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科剃须刀
icon
搜索文档
世运会期间,成都入境游出行人次同比提升超三成|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19 03:38
徕芬科技争议事件 - 徕芬创始人叶洪新公开指责前员工亲属运营的自媒体发布"徕芬剃须刀不如飞科"的测评视频,认为其收钱办事且内容不客观 [2] - 涉事自媒体回应称测评结果基于数十轮测试,并指出徕芬定价699元高于飞科399元,性能优势应为理所当然 [2] - 事件反映企业转型焦虑与行业测评信任危机 [2] 沪鸽港股IPO动态 - 沪鸽口腔材料公司港股招股书因满6个月未更新而失效,此前由中金和DBS担任保荐人 [3] - 公司产品覆盖口腔临床、技工及数字化领域,适用于多牙科应用场景 [3] 深圳地铁支付系统兼容性 - 深圳国资委回应岭南通不支持问题,称因技术兼容困难,建议使用全国通用的"交通联合"卡 [4] - "交通联合"标准已实现全国300余城市互联互通 [4] 苹果操作系统开发进展 - 苹果正开发代号"Charismatic"的新系统,可能为传闻中的homeOS,融合tvOS和watchOS元素 [5] - 该系统拟用于2026年智能家居中枢及2027年桌面机器人,采用六边形应用网格布局 [5] 喜茶渠道拓展 - 喜茶全国4000多家门店本周将全量上线淘宝闪购(饿了么) [6] - 此举被视为借力阿里生态加速即时零售渗透 [6] 阿里蚂蚁联合计划 - 阿里与蚂蚁旗下22个品牌推出"橙意计划",升级外卖骑手福利保障及激励措施 [7] - 饿了么宣布骑手更名为"城市骑士",同步推出系列权益升级 [7] 中航光电业务布局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工业智能机器人领域,并与头部企业展开合作 [8] 成都世运会旅游效应 - 世运会期间成都入境游人次同比提升31%,泰国等10国为主要客源地 [9] - 春熙路、太古里等文旅地标成为热门目的地 [9] 武汉汽车政策调整 - 武汉市汽车置换更新政策将于2025年8月19日暂停实施 [10] - 消费者需在8月31日前完成新车注册及旧车转让登记方可申请补贴 [10] 鱼泡直聘收购动态 - 鱼泡直聘以数千万元收购建筑劳务平台"吉工家",完成工商变更 [11] - 收购旨在巩固蓝领市场份额并防御竞争对手布局 [11] 科达利机器人业务 - 子公司科盟高精密减速机进入多家优质客户测试阶段 [13][14] - 关节总成处于研发阶段,部分样品已送样优化 [14]
早报|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特朗普泽连斯基白宫会晤;徕芬创始人与前员工公开“互喷”;哈马斯确认同意加沙停火最新提案
虎嗅APP· 2025-08-19 00:13
热点追踪 - 主播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公司由妻子初瑞雪管理,自称因肺部严重疾病无法继续工作 [2] - A股市值历史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年内新增14.5万亿元,农业银行以2.2万亿元市值位居榜首 [4] - 广电总局印发《若干举措》,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管理政策,加强内容创新和版权保护 [5] 公司动态 - 同洲电子澄清公告称网传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为不实信息 [6] - 胖东来因"本科保安保洁"招聘要求引发争议,人社局表示将研判是否违反劳动就业相关规定 [7][8][9] - 理想汽车CEO李想宴请卡车司机,承认对撞测试"冒失" [11][12] - 小米起诉米系有品公司商标侵权,案件将于9月3日开庭 [13] - 徕芬科技创始人与前员工公开"互喷",涉及产品对比测试争议 [14][16] - 比亚迪高管重申"从不拉踩同行"原则,倡议避免网络纷争 [17] - 万通发展董事长王忆会被北京市公安局拘留,调查事项与公司日常经营无关 [18] - 