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操作系统

搜索文档
何志毅:中美软件产业实力悬殊,应当引发全社会高度重视
第一财经· 2025-09-24 03:55
系统软件产业 - 全球系统软件产业共有288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42425亿美元 总营收4062亿美元 总利润1099亿美元 总净资产4072亿美元[2] - 美国在系统软件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综合实力系数占全球95.2% 其45家上市公司市值占比96% 营收占比91% 利润占比99% 净资产占比89%[2] - 中国系统软件产业综合实力系数仅为全球1.3% 4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683亿美元 总营收99亿美元 总利润-4.2亿美元 总净资产212亿美元 与美国实力对比仅为1.4%[2][6] 研发投入对比 - 全球系统软件产业研发投入563亿美元 研发强度14% 美国研发投入519亿美元 研发强度14% 中国研发投入24亿美元 研发强度24%[3] - 美国系统软件产业研发投入是中国的21.6倍 微软单家公司研发投入311.7亿美元 相当于中国全产业研发投入的13倍[3][4] - 中国系统软件产业研发投入占微软的7.7% 是各项指标中最接近的对比数据[4] 企业实力对比 - 全球系统软件前十强企业有8家美国公司 中国排名最高的金山软件位列全球第17 360公司排名第19[4] - 微软市值相当于中国系统软件全产业的45倍 营收相当于26倍 利润方面微软盈利927.5亿美元而中国全产业亏损4.2亿美元[4] - 中国47家系统软件企业中 60%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仅19家实现盈利[5] 应用软件产业 - 全球应用软件产业共有1172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26348亿美元 总营收3691亿美元 总利润218亿美元 总净资产4697亿美元[8] - 美国应用软件产业综合实力系数占全球71.5% 市值占比67% 营收占比55% 利润占比96% 净资产占比56%[8] - 中国应用软件产业综合实力系数仅占全球1.8% 位列全球第六 全产业亏损41.7亿美元 实力系数仅为美国的2.5%[9][10] 应用软件企业格局 - 全球应用软件前十强企业有8家美国公司 1家德国公司和1家法国公司 中国排名最高的宝信软件位列全球第29 科大讯飞排名第30[9] - 美国应用软件产业研发投入412亿美元 研发强度20% 中国研发投入70亿美元 研发强度14% 美国研发投入是中国的5.9倍[10] - 中国156家应用软件企业中 仅49%企业实现盈利 大多数为低市值、低营收企业[10] 整体软件产业 - 全球软件产业(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共有1460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68774亿美元 总营收7752亿美元 总利润1317亿美元[11] - 美国软件产业综合实力系数占全球85.4% 中国占2.8% 中美实力对比为3.3% 中国软件产业总亏损46亿美元[11][12] - 美国系统软件产业实力为中国的72倍 应用软件为40倍 总体软件产业实力为中国的30.7倍[15] 企业发展路径 - 微软自1986年上市以来完成至少277起并购 平均每年7起 著名案例包括Skype、Linkedin和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15] - 赛富时公司21年来进行大量并购 包括65亿美元收购Mulesoft、277亿美元收购Slack、270亿美元收购Tableau[15] - 软件产业需要耐心资本 有中国软件企业由56岁教授创办 80岁才实现上市[16] 产业重要性 - 软件产业是国家重要的工业产业和工业服务业 是科技产业、数字产业、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防工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7] - 甲骨文公司市值曾接近10000亿美元 创始人个人财富接近4000亿美元 说明软件公司的巨大价值[17] - 需要制定针对性产业政策 扶持在市场竞争中初步成功的企业加快发展壮大[18]
马斯克要用机器人永生,华为美团们却想走出不同路
搜狐财经· 2025-08-15 16:39
