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搜索文档
投洽会派出最大代表团,英媒披露新商贸大臣来华行程
环球时报· 2025-09-09 04:14
环球时报消息,据英国《卫报》《独立报》等媒体7日报道,英国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彼得·凯尔已开启跨 国出访行程,预计将于10日抵达北京,出席中英经贸联委会(JETCO)7年来的首次会议。自英国工党政 府去年上台以来,已有多位官员先后到访中国,凯尔将是最新一位来华的内阁大臣。《卫报》写道,凯尔 此次访华是英国政府为恢复英中贸易关系、提振英国经济所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 凯尔此前担任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5日,英国首相斯塔默改组内阁,凯尔改任商业和贸易大臣。 《独立报》称,凯尔在就任商业和贸易大臣首日与100多位首席执行官、企业家及工会代表的电话会议中 表示:"本届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经济增长。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全力以赴。"他还称:"我们必须加倍努 力,同时要富有创造力、毫不动摇地朝着目标迈进。" 据英国政府网站消息,当地时间7日晚间,凯尔启程前往华盛顿。在访美期间,他将与美国科技政策办公 室主任克拉齐奥斯、白宫人工智能(AI)高级政策顾问克里希南会面,就英美科技伙伴关系中的AI相关议 题展开讨论。除政治会谈外,凯尔还将与阿拉斯加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米尼库奇、空中客车公司首席执行 官福里会面,进一步巩固英国作为顶级投 ...
退出应对气变行动损害美国全球形象
环球时报· 2025-09-09 03:34
美国环境保护署7月底公布一项提案,拟撤销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中的科学认定,即温室气 体排放危害公众健康和福祉。该认定被视为美国政府监管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及应对气候 变化的重要法律基础。美国能源部还发表了一份长达150页、题为《温室气体排放对美国气候影响的批 判性评估》的报告,为上述提案辩护,声称科学界对气候危机的担忧被夸大了。这些举措引发了美国气 候学界的强烈反对和担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萨宾气候变化法律中心主任杰拉德日前在接受《环 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白宫的气候政策是国内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下的结果,不仅损害华盛顿的国 际形象,还会阻碍美中之间的绿色合作。 环球时报:这份报告如何挑战了公认的气候科学? 杰拉德:气候学界的共识是,气候变化已然发生并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且未来几十年这些影响将 更加凸显。美国政府委托撰写的上述报告由5位以淡化气候变化影响著称的科学家执笔。他们并非否认 气候变化的存在,也不否认化石燃料燃烧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诱因,但明确表示气候变化没有那么严 重,不值得投入如此巨大的能源转型努力。不出所料,报告仅呈现了这些观点。因此这份报告描绘的气 候危机图景,与主流科学 ...
官员迅速赴美交涉,媒体发表社论抗议,韩国愤怒被美国“打了一闷棍”
环球时报· 2025-09-08 23:06
事件概述 - 美国移民执法部门突击搜查韩国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在佐治亚州的电池合资工厂 拘押300多名韩国公民 指控其非法工作 [1] - 韩国外长赴美协调后双方就释放被拘人员达成协议 预计10日通过包机遣返韩国 [1] - 事件导致工厂建设暂停 LG新能源推迟生产计划 现代汽车禁止员工前往美国 [1] 韩国媒体反应 - 多家主流媒体强烈抗议 批评美国"背信弃义"《韩民族日报》指出事件发生在韩国承诺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后仅一个多月 动摇同盟信任根基 [3] - 《朝鲜日报》质疑美国制度稳定性与政策持续性 《中央日报》强调佐治亚州是韩企投资密集地带 涉及现代/SK/韩华/斗山/韩泰轮胎等企业 美方执法方式令人震惊 [3] - 《东亚日报》披露美方动用直升机/军车开展抓捕 拘留设施存在严重卫生问题 无法保障基本人道条件 [3] 事件影响评估 - 美国商会美韩商业委员会前负责人指出事件引发寒蝉效应 亚洲公司董事会将重新评估投资计划 [4] - 韩裔美国人研究所所长批评突击检查创纪录投资工厂不符合外国投资待遇标准 [4] - 韩国崇实大学学者表示企业将不可避免放缓美国投资计划 [4] 美国政策矛盾 - 特朗普宣称事件不影响美韩关系 但要求外国公司尊重移民法 雇用培训美国工人 [5] - 韩国政商界认为事件暴露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与移民执法之间的错位 [5] - 美方严控H-1B等工作签证 审核门槛高周期长 无法满足企业技术骨干即时需求 [5] 行业现实挑战 - 工程建设阶段需依赖熟练技术人员推进项目 美国劳动力市场缺乏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特定工艺经验工程师 [6] - 企业被迫使用ESTA免签或B1短期商用签证应对紧急任务 面临全面清算风险 [6] - 签证制度与执法尺度使企业在技术交付与合规运营间承受压力 [6] 企业应对措施 - 韩国政府紧急召开企业座谈会检查赴美签证制度 [7] - 多家公司要求员工暂停赴美行程 重新评估投资计划与用工安排 [7] - 韩媒呼吁建立签证制度/人身保护/联络通报机制 防止半导体/造船/光伏等领域出现类似事件 [7]
更多细节披露,媒体敲响警钟,韩美核电合作再掀“奴隶合同”风波
