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

搜索文档
商务预报:8月18日-24日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零售价格情况
商务部网站· 2025-08-28 07:57
粮食价格趋势 - 大米零售价格为6.55元/公斤,环比小幅上涨0.2%,但同比下降0.6% [1] - 面粉零售价格为6.15元/公斤,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8% [1] 食用油价格表现 - 豆油零售价格为12.87元/升,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8% [1] - 花生油零售价格为28.44元/升,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1.7% [1] - 菜籽油零售价格为16.73元/升,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7% [1] - 调和油零售价格为15.60元/升,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3% [1] 肉类价格变动 - 猪肉后腿肉零售价格为27.67元/公斤,环比微降0.1%,同比大幅下降15.5% [1] - 白条鸡零售价格为24.73元/公斤,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2.1% [1] - 鲜鸡蛋零售价格为10.09元/公斤,环比上涨0.6%,同比大幅下降15.7% [1] 水产品价格分化 - 草鱼零售价格为23.69元/公斤,环比上涨0.4%,同比大幅上涨8.2% [1] - 鲢鱼零售价格为22.50元/公斤,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4.6% [1] - 大黄鱼零售价格为52.63元/公斤,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5.7% [1] - 鲤鱼零售价格为22.06元/公斤,环比上涨0.4%,同比下降1.8% [1] - 鲫鱼零售价格为29.57元/公斤,环比下降0.4%,同比微涨0.7% [1] - 大带鱼零售价格为47.55元/公斤,环比微涨0.1%,同比下降3.3% [1] 蔬菜价格整体表现 - 蔬菜大类加权平均价格为7.11元/公斤,环比上涨1.6%,同比大幅下降15.7% [1] 蔬菜品种环比涨幅前五位 - 西兰花零售价格为10.53元/公斤,环比大幅上涨7.7%,同比下降10.0% [1] - 黄瓜零售价格为6.83元/公斤,环比上涨5.2%,同比大幅下降20.9% [1] - 莴笋零售价格为6.84元/公斤,环比上涨4.9%,同比下降13.2% [1] - 西葫芦零售价格为6.41元/公斤,环比上涨4.4%,同比大幅下降20.8% [1] - 苦瓜零售价格为8.89元/公斤,环比上涨3.7%,同比下降18.8% [1] 蔬菜品种环比下跌情况 - 南瓜零售价格为4.31元/公斤,环比下降2.5%,同比微涨0.7% [1] - 莲藕零售价格为10.63元/公斤,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11.6% [1] - 生菜零售价格为7.90元/公斤,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6.5% [1] - 生姜零售价格为14.93元/公斤,环比微降0.4%,同比大幅下降19.3% [1]
处暑:润肺解暑,且慢进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2 03:35
节气特征与气候影响 - 处暑标志着暑气渐消 天气转向凉爽 呈现典型秋老虎特征 白天炎热早晚清凉 空气日渐干燥 [1] - 今年适逢农历闰六月 暑热天气有所延长 高温叠加湿气形成暑湿交困局面 [1] 健康调养重点 - 着重养护肺脏抵御秋燥 同时注意调理脾胃功能恢复 [1] - 饮食以滋阴润燥健脾和胃为主 兼顾清热解暑 [1] - 推荐食用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梨等滋阴润肺之物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分摄入 [1] - 山药芡实薏米莲藕有助健运脾胃 消化功能较弱者宜煮至软烂食用 [1] - 绿豆苦瓜黄瓜鸭肉能清热解暑 高尿酸人群食用鸭肉需适量 [1] - 减少辣椒生姜花椒等辛辣刺激食物摄入 避免过度贪凉 控制高盐高脂食物 [1] - 处暑后进补不宜过早 建议白露节气前后暑热完全消退脾胃功能恢复后再开始适度进补 [1] 运动养生建议 - 运动选择轻松平缓适度出汗方式 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 [2] - 晨晚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运动有助增强体质 [2] - 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觉疲劳为宜 [2] - 运动前15-20分钟饮用适量温开水 运动中每15分钟左右补充一次水分 避免猛喝冰水 [2] 情绪调节管理 - 处暑时节秋气通于肺易使人肺气旺盛滋生悲秋情绪 [2] - 推荐每日进行10-15分钟正念冥想专注于当下身心感受 [2] - 记录情绪波动识别触发因素 通过绘画音乐等非语言方式表达情感 [2] - 保持适度社交互动避免自我孤立 [2] - 老年人需格外防范孤独感与悲秋情绪 保持规律社交活动适度接触阳光 [2] -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维护身心平衡 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凉 [2]
怎样吃“苦”,让健康不再“受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2 03:27
苦味食品的消费文化 - 苦味食品在全球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东方人偏爱苦瓜排骨汤、杏仁茶和绿茶等苦中带甘的食品 西方人青睐意大利浓缩咖啡、法国黑巧克力和比利时苦啤等苦味饮品[4] - 消费者对苦味的接受度通过正向关联建立 例如咖啡因的提神效果使苦味与清醒愉悦感形成联系 文化传承也使品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5] 苦味食品的健康功效 - 苦味食品具有多重健康益处 咖啡因和茶多酚能提升脂肪氧化效率 黑巧克力中的多酚和绿茶中的儿茶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苦瓜苷等物质能刺激胆汁排放促进消化[5] - 中医理论认为苦味具有燥湿、泄热和坚阴三大特性 能清热泻火(如黄连清心火)、燥湿化痰(如苍术燥湿散寒)以及降气平喘(如杏仁缓解咳嗽)[7] - 夏季食用苦味食品符合中医养生理念 苦瓜、莲子心等食材可清热祛湿 缓解暑热导致的口干口苦症状 改善食欲不振和腹胀等湿热问题[9] 苦味食品的分类与成分 - 苦味食品分为四大类别:蔬菜类(苦瓜、芥菜)、水果类(西柚、橄榄)、饮品类(咖啡、浓茶)和药用食材类(莲子心、穿心莲)[6] - 苦味主要来自三类天然化合物:生物碱(咖啡因、茶碱)、萜类化合物(西柚中的柚皮苷)和多酚类物质(巧克力中的黄酮类化合物)[6] 苦味食品的适用人群与禁忌 - 湿热体质或实火旺盛者适合食用苦味食品 虚寒体质、脾胃虚弱者及老年人孕妇需慎食 以防损伤阳气或引发消化不良[10] -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胃炎、胃溃疡)应避免苦味食品刺激胃酸 低血压低血糖患者需防止血压血糖进一步下降 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随意食用苦味草药[10] 苦味食品的科学食用建议 - 每日摄入量需严格控制:苦味蔬菜100-150克生重 咖啡因不超过200毫克(约1杯现磨咖啡) 黑巧克力20-30克(可可含量70%以上) 浓茶不超过600毫升[12] - 烹饪方式可改善口感:苦瓜通过盐腌焯水降低苦味 羽衣甘蓝搭配苹果香蕉打成果汁 寒凉体质者宜搭配生姜、牛肉等温性食材调和[11][12] 过量食用的健康风险 - 过量摄入草酸盐含量高的食物(菠菜、苦瓜)可能形成草酸钙结晶 增加肾结石风险 过量纤维素可能引发腹胀腹泻等消化问题[13] - 咖啡因过量可能导致焦虑心悸 加速钙流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浓茶中的茶碱会干扰铁钙吸收 长期过量饮用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13]
怎样吃“苦”,让健康不再“受苦”?(知食点·五味)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1 22:50
苦味食物的全球文化现象 - 苦味食物在全球饮食文化中广泛存在 东方人偏爱苦瓜排骨汤 杏仁茶 绿茶和乌龙茶等苦中带甘的滋味[4] 西方人青睐意大利浓缩咖啡 法国黑巧克力和比利时苦啤等醇苦风味[4] - 苦味最初是进化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 帮助人类避开有毒物质 多数天然苦味物质如未成熟果实具有毒性[3] 苦味偏好的形成机制 - 正向关联建立使苦味与清醒 高效和愉悦产生联系 例如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脑效果[5] - 苦味物质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带来愉悦感 使人产生轻度依赖[5] - 风味调和通过糖 奶等辅料平衡苦味 创造更易接受的口感[5] - 文化影响使品苦变成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 