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鲜切花
icon
搜索文档
前8个月云南进出口1789.5亿元 同比增长8.2%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6:19
云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比重提升,前8个月进出口1538亿元,增长12.5%,占云南进出口总值 的85.9%,较去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80.8亿元,增长17.7%;进口1057.2亿元,增长 10.3%。(完) 中新网昆明9月26日电 (栾子恒)昆明海关26日消息,2025年前8个月,云南货物贸易进出口1789.5亿元, 同比(下同)增长8.2%,快于全国整体增速4.7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前8个月,云南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农产品出口127.9亿元,增长6.1%,占出口总值的 20.5%,出口值居中西部第1,其中,鲜切花、咖啡及制品出口值持续保持全国第1。 此外,云南进口铜矿、天然及合成橡胶、农产品等保持增长。在国内消费、生产需求增加的带动下,云 南生产原材料、消费品进口较快增长。铜矿、天然及合成橡胶、农产品进口值分别为132.6亿、33.3亿、 251.3亿元,分别增长173.3%、40.7%、26.3%。 ...
“十四五”末云南经济总量将比2020年增加约68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0:10
"十四五"末云南经济总量将比2020年增加约6800亿元 中新网昆明9月19日电 (韩帅南 李临艳)"从云南经济总量看,'十四五'末,预计比2020年增加约6800亿 元,这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昆明。"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陈明19日如是说。 当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综合专场在昆明举行。陈明在会上介绍, 继2018年云南省经济总量达2万亿元后,"十四五"期间于2023年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2024年达3.15万亿 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突破11万元/人,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 2020年的46.5%提高到2024年的53.3%,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20年的26.7%提高到2024年的 52.1%,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1%。 在社会民生方面,全省农民收入年均增长8%、脱贫县农民收入年均增长8.6%。职业教育资源、高等学 校、三甲医院实现州(市)全覆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网进一步织密。安全发展方面,未发生重大及以 上生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和重大灾害"123"快速响应机制,2024年首次实 ...
“投资昆明 辐射南亚东南亚”2025年昆明投资推介会在厦门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9-10 15:03
投资环境优势 - 昆明具备要素成本低 市场空间大 国际合作广等投资优势 [3] - 昆明是中国唯一拥有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 托管磨憨镇后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前沿 [6] - 通过"政府部门+企业案例"形式展示政策工具箱和合作路线图 [3] 产业招商重点 - 高原特色农业 生物医药产业 文旅产业及旅居项目被重点推介 [3] - 加工贸易 跨境电商 市场采购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6] - 现场签约总金额超12亿元 涉及生物科技和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合作 [8] 消费服务体系 - 构建"1+3+N"入境消费服务体系 全国首发《春城消费指南》 [5] - 成立南亚东南亚跨境消费联盟 已有126家企业签约加盟 [5] - 创新推出"KUNMING PASS"春城礼遇卡 实现全链条服务贯通 [5] 国际贸易发展 - 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效应持续释放 跨境物流成本显著降低 [6] - 咖啡豆 鲜切花 烟草等特色产品出口显著增加 [6] - 榴莲 山竹等东南亚产品通过昆明集散至全国30个省份 [6] 基础设施支撑 - 创新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服务站网络 在全球10个城市设海外服务站 [6] - 在国内5个城市设立"春城驿站" 提供全方位出海保障 [6] - 2023年上半年入境游客达66.46万人次 同比增长48.8% [5]
云南鲜花市场迎七夕高峰
新华网· 2025-08-30 16:38
行业交易数据 - 七夕备货期鲜切花交易量超4500万枝[1] - 鲜切花价格指数最高达323点 较节前上涨约60%[3] - 大类综合均价1.07元/枝 最高单日均价突破1.56元/枝[3] 价格表现 - 鲜切花均价同比增长33.3%[3] - 高端玫瑰单枝价格最高达18.85元[3] - 各等级玫瑰价差为0.6元/枝[3] 市场特征 - 华东地区鲜花消费需求最为旺盛[3] - 红色和粉色系玫瑰备受追捧[3] - 优质花卉获市场高度认可呈现"好花好价"趋势[3] 市场预期 - 七夕节后价格将小幅回调[3] - 教师节前后保持稳定运行呈现"恒温"态势[3]
前7个月云南进出口1532亿元 同比增长7%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2:33
