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搜索文档
今年上半年 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
央视网· 2025-09-29 06:55
央视网消息:9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 问。 发布会上介绍,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规模稳步扩大、 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 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 国内居民出游人次、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3.15 万亿元。 ...
经济血脉更畅通:前8月社会物流总额229.4万亿背后的活力与韧性
央视网· 2025-09-29 06:55
从消费领域看,1—8月,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5%,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线上消费物流持续活跃,即时 零售交易额和直播电商交易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何辉: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下,消费品需求,包括家用电器、电子信息,也包括一些运动器材 之类的等等跟民生健康相关的一些品类,物流需求加快回升;另外一个就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它带来了一些传统产业,需求结构 的改善,特别是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物流需求释放。 此外,国际物流呈现规模与质量双升的态势,1—8月中亚班列累计开行9626列,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跨境电商等需求带动 下,1—8月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2.6%。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9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4万亿元,物流运行保持平 稳恢复态势,具体情况来看报道。 1—8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29.4万亿元,同比增长5.2%,8月份同比增长4.8%。物流规模稳步扩张。从工业领域看,装备 制造业物流需求贡献突出,1—8月同比增长8.1%。其中,电子、电气机械、汽车行业物流需求较快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此外, 高技术及数字化相 ...
工人掉进机器 做出的月饼卖出?官方:纯属谣言
央视网· 2025-09-29 06:55
下一步,该局将加大对辖区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请广大市民和 网民不信谣、不传谣。 2025年9月6日10时56分,合浦县浦缘丰食品有限公司调试设备过程中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一名员工 操作不慎,手臂被面粉搅拌机卷入,头部夹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该局和属地乡镇政府、 派出所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组织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等工作。 事故发生时,该企业尚未开始生产月饼,事故发生后,该局第一时间责令企业停产整顿,至今未恢复生 产,不存在网传情况。 央视网消息:据"合浦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29日,广西合浦县应急管理局发布关于合浦县某月饼 企业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的情况通报。近日,网络上流传"合浦某月饼厂工人掉进机器,几天后才被 发现""做出来的月饼被卖出去了"等信息,经调查,相关传言纯属谣言,严重误导公众,造成极其不良 的社会影响。 ...
“双节”出行保障有力:航司精准增投运力,租车市场强化车辆供给
央视网· 2025-09-29 06:51
国际方面,多家航司新增加密一批国际航线,满足旅客假期出行需求。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租车订单预计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租车出行订单同比将有两位数以上增长。假期期间将重点加强一线城市、旅游资源富集 地区、热门自驾游线路沿线城市,以及机场、高铁站等综合客运枢纽等区域租车车辆的投放。 记者从多家航司了解到,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航空公司将精准加大运力投放,主要覆盖赏秋、出境等热门旅游目的地。其中,东航 将投入816架客机,包括11架国产大飞机C919,加密上海浦东—喀什、伊宁、大同、敦煌等国内航线。南航计划假期安排增班超 2700班次,计划执行航班量4.8万班次。主要投放在广州、深圳、华东等旅游及返乡热点航线上。国航也计划在假期期间增投热点 航线航班,重点优化机型配置。 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假期临近,根据民航局的预测,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920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最高水 平。为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多家航司增加运力投放。 国庆中秋假期多家航司增加运力投放 满足出行需求 ...
团圆餐桌添足“鲜味” 节前走市场看假日“菜篮子”“果盘子”新趋势
央视网· 2025-09-29 06:31
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佳节临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丰富、价格平稳。各地加大备货力度、加强生活必需品的巡查监管,全方位满足节 日消费需求。 在北京西四环的一家大型生活超市,刚刚调改完的店面焕然一新,从蔬菜瓜果、海货生鲜到各类日用品琳琅满目,品种多达13000款。针对节 日需求,超市还上新了螃蟹、特色月饼、现烤桂花欧包等十几款新品。 记者了解到,随着健康商品成为消费者的刚需,店内加大了低盐、低糖、低脂的健康食品供应力度。目前,店内商品总体备货量达到了平日3 倍以上。国庆节期间,还将增加10辆以上的物流车辆以保障节日供货。 浙江杭州利用统一数字化溯源系统,保障节日供应健康安全。在杭州最大的社区生活超市里,大到猪肉牛肉,小到小葱大蒜,都可以手机扫码 查询产地、批次号、农残检测报告等信息。 江西德安、江苏盐城等地,通过延长超市营业时间,方便市民采购。同时,重点对蔬菜、中秋月饼等节令食品进行现场抽查。 商务部将启动节日期间生活必需品日报监测制度,指导各地加强产销衔接,拓展采购渠道。组织重点批发市场、商超门店根据节日消费特点, 增加肉类、叶菜及节日特色商品备货,满足居民节日消费需求。 在江苏阳澄湖,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携带着 ...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多样化服务保障百姓乐享假期顺畅出行
央视网· 2025-09-29 06:31
此外,9月29日至10月2日、10月7日至10月9日,铁路部门在确保安全前提下还安排开行夜间高铁。在北京、太原至粤港桂云方向,上海至粤港 方向,北京、上海至川贵方向安排加开高铁动卧。 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期间,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一批2025年新增线路和夜间高铁的 开行,将为假期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这个假期,2025年新增的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沈阳至佳木斯高铁沈阳至白河段、襄阳至荆门高铁、重庆东站等新线新站投用和京哈高铁 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将有效提升区域旅客运输能力。 各地铁路部门将密切跟踪客流运行情况,及时增开中短途旅客列车。同时,持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旅客列车,方便沿线群众出 行。 "火车向着景区开" 打造假日消费新场景 这个假期,大家外出旅行热情高涨。铁路部门安排开行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串联沿线美食、美景和人文名胜,激活假日消费潜 能。 在"火车向着景区开"的同时,铁路部门优化旅游列车开行时刻,压缩途中运行时间,有序衔接景区营业时段,实现"昼游夜行""快旅慢游",让 旅客体验更美好。 亲子游、研学游 ...
