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付卡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前查黑猫投诉能避坑?3个实用场景帮你少踩雷
新浪财经· 2025-09-22 22:35
"网购家电遇到售后推诿""办预付卡遭遇商家跑路""选服务被虚假宣传套路"—— 这些让消费者糟心的购 物问题,其实都能通过消费前查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提前规避。作为国内权威的消费维 权平台,黑猫投诉积累的千万条真实投诉记录,早已不是"出问题才用的维权工具",而是能帮大家预判 风险的"购物避坑参考"。到底怎么通过黑猫投诉提前避坑?下面结合常见消费场景和实用查询指南,教 你用对这个"消费决策小帮手"。 场景一:网购大件商品怕售后差?查黑猫投诉看售后真实反馈 很多人网购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商品时,会优先看电商平台的销量和好评,但这些数据可能存在"刷 单"水分。其实更靠谱的做法是,在下单前到黑猫投诉搜一搜品牌名,重点关注"售后处理相关投 诉"—— 比如是否有大量"商品故障后售后拖延""拒绝退换货" 的反馈,以及品牌对投诉的回复率、解决 率如何。 曾有消费者准备买某品牌冰箱,看到电商平台好评率 95% 便心动,可在黑猫投诉搜索后发现,该品牌 "售后上门不及时""维修多次仍未解决问题" 的投诉量超多,且大量投诉没有被回复。意识到风险后, 他换了另一个品牌:黑猫投诉中该品牌的投诉多是"物流延迟",且售后会在 24 ...
当消费遇“坑”,这几条维权路你得知道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16
拆开快递时,发现期待了三天的衬衫领口磨着毛边;刚办的健身卡还没用两次,门店玻璃上就贴了"暂 停营业"的通知;甚至只是在便利店买瓶饮料,回家才发现保质期只剩最后一天——这些不是什么惊天 动地的骗局,却像饭里嚼到沙粒一样,让人心里添堵。更让人犯难的是,对着有问题的商品、空了的余 额,不少人会盯着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发呆:想讨个说法,可又不知道第一步该迈向哪儿? 其实很多人对"维权"有个误解,觉得得是遇上大纠纷才用得上,或是觉得流程麻烦、怕"折腾"。但实际 上,从找专业机构搭把手,到借助灵活便捷的投诉平台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维权路上藏着不 少"省心的门道",找对了,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如果消协或黑猫投诉的调解没达成一致,也可以找对应的行政部门求助。比如买的家电用两天就坏、发 现商家宣传的"正品"是仿货,找市场监管部门;快递寄丢了重要文件、催了好几次没动静,找邮政部 门;要是办的预付卡商家跑路,像理发店、培训机构突然关门,还能找对应的行业主管部门。投诉时不 用怕说不清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明白,附上之前留好的凭证(比如购物记录、商品问题照片),部 门会根据情况调查处理。另外,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也很方便,它就像 ...
消费前先查黑猫投诉,让每一笔钱花的更安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3:56
平台功能与定位 - 作为国内知名消费纠纷调解平台 提供海量真实投诉案例信息并以公示形式完整呈现 消费者无需注册即可查询品牌常见问题及商家处理态度 [1] - 平台对投诉内容进行初步核实 避免恶意抹黑或虚假投诉 确保信息源自真实消费经历 [3] - 定期发布各类行业投诉榜单 包括月度投诉热点行业榜和美妆服饰投诉榜等 涵盖预付卡纠纷、虚假宣传、食品安全等高频问题 [2] 消费者应用场景 - 家电选购场景中 消费者通过平台检索发现部分品牌存在产品质量隐患与售后推诿问题 投诉量少且处理成功率高的品牌更受信赖 [1] - 预付消费场景(如培训课程、护肤品)中 平台帮助消费者识别风险机构 例如某钢琴培训机构近一个月出现多起拖欠退款投诉及校区搬迁现象 [2] - 美妆产品选择时 平台揭露商家宣传与实际情况差异 如敏感肌专用面霜实际导致用户泛红刺痛并被客服搪塞 [3] 信息价值与影响 - 平台公开显示商家对投诉的响应速度、处理结果及完成率 为消费者提供可量化参考依据 [2] - 消费前花几分钟查询平台可减少买完后悔的麻烦 例如有家长通过查询避免近万元经济损失 [2][3] - 消费者通过对比平台信息与商家宣传 能够果断放弃存在隐患的网红产品 提升消费决策可靠性 [3]
敲警钟!支付机构“罕见”因变更高管未经批准被罚
北京商报· 2025-09-15 10:47
