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酱

搜索文档
“小辣椒”撬动特色农业发展“大产业” 电商助农“丰”景好
央视网· 2025-09-23 07:44
随着天水麻辣烫在全国走红,甘谷辣椒的市场需求也一路攀升。这两年,当地辣椒种植面积从5.6万亩扩至12万亩,增幅达114.3%。今 年,12万亩辣椒田预计可实现产量27万吨,小辣椒正成为引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大产业"。 央视网消息:这些年,甘肃天水麻辣烫一度走红,其"灵魂佐料"天水的甘谷辣椒功不可没。现在,正值天水市甘谷县12万亩辣椒的丰收 季,田间地头红艳似火,忙碌的辣椒采摘开始了。 在位于甘肃天水市甘谷县金山镇水家岔村的辣椒种植基地,一串串形似羊角的辣椒色泽鲜亮。农户们在田垄间,熟练地将成熟的辣椒采 摘、装筐,满载辣椒的三轮车一趟趟驶向收购点。 甘谷辣椒产销两旺,得益于前期的精细育苗。今年年初,当地提前布局15个集约化育苗基地,培育1.6亿多株辣椒优质种苗,从源头确保 辣椒品质。 甘谷县种植辣椒的历史悠久,当地土层深厚,且富含有机质,加上适宜的光照与温差,让甘谷辣椒形成了"肉质肥厚、香而不辣"的独特品 质。今年,当地进一步推广辣椒优良品种,再配上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产量与品质双提升。 加工销售有诀窍 全产业链产值破11亿 甘谷辣椒丰收,忙碌的不只是田间地头的农户,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电商直播间 ...
小辣椒“长”成亿元产业!天水麻辣烫“灵魂佐料”丰收啦
央视新闻· 2025-09-23 02:16
这些年,甘肃天水麻辣烫一度走红,其"灵魂佐料"天水的甘谷辣椒功不可没。现在,正值天水市甘谷县12万亩辣椒的丰收季,田间地头红艳似火,忙碌的辣 椒采摘开始了。 天水麻辣烫"灵魂辣椒"丰收啦 在位于甘肃天水市甘谷县金山镇水家岔村的辣椒种植基地,一串串形似羊角的辣椒色泽鲜亮。农户们在田垄间,熟练地将成熟的辣椒采摘、装筐,满载辣椒 的三轮车一趟趟驶向收购点。 金山镇水家岔村村民 张进军:每天20个人在采摘,一天能摘4000到5000斤辣椒,当天摘当天就卖完了。这辣椒,肉质厚、味道香,客户抢着要,我们心里 也踏实。 甘谷辣椒产销两旺,得益于前期的精细育苗。今年年初,当地提前布局15个集约化育苗基地,培育1.6亿多株辣椒优质种苗,从源头确保辣椒品质。 甘谷农业产业服务中心主任 杨彩霞:天椒24号辣椒,入口先是淡淡的椒香,咽下去后才有微辣回甘。它的营养比较丰富,含有醛类、烯类、醇类等45种风 味物质,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18种。其中,VC、铁和辣椒红素含量要高出同类很多,这也是它能成为天水麻辣烫"灵魂佐料"的原因。 随着天水麻辣烫在全国走红,甘谷辣椒的市场需求也一路攀升。这两年,当地辣椒种植面积从5.6万亩扩至12万亩,增幅 ...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电力“及时雨”为庆阳辣椒产业丰收护航
中国能源网· 2025-09-17 09:09
近期,庆阳市遭遇持续阴雨天气,采摘后的辣椒面临霉变风险,当地辣椒加工企业生产压力陡增。国网庆阳供电公司 主动靠前服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庆阳市宁县春荣镇谷和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保姆式"供电保障,为辣椒加工烘干保驾 护航,全力守护农户"致富果"。 走进谷和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不断,工人们身着统一工装,在辣椒酱生产线前有条不紊地分拣、 清洗、熬制,一派忙碌景象。作为宁县春荣镇辣椒产业发展的"领头雁",该合作社近年来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 辣椒种植从零散分布转向规模化连片种植,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田间管护,带动周边农户实现稳定增收,成为当地乡 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 然而,今年入秋后的连续阴雨天气,给辣椒产业带来不小挑战。新鲜辣椒含水量高,阴雨天气下晾晒困难,若不能及 时加工烘干,短短几天内就会腐烂变质,直接影响农户收益。为抢赶加工时效,合作社不得不集中启动辣椒酱生产线、 热风烘干设备等大功率用电设施,用电负荷较平日激增,不仅对供电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也增加了用电安全风险。 "越是产业急需,我们越要守好电力'生命线'。"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得知合作社困境后,第一时间组建专项服务小组, 携带红外测 ...