环球时报· 2025-09-08 22:52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全球能源需求近年来大幅增长,让一度低迷的韩国核能产业出现 转机。2024年初,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简称"韩水核电")和韩国电力公社(简称"韩电")为竞标捷克 核电站项目,曾与美国西屋电气签订协议。近日,该协议被爆出许多"惩罚性"条款细节,在韩国国内引 发风波。《韩民族日报》批评称,这是一份"奴隶合同"。 一份 " 惩罚性契约 " 5日,据韩国《韩民族日报》披露来自祖国革新党议员徐旺镇获得的"韩水核电·韩国电力-西屋公司技术 使用协议"内容,韩水核电和韩电在出口含有西屋电气技术的核电站时,需从西屋获得技术实施权,并 且每机组需向西屋支付约8.25亿美元的技术费。而最新消息显示,这份知识产权协议被确认实质上为永 久有效。 韩国《朝鲜时报》称,2024年1月份,韩水核电与西屋电气签署了和解协议。此前西屋电气指控韩国拟 出口至捷克的旗舰反应堆APR1400脱胎于获得美国许可的设计方案,声称韩国公司使用了其授权技术。 为促成这笔超200亿美元的捷克核电站订单并化解法律僵局,韩美企业签订了这份"不平等协议"。 韩媒称,捷克合同是韩国自2009年以来获得的首个海外核电站项目,原本有望为寻求 ...
财经观察:降药价,特朗普政府“组合拳”能奏效吗?
环球时报· 2025-09-08 22:52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 陈欣】编者的话: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频频向药品行业施压。美 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表示要强化美国本土制药业,降低美国药价,他认为关税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工具,并威胁对进口药品征收高达250%的关 税。虽然目前美国对进口药品的关税依然悬而未决,但制药行业已经受到不可预测的美国关税政策冲击。而在外界舆论看来,美国政府迫使药企 降价的"组合拳"恐难达到其想要的结果。 17 家主要药企被要求大幅减价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日前宣布,美国人将通过新途径获取实时处方药价格信息,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法。上月初,特 朗普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已将一些处方药的价格降低了1500%,"我不是说50%,我是说1400%、1500%"。 对此,多家美媒认为,特朗普的这一"夸张说法"是不可能的。因为将药品价格降低100%意味着药品免费,而降价超过100%则表示制药公司将向 患者倒贴钱。 不过,特朗普近几个月来的确推出了一系列旨在降低药品价格的举措。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5月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制药商降低美国药品 价格。7月31日,特朗普 ...
欧企要求修改美欧贸易协议,“7月达成的协议如今正面临瓦解风险”
环球时报· 2025-09-08 22:52
VDMA表示,美国本土制造商可能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因为他们依赖进口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现在 不仅价格更高,甚至可能面临断供。 其他行业也出现了不满情绪。根据德国工商大会的一项调查,55%的企业认为该协议负担过重。超过一 半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企业希望缩减其在美国的业务。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在美欧宣布达成贸易协议不到两个月后,欧洲对 该协议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8日报道称,欧洲的企业纷纷宣布停止对美出口, 并要求修改7月达成的贸易协议。"美欧贸易协议如今正面临破裂的风险"。 报道称,自美国商务部上月将金属关税扩大到数百种衍生产品后,德国农业设备和商用车制造商Krone 宣布,已停止对美出口,暂停面向该市场的生产,并让100名员工暂时停工。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 无法确定客户是否愿意为一台机器或其零部件多支付15%甚至 50%的费用。"据报道,以价值100万美 元、钢材占比20%的机器为例,最新宣布的税率将对20万美元部分征收50%,其余部分征收15%,最终 每台机器需缴纳 22万美元关税——即22%的税率。 8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扩大50%的金属关税的适用范 ...
美媒:“铁卡”能否缓解美国劳工短缺?
环球时报· 2025-09-08 22:52
美国《华盛顿邮报》 9 月 4 日文章,原题: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 铁卡 " 是解决之道 近4年前,美国 前总统拜登签署了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法案,然而大部分资金仍停留在纸面上。桥梁、道路和输电线路 等待的不是许可或政治决策,而是人力。从电工、焊工到大坝检测员,建设所需的技术工人退休速度远 超更替速度,许多项目尚未动工就已面临人员短缺和预算超支。某行业协会估算,建筑行业仅今年就需 要增补约50万工人,明年即使项目需求未完全释放也还需再增数十万。 我们需要一个快速、务实的解决方案,既能尊重美国劳工、保障工资水平,又能真正落实。笔者提议推 行一种面向工人阶级的"铁卡"制度:招募培训移民,填补关键基础设施岗位,同时培训美国工人。若合 法移民宣誓服从分配、通过背景安全核查并按时纳税,即可快速获得永久居留权和公民身份。该项目可 由国土安全部和劳工部共同监管,确保移民制度完整性和公平劳动标准。 美国工人短缺严重。以电工为例,随着电动汽车充电站、数据中心和电网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激增,现有 电工却普遍老龄化。美国劳工统计局预测,未来10年每年需新增约8万名电工,其中多数仅能填补退休 空缺。因缺乏持证专业人员,很多项目已陷 ...
