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类
icon
搜索文档
“果盘子”物丰量足、海鲜花卉购销火热 假日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活力足
央视网· 2025-09-28 04:03
街头巷尾氛围浓 海鲜花卉购销旺 央视网消息:随着假期临近,全国各地的消费市场也正在逐渐的升温。在安徽,各类果品迎来了销售旺季,餐饮店铺的人气也十分火爆。 在宿州市砀山县,酥梨迎来了采收季。农户们忙着采摘打包,批发市场的商户们也在不停发货。不仅是在水果产地,合肥市的批发市场也 挤满了前来进货的车辆。批发市场工作人员介绍,秋月梨现在的市场价格较上周有所上涨,在60元到80元一箱,西梅大概可以卖到15元一斤。 餐饮的消费同样火热。在淮南市寿县,品尝当地的特色豆腐宴成了游客必打卡的项目,部分餐馆假期预订已经排满。此外,民宿的生意也 很不错。 为了应对双节前购销需求,市场的工作人员提前组织各个商户备足货源,还推出可以私人定制的创意花卉产品,增加市民的节日购物体 验。 "双节"临近,多地消费市场火热,辽宁、河北等地的花卉、海鲜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辽宁各地的消费市场迎来采购高峰。在葫芦岛市的多家水产市场和海鲜超市,螃蟹、皮皮虾、海鱼、贝类等鲜活 海产品琳琅满目,个头饱满、供应充足。摊主们忙着分拣、上货。 河北石家庄的福泽花卉博览园是当地一处较大的花卉市场,眼下,这里的红掌、中国红、富贵红等寓意吉祥的 ...
大量海鲜抢“鲜”上市,潍坊海蟹价格同比下降三成
齐鲁晚报网· 2025-09-07 10:35
海蟹价格变动 - 2023年9月渤海湾开海后第五天海蟹平均价格同比下降30% [1] - 中等规格海蟹价格从去年35元/斤降至25元/斤 降幅28.5% [5] - 大规格优质海蟹价格从去年60元/斤降至35元/斤 降幅41.7% [5] 市场需求表现 - 价格下降刺激消费需求 单个摊位200斤货半天售出超半数 [1] - 消费者购买意愿增强 出现"海蟹自由"消费现象 [3] - 价格亲民促使市民购买量增加 出现一次性购买两大袋的情况 [3] 供应端变化 - 南方开海时间从8月1日延后至8月5日 导致洄游海鲜提前北迁 [7] - 北方海域捕捞量较去年增加 代理商货源特别充足 [5][7] - 养殖水产品丰收 种苗成活率提高且病虫害减少 [7] 产品结构分布 - 市场主流价格区间为25-35元/斤的中等及大规格海蟹 [5] - 15元/斤次鲜活海蟹主要满足即买即食需求 [5] - 各规格海蟹价格同比均呈现明显回落趋势 [1][5] 价格展望 - 未来1个月内海蟹供应将持续充足 价格有望保持稳定 [7] - 9月13日及中秋前后可能出现价格小高峰 [7] - 当前处于"平价海鲜期" 建议消费者把握选购时机 [7]
一个缺觉的人,全身炎症水平都在升高!缓解方法→
央视新闻· 2025-08-13 13:50
睡眠不足与炎症反应关联性 - 睡眠不足少于6小时会引发全身炎症并增加认知障碍风险 [2][3] - 缺觉激活脑内促炎因子释放 损害神经递质平衡和神经元通讯功能 [3] - 长期睡眠不足导致慢性炎症 引发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 [3] 睡眠不足引发的全身性健康风险 - 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会影响新陈代谢 炎症 免疫力和抗压功能 [7] - 睡眠不足引发全身炎症风暴 增加脑内前列腺素D2产生和细胞因子风暴 [7] - 缺觉使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增加代谢性疾病 癌症和精神疾病发病风险 [7] 改善睡眠质量的具体措施 - 成年人需每晚睡眠7-8小时 老年人需5-7小时 以起床后精神饱满为标准 [11] - 保持固定上下床时间 增加日晒和白天运动 培养条件反射改善睡眠 [13] - 每周3天以上睡不好且持续3个月需就诊睡眠医学中心或精神心理科 [13] 抗炎饮食管理方案 - 多摄入全谷物 深海鱼 十字花科蔬菜和莓类水果等抗炎食物 [14] - 减少高糖 高油 高脂食物及红肉 加工肉 动物内脏摄入 [15] - 通过运动 听音乐 旅行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维持炎症调节能力 [17] 睡眠时长健康标准 - 6小时睡眠被确立为健康底线 熬夜可能导致外貌早衰等代价 [12]
瑞士预计关税暂停结束后美国关税将保持在10%
快讯· 2025-06-25 09:35
关税政策预期 - 瑞士政府预计7月9日90天宽限期结束后美国关税将维持在10% [1] - 不能排除美国重新引入对等关税的可能性 [1] - 特朗普4月2日声明中瑞士可能面临高达31%的关税 [1] 谈判进展 - 美国承认瑞士本着诚意行事 [1] - 瑞士将继续追求尽快达成协议的目标 [1] - 瑞士经济部长希望七月初前达成协议 [1] 瑞士提出的折中方案 - 削减瑞士不大量生产的农产品关税(包括柑橘类水果、坚果和贝类) [1] - 简化美国医疗器械的审批流程 [1]
“脱欧”五年 英欧首度重置关系
北京商报· 2025-05-20 15:22
英欧峰会核心成果 - 英国与欧盟举行"脱欧"后首次峰会,双方宣布"重启"双边关系,达成覆盖经贸、防务、人员流动等领域的多项协议 [2][3] - 渔业问题成为焦点:英国将欧盟渔船准入期限延长至2038年(原计划4-5年),欧盟则无限期延长食品进出口简化协议(SPS)并同意碳排放交易系统对接 [3] - 英国政府预计协议将在2040年前为经济增加90亿英镑,并宣布向渔业投资3.6亿英镑用于技术升级和出口促进 [4] 经贸领域具体措施 - 简化食品饮料进出口流程(SPS协议)预计推动英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增长20%,2024年相关出口额达140亿英镑 [4] - 欧盟启动1500亿欧元武器贷款计划("欧洲安全行动"SAFE),英国参与防务合作 [4] - 能源领域探讨重新连接碳排放交易机制,英国或免于2026年欧盟碳边境税 [5] 行业影响与数据 - 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占英国GDP的0.4%,新协议引发国内争议,苏格兰渔民联合会批评条款比"脱欧"初期协议更不利 [3][7] - 英国工业联合会支持协议,认为深化与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合作是提升经济吸引力的现实选择 [7] - 经济学家指出协议将英国重新纳入与欧盟制度性接触框架,但制度对接需更长时间 [8] 政治经济背景 - 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推动对欧关系缓和,保守党主导的"脱欧"政策转向 [6][7] - 2023年英国经济萎缩0.5%,通胀高企;欧元区4月经济信心降至近期低点,双方面临增长压力 [6]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如特朗普重返执政风险)和俄乌冲突促使英欧加强合作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