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

搜索文档
国家广电总局:坚决治理天价片酬 加强青年演员等从业者培训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17:30
行业监管政策动向 - 国家广电总局正在修订《电视剧管理办法》 重点包括防止过度娱乐化 治理天价片酬和抵制违法失德人员[1][2] - 连续两年出台丰富电视大屏内容政策 推动联播联购 多台联播和台网同播机制[1] - 调整电视剧集数管理政策 取消季播剧间隔1年限制 超长剧目可经特别审核[2] - 试行边审边播 边改边播的新审查机制 适用于系列剧 情景剧和单元剧类型[2] 行业规模与产出数据 - 国内电视大屏用户超过10亿 网络视听用户达10.9亿[1] - "十四五"以来制作发行电视剧(网络剧)超过1500部 动画片超过3500部[1] - 纪录片产量超过35万小时 微短剧约15万部[1] - 2024年全国广电视听服务业总收入1.49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61.96%[1] 内容创作管理优化 - 大幅压缩审批时长 提升管理服务质效[1] - 2020年起提倡剧集制作不超过40集 鼓励30集以内创作[2] -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包括编剧 导演 制片人 经纪人和青年演员[2] - 引导从业人员坚持社会效益优先 树立良好社会形象[2]
传播党的声音、服务人民群众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五年成绩单来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17:20
行业整体发展成就 - "十四五"期间广电视听行业实现系统性变革和高质量发展 在用户、内容、产业等规模上已成为广播电视大国和网络视听大国[1] - 广电视听节目和服务出口规模增长超过40%[8] - 视听平台国际版已触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8] 内容创作与监管 - 调整电视剧集数、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管理措施为文艺创作提供广阔空间[5] - 坚决防止过度娱乐化 治理天价片酬 抵制违法失德人员[5] - 对微短剧行业"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纠偏[20] 技术发展与标准建设 - 新拍摄制作的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基本实现超高清化[16] - 有线电视和IPTV超高清机顶盒总规模超过2.8亿台[16] - 超高清视听领域已形成3项国家标准和66项行业标准[16] 内容创新与精品创作 - 围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推出《我们的河山》《归队》《阵地》等剧集[13] - 纪录片传承文化根脉记录时代印记 动画片量质双升且"国风"动画引领新潮流[13] - 文化综艺节目更加贴近观众生活且丰富多彩[13] 媒体融合与国际化 - 大批精品节目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及网络视听平台播出[8] - 充分发挥大小屏融合传播特色优势形成传播合力[18] - 构建视听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高价值规模化应用场景[18] 微短剧发展 - 截至今年7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961亿[20] - 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出台微短剧发展扶持政策[20] 行业改革措施 - 省级卫视全面取消虚假医药广告[18] - 推动实施"广播电视内容焕新计划"并强化新闻立台[18]
广东向台风“桦加沙”受灾严重地区拨付救灾资金2.15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17:19
受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影响,9月23日以来,广东省自东向西先后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 雨,部分地区遭受严重灾害损失。 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获悉,9月25日,省财政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农业农村厅紧急拨付中央和省级自 然灾害救灾资金、省级农业应急救灾资金2.15亿元,支持阳江、茂名、江门、湛江、珠海等受灾严重地 区开展救灾复产工作。 资金主要用于应急抢险和受灾群众救助,救灾物资购置、储运,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倒损房 恢复重建、农业救灾复产等,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影响,保障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
东莞楼市新政:买新房最高补贴3万 公积金最高可贷150万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17:19
9月25日晚,东莞楼市新政出台。南都N视频记者从东莞市住建局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 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获悉,新政内容包括:对购买新房的购房人给予购房合同总价 2%、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购房补贴;在拟购房屋所在地镇街(园区)名下无住房的,可按首套住房认 定;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首套房、二套房最高贷款额度统一提高至150万元。 东莞市住建局方面表示,本次政策立足东莞房地产结构性供需变化,因城施策、综合施策,进一步减轻 购房负担、促进住房消费、提振企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通知》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提振需求和优化 供给的举措。 需求侧方面,一是实施阶段性购房补贴,对购买新房、符合条件的购房人给予购房合同总价2%、最高 不超过3万元的购房补贴,促进购房需求释放;二是优化首套房认定标准,购买新房首套房的认定审核 范围由全市行政区域调整为拟购房屋所在地镇街(园区),扩大首套房贷款优惠政策覆盖面;三是加大 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通过优化首套房及二套房最高贷款额度、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可贷上浮幅度、供收 比核定、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等措施,进一步减轻居民购房资金压力。 供给侧方面,一是细化房地联动土地供应 ...