克雷格新片《利刃出鞘3》首映后口碑出色,获赞“系列最佳”
环球时报· 2025-09-08 22:52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吕克】由莱恩·约翰逊导演并编剧,丹尼尔·克雷格、乔什·奥康纳、格伦·克洛斯、 乔什·布洛林等众多明星参演的悬疑推理片《利刃出鞘3》上周在多伦多电影节全球首映,首批口碑出 色,部分媒体认为这是该系列中最好的一部。《利刃出鞘3》将于11月26日在北美院线上映,12月12日 登陆网飞流媒体平台。 至于其他的角色,"TheWrap"网站认为新加盟的乔什·奥康纳"非常棒",他不仅展现出色的喜剧天赋,还 为这部影片带来了真正的优雅,而整部影片正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不过,也有一些媒体认为《利刃出 鞘3》令人失望,"银幕咆哮"网站就批评该片在整个系列中只能垫底:"把一些最基本的元素丢掉了。" 《电影舞台》评论称:"《利刃出鞘3》是一个令人满意、难以预测的故事,保留了该系列的所有特 点。""TheWrap"网站认为:"该片是系列中最具活力,也是最具情绪化的一部。导演约翰逊在探索影片 背后的信仰、社区、愤怒和救赎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对于克雷格的表演,影评人克里斯·邦布雷评价 称:"克雷格这次感觉自己都被骗了,与前几部相比,大侦探布兰科这次表现得非常被动。" 《利刃出鞘3》延续了前两部的人设,克雷格饰演的大侦 ...
矛头对准公立学校,冻结联邦科研资金,美政府“敲诈”高校进入下一章
环球时报· 2025-09-08 22:52
高校抗议营地被迅速关闭 从某些方面来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困境是美国政府打击精英私立大学的"下一章节"。正如美总统与常春藤盟校的斗争一样,加州是联邦政 府最喜欢的标靶之一,这也标志着其对高校的敲诈勒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如果政府成功打击这些公立大学(即民主党执政州的大学),那么这 将比对富裕私立学校的攻击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常春藤盟校仅容纳了不到2%的美国大学生,近3/4的大学生就读于公立大学,这些大学的资金主要来自纳税人。精英私立大学在科研方面表现出 色,但公立大学的教学成果也相当丰富。在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最多的十所大学中,有7所是公立大学,其中3所隶属于加州大学系统。 对此,加州州长加文·纽森一如既往地公开了自己的观点:"我们会起诉。"无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是继续旷日持久的法律战,还是接受现状,其 资金都将面临困境。教职员工和官员们正徒步前往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寻求立法机构的帮助。伯克利政府研究所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58%的加 州人支持增加州政府对加州大学系统的资助。 英国《经济学人》 9 月 4 日文章,原题:美国政府开始将矛头对准公立学校 新学年即将到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校园里一片宁静,随处 ...
嘘声一度“震耳欲聋”!特朗普现身美网,观众反应两极
环球时报· 2025-09-08 22:52
比赛期间,特朗普露面引发现场复杂反应。路透社称,当特朗普出现在球场大屏幕上时,观众席同时响起欢呼声与嘘声。《名利场》称,随着比 赛推进,特朗普再次出现在大屏幕时,嘘声变得"震耳欲聋",尽管仍有部分观众起身鼓掌,但嘲讽声明显盖过支持声。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网球 协会曾要求转播方"避免展示与总统出席相关的画面或观众反应"。 路透社称,今年美网男单决赛原定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开始,因特朗普出席所需的加强安保措施被迫推迟30分钟。阿瑟·阿什球场作为全球最 大网球场馆可容纳近2.4万人,当日场外排起超长队伍,部分球迷等待入场时间超1小时。美国特勤局及其他联邦安保人员对观众行李进行检查, 整个流程缓慢引发大量不满。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025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作为今年一大热门赛事,赛前却因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到场陷入安保混乱,现场球迷 对特朗普的两极反应成为外媒热议的焦点。 美国网球协会(USTA)发言人格伦丹·麦金太尔称,协会已采取措施缓解延误,包括周末向持票人发送信息,建议提前到场并尽量乘坐公共交 通,但强调"额外安保流程由美国特勤局制定"。美国特勤局也发声明致歉,承认"为总统出席美网所采取的加强安保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