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航空器

搜索文档
1小时直达!合肥—怀宁低空无人跨城货运航线启用
央视网· 2025-09-22 02:22
据悉,相比传统运输模式,eVTOL低空物流具备"点对点"直达、不受地面道路条件及交通拥堵影 响、运输效率高、零碳排放等显著优势。此次首飞成功标志着合肥、安庆两市在低空无人跨城物流领域 取得重大创新突破。航线开设与测试打通了双城多县空中物流主通道,为下一步在合肥都市圈内开展生 鲜农产品、高价值工业配件、应急物资,高时效快递件等常态化运输奠定基础。 目前,安徽合肥已成功打造"低空+医疗物资""低空+邮政快递""低空+即时配送""低空+高铁联 运""低空+自贸转运"及"低空+芯屏专线"等多类应用场景,常态化运行物流航线达98条,飞行架次超过 12000架,正逐步构建起高效协同的"城市空中物流配送网络"。 9月18日上午9点50分,一架2吨级大型货运eVTOL航空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载着数百公斤新鲜蓝莓汁及快递件,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飞至合肥市瑶海区, 顺利完成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陆地跨城低空无人货运飞行。自此,合肥—怀宁低空无人跨城货运航 线正式首飞启用。 本次跨城航线总航程160公里,装载约200公斤的蓝莓汁及快递件,起点为 ...
东莞出台“低空经济14条” 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州日报· 2025-09-19 07:51
其中,东莞聚焦重点领域,对建设投资金额(不含地价)超1亿元的整机项目和超5000万元的零部件项 目,按实际投资的10%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企业累计不超过1000万元。维修维护、检验检测项目落 地,可按项目年度服务总金额的20%给予补贴,同一主体累计不超过200万元。低空经济企业新建、改 扩建投资超5000万元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贴。另外,东莞将规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集聚 区,并评选挂牌示范园区,对入驻园区且符合条件的企业,由园区运营单位统筹提供补助,市、镇两级 将分别对园区运营单位按其补助企业总金额的30%予以支持,期限不超过2年。 《若干措施》明确对企业适航取证给予分档奖励,eVTOL航空器取证可获1500万元,大型无人驾驶航 空器500万元,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300万元,单个企业年累计不超过3000万元,同一型号仅补贴一次。 在人才引培上,按培训费用的10%补贴培训机构,单个机构年度补贴累计不超过50万元。在金融支持 上,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支持基金加大对低空经济投资,并支持开发低空 经济专门险种。 低空经济是当前国家重点建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18日,据东莞市发改局 ...
东莞:eVTOL航空器取证企业可获1500万元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11:15
9月15日,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正式发布《东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 《措施》),推出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扶持政策。《措施》对企业适航取证给予分档奖励。对获得中国 民航局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的企业,按照eVTOL航空器1500万 元,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500万元,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300万元的标准给予资金补贴。单个企业每年累 计补贴不超过3000万元,且同一型号仅补贴一次。在打造低空示范交通航线方面,对开通市内、跨市、 莞港跨境无人机物流航线且符合运营要求的(起点或终点至少一个在东莞市内,航线距离不低于10公 里,年度执行不少于100架次),分别给予15万元、30万元和5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原标题:东莞:eVTOL航空器取证企业可获1500万元) ...
支撑超万架飞行器同时低空飞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8-03 23:12
低空经济政策规划 - 深圳市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目标构建全球领先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2] - 计划到2026年底建成"1+5+4"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布局,包括1个大科学装置、5个运行试验区、4个测试场 [3] - 提出建设全球总部研发中心、低空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低空运营总部基地四大功能中心 [3][6] 产业规模与核心技术 - 预计2026年低空经济产值规模突破1300亿元 [3] - 将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覆盖研发、制造、展示等全产业链 [3] - 重点突破飞控算法、高能量密度电池、低功耗主控芯片、高性能轻量化材料、复杂环境感知等关键技术 [3] 基础设施布局 - 规划建设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开通1000条以上商业航线 [4] - 直升机和eVTOL起降场(点)总数达283个,包括新建174个和改造现有设施 [4][5] - 物流运输起降点总数达205个,社区配送起降点413个,医疗物资运输起降点148个,商圈配送起降点265个 [5] - 