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芝麻
icon
搜索文档
加达里夫州今年种植面积已达710万费丹
商务部网站· 2025-09-28 06:52
9月18日,苏丹现场网报道,加达里夫州生产和经济资源部表示,今年的农业季取得重大进展,该州计 划种植面积750万费丹,目前已种植710万费丹,作物包括高粱、芝麻、花生、小米、雨养棉花、向日葵 和南瓜等等。 ...
秋分养生重在“防秋燥”
每日商报· 2025-09-25 03:01
秋分养生核心观点 - 秋分时节养生重点在于润燥养肺和防寒保暖 [1] 饮食调理 - 需注重滋阴并防止寒凉伤脾胃 建议食用银耳、百合、梨、蜂蜜、莲藕等滋阴养肺食物 [1] - 可食用山药、莲子、芡实、核桃、芝麻等温润滋补食物 [1] - 建议食用石榴、葡萄、柚子、山楂等酸味食物 [1] - 需避免生冷食物如冰饮凉菜 否则易导致腹泻或消化不良 [1] - 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生姜、羊肉 否则易上火加重秋燥症状 [1] 作息调整 - 需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 保持早睡早起 建议晚上11点前睡觉 早上6-7点起床 [2] - 需注意保暖防护 晚上睡觉要盖好肚子避免腹部受凉影响消化 [2] - 睡前可用温水泡脚 有利于血液循环和促进睡眠 [2] 情绪管理 - 秋季易产生低落伤感情绪 建议多出门走走缓解情绪 [2] - 建议多晒太阳让心情更愉悦 [2]
安徽天长市:林下一地生“三金”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4 03:30
曾经,金集镇草西村面临着高岗地干旱缺水、产业单一、种植效益低下的困境。2022年春,为破解岗区产业低效问题,市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多次前来 岗区旱地调研,推广林下套种旱粮和油料作物模式,实现一地多收。从试种到普及种植,4年过去了,如今这一特色产业在天长林区异军突起,金集镇草 西、马塘等5个岗区村山核桃地里套种粮油的种植户增至1030余户,年产值突破6800万元,2210余名林(农)村民在家门口捧上绿色"金饭碗"。 "我们草西是全市岗区旱地林下套种粮油最早的试点村,经4年来的种植实践,如今已连片迅速扩张,山核桃林下套种玉米、红薯、花生、芝麻等旱地粮 油作物,不仅扩大了种植空间、缓解了旱地生产用水难,而且连年丰产丰收。"金集镇草西村党总支书记陈叶桃开心地说。 张兴美是带头响应第一人,他率先拿出20亩高岗旱地进行试种,现在合作社种植面积达150亩。尝到林下套种甜头的张兴美带领大伙儿一起干,山核桃 林下套种粮油已发展到230多亩。 安徽省天长市实施山核桃林下套种玉米、花生模式,让农民鼓了"钱袋子",稳了"粮袋子",满了"油瓶子" 张兴美(右一)为山核桃林下的花生松土、除杂。资料图片 9月,安徽省天长市金集镇草西村的薄壳 ...
缅甸总理纽梭:中国—东盟博览会持续强化区域各国投资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2:59
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与目标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为数智赋能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 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 [1] - 东博会将强化东盟成员国与中国在贸易 经济及工业产业链等领域合作 推动区域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互利互惠 [1] - 缅甸作为主题国展示大米 豆类 玉米 芝麻 食品 茶叶 咖啡 手工艺品及珠宝玉器等传统产品 [1] 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合作 - 缅甸通过网络展厅展示数字领域发展成就 创新走廊 云技术 域名服务及健康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1] - 东博会将举办多场专题研讨会议和活动促进中国与东盟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 [1] - 缅甸电信企业将IT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拓展业务 银行业应用人工智能信用评分解决方案 [2] 区域经济与贸易关系 - 全球贸易与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和深刻变革 为区域经济贸易伙伴关系带来宝贵机遇 [2] - 缅甸将积极与中国携手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 缅中胞波友谊历久弥新 [2]
白露:秋凉渐至,正宜润补
人民日报· 2025-09-05 07:25
