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天机器人

搜索文档
金融时报:扎克伯格、奥特曼精心策划靠近特朗普 被视为墙头草
凤凰网· 2025-09-25 13:51
奥特曼、扎克伯格接近特朗普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5日,据《金融时报》报道,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一直试图拉 近与特朗普的关系,但是他们的走近可能只是暂时的,只是为了满足各自的利益。 最近,特朗普在白宫举行晚宴,招待了美国的科技大亨。当时,扎克伯格就坐在特朗普的右手边。奥特曼则坐在桌对面注视着他们。 据多位来自华府和Meta、OpenAI的内部人士透露,这两位CEO能够如此接近美国总统,是精心策划的结果。自从今年夏天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与特 朗普的关系以戏剧性的方式闹翻后,扎克伯格和奥特曼一直在寻求接近特朗普。 心存怀疑 尽管这两人在白宫的影响力不及马斯克曾经拥有的那样大,但特朗普政府内部的许多人仍对他们深表怀疑,因为他们曾是民主党捐赠者。 这些内部人士将目前的亲近关系形容为权宜之计。一位接近特朗普政府的人士表示:"如果把AI投资从经济中剔除,我们的处境可能会非常非常糟糕。 就是这么回事。" 特朗普还能向电视镜头炫耀他的新盟友。一位知情人士称,本月这场众星云集的白宫晚宴是在匆忙间筹备起来的, ...
微软的新液冷技术、阿里加大资本开支
傅里叶的猫· 2025-09-24 12:37
微软微流控液冷技术 - 微软开发微流控技术的新型液冷方案 从晶圆层面而非芯片封装层面集成液冷 技术激进但量产可行性未知 [1][3] - 英伟达研发微通道盖板技术 将冷板与芯片封装集成 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 [3] - 英伟达Rubin可能推出液冷新方案 具体细节未明确 [4] 阿里云资本开支与AI算力投入 - 阿里在云栖大会宣布追加资本开支 在原有3800亿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投入 [7][9] - 新增资本开支将重点投向AI芯片领域 持续看好国产AI算力发展 [10] - 阿里与海光信息成立合资公司 共同建设11万颗算力芯片的大型集群 海光持股50% 合作从业务协同升级为资本绑定 [11] AI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规模 - AI聊天机器人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渗透率增速最快的功能之一 [12] - AI模型Token消耗量每2至3个月翻倍 需求快速扩张 [12] - 全球AI领域过去一年投资总额达4000亿美元 未来五年累计投入预计突破4万亿美元 [12] - 通用人工智能目标是将人类从80%重复性工作中解放 超级人工智能可催生超级科学家/工程师推动科技创新 [12] 海光芯片技术进展与应用 - 阿里云2025年Q2已采购海光深算三号DCU支撑通义千问API服务 原计划采购小几万张GPU卡 需求可能进一步增加 [13] - 海光GPU应用从私有云扩展至公有云 覆盖线上大模型一体机等场景 [13] - 海光BW 1000 GPU在FP64精度性能达30 TFLOPS 为国产芯片唯一达到该精度产品 对标英伟达H100 FP32性能60 TFLOPS FP16性能480 TOPS 配备64GB HBM2E显存 适用于超算、汽车碰撞模拟、材料研发等高精度计算场景 售价可能高于10万元 [13] - 海光发布HSL技术 通过异构卡调度提升生态友好度 重点优化CPU高速内存技术 对标英伟达Arm架构Grace CPU与GPU组合 [14] - HSL技术采用开源互联协议 实现跨厂商GPU兼容 解决内存一致性问题并提升CPU-GPU连接效率 推动生态开放 关键落地依赖互联网头部客户采纳 [15] 行业资源与生态 - 英伟达潜在供应商名单在知识星球发布 包含全面数据 [16] - 知识星球每日更新行业信息、投行数据及分析报告 并整理至网盘持续同步 [17] - 提供国产GPU卡资源 性价比高 需通过微信联系并备注姓名与行业 [19]
“AI精神病”是真的吗?
虎嗅· 2025-09-23 10:57
一些病人坚信聊天机器人是有感知的,甚至编造出全新的物理学大理论。其他医生则遇到过这样的患者:他们连续几天反复与AI工具交流,带着成千上 万页的聊天记录来到医院,记录中AI不断支持或强化了那些明显有问题的想法。 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后果也极为严重。痛苦中的用户以及他们的亲友描述了可怕的下行螺旋:失去工作、关系破裂、被强制送医、入狱,甚至死亡。 然而,临床医生告诉《WIRED》,医学界对此存在分歧:这是一个需要独立命名的新现象,还是一个旧问题在新时代的触发方式? 在精神病院里出现了一个新趋势:一些处于危机中的人带着虚假的、甚至危险的信念而来,他们表现出自大妄想和偏执想法。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与AI聊天机器人进行了马拉松式的长谈。 《WIRED》采访了十几位精神科医生和研究人员,他们都越来越担心这种情况。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精神科医生基思·坂田(Keith Sakata)表示,今 年他已经遇到过十几起严重到需要住院的病例,而人工智能在这些精神病性发作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事态的发展,一个更抓人眼球的说法出现在媒 体标题里:"AI精神病(AI psychosis)"。 "AI精神病"并不是一个被正式认可的医学诊 ...
