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保护

搜索文档
全球滨海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在江苏盐城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6:27
全球滨海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在江苏盐城举办 中新网盐城9月25日电(记者 谷华)24日,以"碳循湿地·产城共栖——绘就滨海湿地城市绿色增长极"为主 题的全球滨海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在江苏盐城举办,相关国际组织、国内外沿海湿地城市代表等,交 流分享湿地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成果经验,推动全球滨海湿地城市加强交流、深化合作。 "生态保护并非发展的对立面,而是发展的基础。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开展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就能 守护好这片'蓝色'、守护好这片'绿色'、守护好全人类。"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副省长索克·菲亚在会议演 讲时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然资源厅厅长韦德·克劳福特通过视频致辞说,盐城为湿地保护国际合作提供了良 好沟通平台。希望与大家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 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严汉平表示,盐城持续擦亮"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城市名片, 让大美湿地始终保持生机盎然的健康状态。我们倡议在《湿地公约》框架下,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共创 产城共栖样板,共筑低碳合作高地,共建全球治理网络,共同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 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钱文华表示,江 ...
西溪湿地这片世外桃源 征服了挑剔的我
杭州日报· 2025-09-16 02:14
2024年东方白鹳再次造访西溪湿地。 在对西溪湿地多了几分熟悉之后,这一次,我更加细致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湿地有一些"会发 光的眼睛",原来那是人类安装的监测设备,但这些设备从未打扰过我们的生活,只是默默地守护着我 们;我还看到好多来给我拍照的人,大家似乎都很有默契,离我们远远的,没有人会靠近打扰,让我特 别有安全感…… 其实,我是一只很挑剔的鸟,对栖息地的要求极为苛刻——水质优良、食物充足,有安全的休憩与 觅食空间,不受人为干扰。湿地老居民白鹭告诉我,二三十年前的这里,曾经是臭气熏天的黑水塘,我 真的无法想象,人们是用怎样的决心和智慧,才能让我看到如今曲水清幽、野趣横生的美景。 对了,最近好多人说起,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即将在杭州召开,虽然我不太明白人类会讨 论些什么,但我知道,这是人类为了保护我们、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我很期待今后在天空翱翔时,所 到之处都能变得更加美好。 待秋风再起时,我一定会告诉同行南迁的鸟儿们,一定要到西溪湿地看一看,那儿的风很柔、水很 清、景很美、人很善…… 我是一只东方白鹳,红腿如朱漆,白羽似初雪。因为我和同伴们数量稀少,因此大家也叫我们"鸟 界国宝"。 每年秋风吹起时, ...
江苏盐城条子泥湿地——为鸟儿搭建“幸福社区”
人民日报· 2025-09-01 00:36
生态环境变化 - 条子泥湿地曾面临滩涂围垦工程和互花米草入侵两大生态威胁 改变自然生态并影响鸟类觅食及栖息环境[1] - 2018年盐城市将条子泥纳入世界自然遗产提名范围 停止围垦和开发 2019年设立市级湿地公园并清除互花米草 滩涂恢复原生态后鸟群回归[1] 栖息地建设措施 - 管理部门退渔还湿建设720亩高潮位鸟类栖息地"720" 通过水位控制形成深水区 浅水区 光滩区等多层次栖息环境满足不同鸟类需求[1] - "720"采用微地形改造调节水位 并安装高清摄像头 AI鸟类识别系统和24小时专职管护等智慧管理措施 吸引停歇鸟儿数量连年增加[2] - 在川水湾海岸带 梁垛河口 方塘河口等地成功推广"720"经验 不断扩大鸟类"幸福社区"覆盖面积[2] 生物多样性保护 - 条子泥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 每年有大量鸟类在此栖息 繁殖和越冬[1] - 针对东方白鹳 黑脸琵鹭 白琵鹭 勺嘴鹬等不同体型涉禽 设置不同水位深度活动区以精准满足其栖息偏好[2] - 管理部门表示将继续坚持科学精准保护策略 为鸟类营造和谐栖息环境[2]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俺家住在黄河故道
河南日报· 2025-08-12 23:44
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 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引黄河水、修建3座梯级水库(任庄、林七、吴屯)解决灌溉和饮水问题 [3] - 整治养殖场、退塘还湿、水系贯通、种植荷花香蒲等植物显著改善湿地生态 [3] - 水质从面临污染提升至Ⅱ类饮用水标准(2019年成为商丘市区和民权饮用水水源地) [10] 生物多样性提升 - 青头潜鸭数量从4只增长至404只(全国仅2500多只) [6][10] - 鸟类种类从几十种增至185种 定期栖息鸟类达8万余只 [5][10] - 2023年监测到28个巢中15巢成功孵化 新增146只青头潜鸭创繁殖纪录 [6] 生态保护创新措施 - 湿地公园搭建40个人工浮岛作为青头潜鸭繁殖巢穴 可随水位升降降低天敌威胁 [6] - 构筑土堆岛与浮岛结合使繁殖成功率显著提升 [6] - 计划2024年进一步优化人工浮岛设计以提升栖息安全性 [6] 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 吴庄村发展吊瓜草莓采摘农业及养老院 带动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 [9] - 任庄社区建成省级"水美乡村"旅游风景区 推动餐饮休闲等文旅产业 节假日客流量密集 [9] - 湿地公园2019年获评国家湿地公园 2020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河南唯一) [10]
拉萨成为“国际湿地城市” 拉鲁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
人民日报· 2025-08-10 21:55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 拉萨市于2023年7月被《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正式授牌为"国际湿地城市",成为西藏首个获此称号的城市[1] 拉鲁湿地生态价值 - 拉鲁湿地总面积超12平方公里,在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1] - 湿地夏季氧气含量达80%,冬季高于城区同期水平约10%,具有显著的城市生态调节功能[3] - 现有维管植物435种、脊椎动物200种、昆虫80种,生物多样性丰富[1] 生态保护措施 - 西藏累计投入约8.5亿元实施四期保护工程,涵盖湿地蓄水、植被恢复等工程[2] - 植被覆盖率从保护区建立初期的约60%提升至当前的95%以上[2] - 2023年成立"拉萨城市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持续监测[2] 保护成效 - 黑颈鹤从最初发现的3只发展为湿地常驻物种[1] - 组建跨学科科考队开展系统调查,为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2] - 50余名巡护员持续开展日常巡护和水系清理工作[2] 社会效益 - 湿地成为市民休闲场所,日均接待大量游客[3] - 湿地景观与布达拉宫形成独特的高原城市风貌[3]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时隔15年再现河北衡水湖
