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搜索文档
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知识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访谈录)
人民网· 2025-09-21 22: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蕴含着理论创新的巨大动力、活力、潜力。国际关系研究既属于理论研究范 畴,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也关涉一国外交政策的制定。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 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建构与两个大局相匹配的中国自主的国际关系知识 体系,为理解和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提供中国自己的理论框架?立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如何 把实践命题深化为理论课题,进而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围绕这些问题, 《人民论坛》杂志社邀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 究院院长郑永年进行交流。 中国和西方的国际关系经验不同,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 其一,在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时,需要避免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来分析中国经验。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经 验,被有些人拿来当作验证西方概念和理论的案例,看似有学术创新,实际上是"西方概念、中国材 料""西方命题、中国 ...
我们为什么要去撞击小行星(院士讲科普)
人民网· 2025-09-21 22:25
吴伟仁 太阳系内小行星分布示意图。 深空探测实验室供图 地球防御小行星撞击漫画。 杨仕成绘 网友:最近看到一个热搜话题,"我国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有种科幻照进现实的感觉。小行星是颗什 么"星",为什么要去撞击它?假如小行星撞地球,我们怎么办? 编辑:这些话题听起来很科幻,但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今年初,"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 会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消息曾引起热议。就在9月3日晚,一颗近地小行星2025 QD8在21万公里外与地 球"擦肩而过"。本期院士讲科普,我们邀请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 吴伟仁院士,和大家聊聊探索小行星的那些事。 浩瀚的太阳系中,围绕太阳公转的不仅有八大行星,还有千千万万个头不等、形状各异、运行轨道不同 的小行星。小行星是太阳系原始星云在长成大行星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也被称为太阳系建筑大厦的砖 石。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中国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 源开发利用构想,并向国际伙伴发出了合作倡议。 数十亿颗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的"活化石" 太阳系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其中,小行星是指轨道环绕太阳运行 ...
明晰司法裁判标准 治理网购“退货难”
人民网· 2025-09-21 07:42
核心观点 - 网购退货难问题被消费者广泛反映 商家常以产品拆封、激活或使用过为由拒绝退货或要求扣款 部分商家直接规定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 [1] - 法院案例涉及消费者因商品与专柜货样差异要求退货 商家以非质量问题及页面已提示不支持无理由退货为由拒绝 消费者最终诉至法院 [1] 商家行为分析 - 商家拒绝退货理由包括产品被拆封、被激活或被使用过 要求扣除一定款项 [1] - 商家在产品页面直接规定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 声称消费者看到提示仍购买属自行放弃权利 [1] 法律争议焦点 - 商家规定条款是否成立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法院是否支持消费者退货退款请求 [1] - 互联网商家设置限制消费者无理由退货条款的合法性问题 [1] 案例详情 - 消费者胡女士购买7060元包 发现与专柜货样有明显差异 商家辩称为特殊皮质效果非瑕疵 [1] - 消费者申请七天无理由退货被拒 商家援引商品详情页不支持退货提示 [1] - 消费者将商家和电商平台告上北京互联网法院 [1]
庆祝光复节 打脸徐国勇
人民网· 2025-09-21 06:31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新闻主要围绕台湾光复节的历史事实展开,旨在驳斥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台湾没有光复节”的言论。以下是基于文档内容的总结: 历史事实与官方记载 -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于1946年10月18日发布命令,明确将10月25日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要求各机关和学校休假一天以资庆祝 [1] - 1946年10月21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公报》再次发布公告,确认光复纪念日休假一天的规定 [1] - 1947年10月25日,台湾为庆祝光复节特设“福建馆”,并致电福建省主席强调闽台二省关系密切,需互通有无 [4] 重要人物参与与表态 - 蒋介石夫妇于1946年10月25日参加台湾光复一周年大会,并于1950年至1974年间每年参与光复纪念日活动 [4] - 蒋介石在1971年10月25日光复节庆祝大会上明确表示“台湾的同胞与大陆的同胞不能分”,强调两岸在历史、生活和精神上永不分离 [4] - 蒋经国多次参加节庆活动,并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只有一个”,强调中国必须统一是共同愿望 [4] 文化传播与民间纪念 - 为庆祝光复纪念日,台湾民间流传多首相关歌曲,包括《台湾光复节歌》《台湾光复歌》《台湾光复》《光复新生台湾歌》等 [4][5] - 闽南语歌仔册《光复新生台湾歌》于1945年11月出版,歌词明确提到“台湾澎湖爱归宗”“日本已经无政权”,强调台湾回归中国 [5] - 歌曲内容均强调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回归祖国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5]
安徽合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精彩纷呈
人民网· 2025-09-21 03:50