忻府电力满格电护航辣椒产业“热辣滚烫”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10:24
核心观点 - 国网忻府区供电分公司通过全方位电力保障服务支持当地辣椒加工产业发展 确保企业稳定生产[1][3][5] - 辣椒产业已成为忻府区优势经济作物 2025年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并带动农户增收[3] 电力保障措施 - 党员服务队开展一对一用电服务 提前排查企业供电线路和配电设施运行状态[3] - 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和用电特点量身定制保电方案 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3] - 确保从辣椒田间采收第一车到车间封装最后一桶酱的全流程电力供应[3] 产业发展现状 - 高城村被誉为华北辣椒第一村 辣椒种植是当地产业支柱和农户增收致富果[3] - 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植结构调整[3] - 辣椒产量大幅增长导致加工需求攀升 稳定电力是流水线作业的生命线[3] 企业生产情况 - 忻州坛坛香公司每天处理大量新采摘辣椒 加班加点进行加工生产[5] - 生产环节包括清洗 分拣 加工成辣椒酱及封装运输[1] - 电流驱动机器运转 承载乡村振兴希望 让农户红火收成稳稳变现[5]
报道称卡夫亨氏下周或宣布拆分,撤销2015年巴菲特牵头的合并交易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22:01
公司分拆计划 - 卡夫亨氏公司接近敲定分拆计划 撤销2015年卡夫与亨氏合并交易[1] - 分拆计划最快可能于下周初宣布 具体细节尚未披露[1] - 分拆将剥离大部分杂货业务成立新实体 估值高达200亿美元[1] 业务战略调整 - 分拆使公司重新聚焦增长更快的调味品业务 包括辣椒酱、调味汁和调味品[1] - 新业务方向更符合当前消费者偏好 替代加工午餐肉和奶酪等传统产品[1] - 公司预计两个独立业务总价值将超过当前约330亿美元市值[1] 市场反应 - 自7月份分拆消息报道后 公司股价从26.28美元涨至29.19美元 涨幅近10%[1] - 截至周五股价回落至28美元附近[1] 行业趋势 - 食品饮料行业分拆交易日趋频繁 企业重新评估产品组合[3] - 家乐氏2023年分拆为零食巨头Kellanova和北美谷物业务WK Kellogg[3] - 绿山咖啡胶囊公司Dr Pepper正在拆解2018年合并交易[3] - 行业趋势反映对更专业化、更灵活业务结构的需求[4]
第二届新疆加工辣椒种业发展论坛在和静县召开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33
行业论坛与学术交流 - 第二届新疆加工辣椒种业发展论坛在和静召开 聚焦育种技术、全程机械化及产业化发展路径 [1] - 论坛主题为"天山雪水好辣椒" 汇集全国育种、生产、加工、科研单位及农技专家 [1] - 五位农技专家发表学术报告 现场观摩万亩戈壁基地与机械化演示 [1] 种植规模与产能数据 - 和静县辣椒种植面积达21.19万亩 预计亩产干椒583公斤 [2] - 全县总产量预计12.35万吨 最高亩产达1016.3公斤 [2] - 良种覆盖率98% 全程机械化率70% 种植品类涵盖铁皮椒/板椒/线椒等6大类 [2] 产业链与市场拓展 - 拥有30余家辣椒加工企业及合作社 年加工能力超万吨 [2] - 产品涵盖辣椒颗粒、辣椒粉、辣椒酱等 远销河南、四川及西班牙等海外市场 [2] - 辣椒全产业链产值约15亿元 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
非洲农产品迎来中国零关税
经济日报· 2025-08-16 21:48
中国扩大对非洲零关税政策 - 中方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1] - 此前已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行100%零关税 [1] - 政策覆盖肯尼亚茶叶、牛油果等农产品 [1][2] 肯尼亚农产品出口表现 - 牛油果:2025年Q1中国进口6892.5吨(价值9000万元),占肯尼亚总产量40% [1] - 茶叶:2025年Q1中国进口量同比飙升175.2%,肯尼亚计划2030年对华出口规模扩大4倍 [2] - 牛油果首次出口中国被当地视为"重大胜利",创造就业机会 [1] 埃塞俄比亚咖啡产业 - 2024年对华咖啡出口额1.02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77.67% [2] - 高原风味形成差异化优势,采收期与巴西错开 [3] - 中国企业投资咖啡产业园和加工厂,签订长期购销协议 [2] 卢旺达辣椒产业升级 - 2024年启动中卢辣椒示范项目,首季出口200吨干辣椒 [4] - 鸟眼辣椒制成辣椒酱在中非经贸博览会成"断货王" [4] - 产业链全面打通,引入有机种植和信息化管理 [5] 西非可可产业转型 - 多哥借零关税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5] - 科特迪瓦因美国加关税转向中国市场 [6] 中非贸易整体数据 - 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2.1万亿元(首次破2万亿) [6] - 2025年前5个月进出口9632.1亿元(同比+12.4%) [6] - 农产品:2024年进出口首破700亿元,2025年前5个月进口158.3亿元 [6] 非洲农业长期发展需求 - 需加速产业链升级、冷链物流建设和标准体系完善 [6]
巨野:非遗集市点燃消费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8-08 11:04
