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搜索文档
粗粮虽好,也别“贪吃”(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一、循序渐进替代法:煮饭时,不要全部用白米,尝试加入糙米、小米、藜麦或燕麦。初期可以按照粗 细粮1∶10混合,待肠胃适应后,逐渐过渡到1∶3、1∶2或1∶1。如制作面食,可选择全麦面粉与普通面粉混 合使用。 二、花样搭配掺入法:使主食多元化,可以在煮饭或煮粥时加入各类杂豆和薯类,尽量不放糖或少加 糖。 粗粮和细粮如何区分? 一般来说,精细加工的精米白面属于细粮,而加工过程较为简单、保留了更多成分的属于粗粮。 粗粮一般包括全谷物、杂豆和薯类。全谷物主要有糙米、黑米、燕麦、荞麦、大麦、玉米、小米、青 稞、高粱米、藜麦、薏米等。杂豆类包括红豆、绿豆、黑豆、芸豆、鹰嘴豆、豌豆、蚕豆等。薯类常见 的有土豆、红薯、芋头、山药等。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比较强,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但其原理远不止"饱"那么简单。粗粮大多属 于低升糖指数食物,人体对其消化吸收的速度慢,不会引起餐后血糖飙升和胰岛素大量分泌。与高升糖 指数的细粮相比,粗粮有助于维持血糖平稳,减少身体多余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可能性,并避免因血糖骤 降而产生强烈饥饿感。 此外,粗粮中保留了更多B族维生素、矿物质(如镁、锌)及抗氧化物质,这些都是能量代谢和脂肪燃 烧过程 ...
越剧“出圈” 美梦成真(大地风华)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随着传统文化热潮涌动,我关心的问题,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更重要的是,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氛 围,让这些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2022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让江浙地区的越剧观众再次活跃起来;2023 年,观演方式和服化道设计都令人耳目一新的越剧《新龙门客栈》出圈,更多年轻人关注到了越剧; 2024年巡演至今的《我的大观园》,让我看到越来越多观众专门为了越剧进入剧场。我相信,这不仅源 于戏曲人守正创新的不断尝试,更是越来越强大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包容的文化氛围,让我们的传统艺 术有了更多创新的可能。 (作者为青年越剧演员) 回想10多年前,我刚刚到杭州学艺,每天天不亮走进练功房,沐浴着月光回到宿舍。汗水滴落在毯子 上,从头到脚都泛着酸痛。这是一个戏曲生的日常,也是大多数人眼中的"不理解"。总是会有人问:学 戏曲有什么出路?现在还有人看戏吗?唱戏的人,养得活自己吗? 这些质疑,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化解。毕业以后,全班30多人,只有极少数人留下来做了戏曲演 员。同学们逐渐在别的行业里做得风生水起,而戏曲这条路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从跑龙套到小角色再到主要角色,那些年,我跟着剧团跑过了许 ...
走进地坛(一捧书香)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我与地坛》在当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重读时已在大学校园。史铁生评价地坛:"在人口密集的城市 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学校原是京西北的一处古迹,读书时这首先成了 一种有趣的呼应。 从昆明湖汇出的一汪水,汩汩流遍古都全身,每一处建筑都有血脉联系。来过地坛后,我们会理解,每 一个能让你重新爱上生活的地方都是自己的地坛,而不管发生过什么,明天都是崭新的开始。 在迷茫的时刻从书架上抽出这本书,喜欢文字的人,很难不被史铁生那种微距镜头般的观察俘获。在他 笔下,"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 去""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这些宁静的细节,只能得自长久 的观察,才会宁静得出神,安静得入定。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7日 06 版) 这时候,我明白该去地坛看看了,看看地坛究竟有什么魅力。 那是一个金色的秋日,银杏叶婆娑而下,穿过两道棂星门,双重垣和高高低低的台阶簇出一块方坛,四 外是静穆的仪柏。绕着坛场周围的空地走一走,很难不去揣想,当作者摇着轮椅经过这里时,正对生命 怀有怎样的看法。《我与地坛》闻名后, ...