公司违规事件 - 贵州汇联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因变更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未经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批准 被处以警告 通报批评及罚款10万元人民币 [1][3] - 时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责任 被罚款5万元人民币 [1][3] - 处罚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于2025年8月28日作出 公示期限为三年 [3] 公司背景与业务 - 汇联通支付于2011年获人民银行支付牌照 主营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 [3] - 公司为贵州黔通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隶属于贵州高速公路集团 [3] - 主要运营购物商城小程序 承担ETC办理及加油卡售卖业务 服务贵州省工会会员群体 [3] 监管制度与处罚依据 - 处罚依据为2024年7月施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要求变更高管需向央行分支机构提交申请并接受审查 [4] - 监管对支付机构股东变更 业务类型调整 名称或注册资本变更均设有申请与审查流程 [4] - 《细则》明确高管需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并满足支付结算 金融 信息处理业务2年或会计 经济 法律等工作3年经验要求 [5] - 非银行支付机构须配备5名以上高级管理人员 [5] 行业监管趋势 - 支付行业高频违规事项包括违反账户管理规定 违反清算管理规定及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反洗钱领域风险突出 [4] - 预付卡发行机构常见违规涉及超地域经营 违反预付卡管理规定 将预付卡用于网络支付及售卡赎回超限额等 [4] - 2025年以来支付机构高管密集变更 例如快钱支付 通联支付及平安付电子支付等公司均出现人事调整 [6] - 监管"双罚制"警示机构 强调合规需贯穿公司治理全过程 包括内部决策机制完善及与属地监管部门沟通 [4][5] 行业影响与分析师观点 - 此次违规凸显部分支付机构公司治理薄弱 需将治理合规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5] - 《细则》推动支付机构系统性调整治理结构 以适应"实质合规"监管导向 [6] - 高管变更有助于强化合规工作并引入行业新鲜血液 但过度变更可能影响业务稳定性与战略连续性 [6]
除了12315,这些正规投诉途径也能帮你维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6:21
政府服务类投诉渠道 -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处理政府部门服务及公共事务问题 例如社保断缴 居住证办理延误 施工噪音或市场缺斤短两等问题 该渠道作为政府服务总客服会将问题转交对应部门并跟进反馈进度 [2] - 投诉时需提供时间 地点 具体问题描述及相关凭证如缴费记录或照片以加速处理流程 案例显示供暖问题投诉后3天内解决并获半个月供暖费退费 [2] 互联网消费投诉平台 - 黑猫投诉平台覆盖近万家企业 包括社区团购 小众APP 电商巨头及连锁品牌 具备便捷性 时效性和透明性三大优势 支持手机小程序 电脑网页或APP提交投诉 [3][4] - 投诉流程需填写商家信息 问题描述 诉求及凭证 平台当天对接商家官方账号并推送受理反馈 系统通过手机号或微博实时推送处理进度节点包括提交 响应及结案状态 [4][5] - 投诉内容需包含消费时间 订单号 问题核心及明确诉求 并上传订单截图 商品问题照片和客服沟通记录(隐私打码)以提高处理效率 案例显示三包政策换货诉求得到解决 [5] 其他消费投诉渠道 - 全国12315平台小程序或官网受理消费纠纷如假冒商品或三包义务拒绝 处理周期7-15个工作日 但主要针对消费类问题而非政府服务 [6] - 当地消费者协会处理预付卡纠纷如健身房跑路或美容店退款 案例显示消协介入追回3000元余额并协调新店家提供同等服务 [6][7] 行业专属投诉渠道 - 金融领域问题如银行乱收费 网贷高利贷或保险理赔难可通过银保监会热线12378或官网投诉 案例显示房贷担保费投诉后银行退费并道歉 [8] - 房产物业问题如延期交房 房产证办理或物业乱收费可联系当地住建局物业科或房地产行业协会 案例显示物业私自改造绿地投诉后恢复并道歉 [8] - 教育培训问题如机构跑路或虚假承诺可找当地教育局(学科类)或人社局(职业技能类) 案例显示教育局协调其他机构接收学生减少损失 [8] 投诉准备要素 - 投诉需准备证据包括消费凭证(发票 订单截图) 沟通记录(聊天记录 录音)及问题照片或视频以增强说服力 [9] - 消费纠纷投诉时效为1年 超过时效可能影响处理结果 选择正确渠道如网购用黑猫 政府服务用12345可提升维权效率 [9]
注意!预付式消费提示:不随便大额投入,不轻信口头承诺,不纵容商家侵权!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05