新建城市治理无人机起降点340个以上,总数达360个 [5] 应用场景规划 - 实现直升机/eVTOL起降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50%建成区,"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低空快送服务覆盖70%人口 [4] - 三甲医院和血液中心覆盖率超50%,城市治理起降场3公里半径实现公园、河道等巡检全覆盖 [4] - 推动载人飞行、物流运输、低空观光、航空运动等商业化应用 [4] 信息技术支撑 - 建设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支持超万架飞行器同时飞行,管理1000条航线及300万架次/年载货无人机 [7] - 打造低空算力平台,具备500家以上单位公共飞行协调的实时计算能力 [7] - 构建空—天—地—海融合通信网络,整合北斗基准站网络实现高精度定位 [7][8] 创新基础设施 - 2025年底前建成三维多物理场耦合风洞设施先导装置,打造低空空域专用复杂流场模拟装置 [9] - 推进5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建设,完善4个测试场功能形成错位协同的测试服务体系 [9] - 推动eVTOL起降场与新能源充换电设施融合布局,实现基础设施跨领域协同 [9] 标准与服务体系 - 加快制定低空基础设施相关标准规范,推动地方标准上升为行业/国家标准 [10] - 培育低空一站式综合服务机构,提升适航审定研究能力,输出深圳产品/标准/经验 [10]
全球首架“适航三证”吨级以上eVTOL交付
快讯· 2025-07-22 03:06
全球首架"适航三证"吨级以上eVTOL交付 - 峰飞航空与合利智能签署《航空器交接文书》,首架V2000CG凯瑞鸥正式交付 [1] - 该航空器为全球首架具备"适航三证"、吨级以上的eVTOL航空器 [1] - 2吨级航空器已完成超过4万公里的安全飞行 [1] - 公司高级副总裁谢嘉预计今年至少交付数十架"载物版"eVTOL [1]
「中期大考」下的低碳突围:中国式绿色转型要解的三道题
36氪· 2025-07-16 10:19
核心观点 - 中国绿色转型进入实质性压力测试阶段,2030年碳达峰目标倒逼企业将绿色能力转化为结构性优势 [2][3] - 低碳转型从"合规负担"转向"效率红利",技术重构与产业链协同成为关键变量 [7][8] - 绿色能力正成为企业链主地位的隐性标准,需通过系统协同实现产业内生力 [8][25] 未来汽车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构底层逻辑,材料厂商从"成本段"进化为"效率伙伴",如载驰科技协同上下游定义产品边界 [7][19] - 郑州航空港区形成"整车+电池+半导体"全产业链,集聚比亚迪等十余家车企及200余家零部件厂商,配套产能超260万辆 [32] 未来能源 - 液冷技术从节能选项变为热管理系统核心,兰洋科技案例覆盖算力中心、储能等全场景,但规模化验证面临标准缺位挑战 [7][20][22] - 风光氢储产业需突破系统集成降本与标准成熟度,技术力与标准化能力成企业生存分水岭 [20][22] 未来城市 - eVTOL等电动航空技术重塑城市空间结构,深圳、杭州等地试点将其纳入城市更新蓝图 [13][15] - 低碳经济驱动城市操作系统更新,需政府与产业链联合构建新范式,如分布式能源、无人物流等技术重新定义城市流动 [12][13] 产业分化逻辑 - 汽车领域:竞争力转向链路主导,材料厂商需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19] - 能源领域:液冷技术成为刚需,但产业化受制于标准滞后 [20][22] - 低空经济:国产供应链合规体系缺失是主要瓶颈,需制度与技术同步迭代 [9][23] 链主企业角色 - 东证资本指出链主企业需在供应链重构、能源优化上提前下注,绿色能力成为护城河 [8] - "碳索计划"聚焦链主企业绿色转型深度,验证其能否通过产品、组织、制度形成系统协同力 [25][26]
78秒飞抵江面,一次可救20人,渡江节首用吨级eVTOL航空器参与安全保障
长江日报· 2025-07-15 10:19
峰飞航空eVTOL航空器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的2吨级eVTOL航空器顺利完成长江渡江节安全保障演练 这是该机型首次在大型活动中执行空中救援任务[1][3] - 航空器采用复合翼构型 翼展达15米 具备垂直升降和高速巡航能力 最大航程250公里 最高时速200公里 可在狭窄区域灵活起降[3][4] - 机型搭载专用应急水上救援模组 8秒内完成自动充气式水面救援筏投放 单次任务可为20名遇险人员提供水面浮力支持[3] 峰飞航空量产计划 - 武汉总装基地已于4月动工 预计12月底首台"汉阳造"eVTOL航空器将下线 汉阳将成为湖北首个具备eVTOL量产能力的城区[4] - 规划到2027年实现年产200架eVTOL航空器[4] - 该机型是全球首个获颁TC/PC双证的吨级eVTOL航空器 已正式进入量产阶段[4] 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建设 - 生态中心占地260亩 与规划中的高铁汉阳站相邻 将打造成为武汉的eVTOL"航空枢纽"[5] - 中心包含研发制造 低空指挥 投融资 低空旅游 培训研学 销售交付六大功能[5]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水陆空立体防护体系 与地面救援力量实现三维联动[3]
超40省市设低空基金,总金额超千亿,低空经济或成万亿级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6-26 16:39