白露节气养生要点 - 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 天气转凉且昼夜温差增大 自然界的阳气渐收而阴气渐长 气候以干燥为主要特征 燥邪易伤肺脏 养生重点在于防燥润肺、滋阴保暖及健脾益胃[1] - 饮食遵循"减辛增酸"原则 多食用滋润生津食物如梨、蜂蜜、银耳、百合、芝麻和糯米 可选用沙参、麦冬、山药等药材煲汤 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柑橘和葡萄 避免辛辣、烧烤、油炸及生冷食品如辣椒和冰饮[1] - 起居宜早睡早起顺应阳气收敛 早晚及时添衣并注意腹部、关节和脚部保暖 夜间睡眠关窗盖被防止寒邪入侵 运动推荐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项目以微汗为宜 避免剧烈运动[1] 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 燥邪犯肺易导致口干咽燥、鼻干出血、干咳少痰及皮肤干燥等症状 可能诱发感冒和支气管炎 中医以"润"为应对方法 可饮用百合雪梨汤或罗汉果茶 服用养阴清肺丸或秋梨膏缓解症状[2] - 脾胃虚弱者需慎食生冷 可加入生姜和红枣以温中 体弱及老年人群体可通过艾灸足三里和肺俞等穴位增强正气[2] - 秋季易引发"悲秋"情绪 建议多参与户外活动并与亲友相聚 培养积极乐观心态 午后听舒缓音乐或进行深呼吸训练有助于情绪平稳 避免过度思虑和长时间独处[2] 季节过渡期养生重点 - 白露是秋冬进补的重要过渡期 需在防燥之余兼顾健脾与保暖 以达到身心调和及健康入秋的目标[2]
新华鲜报丨签约金额超百亿美元!中非经贸博览会非一般
新华网· 2025-08-12 05:50
博览会成果 - 签约项目176个 金额达113.9亿美元 项目数量同比增长45.8% [1] - 主展馆观展人次突破20万 较上届实现翻倍增长 [1] - 现场成交及意向成交额预计达25亿元人民币 [1] 贸易规模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5] - 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 [5] - 2024年前5个月对非洲进出口9632.1亿元 同比增长12.4% 创历史同期新高 [5] 展品品类 - 非洲展品涵盖农食产品/美妆服饰/珠宝玉石等品类 [3][5] - 中国展品包括医疗器械/工程机械/日用百货等制造业产品 [5] - 索马里展示干柠檬/高含油量芝麻等特色农产品 [3] 合作领域 - 合作涵盖建筑制造/电力能源/交通运输/信息服务/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 [5] - 纳米比亚重点推进绿色能源/跨境贸易合作 [8] - 华大万物推广多年生稻技术 在非洲多国建立育种至技术推广完整体系 [8] 市场机遇 - 非洲农产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索马里渔业公司输出金枪鱼罐头/鱼粉/鱼油等多品类产品 [6] - 中国医疗健康产品在非洲市场需求旺盛 包括手术器械/诊断设备/常备药品等 [6] - 赞比亚企业计划打通线上渠道 满足中国消费者网购需求 [6]
上半年进出口1367.6亿元量质齐升 长沙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容
长沙晚报· 2025-08-02 10:53
长沙外贸表现 - 上半年长沙进出口总额1367.6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省52.1% [1] - 6月单月进出口276.6亿元,增长13.5%,规模达近两年新高 [1] - 与221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其中对近六成地区实现增长,外贸规模超10亿元的伙伴达33个 [2] 外贸市场多元化 - 湖南艾臣科技上半年销售额近2亿美元,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对非洲的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外贸增速较前5个月分别扩大44.6、34.4、75个百分点 [3] - 对中东的阿联酋、以色列、卡塔尔平均增速达144% [3] - 对最不发达国家进出口74.2亿元,增长35.3% [3] 新兴产品出口表现 - "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出口77.4亿元,增长77.5% [5] - 电动汽车出口51.6亿元,增长68.3% [5] -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对外贸易同比增长30% [5] - 海关监管创新为"新三样"企业节省成本约600万元 [5] 传统产品出口情况 - 工程机械出口增长0.9% [6] - 烟花爆竹出口增长25.1% [6] 对非贸易发展 - 上半年长沙对非进出口151.9亿元,增长59.5%,创历史新高 [8] - 出口99.5亿元,增长38.6%;进口52.4亿元,增长123.9% [8] - 工程机械产品出口15.9亿元,增长74.7% [8] - 自非洲进口农产品显著增长:芝麻7227.1万元(+79.2%)、鱼产品3119.8万元(+142.6%)、咖啡669.2万元(+199.9%) [8] - 赞美汽车上半年整车出口超去年全年,月均出口500-800台,创汇500-800万美元 [8] 政策支持措施 - 发布"2025年稳外贸十条措施" [9] - 帮助40家企业解决融资等问题 [9] - 为外贸企业授信20.75亿元 [9]
零关税“畅通道”等政策举措叠加 非洲农食产品加速入湘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16:42
