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社
icon
搜索文档
首个全国科普月:50余万场活动掀起热潮
新华社· 2025-09-28 18:19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记者28日从中国科协获悉,截至目前,各地共组织 各类重点科普活动50余万场,300余万名科技工作者投身其中,在全社会掀起了广覆盖、高质量的科普 热潮。 科普报告、科技探馆、科普研学、科学运动会、科学之夜、科普市集等多彩活动缤纷呈现;跨行业、跨 地域前沿科普交流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搭建思想碰撞的平台;科普创新实验室、"科创成果向未来"活动吸 引青少年广泛参与;系列科普活动走进街道社区、步入田间地头…… 据介绍,今年全国科普月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开展分众化、精准化科普。据不完全统 计,100多家全国学会组织前沿科普活动,1000余家高校星火馆面向公众开放,46家中央企业科协、96 家企业科协联合会、225家国家级科技园区科协及地方园区科技企业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近3000场。 "云上"科普同样精彩。"科普之光·大型网络展播活动"连播30天,吸引超5亿人次公众共享线上优质科 普。"千万IP创科普"网络科普联合行动累计动员用户超千万,征集作品达471万个,话题传播量超138.5 亿人次。 据了解,全国科普月期间,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 ...
沈白高铁来了 长白山站得这么逛
新华社· 2025-09-28 18:19
高铁线路开通 - 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沈阳至白河段于9月28日正式开通 [1] 车站建设 - 长白山车站作为途经站点位于长白山脚下 [1] 媒体报道 -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了相关报道内容 [1]
长假在即 北京大兴机场预计将迎130万旅客
新华社· 2025-09-28 18:19
"十一"长假即将到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预计10月1日至8日假期期间,机场将运送进出港旅客130.8万 人次,计划执行航班7925架次,较去年同期预计分别增长6.1%、4.6%。节前高峰日将出现在9月30日。 记者:王普、王修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西藏在建投资最大中型水库大坝顺利封顶
新华社· 2025-09-28 18:19
巴青县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工程建设面临高海拔、低气压、温差大等多重挑战。"为保证工程质量 和耐久性,大坝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加土工膜砂砾石坝的混合坝型设计,抗渗、抗冻、抗腐蚀性能更 优。"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梅帕塘水库工程项目负责人范志坤介绍,他们开展相关工艺试验,深入分析 浇筑层厚、碾压遍数等参数,确保施工质量。 记者了解到,梅帕塘水库工程将于2026年6月完工,可满足下游河道两岸4.44万亩草场灌溉需求,解决 巴青县与索县约5.31万人的城乡生活用水问题。工程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记者刘洪明) 新华社拉萨9月28日电 地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杂色镇索曲河中游河道的西藏梅帕塘水库工程大坝 28日顺利封顶,标志着水库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梅帕塘水库工程所在地平均海拔4100米,总投资14.35亿元,水库总库容为2410万立方米,坝顶总长为 539米,最大坝高55米。作为西藏重点水利工程之一,梅帕塘水库工程是西藏在建投资最大的中型水 库,也是那曲市单项投资最大水利项目。 ...
2025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在厦门开幕
新华社· 2025-09-28 17:16
与会非洲代表高度评价、积极响应中方提出的合作倡议和举措,表示论坛契合非洲国家数字化转型 的发展需求,愿深化与中国在数字经济、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人工智能治理、网络媒体等领域的合 作,携手构建中非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本次论坛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承办,厦门市网信办协 办。 新华社厦门9月28日电(记者付敏)2025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28日在厦门开幕。开幕式上, 中非互联网合作成果发布,中方提出《携手构建中非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5-2026)》, 成立"中国在非洲互联网企业合作网络",并将继续举办网络安全、数字经济研修班。 本次论坛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谱写中非数字合作新篇章"为主题,设置"弥合数字鸿沟与数 字转型发展""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网络媒体合作与促进民心相通"四场分论 坛。来自中国和32个非洲国家的政府机构、高校、智库、新闻媒体等约400名代表出席论坛。 ...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晒出“成绩单”,揭示更多“何以中国”的答案
新华社· 2025-09-28 16:47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京发布近五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总计12项,涵盖田野发掘和研究阐释两大方面。 每一项成果,都像一把钥匙,解锁着我们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认知,让沉睡地下的古老历史,发出时代的新声。跟随考古学家的探 寻,"何以中国"的答案愈发清晰。 【为探寻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心性遗址提供了重要支撑】 《大山前第Ⅰ、Ⅱ地点发掘报告》揭示了大山前遗址在半支箭河中游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中心地位,廓清了赤峰地区由夏家店下层文化至夏家 店上层文化,乃至战国时期遗存在文化发展上的连续性,深化了对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群的分期及其年代的认识,证实该区域青铜时代主营粟作 的经济形态。 【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提供实证】 《泉州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20年·泉州市舶司遗址2019—2021年》公布了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20年、泉州市舶司遗址 2019—2021年考古调查发掘成果,修正了该遗址宋元时期水池遗迹的南岸线位置,提出泉州市舶司遗址的四至范围大致为西南依竹街、东北到马 坂巷西侧道路和马坂巷之间、东南至水 ...
