 千兆家庭宽带客户1.09亿户 同比增长19.4% [2] - FTTR客户1,840万户 同比增长264% 家庭客户综合ARPU人民币44.4元 同比增长2.3% [2] 政企市场 - 收入人民币1,182亿元 同比增长5.6% 政企客户数3,484万家 净增225万家 [3] - 移动云收入人民币561亿元 同比增长11.3% [3] - 5G专网收入人民币61亿元 同比增长57.8% [3] - 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超6,900万辆 商客套餐数3,695万套 净增1,011万套 [3] - 视联网连接数增长20.9% 达8,938万路视频云端互联 中移凌云平台全行业中标占比38% [3] 新兴市场 - 收入人民币291亿元 同比增长9.3% [4] - 国际业务收入人民币140亿元 同比增长18.4% [4] - 数字内容收入人民币149亿元 咪咕视频AI智能观赛累计使用超1.98亿人次 [4] - 产业链金融业务规模人民币471亿元 同比增长24.5% [4] - 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人民币72亿元 同比增长17.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