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搜索文档
兰州西固河口:强化“四个实战化”工作 推动主动创稳提质增效
中国发展网· 2025-09-02 09:39
基层治理体系构建 - 聚焦构建"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 以主动创稳和主动创安为主轴主线 推动主动创稳提质增效 [1] -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机制、强化指挥 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最强大脑" 实现风险隐患前端感知、矛盾问题闭环处置、部门力量精准联动 [1] - 建成集群众接待、法律服务、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网格管理、监控研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1] 指挥中枢与调度机制 - 推行"一站式"诉求办理工作机制 统筹调度司法所、派出所、市监所及镇属各中心工作力量 实现部门联动和矛盾联调 [2] - 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即办哨(24小时响应日常问题)、应急哨(2小时响应突发治安事件)、攻坚哨(多部门联合处理复杂问题) [2] - 通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 对网格员巡查上报、群众诉求受理、视频监控预警等信息统一归集和分类研判 [2] 闭环管理与运行效能 - 推行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分流交办—跟踪督办—反馈评价全流程闭环机制 通过线上平台跟踪和线下联席督办双线发力 [3] - 累计接待群众诉求1739件 全量接受警调对接51件 联合调解复杂纠纷15件 调度处置和部门响应率达100% [3] - 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动态台账 明确处置主体和时限 确保指挥体系运转高效 [3] 网格化与数据驱动机制 - 对网格员定责定岗 细化每日一巡、重点人员每月必访、"三必到"(群众诉求必到、突发事件必到、纠纷苗头必到)职责 [4] - 依托"小兰善治·民情地图"实时上传巡查日志、隐患照片及定位信息 确保问题即发现即上报 [4] - 每日汇总网格数据和群众诉求信息 分析研判风险隐患点 动态调整巡查重点 [4] 矛盾化解与应急响应 - 推行分级调处机制:一级由网格员现场调解简单纠纷 二级由综治中心调度司法所派出所调解复杂矛盾 三级联动律师等专业力量攻坚 [4] - 对重大疑难问题实施"一案一策"专班攻坚 由中心牵头组建"政法委员+部门负责人+法律顾问"专班 [4] - 启用"1+3+N"应急模式(1个指挥中心+派出所、消防、医疗3支队伍+N个支援部门)确保30分钟内力量到位 [5] 协同机制与治理成效 - 推行"三单制"闭环流程:交办单明确处置要求及时限 反馈单需附佐证材料 评价单由群众或网格员进行满意度评分 [5] - 通过闭环机制处置事件347件 矛盾纠纷化解率同比提升30% 治安警情下降25% 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5] - 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单兵作战向兵团攻坚、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的转变 [5] 考核激励与责任管理 - 制定《网格员绩效管理办法》将事件上报数、办结率、群众评分等指标量化 积分结果与绩效奖励和评先评优挂钩 [6] - 落实部门联动"红黑榜"通报制度 每季度公示部门响应率、办结率和群众评分 对红榜部门表扬 对黑榜单位约谈整改 [6] - 制定职责清单明确综治中心、职能部门、村(社区)的56项具体职责边界 杜绝推诿扯皮 [6] 培训体系与知识管理 - 建立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岗前培训通过政策法规、矛盾调解、平台操作三科测试 专题培训每季度邀请专家授课 实战轮训强化跨部门协作 [7] - 收集典型矛盾调处和突发事件案例 形成可复制的解法模板 定期更新法律政策和办事流程至工作群供全员查阅学习 [7] - 通过制度刚性约束与柔性激励相结合 实现运行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和能力专业化 [7]
荆门市首批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聚焦三大领域
中国发展网· 2025-09-02 09:15
专项资金分配 - 荆门市获得2025年省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250万元 近期将完成拨付 [1] - 资金重点聚焦三大领域:重点研发 科技人才服务企业 乡村振兴 [1] 重点研发项目支持 - 部分资金定向用于本地重点研发项目 聚焦优势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2] - 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开展联合攻关 助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2] 科技人才服务计划 - 专项资金划出专门额度用于科技人才服务企业项目 [2] - 通过补贴企业人才引进与培育 搭建校企人才合作平台推动科技人才下沉生产一线 [2] - 促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解决企业人才短板与技术卡点 [2] 乡村振兴领域投入 - 资金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 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2] - 加速节水灌溉 绿色种植 农产品深加工等先进技术在乡村的应用与推广 [2] - 推动农业生产向高效化 优质化 绿色化转型 [2] 资金监管与配套机制 - 财政局将全程跟踪资金使用情况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资金用在实处 [3] - 积极探索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和平台搭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 [3]