碧桂园公告称债务重组建议获得持有49%银团贷款和77%第2类债务的债权人大力支持 [19] - B站关联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陈睿卸任法定代表人职务 [20] 国际动态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讨论结束俄乌冲突的可能性 [21][22] - 特朗普与欧洲领导人举行多边会晤,讨论俄乌冲突和安全保障问题 [23][24] - 哈马斯确认已同意加沙地带停火最新提议 [25]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会谈,强调中印应展现大国担当 [27]
徕芬创始人与前员工公开“互怼”,最新回应来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8 16:17
公司事件背景 - 徕芬科技创始人兼CEO叶洪新在微博公开回击自媒体博主及公司前员工潘某 [2] - 事件起因于潘某弟弟运营的自媒体发布"徕芬和飞科对比测试"视频 质疑徕芬剃须刀性能不如飞科 [2] - 叶洪新指责该自媒体"收钱办事"且"没有良心" [2][3] 争议核心内容 - 叶洪新披露前员工潘某2022年拿500万元人民币离职后持续打击徕芬 [4] - 潘某被指控勾结内部员工 将0成本合作项目报价50万元人民币(已收款) [4] - 潘某方回应称500万元人民币是股份补偿 原承诺股份估值已上亿 [4] - 双方争议涉及潘某是否违反离职协议中"不得损害徕芬权益与名誉"条款 [8] 产品竞争对比 - 飞科剃须刀售价399元人民币 徕芬售价699元人民币 [3] - 自媒体评测结论认为飞科剃净效果优于徕芬 [3] - 徕芬声称将正式回应评测视频中的"谬误" [8] 商业关系变化 - 叶洪新曾于2022年12月拜访飞科老板 倡导"国产品牌团结" [5] - 潘某现服务徕芬竞品 先后攻打徕芬牙刷和剃须刀业务 [4] - 潘某方称选择与飞科合作是因认可其"二十多年技术沉淀" [5] 事件后续发展 - 叶洪新删除相关微博内容 并于8月18日发文"翻篇 志在星辰大海" [6] - 对方博主回应"风波到此为止" [6] - 徕芬公司声称掌握50万元商单的录音证据 将视情况公开 [8]
徕芬创始人与前员工公开“互怼”,最新回应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8-18 16:01
公司事件背景 - 徕芬科技创始人叶洪新在微博公开回击自媒体博主及前员工潘某 涉及剃须刀产品对比测试争议 [3] - 事件起因于潘某弟弟运营的自媒体发布"徕芬剃须刀打不过飞科"视频 叶洪新指责其"收钱办事"且缺乏良心 [3][4] - 徕芬科技成立于2019年1月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由深圳术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3] 双方争议焦点 - 叶洪新指控潘某2022年拿500万元现金离职后持续打击徕芬 并提及潘某勾结内部员工进行50万元报价合作(实际为免费合作) [5][11] - 潘某回应称500万元对应原承诺股份价值上亿(上市前5%+上市后2%) 并强调与飞科合作源于认可其技术沉淀 [6][7] - 徕芬官方回应称潘坚股权协议存在生效条件 因工作成果未达标才支付500万元分手费 且其最新声明违反协议中"不得损害公司权益"条款 [11] 产品与行业动态 - 自媒体测评显示徕芬剃须刀(售价699元)在胡渣剃净度上不及飞科(售价399元) 但徕芬承诺将正式回应视频中的谬误 [5][12] - 叶洪新曾于2023年12月拜访飞科老板 倡导国产品牌团结减少商业摩擦 但认为潘某打破了该局面 [7] - 截至8月18日双方均表示翻篇 叶洪新删除争议内容并称"志在星辰大海" 自媒体方也表示不再追究 [8][9]
叶洪新亲自下场!徕芬CEO怒怼前员工,第三方评测真不靠谱吗?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54