马斯克的永生设想 - 马斯克提出通过将人类性格和记忆下载到机器人身上实现永生[1]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原型产品将在2022年底完成 2023年底达到中等规模量产[1] - 现阶段特斯拉机器人主要功能为日常生活辅助如做家务[1] - 马斯克不赞同追求肉体长寿 认为会影响社会进步[1] 华为的转型战略 - 华为在制裁压力下保持活力 已度过最困难时期[3] - 公司转型方向为数字化 智能化 低碳化 持续高研发投入[3] - 通过软件优化弥补硬件限制 如开发鸿蒙和欧拉操作系统[3] - 成立煤矿军团等组织 投入数十亿进行工业场景数字化改造[3] 美团的机器人布局 - 美团聚焦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技术 包括机器人技术[4][6] - 2021年投资多家机器人公司 金额达数十亿[4] - 自研无人机已在深圳完成3.5万+真实订单配送[4] - 自动配送车魔袋20在北京完成150万+订单配送[6] - 在智能客服 仓储 烹饪等领域均有机器人技术突破[6] 中美科技公司差异 - 中国公司更注重机器人技术快速落地应用[6] - 美团机器人已在社区配送 疫情防控等场景产生实际价值[4][6] - 相比永生探索 中国公司更关注解决现实问题[6]
任正非:不学英文,农村孩子永远是农民
搜狐财经· 2025-07-12 13:44
华为研发体系与创新战略 - 研发体系采用"拉法尔喷管"模型:前端"喇叭口"吸收理论研究成果,后端通过喷管结构实现产品快速扩张和领先[5][8] - 基础研究投入达230亿元且不要求回报,产品线阶段才引入考核机制[9] - AI集群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支持16000板卡,未来超节点可管理几十万板卡,具备超高速互联/液冷散热/瞬时供电能力[9][10] 鸿蒙生态系统进展 - 国内已有30多个基于鸿蒙的操作系统,覆盖行业终端/手机平板/家庭终端[12] - 鸿蒙全球用户达6亿,市场份额排名第三[12] - 系统版本升级至4.0并带动生态同步更新,公司定位为做底层"黑土地"平台[11][12] 技术标准与国产替代 - 计划建立超越美国的技术标准体系,认为现有美国标准存在50年历史包袱[13] - 已发布20多个工具软件,58个在验证中,目标实现电子工业自主设计能力[11] - ERP/EDA等软件开发采用"云化"策略,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11][12] 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 - 每年持续投入数万人和数十亿资金维护欧拉/鸿蒙系统[12] - 产品开发遵循"不先进不上市"原则,确保商业竞争力[10] - 盘古大模型达千亿参数规模,AI算力基础设施对标国际顶尖水平[9] 产学研合作模式 - 与高校合作采取"不署名"策略,保障学者学术权益[6][7] - 合作重心从西方转向国内高校,构建人才改造与选拔机制[8] - 基础研究阶段允许自由探索,产品阶段强调纪律性[5][8]
任正非提到罗登义、屠呦呦和黄大年!他眼中的基础理论研究显然并非纯理论,为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13 02:57
公司动态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期接受人民日报专访,回应外部封锁打压时表示"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4] - 任正非对昇腾芯片的评价是"美国夸大了华为的成绩,华为还没有这么厉害" [4] - 华为2024年研发费用支出达1797亿元,占全年收入20.8%,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2490亿元 [5] - 华为2024年研发人员约11.3万名,占总员工54.1%,每2名员工就有1人专职创新 [5][10] 研发战略 - 华为研发投入中约600亿元用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考核,1200亿元用于产品研发需考核 [6] - 公司坚持"比起砸钱买设备,最应该砸科学家"的理念,高薪聘请全球顶尖人才 [6] - 每年在全球寻找天才少年,以高额薪资吸纳顶尖人才补充科研队伍 [7] - 截至2024年底,华为在全球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15万件,2024年PCT专利申请量6600件蝉联全球第一 [10] 发展历程 - 1991年推出首台自主交换机HJD48,标志中国通信设备从"贴牌组装"迈向"自主设计" [8] - 2019年启动"备胎计划",海思芯片转正,鸿蒙系统问世,构建全栈技术生态 [8] - 2024年全年营收突破8600亿元,2025年推出鸿蒙电脑补齐生态版图 [8] - 2023年知识产权收入达5.6亿美元,专利库成为持续产出现金流的"专利银行" [10] 行业影响 - 2024年中国PCT专利申请量突破7万件,华为以6600件领跑全球 [10] - 中国科技企业每前进一小步都将引起国际社会轩然大波 [11] - 华为的自主研发创新已成为行业标杆,有望带动更多中国企业 [12] - 中美芯片谈判中中国保持"站着"姿态,未在芯片和稀土问题上让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