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性物业贷款

搜索文档
打造全社会参与的城市更新投融资新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7:23
城市更新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目标到2030年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 [1] - 城市更新模式从增量建设、大拆大建转向存量盘活和品质提升,需要探索相适应的投融资模式 [1] - 政策提出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投融资模式 [1] 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 国家层面资金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及税费优惠 [2] - 地方政府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发行专项债券支持更新项目,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和资本金范围 [2] - 鼓励金融机构在合规前提下参与城市更新,强化信贷支持,发挥政策性金融撬动作用 [2] - 推动发行基础设施REITs、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司信用类债券等市场化融资工具 [2] - 支持利用经营性物业贷款改造低效楼宇、商业设施和老旧商业街区 [2] 融资模式创新需求 - 传统以不动产抵押为主的"准房地产"融资模式需改变,因新模式缺乏抵押物 [3] - 商业银行需创新授信和贷款管理体系,适应以存量盘活为主的更新模式 [3] - 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金融机构制定配套制度流程,建立项目清单制,完善风险管控 [3] - 新贷款模式不再依托不动产抵押,而是匹配项目各阶段投入与未来现金流 [4] 规划与资产配置 - 需在各级规划中做好资产配置方案,叠加资源和资产要素 [4] - 老旧片区改造需整合文化、旅游、餐饮等业态,补足基础设施短板 [4] - 推动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植入新业态新功能,释放低效空间价值 [4] - 构建三级规划传导机制提升城市资产价值,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公共品领域 [5] 配套支持政策 - 允许土地复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按主用途确定 [5] - 对保留文物和公共设施的项目给予容积率奖励 [5] - 需明确技术规范,解决历史遗留产权问题,明晰改造后产权交易规则 [5] - 控规需给予弹性空间平衡成本收益,激励社会资金进入 [6] - 鼓励业主、居民、商户参与规划编制,形成全社会参与机制 [6]
[路演]兰州银行:积极面对房地产周期调整 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全景网· 2025-05-16 00:04
业绩说明会概况 - 兰州银行于5月15日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通过全景网平台与投资者在线交流 [1] - 参会高管包括董事长许建平、行长刘敏、独立董事方文彬、董事会秘书张少伟等核心管理层成员 [1] 房地产贷款结构调整策略 - 公司采取三方面措施应对房地产周期影响: 1) 落实国家政策保障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 支持合理融资需求以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2] 2) 跟进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对接住建部门及国企收购主体 确保贷款专款专用并关注存量贷款置换 [2] 3) 通过经营性物业贷款满足优质项目融资需求 灵活置换存量债务并延长还款期限 [2] 具体业务执行细节 - 对保障性住房贷款实施单列账目管理 强调封闭式资金监管以控制风险 [2] - 优先选择成熟物业项目发放经营性贷款 重点支持已形成稳定现金流的资产 [2]
实干笃行 蓄势开局 工行宁波市分行服务宁波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3 09:07
核心观点 - 工行宁波市分行通过大规模信贷投放和多元化金融服务 全面支持宁波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覆盖制造业 战略新兴产业 普惠金融 重大工程项目及科技金融等领域 2024年新增贷款超440亿元 贷款总额突破4000亿元 成为宁波首家达到该规模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 信贷投放与规模 - 2024年新增各项贷款超440亿元 贷款总额突破4000亿元 为宁波市首家达到该规模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 - 制造业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 战略新兴企业贷款余额超340亿元 普惠贷款余额超550亿元[1] - 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1% 2024年末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 实现不良额和不良率双降[8] 重大工程项目支持 - 参与宁波市域铁路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 栎社机场三期等重点项目超200个 投放重大项目贷款超500亿元[2] - 与宁波国资委签署战略协议 通过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互动 助力市属企业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 科技金融与创新 - 成立科技金融中心 构建"五专"服务体系 投产科创企业智能评价模型 运用"股贷债保"多元化服务手段[6] - 专精特新贷款余额超110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超220亿元[6] - 发起宁波首支工银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 总规模50亿元 重点投向新能源 新材料 先进制造等领域[6] - 2024年末项目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 参与甬江软件产业园 惠尔顿智能产业园等新兴产业融资[5] 普惠金融与民生服务 - 累计走访超万户小微经营主体 发放贷款超200亿元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40亿元 较年初增长近50%[10] - 创新推出"海产养殖贷""商户贷""村民e贷"等区域特色产品 服务近2万户农户[10] - 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项目 参与人次近10万 带动消费金额近5亿元[9] - 新发放房地产项目贷款较上年增长29% 为近万户居民提供住房贷款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让利年收息2.92亿元[9] 对外开放与跨境业务 - 与超3000家甬企合作 提供账户 结算 融资等九方面金融服务 支持内外贸一体化[3] - 突破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跨境便利化业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