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搜索文档
假期驾驶新能源车上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能保障吗?
人民日报· 2025-10-06 01:04
"正在充电……"听到提示音,确认好屏幕数据,游客张宁和家人就去服务区大厅休息了。 和张宁一样,在甘肃武威"凉州印象"主题服务区,不少人停车充电。一排排充电桩前,各种类型的新能 源汽车正在接受"补给"。 国庆、中秋假期,张宁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从陕西西安出发,自驾新能源车前往河西走廊旅游,武威 的"凉州印象"主题服务区让他感到惊喜:"文化味儿很浓,充电也方便!" 张宁计划从西安出发,先到兰州,再经过武威、张掖、嘉峪关进入酒泉,最终到达酒泉下辖的敦煌市, 全程高速约1600公里。 这次,张宁长舒了一口气。出发前,他在"甘肃高速"公众号上看到一篇"出行指南"。还没到服务区,张 宁的妻子就打开指南里推荐的小程序查看——哪里有充电桩、充电类型是什么、数量多少、使用状态如 何等信息一应俱全。一开进武威服务区,张宁看到密密麻麻的充电桩,涵盖不同品牌、不同类型,既有 快充,也有冷液超充。根据提示,他找到一个快充车位停下,插入充电枪。 "小程序就能实时显示状态,效率高,我们也安心。"张宁说,他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是80千瓦时,从 剩余电量16%到充满,快充用时40多分钟,如果使用冷液超充,用时可以缩短到20分钟左右。 一家人吃饭 ...
《人民日报》10月5日头版刊发文章 “我们的最薄‘手撕钢’量产了”
人民日报· 2025-10-05 23:50
公司运营与生产 - 公司车间在10月4日下午满负荷生产,最薄0.015毫米“手撕钢”已实现量产 [1] - “手撕钢”生产经过压延、清洗、光亮、拉矫、纵切、包装等自动化步骤,单日产量可达3吨左右 [1] - 最高端“手撕钢”产品价格堪比黄金 [1] 产品技术与研发 - “手撕钢”被喻为不锈钢乃至钢铁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厚度从0.02毫米进步到0.015毫米 [1] - 产品性能全球领先,实现了国产替代,平均价格从进口价300万元/吨降至100万元/吨 [3] - 近5年来研发团队不断取得突破,一批“高精尖特”产品走向市场 [3] 市场需求与应用 - 高端钢箔需求越来越大,公司总经理连续几年国庆假期无休以紧盯生产和研发 [1] - 产品供给国内头部手机厂商,是市面流行折叠屏手机的关键材料,能承受数十万次折叠而不变形、不断裂 [2] - 产品应用广泛,包括手机音量键弹片、柔性太阳能组件模具、磁悬浮列车电缆基底材料等 [3] 财务表现与客户合作 - 公司“手撕钢”产值从2021年的5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近8亿元 [3] - 上海超导科技有限公司从长期依赖进口转为主动合作,2023年公司向其供货10余吨,未来有望达到百吨级 [3]
大力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
人民日报· 2025-10-05 23:20
践行生态优先,优化城市空间规划。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环境优良的重要表现,对于提升城市 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高度集聚区,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 性和生物多样性长期面临巨大压力。大力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必须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 文明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规划,使城市空间规划更有利于保护和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助力建设创新、宜 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公园、绿道、河湖海岸、自然保护区等城市蓝绿空间 是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也是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关系的重要场所,对恢复生物栖息环境、增强城市 生态韧性、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关键作用。要在城市规划中提升城市蓝绿空间的容量和质量,科学布 局并串联分散的公园、湿地、森林、河流等生态节点,细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恢复措施,建设 生态廊道和动物通道,增强栖息地的连通性,拓展物种生存空间,为生物栖息繁衍创造良好环境,推动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网络。 厚植生态基底,激活城市发展动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 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协 ...
厚植合作沃土 共筑发展之路(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10-05 21:52
上合组织战略方向与成果 - 上合组织确立了未来10年发展战略并决定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 [2] - 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以加强合作并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2] - 经济合作是重要支柱 重点领域包括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减贫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 经济合作与具体项目 -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改善了巴基斯坦的交通 能源和产业基础设施条件 [3] - 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 光伏新能源技术在巴基斯坦逐步推广 促进其工业化 现代化发展 [3] - 上合组织成员国中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这些产品便利生活并成为沟通纽带 [4] 人文交流与平台建设 - 人文交流是上合组织的重要纽带 中国推动文明对话 青年交流 智库合作 [3]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促进多国青年通过学习工作增进理解与信任 [3] - 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为巴基斯坦农学生提供学习培训 [3]
勇立潮头向未来(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0-05 21:52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与成就 -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重大国家战略,旨在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2][3] - "十四五"时期大湾区经济总量跃上14万亿元,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3] - 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29] 基础设施硬联通 - 深中通道通车一年日均车流量超8.64万车次,约占跨珠江口车流总量1/5,将珠江两岸车程减至半小时以内[6][7] - 黄茅海跨海通道与港珠澳大桥衔接构成"超级通道",连接江门、珠海、澳门、香港4座城市[7] - 广佛南环、佛莞城际等"四线贯通"横跨5座城市,广深港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营,澳门轨道交通接入广东高铁网,"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形成[9] - 今年上半年广深港高铁运送跨境旅客150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390万人次同比增长33.4%,港珠澳大桥通关量破千万比2024年提早25天[10] 规则机制软联通 - 跨境支付通上线,AlipayHK、MPay接入大湾区核心城市地铁公交系统,港澳居民电子钱包覆盖约200个跨境小程序[12] -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优化,"粤车南下"积极筹划,粤港澳"三地一锁计划"、跨界车辆信息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等政策落地[12] -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帮助在港经营内地企业获取贷款近亿港元,金融领域"债券通"升级、"跨境理财通"优化,18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境通办"[25][26] - 前海合作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同比增长8.6%,进出口总额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同比增长7.4%[27] 科技创新协同 -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运营的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已有34个创业项目落户,打造"前店后厂"模式[15]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实质推进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集聚科技企业440余家、科研人员超1.5万人,PCT专利申请量超1700件[16] - 中国散裂中子源向全球科学家开放,约1/5用户来自粤港澳,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17]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首次排名全球第一[19] 产业与市场开放 - 广东合兴食用油有限公司持续增资扩产,规划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将更多内地优质产品带入港澳市场[12] - 深港青年梦工场自2014年成立已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028家,逾20万港澳居民在广东工作生活[13] - 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吸引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世界500强企业[28] - 今年上半年珠三角九市进出口总值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1%创历年同期新高[28]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新时代画卷·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0-05 21:52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十四五"时期,山东东营持续完善黄河保护机制,加强生 态环境治理。图为东营红滩湿地旅游区生态湿地。 刘智峰摄(影像中国)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索 南达杰保护站,巡山队员给被救助的藏羚羊幼仔喂奶。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近年来,长江水质不断提升,部分重点保护物种数量上 升。图为在湖北宜昌葛洲坝下游二江水域拍摄到的长江江 豚。 王 罡摄(影像中国)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位于河北承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云雾缭绕,林海浩 瀚。"十四五"时期,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 提高约2个百分点,我国成为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刘满仓摄(影像中国)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坚持源头防治、综合施策,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图为 北京永定门一带秋景。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浙江嘉兴立足氢能源领域资源优势,持续拓展氢能示 范"应用链"。图为嘉兴港乍浦港区,氢能重卡在集装箱码 头运输作业。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
“欧中合作具有广阔空间”
人民日报· 2025-10-05 21:52
"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在同济大学,我曾参与接待来自欧洲的考察团体。无论是在中国广泛布 局的德国工业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法国药企,还是来自荷兰以及北欧国家的企业,都想与中国合作, 都想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费可迪说,"我相信欧中合作具有广阔空间。" 费可迪表示,欧中双学位项目、联合科研合作以及创业孵化、技术对接等,都为双方合作创造了重要基 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帮助欧中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成为未来欧中合作的坚实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6日 03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在中国期间,我几乎跑遍了各省份的顶尖大学,促交流、谈合作。中国的发展变化太快了。欧洲需要 更好地了解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共赢。"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驻华代表费可迪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 表示,"欧中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推动科技、教育、产业等领域合作升级。" 费可迪是西班牙知名经济学家、工程学教授,自2014年赴中国上海工作,在华从事教学工作已超过10 年,曾担任同济大学中西学院外方院长。费可迪说,同济大学见证了欧中合作不断深入。法国、意大 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相关部门都与中国顶尖学府建立了深 ...
以旧换新,激活县域消费市场(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10-05 21:52
政策影响 - 国家加大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力度,政策覆盖至县城和农村,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1] - 政策引导有效打通老旧家电回收处理、新品销售配送安装等环节,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1] 市场需求 - 县域消费者对绿色、智能、高品质家电的需求日益旺盛,老旧家电因高能耗和安全隐患面临淘汰 [1] - 以旧换新政策促使更多高效节能、功能先进的智能家电加速进入百姓家庭 [1] 行业与企业动态 - 县域市场连接城乡,是潜力巨大的重要消费市场组成部分 [1] - 越来越多企业将产品研发和市场布局向农村地区延伸,创新服务模式以打通以旧换新最后一公里 [1]
开出一条新路来(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10-05 21:52
探访粤港澳大湾区,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创新创造,展现着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令人倍感新奇、振奋。 珠江两岸,伶仃洋上,景色宜人,动能澎湃,气象万千。繁荣稳定的香港、澳门,活力四射的珠三角九 市,既是粤港澳大湾区拔节生长的见证,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写照。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值得期待!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6日 02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6年间,这片土地以一往无前的胆魄勇向涛头立。突破与前进的每 一步,都得益于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有机结合。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最高、最具"含金量"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改革不曾停顿,开放从未 止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持续增强,粤港澳三地命运与共、同频共振,创造着一个个高质量 发展的奇迹。 ...
古厝新生,下足“绣花”功夫(文化中国行)
人民日报· 2025-10-05 21:52
古城保护与修缮 - 泰宁县自2021年起系统性推进古城保护修缮,修缮前古城危房率高达40%[7] - 通过“条件成熟一栋修缮一栋”等多种方式,已完成古建筑修缮130余栋,目前仍有260多户原住民居住在古城内[9] - 修缮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则,并明确区分古代构件与现代替换构件以记录维修历程[10] 业态活化与商业发展 - 负责收储修缮的明城公司制定详细招商规划,根据不同街区特点引导引入茶舍、非遗展示等业态[13] - 商业活力显著提升,同一地段店铺月租金从2003年的300元上涨至近9000元[12] - 鱻鱼馆店铺面积扩张,包间从3个增至7个,旅游旺季日营业额达1万元以上[13] 旅游人气与经济效益 - 2025年上半年泰宁古城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较2021年同期增长114.56%[13] - 古城内福建(泰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截至2025年8月已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14] - 共享茶室等新业态在节假日客流量大,显示出强劲的旅游吸引力[13] 文化传承与非遗融合 - 古城内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包括每周六的免费棕编课堂和每晚的泰宁山歌表演[14] - 打造非遗共同体,将49项非遗开发成研学课程,邀请传承人与游客互动[14] - 梅林戏等传统艺术尝试与舞蹈、流行音乐结合创新,以吸引更广泛受众[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