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

搜索文档
江西鄱阳“十里风荷”楼盘停工:八千万房款去向成谜,业主盼归家
搜狐财经· 2025-09-15 03:36
项目停工与资金问题 - 玺园项目自2023年5月起完全停工 整体建设进度不足30% [2] - 业主支付购房款总额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 但资金被开发商挪用至幼儿园及别墅等其他项目 [2] - 开发商曾承诺2024年12月30日交房 但自2022年底开工以来工程长期停滞 [2] 监管与资金流向争议 - 业主质疑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及银行未履行资金监管职责 国家规定监管资金需用于对应项目建设 [4] - 住建局声称项目已投入2亿多元人民币 但业主认为8000万元应足以完成住宅建设并交付 [4] - 资金未用于本项目建设的异常情况未得到及时管控 [6] 业主维权与经济压力 - 业主多次与开发商及部门沟通未果 开发商曾承诺2024年4月10日复工但未兑现 [5] - 部分业主在维权过程中被公安机关问话甚至拘留5天 [6] - 业主面临双重经济压力:需持续偿还高额房贷同时承担额外租房费用 [6] 解决方案与业主诉求 - 开发商提出以差异较大的其他房源置换方案 被业主认为不公平而拒绝 [6] - 业主核心诉求为项目立即复工交付或解除合同退还8000余万元购房款 [7] - 业主呼吁相关部门查清资金去向并推动问题解决 [7]
突发!大量“仅退款”涌入商家店铺
商业洞察· 2025-09-10 09:26
文章核心观点 - AI技术被滥用生成虚假图片 成为电商"仅退款"新工具 对商家造成巨大经营压力 折射出电商生态深层矛盾 [3][6][28] AI造假图泛滥现状 - AI作假图仅退款集中在服饰、食品、日用品三大类目 [8] - 服饰类买家使用AI生成破损衣物图片申请退款 部分图片甚至保留"豆包AI生成"水印 [9] - 食品类成为P图重灾区 包括榴莲、水蜜桃、香蕉和面包等商品被AI篡改品质状态 [11][12][13][15][17] - 日用品类出现同一商品不同破损部位的矛盾图片 部分图片存在光线异常或未去除AI水印 [19][21][23] - 商家要求拍摄动态销毁视频后 出现伪造的"左手扔垃圾时凭空多出右手"的诡异视频 [26] 平台审核机制缺陷 - 平台智能客服机械式通过AI假图退款申请 审核系统存在明显漏洞 [28] - 淘宝商家在收到AI图片后仅要求提供面单 包装丢弃情况下仍快速通过退款 [41][42] - 抖音平台48小时"坏了包退"保障 AI客服自动判定赔偿金额 附图片后无需人工审核 [44][46][47] - 拼多多24小时"坏了包赔"服务 部分订单客服未回复即自动退款 最长处理时间约2小时 [49][51][53] 技术验证实验结果 - 实验在淘宝、抖音、拼多多三大平台测试6件商品 包括透明饭盒、牛油果等易伪造品类 [32] - 使用豆包AI生成假图 指令简单如"给盒子p出挤压裂痕"或"把水果部分p成坏的" [35][36][38] - 所有平台均成功获得仅退款 全程最快仅需几分钟 证明AI技术滥用存在重大漏洞 [42][47][53] 法律规制与治理方案 - 《民法典》第566条规定合同解除后需恢复原状 不退货仅退款构成不当得利 [58] - 虚构商品问题可能触犯《刑法》第266条诈骗罪 职业羊毛党伪造物流单号涉第280条伪造证件罪 [59][61] - 已有案例显示使用假图退款8.5元商品最终倒赔400元 [62] - 平台单方面制定仅退款规则可能违反《电子商务法》第35条和《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 [64] 平台治理措施进展 - 淘宝2025年8月9日调整仅退款策略 上线"AI鉴诈师"通过动态验证和用户行为分析识别欺诈 [67] - 1688平台经抽检合格商品取消仅退款 [67] - 京东实施风险等级划分 对高风险商家启用"保证金前置"制度 [68] - 抖音电商推出"商家权益保护计划"为恶意退款提供法律援助 [68] - 技术方案包括建立消费者诚信等级制度 利用AI识别图片篡改痕迹 构建图像溯源与反欺诈系统 [64][65]
小米王化回应雷军微博评论限制:主要为防水军
搜狐财经· 2025-05-14 14:36
社交媒体管理策略 -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微博设置关注100天以上粉丝才能评论的功能已实施较长时间 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军干扰 [1] - 相关话题在5月14日成为热搜并引发公众讨论 公司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认为该话题"小题大做" [1] 企业运营状态 - 5月10日雷军公开表示过去一个多月是其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时期 期间情绪低落并取消了部分会议和出差计划 [2] - 公司暂停了社交媒体互动 近期通过用户留言逐渐恢复运营状态和信心 [2] 产品安全事件 - 3月29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发生严重撞击事故导致车辆起火 造成3人死亡 引发重大舆论危机 [1] - 事故发生后雷军社交媒体停更多日 仅在小米15周年时简短发声 本人未再公开露面 [1] 营销争议事件 - 小米SU7 Ultra车型陷入虚假宣传争议 准车主认为高价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存在宣传不实问题 [1] - 5月7日晚小米汽车公开致歉并推出补偿方案 但未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可 [1] - 超过400位准车主组建维权群组要求进行无损退车 [1]
抢票软件抢出不正当竞争,警示了什么
北京青年报· 2025-04-29 01:38
案件背景与性质 - 全国首例认定抢票软件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例 涉及知名娱乐票务代理公司App的抢票外挂软件售卖行为[1] - 被告郑某忠通过二手购物平台销售外挂软件 该软件通过技术手段模拟人工操作提高订单填写速度并重复提交[1] - 法院认定该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对抢票黑灰产业链具有普遍警示意义[1] 技术及法律分析 - 抢票外挂软件不属于技术创新 其运行机制无新创意或新进步[2] - 外挂软件导致使用者获得明显多于其他消费者的购票机会 妨碍购票公平并扰乱售票平台正常经营秩序[2] - 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 该行为被认定为利用技术手段妨碍其他经营者售票服务正常运行[2] 运营影响 - 抢票软件增加售票平台运行负载 导致平台响应速度变慢且经营成本增加[2] - 平台经营利益受损 社会评价和商业信誉下降[2] 维权路径与监管措施 - 售票主体可通过司法程序起诉售卖商家 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3] - 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由行政部门依法查处抢票外挂行为[3] - 市场监管部门应主动加强巡查 针对抢票作弊多发领域实施高质效监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