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搜索文档
大地风华|收获的味道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07日 第 08 版)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关键要素。 "十四五"时期,文化创造活力涌动,文化服务迭代升级。从键盘敲出的文学篇章,到舞台绽放的艺术光彩,从触 手可及的公共文化设施,到数字空间的文艺新业态,文化的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正有 力定义着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 ——编 者 用文化给生活充电 王震敏 我来自江西九江,主要从事茶文化推广工作,但我还有一个自己很珍视的身份——夜校学员。过去3年时间 里,我在九江濂溪区工人文化宫夜校先后上过茶艺课、插花课、古琴课和声乐课。每逢有课的日子,我都会提前 定上闹钟,婉拒其他聚会,雷打不动地出现在课堂上。 选择上夜校,主要还是出于兴趣爱好。生活日复一日,忙忙碌碌,总要找到一些乐趣嘛!像插花课上学的那 样,花材的色调、姿态得协调才好看,才有神韵。生活也得有不同的色彩,动和静、忙和闲也得协调,才有意 思。 我们夜校的课程里,最火的莫过于董福顺老师的声乐课。董老师是"网红"老师,经常将一些上课时的有趣视 频片段发在网上,粉丝很多,课要靠抢的。他讲课通俗易懂,说起如何运气、如何发 ...
交通繁忙 绘出经济活力(国庆中秋假期市场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国庆、中秋假期,行走在中国大地,目之所及皆是蓬勃的生机。 新时代新征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持续完善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正加快实现,流动的中国不断释放发展活力。 高铁站通宵运营。开行夜间高铁、实行双侧进站、新增安检通道、提供夜间候乘服务……国庆、中秋假 期,北京南站预计发送旅客252.6万人次。 高速服务区变身"景区"。参观茶博物馆、逛"西红柿集市"、品手冲咖啡……四川一批高速服务区、收费 站提升服务质量,高速服务区变身旅游景区。 机场披上"中国红"。航站楼内布满国旗,主题景观成了热门打卡点,国庆、中秋嘉年华活动热闹非 凡……吉林长春机场"中国红"氛围浓厚。 交通运输部预测,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 新线路,让出行更高效 刷新!10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3.2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攀升!同日,民航客运量为247.49万人次,同比增长3.2%。 数据的增长背后是综合立体运输网络提供的坚强支撑。 高铁触达更多地方,旅行"说走就走"。 "沈阳出发,不到2小时直达长白山。"9月28日,沈佳高铁沈白段正 ...
“老人孩子的看护有了新选择”(从一线看高质量发展这五年)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奶奶,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做月饼、做花灯。"马梓豪向幸福教育课堂跑去,吴云则转身走进旁边的居家 养老服务中心。室内,吴云戴上脑力测试设备,坐在电脑前逐题作答。 八月十五中秋节,午后树影洒落在辽宁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3岁的居民吴云牵着10岁 的孙子马梓豪来到这里。 "这是社区联合专业团队打造的'珠算启智·健康银龄'活动。"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晖说,后续将开设珠心 算课程,帮助老年人锻炼脑力。 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 到牡丹社区,在同大家谈起"一老一幼"问题时,总书记强调:"要抓好老龄事业、老龄产业,有条件的 地方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孩子们现在都是宝,要加强对下一代的养育、培养,确保身心健康"。 牡丹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60多栋老楼里住着3000多户居民。养老、带娃等难题一度困扰着大 伙。"以前,社区活动空间有限,孩子们没地去,老人们也闷得慌。"吴云回忆。 近年来,牡丹社区将废弃锅炉房拆改翻新,建起党群服务中心,推动"一老一幼"服务向"精"向"细"升 级。 如何实现家门口的"老有所养"? 《 人民日报 》( 2025年 ...
连片保护激活古村动能(走进传统村落)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玉龙雪山脚下的白沙村。 徐俊摄 和善均(左一)与徒弟在打制铜器。 和善均供图 拉市海湿地周围的传统村落。 徐俊摄 石头筑成古村落、铜具承载老手艺、民宿展现新活力……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文化意蕴深 厚。截至目前,玉龙县有24个村落先后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玉龙县以"突出重点、集群保 在石头城村,当地居民就地取材、随势建屋。 徐俊摄 护、连片发展"为理念,推动风貌保护、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2024年,玉龙县入选传统村 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编 者 石头城村,陡崖筑成古村落 从玉龙县城向北出发100多公里,盘山行路近3小时,终于来到了石头城村。金沙江畔有处凸起,坡面向 江、三面邻崖,宛如生长出的大"蘑菇",石头城村的内城就在这"蘑菇"顶上。 石头城村是元明时期古宝山州治所所在地,在险峻峡谷和滔滔江水间屹立了1300余年。 踏上石桥,走过书写"宝山石头城"的城门,可以感受到纳西族民众就地取材、随势建屋的建造智慧:凿 石筑城、凿石建屋、凿石筑路,一些家庭的桌椅、灶台、水槽等,也都是石头凿成。 要问石头城村为何风貌保存如此完好,自小在村中长大的村党总支副书记木文川只说了两个字:"太 ...