中非贸易增长 - 湖南对非进出口规模达289.9亿元,同比增长7.6%,居中西部第一 [1] - 自非洲进口农产品1.6亿元,水产品同比增长127%,芝麻、咖啡、干辣椒分别增长62.2%、197.8%、499.4% [1] - 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出口106.8亿元,占湘非贸易额近四成,进出口整体、进口分别增长28.1%、33.5% [2] 政策支持 - 中国对33个非洲国家实施100%零关税政策,2024年12月1日起覆盖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 [2] - 推出"非洲输华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简化准入评估程序,提升效率 [1][2] - 畅通非洲农食产品输华"绿色通道",扩大相关产品进口 [1] 贸易创新 - 实现肯尼亚干海参、马达加斯加羊肉、乌干达野生鲈鱼干鱼鳔在中国首次进口 [1] - 完成中国首单非洲鲜花转口贸易 [1] -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累计实现对非进出口额837.9亿元,覆盖非洲所有国家和地区 [1] 平台建设 -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湖南积极探索对非合作新模式 [1] - 依托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国家级平台,推动非洲食品准入评估 [2]
武汉“西大门”40亩向日葵迎宾
长江日报· 2025-07-21 00:24
交通基础设施美化工程 - 武荆高速公路东西湖收费站周边环境从裸露黄土和杂草转变为40亩向日葵花海,搭配20类乔木绿植约2300棵,显著提升景观质量[1] - 项目累计回填土方4万立方米,并在匝道另一侧种植10亩玉米、芝麻等农作物,实现生态修复与农业景观结合[1] - 收费站站长证实环境持续改善,春季种植粉色月见草,夏季更换为向日葵花海[1] 多部门协作管理机制 - 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联合街道、园林局及绿化公司,以"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理念开展综合整治[1] - 新沟镇街道协调环卫企业每日安排2名环卫工人清理匝道垃圾,并定期机械化清扫[2] - 收费站组织粉刷院墙,计划翻新车道并整治桥下空间,与街道建立定期沟通机制[2] 交通枢纽运营数据 - 东西湖收费站作为连接4条主干道的重要枢纽,日均车流量达1万余辆[1] - 收费站共设4个出入口,覆盖面积较广,原有保洁力量较薄弱[2] 物流园区周边环境改善 - 乐歌武汉东西湖物流园员工因周边环境改善,从"不爱出园区"转变为经常外出散步拍照[1] - 物流园项目经理证实园区周边景观显著提升,向日葵花海成为员工休闲新去处[1]
美国对全球加税,中国反其道而行,对53国送出大礼包,实施零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7-18 03:21
中国对非洲零关税政策 - 中国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进一步扩大开放市场 [1] - 2024年12月1日已对43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零关税,其中33个在非洲,实施后三个月内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增长15.2% [1] - 政策覆盖范围扩大至非洲企业,允许其零门槛进入中国14亿人口市场 [3] 贸易数据与行业影响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咖啡、可可豆同比分别增长145.7%和88.6%,占全球同类产品进口量的18.4%和65.4% [3] - 2024年中非贸易额突破2.1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对非洲贸易达1.18万亿元,增长14.4% [5] - 湖北企业进口尼日尔芝麻单次减税12.2万元,推动国内大豆产业升级 [3] 具体案例与市场反应 - 卢旺达辣椒农因关税取消,每公斤售价从30元降至25元,竞争力提升,上千农民增收 [3] - 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直接进入中国咖啡馆,贸易转化为民生福祉 [3] - 中国产业链通过零关税稳定获取矿产、农产品等刚需资源 [3] 中美策略对比 - 美国平均关税仅1.5%,但对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达6%,单边免税难以承受 [5] - 美国《非洲战略》缺乏实质性项目,制造业空心化使其无法复制中国模式 [3] - 中国通过零关税构建"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更具包容性的增长 [5] 全球化与规则重塑 - 中国零关税政策直指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公问题,让非洲真正融入全球供应链 [5] - 新兴市场贡献中国进出口主要增量,2025年上半年对190国进出口增长 [5] - 贸易本质是人心,中国通过共赢策略重塑规则,美国策略则推高本国消费者30%成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