如咖啡文化和茶道[5] 苦味食物的健康益处 - 咖啡因和茶多酚能提升脂肪氧化效率[5] - 黑巧克力中的多酚和绿茶中的儿茶素有助于清除自由基[5] - 苦瓜苷等苦味物质刺激胆汁排放 促进消化酶分泌[5] - 苦味蔬菜每日摄入100-150克可有效补充膳食纤维[12] - 70%以上可可含量的黑巧克力每日20-30克可获取有益心血管的黄烷醇[12] 苦味食物的中医理论 - 苦味具有燥湿作用 如黄柏 苦参可清热燥湿[7] - 苦味能通便清热泻火和降气平喘 如大黄治热结便秘 黄连清心火 杏仁缓解咳嗽[7] - 苦味既能坚阴又能坚气 如黄柏清肾虚火保护肾阴[7] - 夏季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可清热燥湿 缓解暑湿引起的口干 口苦 心烦等症状[9] 苦味食物分类及成分 - 蔬菜类包括苦瓜 芥菜 羽衣甘蓝和蒲公英叶等[6] - 水果类包括西柚和橄榄[6] - 饮品零食类包括咖啡 浓茶 黑巧克力和杏仁等[6] - 药用食材类包括莲子心和穿心莲等[6] - 苦味主要来源于生物碱(咖啡因 茶碱) 萜类化合物(柚皮苷)和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6] 食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 餐前少量食用苦味沙拉可刺激胃酸分泌提升食欲[9] - 下午3点前饮用咖啡或茶既能提神又不影响睡眠[9] - 避免空腹大量饮用浓茶或咖啡以免刺激胃黏膜[9] - 湿热体质或实火旺盛者适宜食苦 虚寒体质 脾胃虚弱者及老年人孕妇应慎食[10] - 春夏湿热之季适宜食苦 秋冬干燥寒凉时应少食[10] - 南方湿热地区可适量食苦 北方干冷地区应避免[10] 潜在健康风险 - 苦瓜等草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过量摄入可能增加肾结石风险[13] -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过量食用可能引发腹胀 腹泻或便秘[13] - 浓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会导致胃酸过多引起胃痛[13] - 苦杏仁 苦荞等含有易致敏成分可能诱发皮肤瘙痒和呼吸困难[13] - 过量饮用咖啡可能加速钙流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13] - 浓茶长期过量饮用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或骨质疏松[13] - 咖啡因每日摄入量不应超过200毫克(约1杯现磨咖啡)[12] - 浓茶每日不超过3杯(约600毫升)以防影响铁吸收[12]
广西资源:粤桂协作“云”赶集 大山好物跨山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0 06:54
粤桂协作农产品推广 - 资源县成功举办2025年粤桂协作"供销大集"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旨在拓宽销售渠道并提升品牌知名度 [1] - 活动由资源县供销社主办,县长亲自为特色农产品代言,并邀请本土乡村主播联合参与,通过在线讲解和成品展示介绍产品特点 [1] - 活动现场展示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包括竹竿舞表演等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1][3][5] 农产品销售成果 - 活动结束后,首批价值3万元共5吨的西红柿、辣椒等农产品从原产地直接发往深圳 [4] - 深圳餐饮集团与资源县两家公司签订了1000万元农产品采购协议,推动优质农产品"出桂入粤" [4] - 2025年通过系列直播带货活动实现视频流量近200万人次,彰显电商助农潜力 [7] 创新销售模式 - 资源县持续探索"供销大集+直播带货"模式,通过"资源供销助农商城"和新媒体账号拓宽销路 [7] - 借助"粤桂协作・供销大集"等活动,将茶叶、西红柿、高山冷水鱼等农特产品推向粤港澳大湾区 [7] - 未来计划加强对本土"新农人"的培训与扶持,创新直播带货形式与内容 [7]
大暑:湿热交蒸,消暑祛湿(节气与健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4 01:23