第19届中国物博会开幕,高密度对接活动让参与者拿着方案走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16:21
南都讯 9月25日,第19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简称"中国物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 (福田)开幕。本届盛会为期3天,持续至9月27日,以"拥抱大航海时代, 构筑新经济力量"为主题,以 近13万㎡的(馆内外)展会面积,吸引全球60余个国家与地区的2200多家参展商、30万+人次专业观众 参展。本届展会以解决行业真问题、促进真合作为导向,将举办70余场高密度、高规格的论坛与活动探 寻行业发展的"智"与"机"。 从展商矩阵看全球供应链的"势"与"场" 展商阵容的广度与深度直接体现展会的含金量。记者从展会上获悉,本届物博会中国际展商比例超 20%。近年来,欧洲物流力量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日俱增,欧洲展团带来了覆盖清关、仓储、多式联 运、法律税务的全链路、一体化欧洲解决方案,精准回应中国企业,尤其是跨境电商卖家在欧洲市场面 临的合规化、本土化深层痛点。 本届物博会彻底打破了"物流=运输"的狭隘认知,十大展区全景式呈现了现代供应链的复杂性与多元 性。在海运、空运、公路铁路运输之外,散杂大件、特种物流、项目物流等传统货代业务依然是展会的 重要组成部分。从各类特种箱,到各大散杂货、重大件运输服务商,他们服务于国 ...
东莞一重大建设项目被责令停工!未及时足额拨付人工费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15:38
项目违规与处罚 - 东莞市晋星服饰有限公司因未按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拨付人工费用被责令工程停工并罚款八万元 该项目为东莞市重大建设项目之一 [1] - 公司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合同价款为45000万元 约定人工费用拨付比例不低于工程进度款的20% [1] - 从2024年3月开工至2025年6月11日 公司共支付工程进度款17879万元 但人工费用仅拨付1700万元 占比8.7% 远低于合同约定的20% [1] - 虽在2025年7月追加拨付200万元人工费用 但人工费用占工程进度款比例仍仅为9.8% 仍未达到合同要求 [2] 项目背景与规模 - 东莞丰地服装快返智造中心项目总投资15.2亿元 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8.0328亿元 [2] - 项目定位以"小单快返"模式打造东莞首个服装产业生态链综合性专业园区 属于丰地集团泛地产板块重要项目 [3] - 该项目被列入虎门镇21个市重大建设项目清单 清单项目总投资超396亿元 [2] 企业关联与经营情况 - 东莞市晋星服饰有限公司为广东丰地能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企业 丰地集团旗下共30多家实控企业 [3] - 丰地集团成立于2008年 是一家综合性能源集团 累计年均营业性收入约8亿元 [3] - 丰地集团拒绝就此事接受媒体采访 [3]
全市首台AI门岗机器人福田“上岗”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15:25
核心观点 - 深圳市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推动深业泰然物业在碧海红树园小区引入由深圳市博思高科技公司研发的AI门岗机器人 实现物业小区管理从人防到技防的数字化跨越 该系统集成人工智能 物联网 云计算和容器应用管理等技术 支持多种认证方式 提升安全等级和居民通行便捷性 [1][2][3] 技术应用与功能 - AI门岗机器人支持人脸识别 刷卡 二维码和手机远程等多种认证方式 居民站在人脸识别区域仅两秒钟即可准确识别并开门 [1][2] - 系统实时监测通行状态 对尾随行为立即语音警示并上报后台管理中心 同时第二道门保持关闭直到异常解除 [2] - 系统接入美团和饿了么平台 实现数据互通 外卖员扫描订单二维码即可进入小区 后台实时验证订单信息确保仅本小区订单放行 所有进出记录实时可溯 [2] - 系统支持一键呼叫管理处 解决外卖快递最后一道门槛的通行与安全管理问题 [2] 实施效果与用户反馈 - 系统提升安全等级和居民出入便捷性与舒适度 居民反馈刷脸进门更方便且无需担心陌生人尾随 [1][2] - 系统在碧海红树园小区成功运行 其经验即将在福田区全区推广 [3] 行业战略与规划 - 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创新运用DeepSeek+场景运用 大语言模型算法 语义建模和自动分类 智能决策引擎等新质技术打造数智员工 AI员工已累计处理大量工程审核单 实现精准指引与高效闭环 [3] - 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将继续从工地 物管 城市更新 房屋管理等领域探索全链条数字化变革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催生住建领域生产力变革 率先探索人工智能行业运用范例 引领行业治理模式迭代升级 [3]
“桦加沙”过境深圳背后:报案超400宗,理赔最快半个钟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15:25
台风灾情与保险报案 - 截至9月24日下午3点深圳保险业接报案421起估损金额40074万元[1][3] - 相比7月台风"韦帕"的报案1100件和估损110975万元本次报案数量和估损金额均不足四成[3] 保险业应急响应与科技应用 - 多家保险公司启动大灾应急响应机制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分钟级极速理赔[1] - 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使用"三免四快"大灾理赔绿色通道远程定损后8分钟完成赔款到账[1] - 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28分钟内完成从报案到2600元赔款到账对于复杂案件1小时内完成全流程[1] 具体公司理赔案例与效率 - 中国太保产险深圳分公司开通"台风灾害绿色授权通道"实行"四免"服务10分钟完成车辆赔款到账30分钟内完成"深圳惠家保"极速赔付[2] - 太平财险深圳分公司通过线上查勘和小额快赔机制30分钟内完成3000元赔款支付[2] - 中国人寿财险深圳市分公司使用线上工具和现核快赔简化标准1小时内支付2000元赔款[2] 灾前预防与应对措施 - 平安金融中心提前一周疏通雨水井加固露天物品部署吸水装置数百人物业团队全员到岗LED预警系统实时联动备用电机保障核心系统运行[3] - 平安应急管理小组执行24小时轮值制度和"1小时一报"机制确保关键岗位全天候在岗[3] 保险产品与社会功能 - "深圳惠家保"为政府指导的普惠性保险自7月底上线后多次在台风暴雨中发挥保障作用有效筑牢灾害防护网[2] - 保险业展现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通过灾前预防和科技应用降低损失[1][3]