坚持党校姓党 牢记党校初心
新华社· 2025-09-28 15:58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题:坚持党校姓党 牢记党校初心——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党校(行政学 院)工作注入动力指明方向 "新征程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校姓 党,牢记党校初心,更好为党育才、为党献策。" 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山西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 骞进备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校姓党',这既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做好党校 工作的根本遵循。" 骞进表示,聚焦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头等大事,山西省委 党校(行政学院)要深入实施"教学质量提升""科研咨询能力提升""队伍建设强基"三项工程,自觉在党 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精准定位,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 全国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会议9月28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党校(行政学 院)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与会同志和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一致表示要不折不扣 落 ...
以民族气派铸就抗战史诗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首演
新华社· 2025-09-28 15:31
歌剧《红高粱》以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高密乡为背景,浓缩了九儿、余占鳌等普通人的爱恨纠葛与抗日史诗,从接亲闹剧到高粱地私语,从酒坊丰 收到血色抗争,八场剧情层层递进,将个体命运与民族危亡紧密交织,生动再现了抗战历程中中华儿女的觉醒与坚守。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首演。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宋依黛、杨淑君)一声唢呐划破剧场寂静,在急促音符中,一顶花轿缓缓登场,盖着红盖头的九儿静立在红色灯光 中……9月27日晚,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迎来首演,以艺术之名回望浴血岁月,用歌剧之声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作为国家大剧院倾力打造的作品,编剧莫言七易其稿,创作了有别于原著小说的歌剧。该剧由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 吕嘉执棒指挥,导演王筱頔执导。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首演。新华社发 导演王筱頔表示,希望通过"天圆地方"的舞台视觉空间,将红高粱象征的民族觉醒与抗争精神,以及角色内心对真与爱的渴望,充分传递给观 众。 据悉,本轮演出将持续至10月3日。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首演。新华社发 当地域风情与歌剧美学碰撞,作品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成为最大亮 ...
中国科协将于10月集中组织开展约60场民间国际科技交流活动
新华社· 2025-09-28 15:27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温竞华)记者从中国科协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推动我国科技 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国科协2025年"开放合作月"将于10月全面拉开帷幕,在北京、上海、浙江 等15个国内省份和法国、巴西等5个海外国家开展约60场民间国际科技交流活动。 "人文促进开放信任合作"板块则汇集了中美青年科学家交流、汉俄翻译大赛等10余场多双边科技人文交 流活动,促进中外科技工作者在理念、方法和实践层面的深度交流。 "创新促进文明互鉴"板块主要包括在华发起设立的国际科技组织、科学计划在中外举办的近20场交流活 动。 其中,"民间科技外交主场会议"板块主要包括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世界青年 科学家峰会和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等中国科协牵头主办的重要国际科技会议。系列活动将充分发挥民间 科技外交主场优势,构建高端交流合作平台。 "科技引领未来发展"板块包括2025年国际生理学学术大会、第十七届国际毒理学大会、第十六届亚太物 理学术会议等20余场专业学术会议活动,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构建跨学科、 跨领域、跨国界的科技合作新格局。 上述活动预计汇聚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科 ...
中国政府捐赠首批抗洪救灾紧急物资运抵巴基斯坦
新华社· 2025-09-28 15:23
新华社伊斯兰堡9月28日电(记者杨恺 张敬尧)由中国政府捐赠的首批抗洪救灾紧急物资28日运 抵巴基斯坦。 当地时间上午10时许,两架运-20飞机降落在位于巴首都伊斯兰堡附近城市拉瓦尔品第的努尔·汗 空军基地,印有"中国援助"字样的300顶帐篷、9000条毛毯等救援物资从机上陆续卸下。 巴基斯坦土邦与边境事务部部长阿米尔·穆卡姆、巴基斯坦国家灾难管理局主席伊纳姆·马利克、中 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出席物资交接仪式。 穆卡姆表示,自今年6月以来,在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暴雨引发的洪水等灾难导致严重人员伤 亡,对巴基础设施、房屋、农作物等造成巨大破坏。穆卡姆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巴灾区人民的 援助。 马利克表示,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难使大量巴基斯坦民众流离失所。巴方衷心感谢中国 政府和人民的慷慨援助,中方捐赠的物资将在救援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巴政府将确保救援物资 及时、准确送达灾区人民手中。 姜再冬表示,中巴两国是患难之交、兄弟之交。中方提供的援助生动诠释了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 体精神。相信在巴基斯坦政府领导下和社会各界支持下,灾区人民一定能克服洪灾影响、重建美 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