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秒激光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安达智能营收稳步攀升,加快挖掘AI服务器、氢能源等新蓝海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2: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259.29万元 同比增长9.55% [1] - 期末总资产239149.13万元 较期初增长4.93% [1] - 整体毛利率下降 主因新产品放量初期毛利率较低及产品收入结构变化 [1] - 折旧费用增加 因募投项目主体大楼按完工进度转入固定资产 [1] - 财务收益较上年同期显著减少 [1] 经营策略 - 加速海外市场纵深布局 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 [2] - 巩固全球消费电子大客户供应优势 持续导入新生产设备 [2] - 拓展AI服务器与氢能源等新兴产业客户 挖掘新蓝海市场 [2] - 落地实施MBP方针管理 为盈利能力改善提供管理支撑 [2][4]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降本增效及加强市场开拓提升盈利水平 [1]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6204.13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8.11% [3] - 研发人员411名 占总人数比例25.31% [3] - 产品矩阵新增AOI检测设备 非标组装机 喷墨打印机 五轴机床 飞秒激光设备及仓储物流设备 [3] - 流体控制领域实现多项智能阀体技术突破 提升产品性能与稳定性 [3] - 光学镜头与视觉模组研发进展顺利 稳步推进批量生产 [3] 未来发展规划 - 对内强化研发与产品创新 对外深化消费电子优势 [4] - 积极拓展汽车电子 氢能源 AI服务器及半导体封测新领域 [4] - 通过MBP方针管理系统优化业务结构与资源分配 [4] - 实施供应链体系系统性降本举措 优化成本结构 [4]
别小看身边的 “偶然”,它可能是创新的起点
36氪· 2025-05-20 00:55
偶然发现带来了许多科学突破。但与科学家不同,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往往不愿意接受偶然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偶然发现 难以预测,企业不能完全依赖它来创新。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不是推动科学进步,而是盈利和发展。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更多企业可以从偶然 发现中受益。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超过3000万人受益于一种名为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视力矫正手术。在LASIK出现之前,外科医生使用手术刀 切开角膜,然后对其进行重塑以改善患者视力。这会对眼睛周围的组织造成很大损伤。而LASIK使用的是飞秒激光技术,它仅在一飞秒(千万亿分之一 秒)的时间内发射出强大的光脉冲,取代了手术刀。外科医生可以进行非常精确的切割,且不会造成任何附带损伤。 这项被称为啁啾脉冲放大(CPA)的基础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物理学家热拉尔·穆鲁开发的,他也因此与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得了2018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将CPA产生的飞秒激光应用于眼科领域的想法,完全是偶然得来的。偶然发现并非纯粹的巧合,通常是意外发生的,用罗伯特·K·默 顿的话来说,它涉及"通过偶然或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那些并非刻意寻找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