贸易总体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云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5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 [1] - 出口533.3亿元人民币 增长2.1% 进口998.7亿元人民币 增长9.8% [1] 贸易伙伴结构 - 与185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16.4亿元 增长11.4% 占进出口总值85.9% [1] - 对东盟进出口738.5亿元 增长11.8% 对中东进出口258.3亿元 增长12.7% 对拉美进出口187.7亿元 增长32.2% 对非洲进出口67.2亿元 增长93.2% 四地区合计占比81.7% [1] 重点出口商品表现 - 农产品出口109.8亿元 增长12% 出口规模居全国中西部地区首位 [1] - 咖啡及其制品出口7.2亿元 鲜切花出口6.3亿元 两类商品出口值均居全国首位 [1] 工业进口驱动因素 -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带动进口规模扩大 金属矿砂进口218.1亿元 增长47.2% [2] - 天然及合成橡胶进口23.7亿元 增长42% [2]
美丽遇甜蜜 消费“别样红”——云南鲜切花七夕节前市场一线观察
新华网· 2025-08-28 06:55
行业销售表现 - 云南鲜切花市场在七夕节前进入销售高峰期 交易市场人潮涌动 电商平台交易额持续刷新[1] - 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汇聚云南省80%以上鲜切花 数千种鲜花同时交易 游客和采购商密集[3] - 抖音电商平台日均鲜花销售量达55万单 直播电商成为重要销售渠道[5] 直播电商贡献 - 过去三年云南省鲜花交易规模增量中 直播电商贡献占比近70%[3] - 昆明梦境供应链公司通过抖音直播 今年前7个月销售额超6000万元 七夕期间日均销售额超50万元[4] - 直播形式包括"鲜花市集边走边播"和"鲜花仓库直播"等创新模式[4] 生产与供应链情况 - 晋宁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每日出货量超20万枝 主要发往上海 重庆 广州等城市[10] - 昆明市晋宁区国际花卉物流中心日均鲜切花交易量稳定在100万枝 参与交易农户500户 花商300户[10] - 白色 红色和粉色玫瑰鲜切花特别受欢迎 订单持续增长[10] 交易平台数据 -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每日鲜花交易量超700万枝 单日最高交易量达1100万枝[12] - 30%以上鲜花被各大电商和直播团队拍下 用于电商平台及直播间销售[12] - 线上拍卖平台日均交易量约40万枝 参与供货商200户 购买商180户[13] 物流与品质保障 - 拍卖前完成物流接收 质检 定级和数据录入等准备工作[13] - 拍卖结束后及时配货 打包和发货 确保鲜切花以良好状态送达客户[13] - 数字化手段为花卉流通提供有力支撑 线上线下协同运行[13]
今年前7月云南出口鲜切花6.3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4:17
行业表现 - 云南鲜切花前7个月出口额达6.3亿元人民币 出口规模居中国首位 [1] - 主要出口国家包括菲律宾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澳大利亚和日本 [1] - 云南已成为全球花卉生产核心区域 依托独特地理优势和产业创新 [1] 企业运营 - 玉溪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单批出口35万枝康乃馨至日本 [1] - 鲜切花需经过采摘 质检 分级 打包装箱等多道流程 时效性对品质影响显著 [1] 政策创新 - 海关实施"批次检验(检疫)"改革模式 超80%鲜切花可快速放行 [1] - 新模式使企业经营成本降低5%以上 [1] - 同一批次首批货物实施100%现场检验 后续货物以验核单证数据为主 [1] - 申报放行出证流程缩短至30分钟内完成 每批次减少2-3天时间成本 [2]
“新业态+新消费”催生花卉行业新工种 让“不凋谢”的中国式浪漫走向世界
央视网· 2025-08-10 08:11
新职业发布 - 第七批新职业发布包含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近三成直接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 [1] - "保鲜花"制作工成为新增工种,属于花卉深加工领域的专业技能岗位 [10] "保鲜花"行业概况 - "保鲜花"通过"脱水—置换—固化"工艺处理,可保持鲜花形态和色泽3到5年 [3] - 云南已有20多种花材被加工成"保鲜花"产品和花卉工艺品,成为国际热销新品 [10] - 云南"保鲜花"企业已超100家,从业者近万人,但熟练工仍供不应求 [14] 生产工艺与技术 - "保鲜花"制作涉及物理脱水、植物染色、形态定型等多个环节,需掌握植物细胞特性和精准控制工艺参数 [14] - 花型和耐加工特性是重要指标,"黑魔术"玫瑰经过上百次花型测试才进入染色环节 [5] - 染色环节需精确控制吸色量和均匀度,工艺精细度直接影响产品价值 [12] 市场表现与出口数据 - 云南上半年鲜切花产量超100亿枝,包括"保鲜花"在内 [17] - 昆明长水机场海关上半年监管出口鲜切花货值超2亿元,同比增长29% [23] - 当前每天验放4万支以上鲜切花,海关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时效 [21] 产业链发展 - 云南花卉产业直接带动农户超80万人 [21] - "保鲜花"产业推广师已培训带动3000多人加入该新兴产业 [16] - 行业认为"保鲜花"市场空间无限大,标准化生产和职业界定利好行业发展 [16] 生产流程优化 - 鲜花采摘后需立即进行分选预冷,插花筒内营养液(含糖分和杀菌剂)维持鲜度 [17] - 生产环节采用80公分刻度线作为优质花材筛选标准 [19] - 采花、选花、分拣、预冷、搬运等环节形成高效接力生产线 [19]
云南打好"组合拳"推动资源经济加快发展
资源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 资源经济重点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45%左右[1] - 资源经济工业重点产业集中全省约3/4规上工业企业 贡献约90%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1] - 云南将资源经济作为"三大经济"主干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1] 传统产业巩固提升 - 全省电力总装机超1.66亿千瓦 其中绿色能源装机超1.5亿千瓦占比超90%居全国第一位[1] - 2024年有色金属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 10种有色金属产量819.45万吨占全国10.35%居全国第4位[2] - 稀贵金属产业工业总产值近1000亿元 形成全球第一的锡铟和铂族金属产业链[2] 新兴产业发展态势 - 