吉林:“好房子”评价标准出台
中国发展网· 2025-09-02 08:47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倪文忠 8月29日,由吉林省房地产业协会主办、吉林省力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办 的"《吉林省好房子评价导则》宣贯暨力旺宽合项目观摩交流会"在力旺宽合美学生活中心圆满举行。本 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好房子建设的最新评价标准,分享先进经验,引领全省房地产业朝着高 质量、高标准的方向迈进。来自吉林省房地产业协会、各市级房地产业协会、省内主要房地产开发企业 负责人以及行业媒体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此次观摩交流会。 13时30分,活动以实地观摩力旺宽合项目正式拉开帷幕,与会嘉宾沿着青石板步道缓缓前行,不时驻足 交流,"这乔木的间距规划得真讲究,夏天肯定特别凉快!"刚踏入力旺宽合小区,一家房企代表便指着 错落分布的国槐与白蜡树感慨道,"这种荔枝面石材下雨天走也不滑,细节做得很到位啊。"原来,该小 区绿化注重植物多样性,采用复层绿化模式,每100平方米绿地上乔木数量不少于3株,乔灌覆盖率不低 于30%,与会嘉宾纷纷拿出手机拍摄植被搭配细节,准备带回企业参考。 走进125平方米的样板间,嘉宾们瞬间被通透的空间感吸引,纷纷散开查看各个功能区。"您试试这个户 门,宽度够不够?""0.9米的净宽确实实 ...
山东蒙阴:8月份居民生活消费(食)品价格总体上涨2.95%
中国发展网· 2025-09-02 07:23
总体价格变动 - 8月份监测的8大类53种居民主要生活消费品平均价格总体上涨2.95% 其中16种商品价格上涨 26种持平 11种下降 [1] 原粮类价格变动 - 原粮类2种商品平均价格涨幅1.38% 玉米价格1.21元/斤 较上月上涨3.6% 小麦价格1.17元/斤 较上月下降0.85% [1] 水产品类价格变动 - 水产品类4种商品平均价格降幅6.65% 带鱼(冻)10元/斤和鲅鱼(冻)10元/斤价格持平 鲫鱼(活)8.63元/斤和鲤鱼(活)7.25元/斤分别下降6.25%和7.05% [1] 蔬菜类价格变动 - 蔬菜类17种商品平均价格涨幅10.65% 其中13种上涨 1种持平 3种下降 芹菜3元/斤涨25% 大白菜1.58元/斤涨21.15% 油菜2.5元/斤涨31.58% 黄瓜2.88元/斤涨30.68% 白萝卜1.45元/斤涨0.69% 胡萝卜2元/斤涨13.64% 西红柿3.63元/斤涨6.62% 土豆1.58元/斤涨29.1% 青辣椒3.13元/斤涨11.61% 卷心菜1.95元/斤涨30% 韭菜2元/斤涨5.26% 大葱2元/斤涨5.26% 大蒜5.25元/斤涨0.96% 蒜薹5元/斤价格持平 茄子1.5元/斤降21.05% 芸豆4.63元/斤降5.61% 生姜5元/斤降3.85% [2] 水果类价格变动 - 水果类3种商品平均价格降幅10.17% 梨2.5元/斤价格持平 香蕉2.05元/斤降11.64% 西瓜0.93元/斤降18.86% [2]
微电网“操盘” 泰安领跑工业园区绿色转型
中国发展网· 2025-09-02 07:23
项目技术特点 - 采用直流供电方式直接接入光伏发电 减少交直流电变换环节 办公用电电压保持在48V以下提升安全水平 [1] - 集成电能路由器 柔性互联装置与智能控制技术的柔性微电网系统 实现光伏 储能与电网间灵活切换协同优化 [1] - 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研发电能路由器 突破高频隔离等关键技术瓶颈 整体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1] - 系统包含零碳建筑 中低压互联 光储超充 相变储冷储热 交直流输电一体化新型微电网 [1] 运营成效 - 实现绿电就地利用率100% 年消纳绿电约1100万度 节省电费超过500万元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300余吨 [1] - 通过智能算法动态调节光储协同 绿电占比超25% 优先消纳光伏电力并实现余电存储 [1] - 技术已应用于大兴机场 张北直流电网等重大项目 [2] - 泰安市已实施21个示范项目(10个投运) 累计消纳绿电约2600万千瓦时 减少碳排放约2万吨 [2] 行业应用模式 - 微电网采用分布式电源为主 配合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调节负荷 适用于企业办公楼宇 工业园区等场景 [2] - 通过智慧柔性调节实现微电网与大电网友好互动 为工业园区微电网建设提供范例 [2] - 构建源网荷储与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模式 形成绿色装备制造+绿色电力生产+碳资产管理产业生态 [2] 合作与推广 - 企业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关键技术 [1] - 成立国内微电网领域首家技术创新联盟 建成全省首家虚拟电厂创新服务中心 [2] - 项目致力于为黄河战略先行区发展提供支撑 [2]
