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数据库

搜索文档
何志毅:中美软件产业实力悬殊,应当引发全社会高度重视
第一财经· 2025-09-24 03:55
系统软件产业 - 全球系统软件产业共有288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42425亿美元 总营收4062亿美元 总利润1099亿美元 总净资产4072亿美元[2] - 美国在系统软件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综合实力系数占全球95.2% 其45家上市公司市值占比96% 营收占比91% 利润占比99% 净资产占比89%[2] - 中国系统软件产业综合实力系数仅为全球1.3% 4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683亿美元 总营收99亿美元 总利润-4.2亿美元 总净资产212亿美元 与美国实力对比仅为1.4%[2][6] 研发投入对比 - 全球系统软件产业研发投入563亿美元 研发强度14% 美国研发投入519亿美元 研发强度14% 中国研发投入24亿美元 研发强度24%[3] - 美国系统软件产业研发投入是中国的21.6倍 微软单家公司研发投入311.7亿美元 相当于中国全产业研发投入的13倍[3][4] - 中国系统软件产业研发投入占微软的7.7% 是各项指标中最接近的对比数据[4] 企业实力对比 - 全球系统软件前十强企业有8家美国公司 中国排名最高的金山软件位列全球第17 360公司排名第19[4] - 微软市值相当于中国系统软件全产业的45倍 营收相当于26倍 利润方面微软盈利927.5亿美元而中国全产业亏损4.2亿美元[4] - 中国47家系统软件企业中 60%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仅19家实现盈利[5] 应用软件产业 - 全球应用软件产业共有1172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26348亿美元 总营收3691亿美元 总利润218亿美元 总净资产4697亿美元[8] - 美国应用软件产业综合实力系数占全球71.5% 市值占比67% 营收占比55% 利润占比96% 净资产占比56%[8] - 中国应用软件产业综合实力系数仅占全球1.8% 位列全球第六 全产业亏损41.7亿美元 实力系数仅为美国的2.5%[9][10] 应用软件企业格局 - 全球应用软件前十强企业有8家美国公司 1家德国公司和1家法国公司 中国排名最高的宝信软件位列全球第29 科大讯飞排名第30[9] - 美国应用软件产业研发投入412亿美元 研发强度20% 中国研发投入70亿美元 研发强度14% 美国研发投入是中国的5.9倍[10] - 中国156家应用软件企业中 仅49%企业实现盈利 大多数为低市值、低营收企业[10] 整体软件产业 - 全球软件产业(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共有1460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68774亿美元 总营收7752亿美元 总利润1317亿美元[11] - 美国软件产业综合实力系数占全球85.4% 中国占2.8% 中美实力对比为3.3% 中国软件产业总亏损46亿美元[11][12] - 美国系统软件产业实力为中国的72倍 应用软件为40倍 总体软件产业实力为中国的30.7倍[15] 企业发展路径 - 微软自1986年上市以来完成至少277起并购 平均每年7起 著名案例包括Skype、Linkedin和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15] - 赛富时公司21年来进行大量并购 包括65亿美元收购Mulesoft、277亿美元收购Slack、270亿美元收购Tableau[15] - 软件产业需要耐心资本 有中国软件企业由56岁教授创办 80岁才实现上市[16] 产业重要性 - 软件产业是国家重要的工业产业和工业服务业 是科技产业、数字产业、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防工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7] - 甲骨文公司市值曾接近10000亿美元 创始人个人财富接近4000亿美元 说明软件公司的巨大价值[17] - 需要制定针对性产业政策 扶持在市场竞争中初步成功的企业加快发展壮大[18]
