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地图
icon
搜索文档
腾讯地图全栈开放AI能力:从「出行工具」演进为「智能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9-19 14:56
战略转型与产品发布 - 腾讯地图推出时空智能开放平台"盖亚(GAIA)" 实现从数字基础设施到智能增长新引擎的战略转型[2] - 平台深度融合腾讯混元大模型与时空动态大模型 形成集数据、模型、应用与智能体于一体的AI生产力底座[2] - 发布智能驾驶地图9.0版本 从高精静态数据库演进为轻量化、可运营、可共建的动态经验库[2] 技术能力与数据规模 - 每日处理位置数据超千亿级 服务10亿用户[3] - 完成感知-决策-服务全链路AI重构 依托自研叮当智能体、盖亚平台及MCP工具集提供全场景赋能[3] - 通过端云协同AI架构实时感知路况变化 借助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时空预测与决策[2] 行业应用案例 - 零售行业:与麦当劳八年合作构建双向驱动动态数据引擎 选址效率大幅提升且门店营业额预估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4][5] - 内容社交平台:支撑小红书海外市场拓展 实现地图+社交创新玩法及线上种草到线下打卡闭环[5] - 智慧出行:如祺出行与文远知行借助地图优化产品体验 高精地图对L4级Robotaxi有关键作用[5] - 大交通领域:航班管家通过位置大数据联动多维交通信息 实现大交通流量全景洞察及智能决策支持[5] 平台功能定位 - 提供从底层数据、AI算法到上层应用的全栈开放能力 降低各行业应用时空智能技术的门槛[2] - 通过AI实现多源数据实时融合 构建动态更新数字底座并提供全流程出行服务[3] - 地图角色从静态出行工具演进为动态智能引擎 成为数字世界感知、认知与决策基石[2]
解锁新可能!腾讯地图全栈开放 AI 能力,进入智能体时代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6:22
腾讯地图战略转型 - 腾讯地图推出时空智能开放平台"盖亚(GAIA)" 实现从数字基础设施到智能增长新引擎的战略转型 [1] - 平台深度融合腾讯混元大模型与时空动态大模型 提供数据、模型、应用与智能体一体化的AI生产力底座 [6] - 每日处理位置数据超千亿级 服务10亿用户 形成越用越活化的数据闭环 [4] 技术能力升级 - 完成"感知-决策-服务"全链路AI重构 依托自研叮当智能体、盖亚平台及MCP工具集 [4] - 通过AI实现多源数据实时融合 构建动态更新数字底座 [4] - 提供从底层数据、AI算法到上层应用的全栈开放能力 大幅降低时空智能技术应用门槛 [6] 行业应用实践 - 零售领域:与麦当劳八年合作构建双向驱动动态数据引擎 选址效率大幅提升 门店营业额预估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 [8] - 内容社交:支撑小红书海外市场拓展 实现地图+社交创新玩法 完成从线上种草到线下打卡闭环 [10] - 智慧出行:为如祺出行提供实时路况、多路线规划等功能 实现智能避堵和收益最大化引导 [10] - 自动驾驶:为文远知行提供轻地图技术方案 赋能精准上车点推荐、动态避障和高效运维 [12] - 大交通:为航班管家提供位置大数据 联动多维交通信息实现全景流量洞察 [14] 产品发布与突破 - 发布智能驾驶地图9.0 从高精静态数据库演进为轻量化、可运营、可共建的动态经验库 [17] - 通过端云协同AI架构实时感知路况变化 借助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时空预测与决策 [17] - 提供绿波通行、智能避堵等导航功能 与车企共建驾驶经验沉淀 [17] 核心发展战略 - 深化CB联动战略 以用户为中心、生态伙伴为驱动 [19] - 打通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数据与场景 将生态势能转化为伙伴增长动能 [19]
腾讯集团副总裁钟翔平:用AI让地图更鲜活、更融合、驱动产业增长
财富在线· 2025-09-17 09:29