IP联动火爆出圈!“电影+”多元跨界成为打开拉动消费、产业升级“金钥匙”
央视网· 2025-09-29 06:30
央视网消息:2025年以来,电影产业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为一部电影奔赴一座城"成为文旅新趋势。国家层面连续推出 政策,支持"电影+"业态创新,通过影旅融合、票根经济等方式,使电影成为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江苏,部分影院推出"电影+民乐表演""电影+非遗美食"活动,实现"影院赚人气、非遗得传承、观众享实惠"的三赢。在盐城建湖的电影院, 映前的等待时间,大家可以一边欣赏古筝表演,一边品尝当地非遗美食建湖藕粉圆。观影结束还能买上九龙口大闸蟹、三伏酱油、建湖大米、 莲藕汁等当地的土特产带回家。影院转型城市文化客厅,IP联动撬动消费,各地影院正从单一观演场所升级为复合型文化消费空间。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电影关联消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商务部等9部委日前发布《关于 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一系列政策举措促 进"电影+"消费不断提质升级。 日前,"跟着电影游浙江品美食"暑期消费季暨2025年电影消费券发放活动正式启动。浙江面向全省发放价值3680万元的电影消费券,优 ...
“十四五”社会民生“成绩单”出炉 “数”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性支撑更稳
央视网· 2025-09-29 06:30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9月28日发布"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十四五"以来,我国人口总量总体稳定,人口发展质量 不断提高,就业总体稳定,居民收支稳步增长,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314元,比2020年增加9125元。扣除价格因素影 响,2021—2024年年均实际增长5.5%,与同期GDP增速同步。 截至2024年末,全国人口总量为140828万人,人口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我国城镇人口达94350万人,城镇化率为67.00%,比 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就业人员继续增长。2024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比2020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 纳就业能力增强。2024年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2020年末增加6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 业"蓄水池"作用更加凸显。 从支出看,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支出较快增长,2021—2024年年均增长10.0%;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 年均增长9.5 ...
精细化安居体系引才聚智 化解存量房源闲置楼宇“变身”人才之家
央视网· 2025-09-29 06:30
来自江苏扬州的王心乐,2019年应聘到宿迁泗洪的一家建材公司,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由于离家 较远,租房和生活成本相对较高。2023年,公司为他申请了人才公寓,不仅离公司近,价格还比周边低,彻底解决了他的后顾之 忧。 宿迁泗洪人才公寓所在的小区,此前由国企平台收购用作安置房,但因户型适配性不足、商用水电气成本较高等原因长期闲置。为 此,市、县两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利用"盘活存量闲置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将该存量资产盘活改造为2.3万平方米的青年 人才社区。新引进到当地,工作在城区范围内,无房产的本科以上的各类人才均可申请。 央视网消息:在江苏宿迁,当地以人才公寓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化解存量房源,将闲置楼宇"变身"人才之家,打造城市引才聚智新 模式。 2025年,宿迁出台《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加快构建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一个社区"的多 层次人才公寓供给体系。在此基础上,当地还通过落实民用水电气价格、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有效降低运营成本,项目租金较周 边市场价低20%。 宿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长江介绍,下一步,计划3年新增2.1万套高 ...
“更”新生活更绿、更智慧 建筑业绿色转型重塑产业竞争力 抢占经济制高点
央视网· 2025-09-29 04:05
穿"发电外套" 三面光伏幕墙实现25%用电自给 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高117米,共有23层办公区,日均用电量约6000度。大楼的零碳方式与传统的屋顶加装光伏不同,东西南三面都采用了 建筑一体化光伏玻璃幕墙,相当于给大楼披上了一件"发电外套"。 这些幕墙深浅交替分布,其中浅色部分是每层的透光玻璃窗,而深色部分,则是建筑光伏玻璃,覆盖每层的楼间板所在位置。这种排列方式, 让大楼在不影响楼层采光的同时,还能实现光伏发电。 "隐藏能源"发力 退役汽车电池变身绿电"储电仓" 在大楼底部还安装着"隐藏能源",14块淘汰的汽车动力电池在这里继续发挥余热。电池每天进行一充一放,不仅可以将光伏玻璃幕墙产生的多 余电量存储在其中。在深谷时段,电网内大量无法消耗的清洁能源也可以以每度0.22元的低价进行存储,供用电高峰期或雨天、阴天使用,有 效调整用电负荷。 央视网消息:2025年8月,位于山东青岛崂山区的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正式启用。之所以叫"超阶",是因为除了光伏发电外,这个大楼还通 过梯次储能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放电,实现100%绿能替代。 通过V2G技术,大楼内的电动汽车就可以变成移动储能体,作为大楼能源的"蓄水池",参与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