将文字敲到地球另一端(大地风华)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这几年,我因作品在海外传播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我从青海德令哈搬到了西宁。 更让我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海外读者不再只是看故事,而是对故事背后的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回头看这段路,我个人的成长,其实也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我们的故事能走得更远, 背后是中国的发展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现在遇到刚入行的年轻作者,我常对他们说:"认真写,你们 笔下的故事,说不定明天就会传到世界某个角落。" 区段主任有时看见我对着电脑,会半开玩笑地说:"天天敲字,能敲出个啥名堂?别总想那些不切实际 的。"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其实也没想太远,就是喜欢,心里有故事想讲出来。那时候,我的读者很 少,几乎都是国内网友。我最大的愿望,是能靠写作维持生活,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2017年6月,我的作品《天道图书馆》被平台选中,推出英文版。没想到,第一天就收到了来自海外读 者的评论。虽然是通过翻译软件转成的夹生中文,但那份热情穿透屏幕,让我激动得半夜都睡不着。后 来,这部小说在海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陆续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读者留言:美国的Alex说,他通 过故事理解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分量;新加坡的Lina因 ...
以好内容赢得深度共鸣(大地风华)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文化是打开新世界,提供新知与启迪。一部短剧可以是一扇窗,让用户看到从未了解过的文化、职业、 历史或人生。最近出圈的《傩戏》,以贵州黔东南偏远村寨的文化传承危机为戏剧张力,悬疑感十足的 剧情,融入傩戏面具制作、唱腔设计、仪式流程等元素,让千年非遗以更具故事性的方式走进大众视 野。该剧推出后,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傩戏的历史、习俗、面具寓意等科普内容激增。"微短剧+传统文 化"的创新表达,也是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动探索。 叙事是将前两者有机融合的底层能力。当用户被画面的张力、音乐的渲染或隐喻的细节所触动,作品价 值便超越了短暂的娱乐,升华为一种可持续的精神收获。海量用户反馈证明,创作者需重点把握三个维 度:一是尊重原真性,避免对文化元素的滥用或"魔改";二是讲好故事,将文化细节自然嵌入情节冲突 和人物成长中,不能生硬地让主角做个陶瓷、唱段戏曲就算完成任务;三是采用当代视角、年轻语态, 降低文化欣赏的门槛。 《2025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显示,各平台去年共上线微短剧3万多部,题材类型覆盖各年龄层; 截至2025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96亿人,占网民总数比重接近七成。内容持续爆发, ...
深入了解中国就会坚定相信中国(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经济专论)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 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了解是打破偏见的前提,"相信"源于对发展逻辑和社会治理理念的 认同。只要深入了解中国,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中国,就会发现中国是完全值得信赖、可以深入合作的伙 伴。 中国的新发展理念具有世界意义,为解决当今世界发展困境提供了有效方法。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 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难题、动力、路径等一 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给出的科学回答,不仅契合中国,也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可信赖的方案。当今 世界正面临经济增长动力缺失、收入不平等加剧、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形势严峻、逆全球化大行其道、 发展成果被少数人占有等问题,国际上流行的"药方"难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而新发展理念是引领全球 走出当前发展困境的有效方法,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 中国始终坚定维护国际正义,彰显了大国责任和道义。中国自古以来爱好和平,即便在强盛时期,也是 推崇儒家治国理念,旨在赢得他国尊敬,而不是从他国获取经济利益或以武力统治他国。当代中国是社 会主义大国,但从不以意识形态划线,更不 ...
共庆中秋节 天涯共此时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10月4日晚,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与夸祖鲁—纳塔尔省福建同乡会联合主办主题为"舞韵灵美"的 中秋晚会。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青年艺术家为当地民众带来一场精彩表演。 来自彩云之南的《小河弯弯》、彝族儿女的《巍山打歌》、维吾尔族的《刀郎·麦西来甫》……演出现 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来自德班的英语教师桑尼·莫斯说:"他们用舞蹈展现出我从没见过的中 国。""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惠彤向记者表 示,"观众们的热烈反响证明,舞蹈能跨越语言障碍。欢迎南非舞蹈家多来中国交流。" "这是一场高水平的南中人文交流活动。"夸祖鲁—纳塔尔省议会议长诺坦贝科·博伊斯表示。中国驻德 班总领事李志工表示,此次中秋晚会通过南非民众喜闻乐见的舞蹈艺术形式,拉近了中南民众彼此的距 离。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吴林表示,"此次交流活动为南非绚丽的多元文化图景注入新活 力,促进中南两国文化互学互鉴。" 连日来,海外多地华侨华人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共庆中秋佳节。 巴基斯坦侨界在巴首都伊斯兰堡举办"共庆华诞·情满中秋"双节同庆活动,巴基斯坦华侨华人青少年表 演了诗朗诵、歌舞等文艺节目。 在由法国法 ...