文章核心观点 - 腾讯地图在AI时代正经历从"出行工具"到"智能引擎"的根本性跃迁 通过AI和大模型技术实现数据生产、用户交互及产业应用方式的全面重塑 聚焦"更鲜活、更融合、助增长"三大方向[1][2][5][6] 技术升级与数据生产 - AI技术将地图数据生产从高度依赖人工转为自动化智能挖掘 实现多源轨迹和情报数据实时融合 使地图成为动态感知持续更新的数字底座[2][7] - 腾讯智驾地图从高精静态数据库升级为轻量化可运营可共建的动态经验库 与车企共同沉淀驾驶经验数据如颠簸路段危险提示建议车速等[2][8][9] 用户端功能创新 - 推出"身边新鲜事"功能 结合腾讯生态内容与真实位置 实时推送新店开业热门活动优惠信息等周边动态[2][7] - 行程指南和AI叮当功能将导航升级为全流程出行管理 集成行程规划天气提醒充电推荐及小程序购票订餐等服务[2][7] 产业应用与增长赋能 - 高覆盖度高鲜活度位置数据结合智能算法 帮助企业精准选址预测客流洞察竞争格局 应用于零售文旅物流等行业[3][11] - 全新发布盖亚(GAIA)平台 整合腾讯地图与混元大模型 打造面向产业的时空智能开放平台 直接推动生意增长[3][11] 智能驾驶领域布局 - 专注于智能座舱数字地图与云端结合 通过云+地图+合规组合帮助车企加速数据闭环和模型迭代[2][8] - 地图作为人驾车驾云端高效协同的关键纽带 支撑高阶自动驾驶系统开发[8]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定位为数字化助手和生态共建者 不追逐短期热点 坚持将AI能力深度融合于真实出行与产业场景[2][5][11] - 致力于通过时空智能探索实践 让AI地图走进产业服务民生 与各方伙伴共建智能出行与智慧生活新生态[5][11][12]
高德地图:你用AI骗了我两次
虎嗅· 2025-09-16 13:38
高德扫街榜AI算法问题 - 高德扫街榜将虚构网红打卡点"藤原豆腐总店"列为成都美食榜第三名 超越陈麻婆豆腐总店和双流老妈兔头 [1][3] - 该店铺实际为致敬日本漫画《头文字D》的网红打卡点 并非真实美食店铺 [5][7] - 店铺位置距离市区达30公里 与高德宣称的"用脚投票"真实榜单理念严重不符 [9] 历史数据准确性争议 - 2016年高德地图发布报告称凯迪拉克车主常去洗浴推拿场所 引发"浴皇大帝"舆论风波 [14][17] - 报告由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共同发布 但数据准确性遭车主质疑 [15][18] - 凯迪拉克品牌当时为高德合作伙伴 但未对争议报告采取应对措施 [24] 用户增长与商业化策略 - 高德地图日活跃用户从2017年12月的4477万增长至2025年9月的约2亿 8年间增长约5倍 [27][28] - 公司推出"高德扫街榜"并宣称"永不商业化" 同时发放超10亿补贴鼓励线下消费 [28][32] - 通过树立"非商业化"形象抢占道德高地 挑战现有美食榜单商业模式 [30][31] 产品定位与市场竞争 - 高德地图试图从导航工具转型生活服务平台 改变用户"用完即弃"的使用习惯 [39] - 公司擅长营销包装 曾宣称新功能上线当天用户量破4000万 碾压竞争对手 [38] - 面临免费模式下的盈利压力 需要平衡用户增长与商业化需求 [39] AI技术应用挑战 - 高德地图采用AI算法生成扫街榜 但出现明显的内容识别错误 [3][34] - 公司CEO称扫街榜为AI时代"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 但实际结果存在偏差 [9][34] - AI算法将情怀打卡点误判为美食店铺 暴露技术局限性 [34][36]
腾讯地图即将发布AI新品,解锁“AI+时空智能”产业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9-11 02:42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将于9月16-1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以"智·向远大ASPIRING INTELLIGENCE"为主题 以云为载体探索智能和全球市场布局[1][6] 腾讯地图时空智能开放平台发布 - 腾讯地图将在9月17日专场首次发布"腾讯地图时空智能开放平台"——盖亚(GAIA) 平台以"地图能力全栈开放 AI驱动经营增长"为主题 重构时空智能产业生态[1][7][8] - 平台通过打造全栈式产业级时空智能开放生态 传递腾讯地图在消费端及产业端的技术革新和开放能力 基于AI+时空数据助力各行各业锚定商业新增量[8][23] - 