国家发展改革委8月份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启动实施“人工智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发展网· 2025-09-02 04:25
人工智能+行动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旨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 [1] - 《意见》聚焦行业应用需求和基础能力供给协同推进 围绕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开源、人才、政策法规、安全等8个方面开展六大行动 [2] - 提出三阶段目标:2027年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2030年普及率超90%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2][3] 政策实施路径 - 通过配套政策体系推进 包括制定分行业实施方案、政策指引和加快标准建设以促进要素协同 [4] - 布局重大项目:优化智算资源 发放"人工智能券"降低研发成本 建设应用中试基地 创新智能终端消费补贴方式 [4] - 加强示范引领:组建交叉团队挖掘高价值场景 鼓励地方在供需对接和考核激励方面探索新模式 [5] 招投标制度改革 - 实施评标专家管理新国标 制定中央企业采购新指引 修订废止违反公平竞争政策文件500余件 [7] - 全面实行全流程电子化 2024年1-7月发布招标计划公告12万件 提前公示招标文件4.8万件 [8] - 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展智能评标 2024年1-7月远程异地评标4.2万次(同比+27.3%) "双盲"评审5.3万次(同比+32.5%) [8] - 搭建移动数字证书"一张网" 2024年1-7月实现异地CA互认25.3万余次 数字证书使用成本降低约50% [8] 灾后重建工作 - 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0亿元支持居民住房重建 9.4亿元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6] - 在重建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 开展技能培训超5800人次 累计为2.53万名本地群众提供工作岗位 [6] - 力争2024年10月底前完成居民住房重建 年底前使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 [6]
“塞北的风点亮湾区的灯”
中国发展网· 2025-09-02 03:50
能源供应与保障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占全球五分之一 [3]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量达"十三五"五年增量1.5倍 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超过欧盟年度用电量 [3] -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等能源大动脉 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成 每5辆车配置2个充电桩 [3] 绿色低碳转型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突破3亿千瓦 [4] - 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20%目标 煤炭占比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 [4] - 全社会用电量中绿电占比达三分之一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41亿吨 [4] 电力市场建设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至23.8万亿千瓦时 占比从40%提升至60%以上 [7] - 形成"1+6"基础规则体系 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 售电公司可"一地注册全国共享" [6][7] - 电力市场注册主体达97万家 为2020年的5倍 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 [5][7] 科技创新突破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4] - 建成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核电等全球最大工程 油气开发突破万米深地和千米深海 [5] - 智能微电网和虚拟电厂快速发展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推进 [5] 用电结构变化 - 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 互联网服务用电量增长20.5% [8] - 今年1-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 [8] - 风光发电增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新增用电全部来自风电光伏 [8] 基础设施发展 - 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 为"十三五"末的10倍 全球半数以上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行驶 [9] -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4个百分点 通过绿证交易推动"开绿车用绿电" [9] - 开展车网互动试点 电动车化身移动充电宝支持电网削峰填谷 [9]