大暑养生要点 -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时段的到来,具有"炎热之极"的特点,此时阳光猛烈且高温高湿交织[2] - 中医认为暑热湿邪易侵袭人体,可能导致中暑、消化道疾病及皮肤病,需注重消暑热、祛脾湿[2] - 大暑正值"三伏天"初伏,自然界阳气旺盛,是调理冬季慢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风湿痹证等)的最佳时机[2] 起居调整建议 - 建议顺应夏季昼夜变化适当晚睡(不超过23点)早起,中午高温时段可午睡或闭目养神以缓解疲劳[2] 饮食调理方法 -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蔬菜水果,避免肥腻辛辣食物[3] - 室外工作者需及时补水,体质寒者应以热饮为主,推荐绿豆、薏米、赤小豆等药粥补气清暑[3] - 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荞麦)可清热健脾,预防湿热引发的皮肤病[3] 运动与情绪管理 - 户外运动应避开正午高温,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太极拳、慢跑等温和项目,运动后补充电解质饮品[3] - 需戒躁戒怒,通过听舒缓音乐等方式预防"情绪中暑"[3]
大暑养生关键词:清暑、祛湿、养心
新华社· 2025-07-20 07:50
中医养生建议 - 大暑时节"暑、湿、热"三邪交织,易伤阳气、耗津液,扰乱脏腑功能,养生防病重在健脾祛湿、清热解暑、固护阳气 [1] - 高温高湿导致人体阳气浮散于体表,内部脾胃阳气不足,表现为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泻 [1] - 湿气重浊黏滞,易阻碍脾胃运化功能,引发腹胀、肢体沉重、舌苔黄腻 [1] - 暑热通于心,易致心火过旺,引发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1] - 高温扰动心神,表现为焦躁易怒、注意力涣散 [1] 饮食调养 - 饮食调养宜以清补为主,兼顾祛湿,适当食用西瓜、绿豆、冬瓜、苦瓜、莲藕、黄瓜等清热生津之品 [1] - 饮用乌梅汤、酸梅汤等饮品以清热解暑 [1] - 茯苓、薏米、赤小豆、白扁豆、山药、芡实等健脾利湿食材煮粥 [1] - 适量食用生姜、陈皮、紫苏等以温化脾胃湿浊 [1] - 出汗多者可喝淡盐水或米汤,忌肥甘厚腻,避免过食甜食、冷饮 [1] 生活习惯调整 - 注意防暑降温,避免空调冷风直吹身体 [2] - 宜夜卧早起,中午小憩15至30分钟避暑养心,避免熬夜 [2] - 大汗后切勿立即冲冷水澡、喝冰饮 [2] - 清晨或傍晚可进行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 [2] - 听舒缓音乐、练习书法以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过激 [2] 特殊人群健康管理 - 老年人应避免食用隔夜饭菜,宜少量多次饮用温水 [2] - 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因出汗脱水导致指标异常 [2] - 儿童玩耍时宜选择阴凉处,每20分钟补充温水或淡盐水 [2] - 儿童出现厌食及脾胃失调可食用山药、小米粥调理 [2] 中医外治方法 - 按揉风池穴和大椎穴能够疏通经络、疏散风热,快速缓解因暑热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2]
天气闷热 正好自讨苦吃
北京青年报· 2025-07-15 01:13
中医苦味药食理论 - 苦味药食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等作用 对应夏季和心脏 符合"药食同源"理念 [1][21] - 苦味药性需辨证施膳 分为苦寒药(如黄连)和苦温药(如陈皮)两类 适用证候截然不同 [21] 苦瓜产品特性 - 苦瓜含苦瓜苷、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 具有降血糖、清热解暑及美容功效 [2] - 食用方法包括炒肉片、凉拌、炒蛋及煲汤 每日食用需搭配姜蒜中和寒性 [2][3] - 禁忌人群涵盖脾胃虚寒者与孕妇 [4] 莲子心成分与适用 - 莲子心含莲心碱、荷叶碱等生物碱及黄酮类成分 适用于高血压和失眠人群 [5] - 推荐与甘草各2克泡茶 或煮粥食用 可缓和苦寒药性 [5] - 每日用量1-3克 禁忌人群包括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5][7] 菊花功能成分 - 菊花含挥发油、黄酮类、维生素B1/A及氨基酸 具有明目降压功效 [8] - 食用方法为与枸杞6粒搭配泡茶 可平衡寒凉药性 [8] - 阳虚怕冷者慎用 [9] 陈皮药用价值 - 陈皮需三年以上陈化 具有燥湿化痰功效 以广东新会产最为知名 [10] - 食用方法包括泡水、炖汤及苦菊拌陈皮 [11] - 阴虚火旺者慎用 [11] 蒲公英营养成分 - 蒲公英含绿原酸、菊苣酸、维生素A/C及矿物质 具有抗氧化和清热解毒作用 [12] - 嫩叶可凉拌 根可泡茶 搭配蒜末和甘草粉食用 [12] - 脾胃虚寒及过敏体质者禁用 [13] 适用人群分类 - 湿热体质(舌苔黄腻)和实火体质(大便干结)为核心适用人群 [15][16] - 夏季防暑人群每周食用2-3次 需搭配甘味食物缓和 [16] 禁忌人群警示 - 脾胃虚寒者、孕妇、经期女性和低血压/血糖患者均需慎用 [17][18][19] - 儿童与老人因脏腑功能特殊需酌情控制用量 [20]
空调vs风扇 谁是健康睡眠守护神?