平台以LBS技术为支点 结合AI大模型深度挖掘时空数据价值 能够精准预判用户需求并提供决策支持 推动行业突破数字化转型瓶颈[23] 专场议程与演讲内容 - 腾讯集团副总裁钟翔平将阐释"AI+地图"作为数字世界基础设施的战略价值 腾讯地图副总裁张治东将聚焦"地图AI如何为企业降本增效"[3][10][12] - 小红书代表将分享"地图也可以很小红书"案例 麦当劳中国代表将介绍连锁餐饮智能选址实践[16][18] - 如祺出行将讨论AI重塑司机体验实现效率收入升级 文远知行将分享智驾与地图深度融合之路 航班管家将展示基于位置数据的民航与商旅实践[20][21] 行业应用与合作伙伴 - 腾讯地图技术已在零售 出行 智驾等多个行业实现应用 合作伙伴包括小红书 麦当劳 如祺出行 文远知行 航班管家等企业[3][21] - 平台通过开放生态连接政企资源 让时空智能成为驱动产业升级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23]
微信、抖音、快手联合,为公益内容创作者提供激励
新浪科技· 2025-09-05 02:31
公司公益活动规模与覆盖 - 腾讯公益与腾讯地图联合推出"身边公益"平台 覆盖381座城市 汇聚855个公益项目和18.8万个公益点位 涉及32个省级行政区[1] - 超过140项腾讯旗下业务参与久久公益节 包括元宝 QQ 王者荣耀 和平精英 腾讯视频 腾讯新闻等产品线[1] - 平台联合麦当劳 绝味鸭脖 7-Eleven CoCo都可等全国连锁企业 并联动顺丰 EMS提供物流支持[1] 公益参与形式与激励机制 - 用户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完成公益行为可获得"小红花"标识 并展示于微信头像状态栏[2] - 无偿献血者通过"全国电子献血证"小程序领取荣誉标识 文博爱好者可在500余家机构参与数字文物守护行动[2] - 提供图书捐赠扫码上门取件服务 支持女性健康免费筛查等多元化公益参与方式[2] 跨界合作与传播渠道 - 联合视频号 公众号 抖音 微博 快手等内容平台 为公益内容创作者提供激励措施[1] - 在深圳 上海等城市推出"城市公益漫游路线" 联动全国26所高校开展"小红花久久校园行"活动[1] - 公益点位扩展至公园 博物馆 商场 餐饮店等场景 通过"小红花码"实现扫码即时参与[1]
腾讯地图上线“鹅家守护”保护家人安全
长江商报· 2025-08-22 00:09
产品功能特点 - 提供一键SOS求助按钮 紧急情况下守护人立即收到电话提醒[1] - 支持设置专属安全区域 被守护人偏离区域时系统迅速发出预警[1] - 具备大声鸣笛功能 即使手机静音也能收到响亮提示音[1] - 支持远程叫车服务 守护人可随时跟进行程变化[1] - 可设置守护范围 针对老人常活动区域或孩子学校公园等范围[2] - 接入微信服务号通知 守护者通过微信实时接收位置动态与安全提醒[2] 技术实现与隐私保护 - 实时更新移动轨迹 避免找不到人或导航延迟问题[1] - 支持多人协同守护 家庭成员通过邀请码完成绑定[3] - 限定守护对象为22岁以下或55岁以上用户 需通过专属App身份认证[2] - 守护圈内仅显示被守护对象位置 家庭成员互不可见[2] - 后台数据经过加密保护 防止信息泄露或恶意利用[2] 产品定位与市场推广 - 专为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打造全方位安全守护服务[1] -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上线 用户可通过最新版腾讯地图搜索使用[3] - 腾讯地图将其定义为科技力量为家庭安全带来温暖守护的实践[3]
腾讯地图推出新功能 支持实时查看老人、孩子位置与状态
凤凰网· 2025-08-19 08:41
产品功能上线 - 腾讯地图正式上线"鹅家守护"新功能 依托领先LBS技术能力 实时显示老人孩子位置及状态 [1] - 功能支持动态实时追踪 用户可查看被守护人实时位置和行进路线 位置信息随时刷新 [1] - 用户可回看完整历史轨迹 全面掌握被守护人行动动态 [1] 技术实现与安全措施 - 功能依托动态定位与智能算路技术 实时同步更新被守护人位置信息 [1] - 所有守护提醒直接发送至微信"鹅家守护"服务号 实现微信直通 [1] - 采用多重加密技术存储数据 全方位筑牢隐私安全防线 [1] 使用限制与认证流程 - 功能仅限22岁以下及55岁以上用户使用 防止功能滥用 [1] - 开通需完成身份证与人脸识别双重认证 [1] - 用户通过最新版腾讯地图搜索功能 创建群组生成邀请码 被守护人输入邀请码完成绑定 [1]