为什么大数据企业,都跑去贵州“乘凉”了?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48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历程 - 2014年率先实施大数据战略并成立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 [1] - 2015年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国际博览会在贵阳开幕并连续举办十一届 [1] - 2016年获批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并颁布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 [1] - 2024年数字产业规模达2549.4亿元 同比增长18.3% [1] 华为云在贵州的布局 - 2021年贵安数据中心升级为华为云全球业务总部 [2] - 以贵州为中心可辐射周边省份的1000公里服务半径和20000公里全球服务半径 [3] - 贵州年均气温16℃为数据中心提供自然冷却优势 [3] - 电价每度0.35元较东部地区每年节省电费超十亿元 [7] - 2023年建成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 出省带宽达5.11万Gbps [7] - 构建覆盖全国的3/10/20ms时延保障圈实现东数西算 [7] 算力基础设施现状 - 截至2024年底重点数据中心达48个 [7] - 算力总规模56.89Eflops 智能算力占比超90% [7] - 国产化率及区域集中度均超90% [7] - 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密集地区之一 [7] 满帮集团发展历程 - 2017年由"运满满"与"货车帮"合并成立 [11] - 平台每日数据量达120TB [11] - 匹配时间从3-5天缩短至几分钟 [11] - 业务覆盖超330座城市和10万条路线 [12] 满帮业务模式演进 - 从车货匹配平台演进为综合物流服务商 [12] - 拓展小额贷款、保险经纪、ETC加油等增值服务 [12] - 成为数据要素×交通运输典范 [16] - 连续十年参展数博会展示智慧物流成果 [12] 翰凯斯技术创新 - 专注无人驾驶与智能汽车研发十余年 [17] - 产品交付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 [17] - 自主研发L4级自动驾驶算法和分布式驱动滑板底盘 [19] - 推出全球首款开源自动驾驶通用底盘 [19] 翰凯斯产品体系 - 开发RoboBus无人接驳车 [19] - RoboShop无人零售车 [19] - RoboSweep无人清扫车 [19] - RoboGo自动驾驶配送车 [19] - 产品适配城市道路和景区等多类环境 [23] 政策支持体系 - 贵阳高新区提供厂房补贴和税收优惠 [19] - 2017年推出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 [19] - 2023年出台自动驾驶装备示范运营管理办法 [23] - 实现算力、数据、应用与产业协同发展 [24]
徐州携手华为云共筑安全标杆,护航城市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江南时报· 2025-07-01 05:08
徐州数字化转型战略 - 徐州提出《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行动计划(2025-2027年)》,重点完善安全管理、技术防护、安全运营体系,打造"点—线—面"联动的产业格局 [1] - 通过"安全先行"理念构建数据安全运营平台,联合华为云以"安全云脑"为核心建立一体化安全运营体系,整合80多家单位、300多个市本级项目 [1] 华为云与徐州合作历程 - 2016年首次合作建设华为徐州淮海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政务信息化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数字经济写入《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 - 以鲲鹏技术路线搭建全栈自主创新云平台,发布《徐州市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2-2025年)》,实现政务云"从0到1"突破 [2] - 截至当前已建成"全栈自主创新云暨新质生产力数字底座",集成高斯数据库、云搜索等核心组件 [3] 政务云安全体系建设 - 华为云安全云脑提供云原生安全运营平台,实现资产可视化(弹性云服务器、公网IP、VPC等)、威胁分析自动化,解决"资产漏防护"问题 [4] - 通过威胁分析引擎处理海量告警,安全响应剧本使运营效率提升60%,实现"攻击不瘫、数据不丢、监管合规" [5][6] - 采用"AI+运营"双轮驱动模式,结合大小模型训练,使安全事件溯源效率提升60% [6] 技术成果与行业地位 - 华为连续三年入选Gartner SIEM魔力象限,安全云脑集成30年网络安全经验,形成标准化应急响应流程 [6] - 安全策略通过AI算法自动优化,实现"全天候、全方位"防护,成为国内唯一连续三年上榜厂商 [6][7] 城市数字化发展成效 - 徐州政务云平台形成集约化发展格局,完成从基础设施共建到安全能力共生的升级跃迁 [2][4] - 合作推动城市治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构建数字安全新图景 [7]