事件背景 - 徕芬CEO叶洪新在微博公开质疑数码博主楼斌的电动剃须刀横评视频 认为其涉嫌收钱抹黑徕芬产品 [1] - 事件涉及前ZEALER成员楼斌及徕芬前员工潘坚 引发舆论对测评公正性的讨论 [4][7] 争议焦点 - 楼斌视频显示飞科剃须刀剃净度优于徕芬 叶洪新承认测评形式但质疑内容真实性 [5] - 叶洪新指控前员工潘坚曾以50万元报价进行0成本内容合作 并后续服务竞品攻击徕芬业务 [6] - 楼斌方回应测试采用一镜到底剃净度测试 并对竞品给出更有利条件 [7] 测评行业现状 - 测评内容对消费者决策和品牌销量具有重要影响 但存在商业合作与公正性的天然矛盾 [8] - 优质横评需满足三大条件:明确评价指标 可复现测试方法 公开透明的证据支撑 [8] - 本次争议视频采用一镜到底拍摄 但被质疑变量控制及公平性 [9] 徕芬战略布局 - 公司从电动牙刷转型至电动剃须刀赛道 投入4年研发推出P3 Pro产品 [10][11] - 电动牙刷业务面临困境 299元定价产品毛利率低于40% 难以抗衡70%毛利的竞争对手 [10] - 剃须刀品类被寄予厚望 但初期市场反馈普遍不太积极 [11] 行业影响 - 事件折射出消费电子行业品牌与测评机构长期存在的信任危机 [7][9] - 测评机构需保持方法合理与数据透明 厂商需直面基于事实的批评 [11][12] - 公开权威测试比舆论争论更能有效消除负面评价 [12]
徕芬创始人与前员工“互撕”,公司称:手握证据,视事态发展决定是否公开
金投网· 2025-08-18 09:57
评测争议事件 - 自媒体博主发布评测视频显示飞科399元剃须刀优于徕芬699元产品,标题直指"徕芬剃须刀竟然打不过飞科" [1] - 徕芬创始人叶洪新激烈回应,指控评测博主与徕芬前员工潘坚存在亲属关系,并称潘坚在2022年获得500万元离职后持续"靠出卖和打击徕芬获利" [1][2] - 潘坚回应称500万元为叶洪新承诺的股权权益体现,否认虚构50万元合作项目,称该项目为免费合作 [1][2] - 徕芬方面表示股权协议存在生效条件,潘坚离职因"工作成果未达协议条款",500万元为额外补偿 [1][2] 市场困境与竞争格局 - 徕芬曾以599元高速吹风机颠覆行业,现面临"平替"围剿,300元以下价格段线上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达76.8% [2] - 徕芬299元电动牙刷毛利不足40%,被70%毛利对手压制,5月推出的剃须刀被视为投入四年研发的"巅峰之作" [2] - 徕芬与飞科在电动剃须刀、高速吹风机、电动牙刷三大品类形成全面竞争,叶洪新曾与飞科老板达成"国产品牌团结对外"共识 [3] - 潘坚转向服务飞科打破平衡,叶洪新控诉其"反向攻打徕芬牙刷业务",潘坚称选择飞科基于对其技术沉淀的价值认同 [3] 法律与协议争议 - 潘坚与徕芬签署协议约定"合作结束后不得损害徕芬权益与名誉",其承认主导飞科合作内容可能构成违约 [4] - 法律层面关注潘坚行为是否触及离职协议红线,违约责任尚无明确结论 [4] 评测行业公信力 - 评测机构未主动披露与评测对象存在关键人物关联(前员工潘坚参与),构成明显瑕疵 [4] - 错综复杂的隐性商业关系使评测视频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4] - 徕芬强调评测视频存在明显谬误,将通过正式渠道逐一回应澄清 [5]
徕芬剃须刀测评引风波,创始人叶洪新罕见回击前员工
新浪财经· 2025-08-18 02:28
公司动态与争议事件 - 徕芬科技创始人叶洪新公开回击自媒体博主及前员工潘某 因潘某弟弟运营的自媒体发布徕芬与飞科剃须刀对比测试视频 质疑徕芬产品性能不如飞科[1] - 叶洪新指责该自媒体"收钱办事" 自媒体回应称内容基于真实体验 并强调徕芬剃须刀售价699元而飞科仅399元 即便徕芬胜出也属合理[1] - 潘某2022年从徕芬离职获500万元 叶洪新指控其勾结内部员工在合作中虚报50万元费用 潘某反驳称500万元对应原承诺上市前5%和上市后2%的股份(估值上亿) 50万元项目含中间人费用[2] - 潘某离职后服务徕芬竞品 先后攻打其牙刷和剃须刀业务 潘某称选择飞科是因认可其20余年技术沉淀[2] - 叶洪新曾于2023年12月拜访飞科老板 呼吁国产品牌团结减少摩擦 但潘某行为打破局面[3] 产品与市场竞争 - 徕芬以高速吹风机起家 2023年推出电动牙刷 2024年5月切入剃须刀市场 推出T1Pro(499元起)和P3Pro(699元) 与飞科形成全方位竞争[3] - 