预付式消费风险 - 预付式消费模式在美容美发、娱乐健身、餐饮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广泛覆盖,但存在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的特点 [2] - 消费者普遍反映遭遇商家跑路、服务缩水、退费无门等问题,事后维权成功率较低 [2] 商家选择建议 - 消费者应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天眼查"等平台查询商家注册信息、行政处罚记录及经营异常状态 [2] - 对频繁更换店名、法人或存在大量纠纷的商家需高度警惕,优先选择规模大、开业时间长、口碑好的商家 [2] - 避免被大幅折扣优惠迷惑而忽视潜在风险 [2] 充值策略 - 建议根据实际需求小额理性充值,避免大额资金投入,选择金额较小、期限较短的预付卡 [3] - 对服务期限过长(如超过一年)或折扣力度过大的项目需格外谨慎 [3] 合同条款审查 - 预付式消费需签订书面合同,明确使用范围、有效期限、违约责任等核心条款 [3] - 需警惕"不退不换"、"过期作废"等霸王条款,发现不合理时应协商修改或拒绝 [3] 消费凭证管理 - 消费者需保存发票收据、合同协议、消费记录、聊天记录等凭证以便维权 [3] - 纠纷发生时可通过12345热线投诉、消委会调解或法院起诉等途径解决 [3][4] 经营者规范 - 经营者需保证合法合规,履行告知义务并做好售后服务,避免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 [4] - 呼吁社会各方加强预付式消费乱象治理,健全制度机制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4]
Temu亚马逊采购成功率低?自养号技术底层原理与落地步骤
搜狐财经· 2025-07-31 03:07
无货源商业模式采购环节挑战 - 平台订单被系统自动取消现象频发 直接压缩利润空间并制约业务规模化发展[1] 系统性解决方案框架 - 需从技术支撑体系 账号健康度提升和智能下单策略三个维度构建解决方案[3] 技术架构实施指南 - 硬件层面需为每个账号配备独立物理设备或云服务器以实现硬件标识唯一性[4] - 网络环境需为每个账号分配专属海外住宅IP并确保IP地址解析准确无误[5] - 浏览器层面需使用防关联浏览器创建独立浏览环境并搭配隐私保护工具[6] 账号管理与信誉构建 - 注册阶段需使用真实国外手机号 邮箱和合法收货地址以提升可信度[7] - 账号养护需分阶段模拟真实用户行为 从小额购买逐步过渡到大额采购[7] - 定期更新密码和收货地址信息以维护账号安全性与信息时效性[8] 采购下单流程优化 - 需模拟真实用户通过关键词搜索商品并仔细浏览商品页面的行为[10] - 支付环节需使用境外正规支付工具且确保支付信息与注册信息一致[11] - 避免使用被风控支付卡段并定期检查账号状态以防范风险[12] 长期稳定运营保障 - 通过多种渠道注册账号并加强双重认证等信息安全保护措施[14] - 持续关注平台政策变化和行业动态以及时调整账号运营策略[14] - 需结合实际情况持续优化操作细节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16]
央行批准支付机构高汇通缩减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6-16 16:43
支付行业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同意高汇通缩减业务类型 退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业务 保留储值账户运营Ⅰ类业务 正式告别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市场 [1][2] - 高汇通成立于2008年8月 曾获多地预付卡发行与受理及互联网支付业务资质 2024年业务类型调整后仅保留储值账户运营Ⅰ类 [2] - 年内以"银许准予决字〔2025〕"为编号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增至4条 [1][4] 预付卡市场现状 - 2022年预付卡机构合计发卡2.91亿张 同比增长0.68% 发卡和充值金额合计613.57亿元 同比下降9.79% [2] - 预付卡交易规模下降 共发生交易49.37亿笔 交易金额495.99亿元 同比分别下降33.91%和14.77% [2] - 预付卡业务类支付牌照注销数量占比超八成 从首批271张缩减至169张 合计注销102张 [3] - 2024年已有6家支付机构注销牌照 其中4家为预付卡类型机构 [3] 行业调整与监管 - 2024年以"银许准予决字〔2024〕"为编号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超40条 [5] - 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比例由52.7186%增至61.0017% [4] - 上海付费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比例由50.012%变更为80.52% 另一股东持股比例由41.866%降至18.00% [4] - 中金支付有限公司住所地变更获批 [4] 行业趋势分析 - 移动支付普及导致预付卡"提前储值、线下消费"模式吸引力下降 用户黏性降低 盈利模式单一 [3]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提高准入门槛 强化反洗钱和商户管理等合规要求 [5] - 头部机构整合冗余牌照 中小机构因合规成本高、盈利难退出市场或关停不盈利业务 [5] - 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 市场出清提速 缺乏场景、技术或合规能力的中小机构加速"离场" [6]