北京青年报· 2025-07-14 01:03
动物油与植物油健康争议 - 动物油与植物油单位能量含量几乎一致 同等摄入量下致胖能力无本质差异 [2] - 动物油因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及香气浓郁特性 易刺激食欲导致过量进食 能量过剩才是肥胖关键因素 [2] 空调与风扇使用健康影响 - 气温超过人体适应温度时需果断开空调 特别对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群体更必要 [3] - 风扇在高温天气吹出热风影响睡眠质量 且通过加速水分蒸发降温可能导致体液丢失 增加心脑血管患者血液黏稠度风险 [3] - 空调可通过设定睡眠模式(夜间28℃)、调整风向朝上、启用除湿功能、出风口放水及每日通风等方式实现温湿度可控使用 [3] 碳板跑鞋适用性分析 - 碳板跑鞋设计限于平坦干燥路面高强度直线奔跑 不适合日常通勤及中小学生长期穿着 [4] - 碳板鞋易导致足底筋膜炎、足弓塌陷(扁平足)、跟腱炎及踝关节稳定性下降 增加扭伤风险 [4][5] - 长期使用引发身体平衡失调 导致骨盆侧倾/前倾、脊柱腰椎过度前凸 可能诱发腰突和腰肌劳损 [5] 伤口消毒方式选择 - 75%浓度医用酒精适用于无破损皮肤消毒 但对伤口组织细胞具有破坏性 影响愈合且可能导致瘢痕 [6] - 伤口消毒推荐使用不含酒精的医用碘伏 其对创面刺激性小且杀菌效率高 [6] 碳水化合物与睡眠关联 - 高升糖指数碳水(如白面包、甜点)易引发血糖波动 导致深度睡眠比例下降及夜间觉醒次数增加 [7] - 低升糖指数碳水(如燕麦、全谷物)可维持血糖稳定 支持更长时间深度睡眠 [7] - 碳水通过促进褪黑素与血清素合成诱导困倦 但频繁餐后嗜睡可能提示饮食结构不合理或潜在健康问题 [7][8] 泡沫尿成因辨析 - 生理性泡沫尿由排尿过急、高蛋白饮食或晨尿浓缩导致 气泡大且短时消散 属正常现象 [9] - 病理性泡沫尿与肾脏疾病、尿路感染或糖尿病相关 特点为泡沫细密持久伴异味 需及时就医 [9][10] 阴天防晒必要性 - 紫外线UVA(波长320-400纳米)穿透力强 阴天仍可直达皮肤真皮层 导致累积性老化及晒黑 [11] - UVB(波长290-320纳米)能量高 是晒伤及色素沉着主因 阴天云层遮挡有限仍需防晒 [11] 苦瓜降糖功效评估 - 苦瓜属低GI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低) 但日常饮食摄入量无法达到实验用高浓度提取物降糖效果 [12] - 苦瓜每100克含膳食纤维2.8克(为黄瓜近3倍) 富含维生素C、钾及叶酸 可作为饮食辅助手段 [12] 直系亲属输血风险 - 直系亲属直接输血可能引发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致死率高且治疗难度大 [13] - 基因相似度高导致免疫细胞难以识别清除 需通过射线照射灭活淋巴细胞后才可输血 [13] - 抗原差异小增加免疫排斥反应(如急性溶血反应)及病原体(肝炎病毒/HIV)感染风险 [13]
小暑养生做好这三点 助你安然度夏
每日商报· 2025-07-08 03:13
小暑养生要点 - 小暑节气预示炎夏来临,高温湿热将持续[1] - 养生重点在于防暑降温、养心健脾、祛湿清热[1] - 外出需使用遮阳帽、防晒口罩、太阳镜等防护用品[1] - 室内应合理使用空调风扇,保持温度适宜和空气流通[1] - 及时补充水分,推荐饮用温开水和淡茶水[1] 饮食调理建议 - 推荐食用健脾食物如扁豆、山药[2] - 赤小豆和薏米是祛湿经典组合,可煮粥煲汤[2] - 清热解暑推荐西瓜、冬瓜、丝瓜等瓜类食物[2] - 冬瓜可祛湿消肿,苦瓜能清心火解暑热[2] - 盛夏可饮用绿豆汤、荷叶汤、莲子百合粥[2] 养心健脾方法 - 保证充足睡眠,建议午休30分钟左右[1] - 保持心情平和愉悦,避免情绪大起大落[1] - 可通过听音乐、冥想、静坐等方式静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