首批“AI推介官”完成签约 上海人社部门创新推出“AI+HR”
中国发展网· 2025-09-02 03:35
行业政策与战略发展 - 上海市人社部门开发"人工智能推介官"岗位并与7家重点企业完成签约 [2][3] - 上海聚焦人力资源服务业"五化"发展方向 出台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等支持政策 2024年行业全口径年营收突破5600亿元 [2] - 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形成"一区多园"格局 获评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和标准化试点 [2] 企业合作与岗位开发 - 商汤科技 人形机器人 黑湖科技 中智科技人才等7家重点企业与首批"人工智能推介官"签约 [3] - 人社与经信部门将协同开发更多AI相关岗位并整合培训资源强化产教融合 [3] - 上海外服 中智股份 万宝盛华等90家机构设展 吸引近200家企业参与 7家企业与外企德科等机构签约合作金额达4.8亿元 [5] 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 - 云生未来 毕业申 小砖块等12家机构展示AI数字员工 智能就业系统等数字化产品 [3] - 前程无忧 德筑 必博等20家企业呈现智能招聘 人才画像 组织诊断等"AI+HR"创新成果 [3] - 上海利唐信息科技AI薪酬专家可承担80%任务型合同 AI员工可独立工作或作为HR助理 [4] 产业生态与平台建设 - 静安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联合企业成立"未来产业人力资源开放创新实验室" [3] - 26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代表共议跨区域联动路径 [5] - 100家重点单位提供芯片研发 人工智能算法等2000余个高质量岗位 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 [5]
大华股份助力中南大学解锁校园交通焕新体验
中国发展网· 2025-09-01 12:28
校园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建设 - 大华股份助力中南大学建立校园交通综合管理系统 涵盖人员核验 车辆管控 停车治理和数据互通功能 [1] - 系统通过智能技术实现校园交通的便捷性与高效性 日均入校车流量下降近三成 [1][10] 人员出入管理 - 人员出入智能核验系统保留校园开放性 校内人员线上备案登记后快速通行 校外访客通过线上预约核验身份入校 [4] - 系统解决教学区与家属区交织带来的复杂人员管理问题 实现流动人群与有序管理的平衡 [2][4] 非机动车管理 - 非机动车实行人车实名绑定登记 车牌与人员身份双重核验入校 毕业时系统自动清除车辆关联信息防止僵尸车 [5] - 闭环管理非机动车违章 通过测速设备和违停监测捕捉违规行为 系统自动发送短信提醒并快速处理 [5][7] 机动车管理优化 - 机动车实行线上实名登记 按区域 时段和类型分类管理 道闸精准判别通行权限 [10] - 系统对超速违停车辆即时发送提醒 屡次违规车辆纳入黑名单联动管控 支持无感支付停车缴费 [10] 数据整合与一站式服务 - 打通信息孤岛 搭建小程序与人事系统 学籍系统 一卡通系统等无缝对接 [12] - 师生通过手机一站式办理通行权限 处理违章 邀约访客和缴费功能 服务超6万名学生和近六千名教职工 [12]
河南:政策“春雨”润沃土 民营经济“活水”来
中国发展网· 2025-09-01 12:02
政策举措 - 河南省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从7大维度提出31条具体措施优化市场、政策、法治三大环境并针对融资难题拓宽渠道降低成本[2] - 发布《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同步印发13项系列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企业个体比达4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万家[2] - 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保障机制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度[4] 政企互动 - 省委书记和省长通过实地走访24家民营企业2个产业园区以及与企业家餐叙交流搭建政企沟通桥梁[3] - 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和现代企业制度经验交流会精准掌握企业需求并推动民企制度完善[3] 要素支持 - 在全国率先推广减税降费红利账单一户式推送实施优化电价措施并出台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专项政策[4] - 支持民营企业建设人才飞地赋予职称评审权并在人才用工保障层面提供各类计划支持[4] 经济贡献 - 截至今年6月底河南省民营经济主体达1094.1万户约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6%贡献全省55%以上GDP和70%左右进出口总值以及90%以上城镇就业[5] 企业案例 - 蜜雪冰城从郑州街头小店发展为全球最大现制饮品企业在港交所上市[6] - 锅圈食汇销售门店遍布全国达1万多家卫华集团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工业起重机制造企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