高汇通缩减预付卡业务!支付行业持续瘦身,年内6张牌照注销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1:36
公司业务调整 - 高汇通主动缩减业务类型,退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业务(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保留储值账户运营Ⅰ类业务 [1][4] - 公司表示调整基于行业趋势和战略优化需求,将集中资源发展更具竞争力的互联网支付业务 [7] - 高汇通于2012年6月获北京、上海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支付业务许可,2013年7月获批增项至五省市(北京、上海、浙江、广东、辽宁)及全国互联网支付 [5] 监管处罚记录 - 2024年9月因六项违规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处罚,包括违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超地域经营预付卡业务等,罚没共计2787.3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214.74万元+罚款1572.61万元) [6][7] - 两名相关高管被警告并分别罚款20万元和25万元 [7] 行业动态 - 2025年以来已有6家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市场存续牌照数量缩减至169张,涉及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互联网支付等业务类型 [8][9][10] - 行业分析指出监管趋严推动行业出清,头部机构业务聚焦,监管逻辑从准入转向全周期管理 [10] 公司基本信息 - 高汇通成立于2008年8月,总部位于北京,分支机构覆盖上海、杭州、深圳、广州 [2] - 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7年6月26日,2024年8月完成业务分类调整 [5][6]
支付牌照已累计注销102张 年内6家支付机构“离场”
证券日报· 2025-06-10 17:12
支付牌照注销情况 - 上海润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被注销支付牌照 成为今年第6家被注销牌照的支付机构 [1] - 央行已累计注销102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持牌支付机构数量缩减至169家 [1] - 年内已有6家机构陆续注销支付牌照 包括得仕股份、中汇电子支付、汇明商务服务、上海银生宝、山东飞银支付及润通实业 [2] 行业监管与政策影响 - 2024年实施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例》提高了准入门槛 强化反洗钱、商户管理等合规要求 [2] - 监管常态化对机构在反洗钱领域提出更高要求 中小机构面临合规压力 [3] - 支付牌照持续缩减反映行业进入深度整合期 中小机构或因合规成本高、盈利难主动或被动退出市场 [2] 预付卡业务现状 - 润通实业获准在上海范围开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 牌照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上海市)" [2] - 已注销支付牌照中超八成属于预付卡业务类 [4] - 今年注销的6家支付机构中有4家为预付卡类型 [4] 行业整合趋势 - 从2011年签发首批牌照算起 央行总计发出271张支付牌照 目前缩减至169张 [4] - 被注销牌照的预付卡类机构多为区域性中小机构 剩余机构多为全国性业务机构 [4] - 行业存在因合并整合导致的牌照注销情况 如平安付电子支付合并平安付科技服务后注销后者牌照 [4] 未来发展方向 - 头部机构将主导综合生态 中小机构需通过技术升级、场景创新和精准定位实现差异化生存 [5] - 中小机构可考虑聚焦农村电商、医疗教育等细分领域 或拓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5] - 预付卡类机构需探索拓展更多场景 推进服务创新 加强场景接入及建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