腾讯C端市场加码元宝,巨头纷纷“砸钱”,AI流量入口争夺战升级
华夏时报· 2025-08-15 03:45
腾讯AI战略与元宝推广 - 公司将在未来几个月加大对AI助手腾讯元宝的推广力度 并加强其与现有平台的整合工作 [2] - 公司强调会持续增加AI投入 但必须聪明地花钱 避免不节制的资源采购和疯狂招聘 [2] - 元宝被定位为更成熟的产品 拥有清晰的使用场景 而腾讯智能工作台仍处于探索产品定位阶段 [3] 元宝生态整合进展 - 元宝目前已与微信 腾讯文档 腾讯新闻 腾讯地图 腾讯视频 微信读书 QQ音乐等十余款腾讯产品实现打通 [3] - 元宝被设计为连接器 连接微信公众号 小程序 企业微信等腾讯内部所有生态 [4] - 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4.11亿 展示出强大的生态能量 [4] 财务表现与AI贡献 - 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845亿元 同比增长15% 经营利润(Non-IFRS)692.5亿元 同比增长18% [5] - 增值服务业务占比近50%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占比30% 营销服务业务占比近20%且同比增长20% [5] - 第二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至202.5亿元 资本开支同比增长119%至191.1亿元 [5] 市场竞争与用户规模 - 元宝在2024年3月 6月和7月的预计投放金额均超过10亿元 而夸克6月最高投放超6亿元 豆包3月投放约9000万元 [7] - 截至8月14日 豆包位于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第一 元宝位列第五 夸克第十二名 DeepSeek第三十名 [7] - 2024年6月元宝App用户规模约0.25亿 同期DeepSeek用户规模1.63亿 豆包用户规模1.4亿 [7] 市场观点与股价表现 - 专家认为元宝功能定位相对单一 且在吸引第三方开发者和合作伙伴方面面临挑战 [8] - 截至8月15日盘中 腾讯股价报591.5港元 同比增长0.25% 总市值5.41万亿港元 [8]
AI地图,“填坑”才能走得更远
36氪· 2025-08-06 10:0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地图行业正经历全面AI化转型,高德宣布推出具备自主推理能力的出行生活智能体"小高老师",实现全旅程AI服务[1] - 地图从导航工具演变为连接现实与数字世界的入口,"地图AI三国杀"影响智慧交通和本地生活服务格局[1] - 头部企业如百度、高德加速AI融合,百度地图推出智能眼镜解决方案并接入DeepSeek,高德推出拟人化AI形象[13][14] 用户反馈与产品痛点 - 部分用户认为AI功能实用性不足,存在语音识别错误(十句话八句无用)、目的地误改等基础功能缺陷[5][9] - 导航核心功能问题突出:高速定位偏差2公里、出口指引不清晰导致安全隐患[8][9] - 广告泛滥问题持续,60-70%营收依赖广告导致导航变"导购",用户无法关闭借贷类广告[18][19] 技术挑战与商业模式 - AI地图存在算法偏见:过度依赖历史数据导致绕路推荐,山区导航误导至未开放路段[16] -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不成熟,多方言环境识别准确率低,语音交互体验差[17] - 盈利模式单一,某头部地图公司今年才首次盈利,主要依赖广告和本地生活导流[18] 隐私与数据安全 - 存在过度收集位置数据行为,即使用户未主动使用导航仍记录轨迹[20] - AI工具未经授权调取搜索记录,缺乏关闭按钮引发隐私担忧[20] - 部分企业可能将用户轨迹数据出售给第三方用于广告精准投放[20] 未来优化方向 - 技术层面需提升算法透明度、引入AR导航增强直观性、结合自动驾驶数据优化实时路况[24] - 商业模式应探索企业定制服务替代广告依赖,限制推送频率保障核心功能[26] - 隐私保护需提供"隐私导航"模式,遵守数据使用法规避免信息滥用[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