楼檐下流转的东方诗韵(文化中国行·华夏博物之旅·传统建筑)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山西应县,应县木塔山门前的木牌楼。 高 凯摄 北京东城区,地坛公园西门的牌楼。 本报记者 梁泽谕摄 北京海淀区的"小西天"牌楼,匾额上书"太平盛世"。 王昱昊摄 提到牌楼,人们或许会想到景区入口的点缀,或是古镇街头的标志。然而在中国文化的长轴画卷中,这 些石木构筑物早已超越物理界限,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独特一笔,更是镌刻民族记忆的立体史诗。 名实之辨 牌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兼具实用性和标志性的门式构筑物,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曾言其为"中国 风趣象征之一"。"牌楼"与"牌坊"称谓常通用,北方民间多称"牌楼",南方则习称"牌坊"。 关于二者的区别,学界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有无楼檐是关键,如梁思成先生认为,牌坊较牌楼简 单,虽亦四柱冲天,但柱间只有绦环华版,上面没有斗拱楼檐遮盖。也有观点认为,二者是同种建筑形 式演变发展的不同阶段,如万幼楠先生称,牌坊的高级型称牌楼。 从基本形制看,牌楼多呈柱身直达顶部的冲天式,或柱上有楼檐的屋宇式。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基座,常以青石砌筑,雕刻有缠枝莲、如意纹等吉祥图案,既防潮又彰显威严; 立柱,多选用楠木、柏木等质地较硬的木材,部分石牌楼则以整块花岗岩打造; 枋,为横向连接 ...
在剧场,收获人与人的“联结”(大地风华)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观看演出的部分戏票。 张劲羽供图 来江苏南京上大学后,我逐渐养成了进剧场观看线下演出的习惯。得益于学生公益票、惠民福利票等政 策,我与许多同为学生的戏剧爱好者们一样,可以用较低的成本频繁观剧。与"烧钱"的印象不同,戏剧 也许,在那个帷幕拉开、灯光暗下的时刻,属于舞台的"魔法"开始生效,再多的舟车劳顿都随之消散, 只留下满心的期待。每一个目不转睛的夜晚,观众们不约而同抛掉社会身份的束缚,将身心都交给艺术 性的愉悦,去完成一场穿越古今又环绕宇宙的漂流。我相信很少人会在剧场中感到孤独,不会再有如此 干净而心无旁骛的场合,让你感到置身于万物之中。 如今再度回望,我从戏剧中受益良多。它使我重新捡起了写作,使我习惯于凝视和思考,使我时常浸淫 在难以言喻的震撼和感动之中。剧场于我,于所有热爱这里的观众而言,就是一座美好的桃花源。它源 源不断地流淌出清澈纯净的喜悦,让我们看见并深信,在日常生活的平凡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美的天 地。 (作者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学生)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7日 08 版) 尤其近年来,繁荣的演出市场为戏剧爱好者提供了无比丰富的选择。许多经典剧目巡演10余年经久不 衰,各个院团的新作 ...
运动之后,如何进食(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想要减肥,运动后如何进食?目标增肌,练完不吃是否影响增肌效果? 运动固然能促进新陈代谢、燃烧热量,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营养。若运动后饮食不当,也可能导致运动 效果大打折扣。 糖原、脂肪、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都可以提供能量,但消耗的比例会因运动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短距离赛跑、举重等高强度、短时间运动中,糖原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在慢跑、游泳、爬山等中低强 度、长时间运动中,脂肪的供能比例会更高。蛋白质则会在糖原不足和长时间运动的情况下,少量参与 供能。因此,运动后的饮食也应有所侧重。 《国际运动营养学会杂志》介绍,每1公斤体重摄入0.8克至1.2克碳水化合物与0.2克至0.4克蛋白质较为 合适。由于大部分碳水化合物是合成糖原的"原料",针对运动中糖原的消耗,应该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 的食物,如荞麦面包、香蕉、燕麦等,能快速补充能量。对于运动中脂肪的消耗,虽然不少人努力运动 是为了减脂,但出于维护机体免疫系统的考虑,最好不要完全避开脂肪的摄入,在运动后可适当吃一点 坚果、牛油果等。在运动后适量补充鸡蛋蛋白、精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能促进肌肉恢复,提升 身体机能。对于有科学减重需求的人群和希望 ...