最新公布!深圳这些国企,位列榜单前三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15:23
深圳国资国企新媒体信息发布观察榜背景 - 南都·湾财社自2022年第一季度起对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及深圳国资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新媒体信息发布情况进行测评 以阅读量为主要参考指标观察账号影响力[1] - 2025年8月测评对象包括31个深圳国企一级账号和23个深圳国资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微信公众号 合计54个账号[1] 国企一级账号新媒体数据表现 - 8月国企一级账号整体数据回落 整体发文量小幅度下降 整体阅读量大幅度跳水 部分账号下滑过半[2] - 31个账号中有21个账号发稿量减少 深交易减少15篇 深安居减少10篇 特发集团减少20篇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减少10篇[2] - 21个账号阅读量下滑 部分账号降幅过半 特区建工集团阅读量增长16610[2] - 深圳巴士集团 深圳能源 深圳地铁分别以71篇 64篇 63篇位列发稿量前三位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 深智城集团 深圳免税分别以6篇 4篇 3篇位列后三位[2] - 深圳地铁 国信证券 深圳市东部公交分别以36.1万+ 13.5万+ 13.3万+位于阅读量前三位 特区建发集团和深圳资本集团阅读量分别为408和165[4] - 深圳地铁 深圳巴士集团 深圳燃气分别以4079 2881 1957点赞量位列前三 振业阳光招采 特区建发集团 深圳资本集团点赞量分别为9 6 0[6] - 深圳巴士集团 深圳地铁 深圳市东部公交分别以1882 1252 513推荐量位列前三 振业阳光招采 特区建发集团 深圳资本集团推荐量为0[8] - 深圳能源1月到8月始终位于榜单前十位 月发稿量维持在60篇上下 阅读量维持在5万上下[10] 深圳国资上市公司新媒体数据表现 - 23个上市公司账号中14个账号阅读量下滑 多数下滑过半 14个账号发稿量下滑[11] - 深特力 深圳航空 怡亚通分别以51篇 24篇 21篇发稿量位列前三位 英飞拓Infinova和天音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稿量为0[13] - 深圳航空 中集集团 中国平安分别以11万+ 50913 43212阅读量位列前三 深房集团发稿16篇阅读总量87[13] - 深圳航空 中国平安 海能达 万科周刊 国药一致 兆驰股份 特发信息阅读量均下滑过半 中集集团阅读量增长6699[14] - 中国平安 中集集团 深圳航空点赞量分别为878 862 717 深房集团 英飞拓Infinova 天音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点赞量为0[15] - 中集集团 中国平安 深圳航空推荐量分别为474 447 199 深圳控股 深房集团 英飞拓Infinova 天音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推荐量为0[18] - 深特力发稿量连续数月第一位但阅读量表现不如人意 特发信息发稿量波动剧烈从5月89篇回落至10篇[19] 整体运营情况总结 - 国企一级账号和国资上市公司账号内容产出节奏与传播效果 数据表现均与发展预期存在差距[20] - 头部账号凭借稳定发稿量与内容吸引力在发稿量 阅读量 点赞量等榜单中稳居前列 但尾部账号低迷持续 整体运营呈现头部支撑 中尾塌陷的失衡状态[20]
市值一度超两千亿港元!奇瑞上市,成今年港股最大车企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14:59
上市首日表现 - 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首日开盘价34.2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1.22% [1] - 盘中最高涨幅超过13%收盘价31.92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8% [1] - 首日开盘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港元收盘市值达1954亿港元 [1][2] 交易数据 - 首日换手率10.13%总成交量2868万股 [2] - 市盈率11.29市净率6.43 [2] - 盘中最高价34.98港元最低价33.88港元 [2] 投资者认购情况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308.18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亦获超额认购 [3] - 引入13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HHLR、上海景林、黄山国资委和地平线等合计认购比例占发售总量相当部分 [3] 财务业绩 - 公司营收从2022年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98.97亿元 [3] - 净利润从2022年58.06亿元提升至2024年143.34亿元 [3] 业务优势 - 连续22年保持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达54.6万辆海外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较高 [3] 资金用途与战略规划 - 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能源车型研发和下一代先进技术如智能驾驶攻关 [3] - 资金将用于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为未来增长注入动力 [3] - 上市为公司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提供重要资本平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