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新三样"产业2024年总产值达2500亿元 增加值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达20.8%[2] - 电解铝产能指标规模达830万吨占全国约1/4居全国首位 绿色铝产业链产值2024年突破1500亿元[2] - 新能源电池产业近3年增加值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 今年上半年增加值增长72.1%[2] 农业产业发展成就 - 农业投资规模连续3年保持全国前列 鲜切花咖啡茶叶等重点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3] - 农业重点产业全链条产值达2.75万亿元 三七和奶业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3] 文旅产业发展表现 - 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7亿人次 实现旅游总花费1.14万亿元 接待入境游客突破600万人次[3] - 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3.7亿人次同比增长10.8% 实现旅游总花费超6500亿元增长10.5%[3] - 全省旅居人数超280万人次增长45.4% 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发展态势[3]
支持产能预售与订单交易等交易模式创新
期货日报网· 2025-08-04 00:58
政策突破与制度创新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于7月23日审议通过 9月1日正式施行 鼓励自贸试验区内鲜切花、茶叶、咖啡等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依法开展产能预售和订单交易等创新交易模式 [2] - 条例共七章 第三章明确促进投资开放和贸易便利 是对商务部4月印发的《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积极响应 该方案首次将鼓励商品现货交易场所开展产能预售和订单交易列为重点任务 [2] - 此次政策被专家视为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 有助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 提升服务实体产业功能 助推区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3] 交易模式定义与演变 - 产能预售涵盖产能发售、订单转让及现货交收三个阶段 订单交易特指产能预售体系中买方通过平台转让订单所有权以实现流转和流动性增强的环节 二者均属于中远期交易 [4] - 国务院2011年38号文和2012年37号文曾要求清理整顿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场所 明确现货交易需回归现货本质 导致许多交易场所砍掉中远期业务 如今政策风向转变 国家顶层设计到地方条例均鼓励此类创新 [4] - 产能预售和订单交易是通过交易平台提前签订远期购销协议 锁定未来产量和价格的模式 可让企业提前锁定订单和产能 减少市场波动影响 增强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3][5] 创新模式的价值与意义 - 此类模式可有效连接生产者、消费者、贸易商及仓储、物流、金融等周边生态 具有线上信用增强、履约保证、信息对称和流通高效的优势 并可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 [5] - 有助于拓展大宗商品市场结构和层次 弥补期货与现货市场间过渡层次缺失的瓶颈 提升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竞争能力、定价能力和关键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 [5] - 通过"以销定产"促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计划 避免盲目生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结构优化 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5] 云南产业基础与优势 - 云南鲜切花产业2024年产量突破206亿枝 占全国70%的市场份额 领先优势已延续二十余年 斗南花卉市场年交易量达141亿枝 与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形成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产业引擎 [6] - 茶产业形成综合产值1500亿元体系 茶叶有机认证面积全国首位 昆明建成多个规模化茶叶批发市场 构建从古法传承到智慧种植的完整生态链 [6] - 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和农业产值占全国98%以上 已构建"线上电子交易+线下集散中心"双轨模式 出口至欧美等29个国家和地区 并吸引星巴克、瑞幸等品牌建立专属供应链 加速向精品化、品牌化转型 [6] 实施进展与配套需求 - 云南咖啡交易中心正在积极推动订单交易模式上线 但需规范性文件支撑以保障便利性和流动性 同时严格把控风险 希望云南省商务厅尽快出台指导性文件 [7] - 条例提出多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 如放宽外籍高端人才从业限制、允许优秀留学生在自贸试验区就业创业 以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入驻 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7] - 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按规定开展跨境投融资业务 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为云南产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7] 区域战略定位 - 云南作为中国—东盟合作关键纽带 凭借独特地理位置和政策赋能 从"地理末梢"跃升为"开放前沿" 自贸试验区以制度突破为核心 以大宗商品市场建设为抓手 [8] - 聚焦跨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新高地 有助于云南利用区位优势拓展国际市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