四川达州:巴山峡谷迈向文旅高地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四川达州巴山大峡谷桑树坪。 资料图片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巴山大峡谷的玉米地里已响起铿锵的锣鼓。村民们在"歌头"领唱下,敲着锣打着 鼓,一声"早晨来时雾沉沉"的唱腔破晓而出,几十把锄头应声落下。泥土翻飞,草屑四溅,玉米叶上的 露珠随着节奏震颤。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传承人未曾想到,濒临失传的祖辈田间劳作呐喊,如今成了巴 山大峡谷一道鲜活的文化风景。 巴山大峡谷位于四川达州市宣汉县东北边缘,是大巴山南麓一道巨大的地球"褶皱"。这里的海拔从452 米陡然攀升至2480米,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垂直气候奇观。峡谷内,55条瀑布飞泻而 下,72个溶洞暗藏玄机,99座奇峰直插云霄。獐、麂穿梭林间,崖柏、楠木点缀山崖,1300多种中药材 在云雾中生长。 景区这种活态利用,正是当地多年来系统性保护与推广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成果体现。早在2012年, 宣汉县便对其进行艺术提升,以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为表现主题,精心编排了大型原生态歌舞《幸福生 活抿抿甜》,并成功将其送上了央视舞台。为夯实传承基础,当地不仅每年在巴山大峡谷举办川东土家 族薅草锣鼓赛歌会,还组织学者深入研究,形成系列学术成果。 新业态也在巴山大峡谷生长。 ...
“鸿雁来”与“鸿雁来宾”差异在哪(文化中国行·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从"来"到"来宾",一字之变展示着先人将自然现象转化为人文符号的独特智慧。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对 自然的敬畏与诗性解读。在古人看来,鸿雁迁徙有秩序、有层次,呼应着人间的礼仪规范,因而赋予这 一自然现象以社会伦理属性,并以精准的文字表达其所体现的"主宾有序"的伦理观。在这种关联中,蕴 含着古时"观物取象"的哲学思维,也为现代人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具象而生动的注脚。 鸿雁南飞,是人们熟知的秋日风景。在白露和寒露这两个秋季节气中,皆以"鸿雁"作为物候标识,即: 白露第一候"鸿雁来",寒露第一候"鸿雁来宾"。 从白露到寒露,同一片天空中飞过的都是由北向南的鸿雁,"来"与"来宾"差异究竟在哪?一个"宾"字, 道尽了时序之妙、文化之美。 从"来"到"来宾",一字之差藏秋意。从字面上看,"鸿雁来"中的"来"字,有"初来""先来"之意。而"来 宾"中的"宾"字,在甲骨文中形似屋宇下迎客,本义为"客"。《说文解字》中释义为"宾,所敬也"。 但"宾"字在此处并非"宾客"的泛称,而有"后续者""晚来者"之意。在古籍中,也有"雁以仲秋先至者为 主,季秋后至者为宾"的记载。将"来"与"来宾"联系起来,文字便有了层次分明的画面感——白露 ...
推动共建阿中命运共同体,更好应对时代挑战(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10-06 22:01
第二届阿中峰会将于2026年在中国举办,这将是阿中关系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阿拉伯国家期待双 方就加强全面务实合作达成广泛共识,为阿中关系发展擘画蓝图,为推动共建阿中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 力。 阿中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和相近的发展理念,都主张加强国际团结协作,都提倡加强文明交流对话,都 追求克服困难推动国家发展振兴。这是阿中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根基 阿拉伯国家与中国传统友谊深厚,古老的丝绸之路让阿拉伯人民和中国人民相互走近。近年来,阿拉伯 国家同中国关系蓬勃发展,树立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阿中加强合作,为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 世界注入稳定性和希望。 阿拉伯国家和中国都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彼此关系。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 联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双方要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 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2022年,习近平主席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 阿拉伯国家峰会,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峰会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 阿中将在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各领域加强合作,并启动了"八大共同行动",强调双方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