根据提供的文档片段,该内容似乎是一系列重复的标题,缺乏关于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具体细节、数据或实质性信息。所有文档ID(1, 2, 3, 5, 6, 8, 9, 10)均指向同一标题的不同部分,但未提供任何可用于总结的核心观点、行业数据或公司动态。 由于输入内容中缺乏具体的新闻细节、财务数据、行业分析或公司信息,无法提取关键要点或进行有意义的投资相关总结。建议提供包含实质性内容的完整新闻文本以供分析。
贵州册亨:多彩活动庆丰收
人民网· 2025-09-21 03:50
活动内容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者楼街道高峰村于9月20日举行稻谷脱粒比赛 [1][2] -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行运粮接力比赛 [3] -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行南瓜接力比赛 [3] 活动参与情况 - 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稻谷脱粒比赛 [1][2] - 当地群众积极参与运粮接力比赛 [3] - 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南瓜接力比赛 [3]
原拆原建,老房子“变身”好房子
人民网· 2025-09-21 02:48
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和原拆原建 [1] - 政策旨在通过更高标准建筑技术提升小区和住房改造水平 同时为政府节省搬迁安置财政支出 [1] - 各地采用居民自主+市场参与+政策保障框架模式推动改造实施 [2] 实施条件 - 厦门规定房龄超40年且缺乏维修加固价值或属于C级D级危房的业主可申请自主原地翻建 [1] - 广州针对意见不统一情况提出通过协商行政调解行政征收等多元化争议处置方式推动改造 [2] 资金支持 - 浙江支持通过设立城镇社区更新基金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 [1] - 业主可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专项维修资金用于更新改造 [1] 改造规模 - 2019-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 惠及居民4800万户超1.2亿人 [2] - 改造内容包括管线改造增设停车位加设电梯等微改造项目 [2]
这种病和老年健忘是一回事吗?一起来看健脑秘诀
人民网· 2025-09-21 01:41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误区 - 阿尔茨海默病与老年健忘存在本质差异 阿尔茨海默病是神经退行性疾病 患者会逐渐失去对时间地点基本认知甚至认不出身边的人 而老年健忘属于生理性记忆减退 经提醒能想起来[9] - 65岁以上人群高发 但约5%至10%患者在65岁之前出现症状 称为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损害进展速率更快预后更差[14] - 仅5%至10%为家族遗传性病例 绝大多数属于散发性病例 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19][21] - 无高质量证据支持保健品可延缓疾病进展 我国从未批准任何保健品用于治疗痴呆[27][29] - 痴呆是症状总称 有许多不同类型 例如血管性痴呆常伴随高血压中风病史 症状呈阶梯式恶化 路易体痴呆患者可能先出现视幻觉和动作僵硬 额颞叶痴呆表现为语言能力骤降或行为异常[34] 中医健脑方法 - 中医认为健脑核心在于补肾益髓健脾养心疏肝调气活血通络[39] - 饮食健脑包括核桃芝麻糊 黑芝麻30克核桃20克山药10克枸杞10克桑葚10克蜂蜜适量 具有补肾益髓作用 莲子百合粥 莲子20克百合15克莱眼肉10克糯米50克 安神益智[41] - 穴位按摩包括晨起梳头100次刺激头部穴位促进循环 按压百会穴3分钟缓解头部不适安神助眠 耳周叩击18次清脑醒神缓解头晕[43] - 茶饮健脑包括参芪菊花茶 西洋参3克黄芪5克杭白菊3朵沸水冲泡10至15分钟 具有抗疲劳健脾益脑功效[45] - 时辰与运动包括辰时7-9点吃热早餐小米粥鸡蛋健脾养脑 酉时17-19点散步调气改善脑供血 亥时21-23点热水浴足40℃左右15分钟引火归元助眠护脑[49][50]
引实践“活水”入校园课堂
人民网· 2025-09-21 00:50
活动规模与实施情况 - 上海法院组织51名实务专家在全国9个城市的2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104场专题讲座 [1] - 活动吸引了超过20000名师生参与 [1] - 首轮系列巡讲于2024年11月24日在武汉大学正式启动 [2] - 活动采用"一校一策"原则,针对不同高校的需求定制课程,涵盖立案、刑事、民事、商事、海事、金融、行政、执行、知识产权等11个类别近60门课程 [4][6] 师资力量与课程特色 - 师资队伍由51名实务专家组成,多数专家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或"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称号 [4] - 课程设置对标法学专业核心课程"1+10+X"分类模式,结合上海法院在海事、金融、知识产权、涉外司法等前沿领域的审判实务经验 [6] - 针对不同类型高校设计特色课程,例如为"五院四系"高校讲授《贿赂犯罪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为师范类高校匹配《守护1/10: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实践与思考》等课程 [7] - 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互动研讨"三位一体的授课模式,聚焦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生态司法等新兴领域 [7] 合作模式与长效机制建设 - 活动前期与高校进行多轮线上线下沟通,确保课程精准匹配需求 [6] - 引入"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双维度评估机制,通过学生问卷、教师访谈等方式收集反馈,形成"评估—改进—提升"的良性循环 [12] - 上海法院计划在首批师资基础上,结合人才库、专家库、师资库建设,组建约100人的师资队伍 [13] - 正在探索数字化共享平台,包括实务专家选课系统、精品视频库和教学案例库,以扩大覆盖范围至中西部高校 [13] 活动成效与社会影响 -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张文显指出活动促进了法学知识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 [2] - 多所高校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政法大学认为该模式有效破解了"黑板法学"困境,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形容其为"将法院殿堂的'源头活水'引入校园讲堂" [5] -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浩认为活动推进了理论与实务的贯通,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评价其"对推动法学教育具有示范作用" [11] - 活动间接促进了实习法官助理项目的参与,上海法院第三期实习法官(行政)助理项目吸引了26所高校的180名学生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