新华社· 2025-08-07 08:50
生态环境改善成效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时隔15年重现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 - 彩鹮对栖息地环境要求严苛 其出现印证湿地生态持续优化效果 [2] - 保护区通过系统实施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 成为336种鸟类理想栖息地 包括2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 物种发现与确认过程 - 本次发现由当地鸟类摄影爱好者通过影像记录 经专家研判确认物种身份 [2] - 彩鹮主要栖息于温暖河湖及沼泽 以水生昆虫、甲壳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1] - 该物种曾于2009年在四川成都首次现身 2010年在衡水湖被科研人员观察到1只 [2] 保护区生态地位 -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少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 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关键节点 [2] - 保护区记录鸟类336种 成为众多鸟类停歇、越冬与繁殖的重要场所 [2]
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总数继续居全球第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22:23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介绍,被《湿地公约》认证为"国际湿地城市",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成就。 获认证城市不仅湿地资源丰富、景观独特,其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也得到良好保护。 《湿地公约》副秘书长杰伊.奥尔德斯在颁奖仪式上表示,缺乏规划的城市扩张导致湿地退化、生物多 样性丧失、生态平衡破坏、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空气和水污染加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 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 奥尔德斯说,为应对这些挑战,《湿地公约》启动"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机制,以鼓励城市保护湿地,并 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规划。城市可以充分发挥湿地在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作用,增进民众福祉。 此次获得认证的9地分别为上海崇明、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苏 州、浙江温州和湖南岳阳。 《湿地公约》是致力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政府间协定,目前已有172个缔约方。第十五届 缔约方大会以"保护湿地,共筑未来"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凸显湿地在维系生态健康和生 物多样性以及增强 ...
我国新增9个“国际湿地城市”,总数继续居全球第一
新京报· 2025-07-25 02:17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 我国新增上海崇明、浙江温州、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苏州、湖南岳阳等9个"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居全球第一 [1] - 上海崇明湿地覆盖面积近70%,拥有全球最大河口冲积岛 [1] - 浙江温州实施滨海、海岛和城市湿地系统修复,构建全域湿地保护格局 [1] - 云南大理形成高山湖泊与城市相依的独特格局,成为高原湖泊湿地保护典范 [1] - 福建福州创新湿地治理体系,打造从潮汐滩涂到红树林带的生态链 [1] 湿地城市特色与价值 -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城市湿地保护利用典范 [2] - 江西九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重要节点,被誉为"珍禽王国"和"候鸟天堂" [2] - 西藏拉萨拉鲁湿地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 [2] - 江苏苏州展现江南水乡特色的湖滨湿地风光,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2] - 湖南岳阳洞庭湖湿地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长江江豚主要栖息地 [2] 全球湿地保护发展 - 全球现有74个"国际湿地城市",我国占比近30% [2] -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主题为"保护湿地 共筑未来",目前缔约方达172个国家 [3] - 我国此前已有哈尔滨、海口等13个城市在2018年和2022年获认证 [2]
夏候鸟迁徙季来了,月湖风景区发现“稀客”黑鳽
长江日报· 2025-05-20 08:36
城市湿地生态观察 - 5月18日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组织"湿地小卫士"研学活动 在武汉月湖风景区观察到13种鸟类 包括罕见夏候鸟黑鳽 [1][5] - 黑鳽为武汉市区少见物种 主要栖息于东湖、沉湖等区域 今年首次现身月湖风景区 反映城市湖泊生态环境改善 [16] - 黑鳽特征为暗黑色羽毛带橙黄色条纹 多晨昏活动 偏好野生湿地环境如水草丛和荷塘 [16] 鸟类行为观察记录 - 观测到黑水鸡幼鸟自主觅食 斑嘴鸭幼鸟天生具备游泳捕食能力 不同物种育雏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12] - 池鹭采用"守株待兔"式捕鱼策略 静态等待鱼类靠近后快速出击 [22] - 记录到麻雀、喜鹊等常见鸟类 以及黑嘴蜡尾雀、东方大苇莺等较少见物种 共13种 [22] 月湖风景区生态价值 - 景区拥有湿地、山地、人工林等多元生态景观 为120种鸟类提供栖息地 包括猛禽、水鸟和雀类 [22] - 龟山周边原生林与灌木丛形成完整食物链 夏候鸟迁徙季期间鸟类数量持续增加 [22] - 武汉市观鸟协会监测数据显示 该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促使黑鳽等稀有物种活动范围扩大至城市中心 [16][22] 科普教育活动 - 活动由武汉市园林局、科协等机构联合主办 采用分组观察形式 配备专业望远镜和记录工具 [5][7][28] - 自然导师现场讲解鸟类习性 如黑水鸡的协作育雏行为 增强参与者生态保护意识 [12][22] - 家长反馈活动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 促进公众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提升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