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18日全国40余省市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超千亿元[1] - 重庆梁平区设立1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江西共青城设立50亿元专项基金[1] - 苏州签约低空经济项目超250个总投资730亿元广州开发区设立100亿元创投基金武汉规划100亿元基金群[1] - 全国43项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中省级/区域级16个重点城市27个规模最大为山东省100亿元母基金[2][3] 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 2024年30省份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长三角多地出台专项实施方案[4] - 南京、杭州、金山、青浦等地发布2024-2027年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4] - 重庆签约22个低空项目协议投资240亿元江西共青城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68.75亿元[6] 投融资动态 - 2024年低空经济投融资事件161起低空飞行器制造占比76.4%天使轮和A轮合计占比32.9%[4] - 截至2024年底258家低空经济公司获融资关联基金930支其中国资母基金40支政府引导基金30支[6] - 沃飞长空2024年B轮融资创行业单笔记录峰飞航空2025年获1.57亿元订单[8] 产业链发展现状 - 2024年注册无人机达217.7万架同比增长98.5%无人机操控员有效执照24.73万本[9] - 无人机配送实现商业化运营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开通载客航线[9] - 产业链覆盖20个细分行业300+应用场景当前集中在农业植保、旅游观光等场景[10] 市场规模预测 - 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11] -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预计2025年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值3-5万亿元[11] - 行业类比2012-2019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前夜关键部件与新能源车高度重合[11] 企业技术进展 - eVTOL企业沃兰特、峰飞等获融资沃飞长空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8] - 峰飞航空V2000EM机型预计2026年适航取证多家企业获型号/适航认证[8] - 产业链国产化程度高无明显技术短板但通航规模不足影响成本优势[11]
通信数字产业亟待迈过三大门槛
证券日报· 2025-06-19 17:18
中国在全球数字变革中的角色跃迁 - 中国从"技术跟随者"转向"规则定义者",在5G-A规模化落地、低空经济生态构建、AI智能体行业渗透及6G标准卡位等方面引领全球数字发展 [1] - 通信与数字企业需跨越三大门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持久市场竞争力 [1] 场景孵化器推动技术商业化 - 中国5G-A用户已突破千万,但eVTOL航空器、人形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受限于成本、法规和用户习惯 [2] - 建议设立低空经济、AI智能体专项示范区,如上海外滩无人机导航试验区、苏州工业园区AI机器人全场景应用 [2] - 提议设立场景创新基金补贴中小企业商业化落地 [2] 产业标准联盟促进技术范式输出 - 行业存在标准割据问题,5G-A领域运营商、设备商、车企各自推动技术路线导致重复投入和兼容性难题 [3] - 建议组建细分领域"产业标准联盟",制定5G-A与低空经济统一接口标准,通过开源共享专利池降低全球化应用门槛 [3] 集群效应激活技术普惠下沉 - 提议构建区域产业云脑,联动长三角芯片算法、粤港澳终端制造、成渝算力基础设施实现产能智能调度 [4] - 建议将5G-A等技术纳入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开发适老化AI终端通过语音交互、大字体界面降低使用门槛 [4] 中国科技能力系统性转变 - 未来竞争重点转向生态协同、社会治理等综合能力,需通过技术创新、跨国协作、区域协同与产学研融合实现技术优势转化 [4]
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四大主题全面展示科技创新强劲势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9 17:09
通信技术与AI融合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5G市场,5G-A技术领先全球,预计2030年中国5G连接数将占全球总量近三分之一,移动技术将为中国经济贡献2万亿美元 [2] - 华为联合国内三大运营商发布5G-A体验经营及AItoX商用创新成果,提出到2030年5G车联网占比达95%的目标 [2] - 中国移动展示AI物联水利大模型,中国电信推出AI应急大模型和化工园区管理大模型,中国联通装备制造大模型通过RAG技术提升运维效率 [3] - 联想集团展示多款AI终端设备,包括搭载天禧智能体的机械臂、卷轴屏电脑及"三折叠"概念AIPC,智能体实现从"创造"到"行动"的跨越 [3][4] 5G-A技术应用与创新 - 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实现5G-A覆盖,华为展台展示全球5G-A部署地图,无人机送货定位精度达厘米级 [2] - 5G-A推动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产业发展,峰飞航空科技大型eVTOL航空器实现自主可控核心零部件,预计明年推出载人型号 [6] - 长安汽车展示最高飞行1000米、时速80公里的单人飞行器,小马智行自动驾驶仿真系统依托5G-A网络实现小于5毫秒时延 [6] - 卓益得机器人与中兴通讯合作开发5G-A通感算智一体化机器人解决方案,中国信科展示海洋网络"四位一体"技术 [7] 空天地海立体通信网络 - 峰飞航空科技eVTOL航空器应用于山区物流、医检运输,已实现批量商业交付 [6] - 通宇通讯布局"星-地-端"全链条,推出覆盖地面和600米低空的空地一体化天线,助力智慧城市和低空经济 [8] - 中信科移动在星地融合、超维度天线等6G技术取得进展,素泰科技"星鸿系列"芯片支持无网区域通信 [8] - 上海浦东展区聚集超百家企业,形成AIoT、卫星互联网等领域产业集聚效应 [8] 全球合作与生态构建 - MWC25上海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科技生态的超级接口,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国际化 [9] - GSMA指出中国企业通过MWC平台对接全球市场,中国在通信基础协议层话语权持续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