“AI精神病”确有其事吗?
36氪· 2025-09-23 08:17
《WIRED》采访了十几位精神科医生和研究人员,他们都越来越担心这种情况。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精神科医生基思·坂田(Keith Sakata)表示,今 年他已经遇到过十几起严重到需要住院的病例,而人工智能在这些精神病性发作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事态的发展,一个更抓人眼球的说法出现在媒 体标题里:"AI精神病(AI psychosis)"。 一些病人坚信聊天机器人是有感知的,甚至编造出全新的物理学大理论。其他医生则遇到过这样的患者:他们连续几天反复与AI工具交流,带着成千上 万页的聊天记录来到医院,记录中AI不断支持或强化了那些明显有问题的想法。 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后果也极为严重。痛苦中的用户以及他们的亲友描述了可怕的下行螺旋:失去工作、关系破裂、被强制送医、入狱,甚至死亡。 然而,临床医生告诉《WIRED》,医学界对此存在分歧:这是一个需要独立命名的新现象,还是一个旧问题在新时代的触发方式? 在精神病院里出现了一个新趋势:一些处于危机中的人带着虚假的、甚至危险的信念而来,他们表现出自大妄想和偏执想法。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与AI聊天机器人进行了马拉松式的长谈。 根据麦凯布的说法,有关"AI精神病"的病例 ...
70名员工,估值70亿
虎嗅· 2025-09-20 07:2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黎曼,题图来自:AI生成 巨头对顶尖AI人才的极度渴求,促使AI圈内频频发生重金挖人的戏码。 就在过去没多久的7月,硅谷又发生一起AI人才价格创新高的案例。Meta以超过2亿美元将AI奇才庞若 鸣从苹果挖走。这一数字刷新了高管转会的新纪录。有人算过,这个价格远超足球巨星C罗巅峰时期1.2 亿欧元年薪的数字,甚至是苹果CEO库克2024年7460万美元年薪的近乎3倍。 除了"买"下奇才,科技巨头还掀起了巨额"收购AI初创公司创始人"热潮。 2024年3月,估值300亿元的Inflection AI的创始团队加入微软。 2024年6月,亚马逊挖走Adept的核心人才。 2024年9月,亚马逊从机器人AI系统初创公司Covariant挖走了三名联合创始人及约25%的员工。 2024年8月,谷歌开出27亿美元(约195.75亿元)挖走了AI聊天赛道的明星企业Character.ai创始人及团 队。 而本文要讲的就是,继创始人"被挖"后,Character.ai的后续进展。核心人物的出走,对于一家公司来说 几乎是致命的打击。但出乎意料的是,被重击后 ...
“三天是假象,996才是真相!”大佬预测AI将带来「三天工作制」,遭网友吐槽:裁掉40%的人,工资打六折?
36氪· 2025-09-17 12:10
最近,袁征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大胆预测:随着 AI 聊天机器人和智能 Agent 的普及,"三到四天工作制"将成为常态,甚至有些人可能整周都"被解 放"。他的看法,与比尔·盖茨、英伟达 CEO 黄仁勋、摩根大通 CEO 杰米·戴蒙等科技和金融大佬惊人一致。 然而,当这些顶级 CEO 们对"未来不需要每周打五天工"达成共识时,很多普通打工人却并没有欢呼,反而警惕地追问:事情真有这么美好吗?这里面是 不是有什么坑? 科技大佬的"共识":五天工作制终结在即? 设想一下这样的未来场景:每周只需要上班三天,剩下的四天都可以用来陪伴家人、旅游、写代码 Side Project,甚至什么都不做——听上去像是打工人 的「临终幻想」?但这却是 Zoom CEO 袁征(Eric Yuan)口中即将到来的现实。 过去几年,围绕 AI 如何改变工作的争论一直不断: ● 悲观派:以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为代表,认为AI 会带来"白领工作的末日",大量岗位会消失。 ● 乐观派:以Google 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为代表,描绘了一个"丰裕黄金时代",AI 将让人类拥有前所 ...
一周休4天,老黄、盖茨站台,网友炸锅:是AI福利,还是裁员信号?
36氪· 2025-09-17 01:59
每周工作三天? 刚刚,Fortune的一篇报道,把这个话题点着了,引发网友热议。 Zoom CEO袁征预测:AI聊天机器人和智能体,将带来3-4天工作制。 他的观点,与比尔·盖茨、NVIDIA CEO黄仁勋、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等大佬的看法也是一致的。 袁征认为,在这个过程中,AI会把很多「低价值/初级」工作自动化。 这意味着,一些岗位将被取代,有些人甚至可能整周都「空闲」。 因此,也有网友直接回怼: 他说的「三天」,意思是「你被裁了」!这代表的是一种「AI=裁员」的抗拒态度。 不久前,黄仁勋在Fox Business的一次访谈中,也谈到了他对「四天工作制」的看法。 他认为世界正「处在AI革命的开端」,各行业对AI的快速采用,很可能会推动「四天工作制」的转变,但他同时也提到,这并不意味着生活就会慢下 来: 「我得承认,我们的未来会比现在更忙。」 白领岗位「大灭绝」,还是「黄金时代」的开启? AI将如何改变人类的工作方式? 大佬们对此看法不一。 比如,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曾经预测AI会接管美国一半白领工作,这意味着白领岗位将出现「大灭绝」。 但反对者认为,AI在消灭许多工作 ...