方兴东、徐玮| 三分天下有其一:NEXT之后的next
观察者网· 2025-05-15 01:10
华为鸿蒙战略与生态建设 - 公司提出鸿蒙操作系统"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目标,计划与谷歌安卓和苹果iOS全球竞争 [2] - 鸿蒙生态建设强调平等共生关系,需政府、企业、开发者等千行万业共同参与,2024年9月已启动"鸿蒙千帆会战"号召全行业共建原生生态 [4][6] - 截至2024年7月15日筹备开发的鸿蒙应用数量达1万个,生态战役中99%工作聚焦客户、伙伴及技术连接 [16] 技术研发与行业突破 - 公司布局86个技术方向实验室,其中软件领域20多个,孵化欧拉、鸿蒙、高斯等根技术,目标提供"世界第二种选择" [9] - 2022年鸿蒙内核成功替换QNX系统应用于智能座舱,支持问界等车型实现"一芯多屏";2023年OpenHarmony搭载于大连1号卫星及水下机器人并获国家级奖项 [13] - 在交通领域实现突破:杭山东隧道采用鸿蒙控制器降低线缆成本70%,照明能耗显著优化,并实现机电设备智能管控 [14][15] 教育及产业生态变革 - 2023年鸿蒙系统写入中学教材,陈海波著作进入清华、北大等高校教材体系,305所高校参与鸿蒙活动,286家企业加入生态学堂 [11][12] - 中国操作系统教育迈出关键步伐,OpenHarmony课程覆盖135所高校,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达150项 [12] - 行业认知从崇拜西方技术转向国产根技术研究,鸿蒙被视作划分中国IT"前鸿蒙时代"与"后鸿蒙时代"的标志 [12] 全球化挑战与应对策略 - 海外拓展面临开发者生态不足、用户基础薄弱及硬件供应限制,需待国内单框架机型发货量超50%后再图海外 [21][22] - 公司调整全球化策略:从"融入当地"转向"引领市场",优先服务认同中国文化的用户群体 [22] - 2023年华为Mate X系列在阿联酋市场份额超竞品50%,验证"第二部手机"战略可行性 [23] 历史定位与行业意义 - 鸿蒙填补中国操作系统空白,解决产业链人才链匮乏问题,成为信息产业强心针 [10] - 系统推动中国科技从"草鞋"式应用层向"西装"式根技术升级,改变与欧美"沙漠vs绿洲"的生态格局 [7][8] - 被定义为中美科技巅峰对决的关键战役,其崛起被视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历史宿命 [8][9][24]
华为x恒生电子:鲲鹏落地金融,共筑数字新局
36氪· 2025-03-19 10:30
2024年A股市场波动与金融科技合作 - 2024年初A股市场遭遇显著回调,雪球产品集中敲入,量化集体爆雷导致市场瞬时变化 [1] - 9月底出现超级行情,全市场日成交量从5000亿飙升至2.6万亿,交易系统核心业务请求峰值增长达十倍 [2] - 恒生电子与鲲鹏合作面临极端行情考验,要求交易系统在15秒内完成应急回退 [3] 恒生电子与鲲鹏的战略合作 - 恒生电子为350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解决方案,核心交易场景要求高稳定性与强兼容性 [6] - 2019年起与鲲鹏适配极速交易系统等高要求场景,2023年合作升至战略级 [6] - 2024年6月成立联合团队,实现从硬件服务器到上层业务的全流程优化 [8] 金融行业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金融核心系统需满足2000+硬件项和10000+软件项的严苛测试标准 [12] - 恒生星辰交易增强型服务器整合鲲鹏处理器,支持UF3.0等核心产品全栈适配 [13] - 与华为GaussDB完成兼容性互认证,定制OpenEuler操作系统解决方案 [13] 合作机制与技术优势 - 鲲鹏平台满足高吞吐、低时延(毫秒级)金融需求,开发效率提升30% [15][17] - 高斯数据库联合小组1个月内解决数据精度匹配问题,确保业务连续性 [16] - DevKit工具链实现多平台部署,避免技术底座切换的重复开发 [16][17] 行业趋势与商业价值 - 金融马太效应加剧,中小机构亟需软硬一体化交付方案降低IT成本 [11] - 合作聚焦真实业务需求,通过严格环境打磨产品实现从1到100的进阶 [19] - 恒生电子与鲲鹏建立全平台底座,覆盖从芯片到应用层的完整生态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