非遗活动举办情况 - 巨野县举办"非遗好物消夏惠民季"活动,省市级非遗传承人携带14项非遗项目亮相,包括剪纸、罐子汤、辣椒酱、巨野花馍、工笔牡丹画等 [1] - 活动为期四天,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并讲解典故,市民可边逛边尝,体验"文化味"与"烟火气"的结合 [1] - 居民反馈活动效果好,通过购买绿豆面丸子等非遗产品进一步了解当地非遗文化 [3] 非遗产业发展成效 - 巨野县利用本地非遗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组织开展暑期市集、夜间直播等多样化主题活动,推动非遗从"展品"转变为"产品"和"生意" [4] - 活动为非遗传承人带来大量订单和关注,如剪纸传承人表示人流量大、询问购买者多,还有人想学习剪纸技艺 [5] - 通过政府搭建平台,非遗技艺得到更好传播,增强了传承人继续发展老手艺的信心 [5]
给予非洲建交国100%税目产品完全免税待遇——非洲53国加入中国零关税“朋友圈”
搜狐财经· 2025-08-05 05:50
中非零关税政策扩围 - 中国将零关税待遇从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扩围至53个非洲建交国 覆盖100%税目产品 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 [7][9][10] - 零关税政策自启动至2024年3月 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 同比增长15.2% [9] - 2024年一季度中国自非洲咖啡进口同比增长70.4% 可可豆进口同比增长56.8% [9] 非洲商品对华出口增长 - 卢旺达咖啡豆因关税降低扩大对中国市场出口 带动当地种植户收入增加 [8] - 非洲输华商品品类多元化 包括石油矿产(铜矿、铝土矿)、农林产品(咖啡、可可、棉花、水果坚果)、初级加工品(橡胶、木材板材)及化工品 [9][10] - 超市货架出现更多非洲产品 如卢旺达辣椒酱、塞内加尔金枪鱼、肯尼亚牛油果、贝宁菠萝 [8] 贸易便利化措施 - 非洲输华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在湖南自贸试验区施行 缩减农食产品进入中国时间 [11] - 湖南在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坦桑尼亚等12个非洲国家布局基础设施 通过源头直采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 [11] - 配套简化海关手续、优化通关流程等便利化举措 [10] 中非产业链合作深化 - 中国企业建设非洲经贸园区 如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形成纺织、玻璃、建材、家电产业集群 [14] - 坦桑尼亚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吸引430多家中小企业入驻 预计创造超2万个就业岗位 [14] - 赞中经贸合作区打造铜矿开采、冶炼、加工全产业链 提升矿产品附加值 [14] 差异化发展机遇 - 资源型国家(如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塞内加尔)通过能源出口获得收益 推动经济多元化 [11][12] - 农业型国家(如肯尼亚、坦桑尼亚)扩大花卉、腰果、剑麻等特色农产品出口 [11] - 工业基础薄弱国家通过零关税政策提升对华出口 发展本土产业链 [12] 投资与产能协同 - 中国企业在非洲设立加工基地和采购中心 如尼日利亚腰果自动化去壳厂降低当地加工成本并创造就业 [15] - 参与建设出口型基础设施与物流体系 包括港口、园区与数字贸易枢纽 [16] - 通过技能培训合作和高校联合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 强化贸易与技术能力 [16] 贸易关系现状 - 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2956亿美元 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 [9]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9] - 零关税政策推动中非合作从商品出口升级为产业协作 [16]
给予非洲建交国100%税目产品完全免税待遇—— 非洲53国加入中国零关税“朋友圈”
搜狐财经· 2025-08-05 04:15
中非贸易政策升级 - 中国自2024年12月1日起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近期扩围至53个非洲建交国[7][9] - 零关税政策覆盖石油、矿产、农林产品、初级加工品等全品类,非洲商品进入中国享受完全免税待遇[9][10] - 政策实施后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咖啡进口增长704%,可可豆增长568%[9] 非洲商品中国市场表现 - 卢旺达咖啡豆因关税降低在中国市场普及,带动当地种植户收入提升[8] - 非洲辣椒酱、金枪鱼、牛油果等产品在中国超市货架占比显著增加[8] - 坦桑尼亚水产品公司通过加工转型扩大对华出口,带动当地就业[13] 产业链合作深化 - 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经贸合作区,如埃及苏伊士合作区形成纺织、家电产业集群,坦桑尼亚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预计创造2万就业岗位[14] -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自动化加工厂(如尼日利亚腰果去壳厂),降低当地成本并带动中国机械出口[15] - 湖南自贸试验区推行非洲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缩短农食产品入华时间[11] 差异化发展机遇 - 肯尼亚花卉、坦桑尼亚腰果、南非矿业等差异化产业将受益于零关税政策[12] - 资源型国家如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可通过能源出口收益推动经济多元化[12] - 中非合作推动云南咖啡产业技术升级,精品率与深加工率提升[15] 制度创新与基础设施 - 中国以单边开放方式简化海关流程,回应非洲平等参与全球贸易诉求[11] - 湖南在12个非洲国家布局节点城市和港口基础设施,实现源头直采[11] - 中非人才合作计划培养复合型人才,强化产业链协作能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