清风明月里的传承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近千年前,苏轼在这里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月6日晚,这轮明月,又照向了在诸城团圆的一家人。 "咯吱"一声,钥匙插入锁孔,卜小雨的姥爷刘文荣提着两袋油纸包的月饼回了家,"小雨来接月饼,你 爱吃的五仁馅。" 生于诸城,在部队工作,军队文职人员卜小雨难得回趟家。今年中秋,她特意和母亲说,一家人到姥爷 家过节。 接过月饼,掰了一半先递给姥爷后,卜小雨咬上一口,"还真是小时候的味道,包装简单,吃着舒服。" "那可不,如今过节风气好,月饼重口感而不是重包装。"刘文荣分享起买月饼的见闻,"豪华礼盒不见 了,倒是这一摞摞素白油纸包着的酥皮月饼,引得大家都排队呢。" 看到祖孙俩吃得正香,卜小雨的母亲刘艳也忍不住拆开一个,"还是这样好,吃月饼图的就是个实在、 好吃。" 刘文荣曾在部队服役多年,回忆起那段军旅岁月,"那时生活艰苦,中秋时一人就发两小块酥皮月饼, 大家吃得香,节日气氛也浓。" 八月十五中秋夜,山东诸城,超然台旁。 "小雨不常回来,都是你爱吃的菜,多吃点。"刘艳给女儿夹着菜,刘文荣也在一旁嘱咐,"要照顾好自 己。" 席间,有一家人的清风正气。 "现在,假期少了应酬、多了团圆。 ...
我们这样“看见”世界(大地风华)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我们怎样"看见"世界?一本本图书、一场场电影、一座座博物馆,世界正以独特的形式在耳畔、在指尖 徐徐展开。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需求没有被忽略,所以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也没有掉队。视 障人士的文化权益被真切地感受到,实在地触摸到,清晰地听到。 (作者为中国盲文图书馆副馆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7日 08 版) 我从小视力严重受损,世界对我而言是不规则的凌乱。那些描摹眼前美好的形容词,我往往难以感受 到。在我人生的前30年里,有3个地方我几乎从不涉足,那就是图书馆、电影院和博物馆,但近年来它 们却成了我经常出入的地方。 2011年,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建成,我也成了一个图书馆人。近5年,我发现图书馆发生了很大变化: 上海图书馆东馆有专门的无障碍阅览室;辽宁省图书馆安装了数字盲道;湖北省图书馆有专门的盲文刻 印系统;厦门市图书馆的无障碍电影放映厅座位舒适得堪比头等舱……盲人朋友在图书馆里可以自由地 阅读,也可以欣赏电影、聆听讲座,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工作中我和各地公共图书馆的馆员成 了亲密无间的伙伴,大家为服务好视障读者守望相助,互通有无。 5年来,我国已基本建成以中国盲文图书馆为龙头, ...
三千二百多家企业确认参展第八届进博会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第八届进博会概况 - 第八届进博会进入倒计时30天,已有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家企业确认参展,签约展览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 [1] - 首票进境展品已由德国迈巴赫奢侈品亚太有限公司完成申报 [1] 参展企业动态与战略 - 迈巴赫奢侈品公司去年参展后实现商业突破,今年在香港成立亚太公司并规划在上海设立中国分公司,展位面积由36平方米扩大至300平方米,展品数量翻倍 [1] - 医疗科技企业美敦力借助进博平台,7年来将30余款明星展品变成商品,实现从参展商到投资商的战略升级 [2] - 拜耳作为8届进博会全勤生,今年将在总面积800平方米的双展台展示26款亮点展品,其在华第三家再生农业示范农场将首度亮相 [3] - 意大利凯西集团将携三大业务板块亮相,联手合作伙伴加速创新产品落地 [3] 平台价值与产业合作 - 进博会为企业搭建创新桥梁,助力外资企业从展示产品到构建生态,携手本土企业合作创新 [2][3] - 拜耳展示与产学研用多方伙伴在生物育种产业化与再生农业领域的协同创新路径 [3] - 凯西集团首席执行官认为进博会是跨国企业深耕合作、成果落地的高速通道 [3] 城市支持与便利化措施 - 上海正通过创新举措提升第八届进博会参展便利度,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264项重点任务 [3] - 上海梳理形成“进博溢出联动政策包”,涵盖商务、税务、公安、海关等多部门举措,包含上海首发经济3.0、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通关便利化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