飞科成立于1999年 以电动剃须刀为核心产品 延伸至高速电吹风、电动牙刷等个护电器[3] - 徕芬剃须刀采用电机核心技术 投入4年研发 被叶洪新称为"巅峰之作" 旨在挑战国际品牌[4][5] 财务与经营状况 - 徕芬电动牙刷业务2024年净亏损8000万元 叶洪新称该品类毛利低于40% 而竞争对手毛利达70% 形容市场"劣币驱逐良币"[5] - 高速吹风机面临低价平替冲击 2024年前三季度300元以下价格段线上份额提升11个百分点 销量增76.8% 徕芬主力产品定价399元起 仅两款低于300元[5] - 徕芬2022年销售额达指数级增长 同年通过投流和博主合作(如抖音播放破2亿的视频)推动业绩[7] 技术与营销策略 - 徕芬依靠"技术突破+流量营销"模式崛起 以自研电机技术对标戴森 将同类产品价格从2500-3500元降至599元[6] - 初期通过B站发布会视频意外走红 叶洪新曾投入超千万元推广该视频 带动当年1亿元销售额[6][7] - 数码圈自媒体透露徕芬曾广泛联络高质量横评博主 反映其对测评内容敏感度极高[7]
李丐腾的“危机兴奋论”背后 飞科电器迎十年“最冷”业绩
贝壳财经· 2025-05-17 05:50
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41.47亿元,同比下降18.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8亿元,同比下降55.10%,创近十年新低 [4][8] - 2024年四季度收入同比下滑22.47%,首次出现单季度利润亏损,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略微下滑1.5% [10] - 个护电器业务营收39.56亿元,同比下滑17.05%,毛利率55.35%,同比减少1.81个百分点,占公司营收比重高 [8] 业务结构 - 公司聚焦剃须刀、高速电吹风和电动牙刷等个护电器核心品类,生活电器及其他业务下滑超三成,其中生活电器营收6083万元,同比下滑38.74% [8][9] - 公司2020年入股纯米科技布局厨房小家电,持股比例由15%降至13.79%,2024年减资产生754万元投资收益 [9] - 公司推动"同心多元化"战略,但生活电器营收不及2020年的1.45亿元,业务贡献有限 [9] 品牌战略 - 公司形成"飞科"(中高端)和"博锐"(性价比)双品牌体系,"博锐"2024年营收8.82亿元,同比增长1.55%,但双品牌承接不及预期 [11][12] - "飞科"品牌电动剃须刀线上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54.7%降至2020年的不足44%,2024年线上电动剃须刀零售额同比降低8.1% [12] - 公司产品售价走高,毛利率从2018年的38.99%上升至2024年的54.48%,难觅150元以下产品 [13] 研发与营销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9642万元,占营收比例2.32%,广告宣传费用11.85亿元,是研发费用的10余倍 [14] - 公司将生产环节外包比例从2018年的71%降至2024年的36.97% [14]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销售费用率提升,投放效率降低 [14] 股权与分红 - 公司实控人李丐腾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近90%股权,2024年现金分红2.18亿元,占归母净利润47.57% [15] - 2022-2023年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分别为105.86%、98.26% [15] - 李丐腾家族财富从2022年的305亿元缩水至2024年的155亿元 [15] 行业趋势 - 电动剃须刀市场趋于饱和,线上面临竞争加剧、流量红利消退,2024年线上零售量同比下滑9.5% [12] - 公司认为危机是机会,强调能力决定猎人与猎物的角色转换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