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视觉质检系统

搜索文档
经济观察:“数字湖南” 勇闯 “人工智能 +” 新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3:19
中新网长沙9月17日电 (记者唐小晴)近日,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连续 三年出席大会,分享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最新谋划。今年大会,他诚挚邀约:推动"人 工智能+"行动在湖南加速落地,与各方一道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 从"正谋划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到希望"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生来湖南创新创业",再 到如今的勇闯"人工智能+"新高地,一场AI之约擘画的新图景在三湘大地成为现实,且硕果累累。 近日,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上,一位参观者与人形机器人互动。中新网记者唐小晴摄 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湖南有何底气?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北上广深还在争夺通用大模型话语权时,湖 南正悄然构建一条差异化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底气在哪?首先,这个创新型省份的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是国家唯一的计算产业集群,中 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湘江实验室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机器人视觉、高性能计算、类脑智 能等领域有技术优势。 湖南的"底座能力"更是位居全国第三,全省超算算力达223PF,成为驱动长沙AI产业跃升核心引擎。国 家超算长 ...
从“热潮”到“国策”:AI产业迎来新十年
36氪· 2025-09-05 11:55
国家AI战略部署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首次以顶层设计方式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发展引擎进行系统部署 从单点突破转向全局融合 从产业热点跃升为国家战略[2] - 政策提出"人工智能+"替代过去"+人工智能"的叠加思路 意味着AI从被动融合转向主动重塑 成为构建新业态 重构商业逻辑 驱动治理能力跃升的智能底座[3] - 政策设定AI终端普及率量化指标:2027年达70% 2030年达90% 2035年实现全面普及 建成智能社会[6] 产业重构方向 - 传统企业需构建数据资产治理能力 智能体协同框架 跨部门联合建模机制 使AI成为企业内部的第二操作系统[15] - 制造企业需构建可调度任务 自动优化参数 协同多设备的生产智能体 能源企业需建立预测与策略反馈能力的实时能效控制系统[15] - 教育机构需用AI老师替代标准化教学任务 将个性化学习曲线写入教学系统底层逻辑[15] 服务商转型要求 - AI供应商需从"开发商"转变为"联合创造者" 不仅要提供算法部署 还要与客户共建垂直模型 持续数据标注 共同优化业务逻辑[17] - 服务商需具备行业理解力 能从交付模型升级为共建系统 模型形态从静态发布转向动态迭代 产品形式从API工具转向AaaS智能体服务[17] - 中标关键因素从算法能力转向共建机制 行业场景适配与合规治理能力的综合表现[17] 云计算与芯片机遇 - 云服务商需优化训练与推理双周期成本结构 实现多模型并发 低比特量化 边缘推理等关键突破 服务模式从IaaS升级到PaaS SaaS和AaaS[18] - 政策鼓励构建面向智能体的云边协同体系 建立国家级智算调度中枢 共建智算服务基地 使AI成为中小企业用得起的基础能力[18] - 国产NPU GPU与AI加速器厂商迎来国产替代与算力多元化双重利好 政策鼓励建设异构算力池和发展边缘推理能力[19] 数据库变革趋势 - 数据库从传统事务处理转向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混合处理模型 原生支持向量检索 图神经网络 流式嵌入更新的AI数据库成为政企客户新宠[19] - RAG成为大模型落地主流 推动数据库技术升级[19] 六大产业AI板块 - 科技创新领域推动AI参与科研全过程 加速科学大模型建设和复杂科研数据处理 科研范式从经验驱动转向模型驱动[9] - 产业领域首次提出"智能原生"企业概念 鼓励将AI嵌入战略规划 组织架构 业务流程 打造全流程智能化生产体系[9] - 消费领域聚焦智能终端和服务消费升级 推动认知型 情感型消费与陪伴型 助理型应用 重塑人机交互方式[10][11] - 民生领域推动AI赋能教育 医疗 就业 文化 养老等场景 发展智能教师 智能健康助手 智能职业培训等新角色[12] - 社会治理领域打造人机共生城市运行新模式 推动AI在政务服务 公共安全 生态治理深度应用 推进城市智能化升级与AI政务服务平台建设[12] - 全球合作领域推动AI成为国际公共产品 推动技术开源共享 国际标准制定与全球治理合作[12] 市场机会方向 - 智能终端硬件制造 AI应用内容创业 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存在大量市场机会[11][12] - 政务科技 城市大脑 公共数据应用将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12] - AI基础设施出海 模型即服务平台国际化 开源项目全球贡献度成为中国技术力量新增长点[13] - 围绕科研场景的AI产品和平台 跨学科AI人才培养 科学数据服务平台迎来高速发展[9] - AI+ERP系统 智能工业软件 农业AI解决方案和无人化服务等新模式快速崛起[10]
向“智”而行,新型工业化“加速跑”
新华日报· 2025-08-17 20:40
南京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推进 - 南京市发布3项关键资源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包括首批数字化服务商推荐名单、首批试点企业库和线上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 [1] - 该市已完成实施方案和奖补政策制定、首批试点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遴选等重点工作,标志着试点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1] - 数字化转型是落实国家战略、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举措,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意义重大 [1] 数字化转型成效与供需对接 - 南京某制造企业引入AI视觉质检系统后检测速度提升300%,准确率达99.9%以上,人力成本显著下降 [2] - 活动现场200家试点企业与75家数字化服务商进行对接,4家服务商代表分享了特色解决方案 [2] - 活动采用"线下+线上"双通道模式,扩大政策影响力和知晓度 [2] 南京数字化建设成果与未来规划 - 南京已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获批多项国家级数字化试点城市称号 [3] - 未来将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供需对接,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再上新台阶 [3]
常州举行产业链对接活动,发力机器人产业下半场——产城互动,共探智能蓝海
新华日报· 2025-05-16 23:23
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 发布《江苏省机器人减速器"智改数转网联"指南》提供技术路线图 [1] - 常州计划2026年实现年产机器人整机10万台、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3] - 21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近60亿元 涵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维度 [8] 常州机器人产业基础 - 工业门类覆盖国家41个大类中的37个 拥有28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2] - 已形成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千亿级产业 [2] - 现有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汇聚104家规上工业企业 [2] 产业链技术突破 - 安川机电伺服电机、纳博特斯克RV减速器占据全球市场高地 [4] - 节卡协作机器人实现0.1毫米精度 应用于"中国天眼"运维 [4] - 快克高精密锡焊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 实现国产替代 [4] - 博睿康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意念操控机械臂" [4] - 主导制定9项机器人国家标准 建成国内首个双认证测试实验室 [4] 应用场景拓展 - 微亿智造AI视觉质检系统提升工业品控效率 [4] - 邦邦智能外骨骼机器人助力残障人士康复 [4] - 万全重工耐高温救援机器人应用于抢险场景 [8] - 格力博实时动态定位系统优化庭院管理方案 [9] - 朗合医疗机器人实现高精度手术操作 [8] 产业生态建设 - 启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科创中心 强化政策扶持与技术创新 [5] - 节卡机器人11年成长为全球协作机器人领军企业 [9] - 常州构建"全链生态" 从核心部件到整机集成形成完整产业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