主动996,住进“棺材房”,硅谷00后疯狂“自我整顿”
虎嗅· 2025-09-16 11:05
AI创业公司工作文化 - 硅谷AI初创公司创始人普遍存在极端工作现象 包括连续三周每周工作92小时 几乎废除周末 奉行不喝酒 不睡觉 不社交准则[1][2] - 创业者将办公室作为多功能空间 在工位旁打地铺或睡会议室沙发 部分租用每月700美元的共享睡眠舱[5][6][8] - 饮食极度简化 一天一顿外卖或依赖代餐补充剂 社交活动拒绝酒精饮料[9][10] AI行业投资趋势 - 2023年全球私营领域对AI创业公司投资总额约960亿美元 较2022年1034亿美元下降7.2%[13] - 获得融资的AI初创企业数量激增40.6%至1812家 但单笔平均融资额缩水 显示赛道玩家增多而资金门槛提升[17][18] - 资本转向理性投资 更倾向资助已占据制高点的大模型公司或有明确壁垒的垂直应用[21] AI行业竞争格局 - 同质化竞争严重 多数初创团队依赖基础模型进行套壳应用开发 缺乏差异化[21] - 商业变现能力不足 典型案例如Stability AI公司2023年营收仅1100万美元 远低于经营支出[19][20] - 技术迭代窗口期短暂 从GPT-4到新模型迭代仅需数月 加剧初创公司竞争压力[27] 创业者动机与行业生态 - 创业者受财务自由预期驱动 将AI浪潮视为21世纪淘金热 追求改变人生的天文数字回报[23][24][25] - 风险投资机构倾向押注全情投入的创始人 无形助长极端奋斗文化[25] - AI工具降低创业门槛 支持原型生成 代码编写和设计初稿 但同时使自我剥削更易实现[29]
宇树机器人概念指数强势拉升!“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份额突破180亿再刷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5:03
机器人行业市场表现 - 宇树机器人概念指数强势拉升 涨幅位居市场前列 [1] - 机器人ETF(562500)上涨1.06% 最新规模达187.88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近5个交易日连续资金净流入超9.64亿元 最新份额达180.70亿份 [1] 机器人ETF持仓股表现 - 伟创电气领涨6.19% [1] - 奥比中光 双环传动 步科股份 海得控制涨幅均超5% [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效 - Lazada平台AI聊天机器人使9.9大促期间订单平均价值提升近30% [1] - 通过对话式推荐和实时客服功能增强用户互动 促销期效果显著 [1] 产业链技术布局 - 江苏雷利自主研发空心杯电机 精密齿轮箱 滚珠丝杠等核心零部件 [2] - 公司线性关节产品包含多款执行器 灵巧手组件实现高精度末端操作 [2] - 计划通过对外投资布局高精度传感器 编码器及驱动控制组件 [2] 机器人ETF产品特征 - 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2] - 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等多细分领域 [2] - 提供场外联接基金(A类018344 C类018345) [2]
美国FTC要求七家AI巨头说明青少年安全保障措施
环球网资讯· 2025-09-13 03:49
调查背景与范围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向OpenAI、Meta、Snap、xAI、Alphabet、Character.AI开发商等七家AI聊天机器人企业发出调查令 [1] - 调查要求企业提交资料详细说明如何评估"虚拟陪伴"类AI产品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 [1] - 调查行动属于研究项目范畴并非执法行动 核心目的是了解科技企业评估AI聊天机器人安全性的具体做法与机制 [3] 调查具体要求 - 要求七家企业披露AI陪伴产品的盈利模式、维系用户群体的具体计划以及为降低用户使用风险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3] - 要求相关企业在45天内完成答复 [3] 行业风险与监管关注 - AI聊天机器人凭借类人化交流方式带来便捷体验 但潜在风险持续引发家长群体与政策制定者担忧 [3] - 近期多起青少年自杀事件引发社会对AI产品影响的高度关注 包括加州16岁少年通过ChatGPT获得协助自杀建议及佛州14岁少年与Character.AI互动后自杀 [4] - 美国各地立法者积极推动政策制定以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 如加州州议会通过法案要求为AI聊天机器人设立安全标准并强化企业责任追究机制 [4] 监管立场与潜在后果 - FTC强调AI聊天机器人本质上仍属普通产品 开发者必须严格遵守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 [3] - FTC需兼顾"保护儿童安全"与"维护美国在AI领域全球领先地位"两方面需求 [3] - 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存在违法行为 FTC不排除进一步展开执法行动的可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