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产品

搜索文档
高德红外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19.6万股,成交额20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03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9月18日高德红外发生大宗交易成交19.6万股 成交金额200.9万元 占当日总成交额0.3% [1][2] - 成交价格10.25元 较当日市场收盘价11.29元折价9.21% [1] 交易细节 - 买方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学院南路证券营业部 [2] - 卖方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莞东城中路证券营业部 [2] - 证券代码002414 证券简称高德红外 [2]
国科天成9月10日获融资买入944.33万元,融资余额1.9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21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10日公司股价下跌0.32% 成交额1.18亿元 融资买入944.33万元 融资偿还1213.92万元 融资净流出269.59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97亿元 融资余额1.97亿元占流通市值3.84%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 融券方面当日偿还3000股 卖出300股 融券余量1100股 融券余额4.73万元 处于近一年70%分位较高水平[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股东户数1.53万户 较上期增长7.03% 人均流通股2343股 较上期减少6.57%[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7亿元 同比增长7.81% 归母净利润6732.01万元 同比增长17.37%[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40.43万元[3] 机构持仓情况 - 十大流通股东均为新进机构 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A持股175万股位列第一[3] - 富国军工主题混合A持股90.09万股位列第二 国泰中证军工ETF持股64.34万股位列第三[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成立于2014年1月8日 于2024年8月21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红外热成像等光电领域 光电业务收入占比84.32% 导航业务占比6.86%[1]
睿创微纳(688002):需求牵引业绩高增,技术引领长期成长
长江证券· 2025-09-07 13: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海内外多领域需求同步释放,推动公司营收实现较快增长,产品技术迭代升级与产能扩张双轮驱动,促进经营提质降本,支撑毛利率水平持续保持在50%左右的高位,费用端良好控制助力业绩高增 [2][5][11] - 公司持续推进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小型化、轻量化与高分辨率技术突破,加快毫米波雷达产品线在卫星互联网终端和4D车载成像雷达等领域扩展,前瞻部署多维感知+AI战略,并成立人工智能子公司,提升各业务领域AI应用能力,增强中长期竞争力 [2][11]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6/11.8/1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38/28/20倍,随着多维感知+AI战略深化牵引市场开拓,不排除上调盈利预测可能性 [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5.44亿元,同比增长25.82%,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56.47%,扣非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57.96% [5] - 单Q2实现营收14.07亿元,同比增长38.67%,环比增长23.82%,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114.25%,环比增长40.72%,扣非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110.12%,环比增长47.77% [5] - 上半年销售毛利率为50.72%,同比提升1.26个百分点,单Q2销售毛利率为54.57%,同比提升2.3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8.61个百分点 [11] - 期间费用率为32.15%,同比降低1.8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2.83个百分点至11.37%,其中销售费用率4.58%(同比降0.9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6.81%(同比降2.2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9.96%(同比升1.62个百分点) [11] 业务进展 - 红外热成像及光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56%至24.03亿元,毛利率52.93%(同比微降0.79个百分点),微波射频业务收入同比下滑65.88%至0.75亿元,毛利率9.53%(同比下滑9.76个百分点),其他主营业务收入0.66亿元,同比增加53.34% [11] - 在智能导引、光电吊舱、单兵装备、无人装备等多个领域承接诸多型号项目科研及生产任务,车载红外产品获十多家头部厂商定点,第二代4D成像雷达RA225F启动研发,技术指标国内领先,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展K/Ka频段卫通相控阵终端地面测试取得关键进展 [11] - 已构建从红外芯片、探测器、机芯到整机的全产业链能力,在微波领域实现从核心芯片、组件到雷达整机的全链条布局,形成技术闭环,持续融入AI技术提升智能探测、识别算法精度,在机器人领域投入研发资源进行技术与产品升维 [1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53.45亿元,2026年66.43亿元,2027年82.80亿元 [18]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8.60亿元(对应EPS 1.87元),2026年11.79亿元(对应EPS 2.56元),2027年16.55亿元(对应EPS 3.60元) [18]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8倍、28倍、20倍,净利率预计从2024年13.2%提升至2027年20.0%,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10.5%提升至2027年18.6% [11][18]
国科天成9月2日获融资买入4353.33万元,融资余额1.92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03 01:4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日股价下跌4.82% 成交额达3.05亿元[1] - 当日融资净买入870.04万元 融资余额1.92亿元占流通市值3.28%[1] - 融券余额38.83万元 融券余量7900股 两项融资融券指标均处于近90%分位高位[1] 股东结构与财务数据 - 股东户数1.53万户 较上期增长7.03% 人均流通股2343股减少6.57%[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7.81% 归母净利润6732.01万元同比增长17.37%[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40.43万元[3] 机构持仓情况 - 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新进机构 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A持股175万股位列第一[3] - 富国军工主题混合A持股90.09万股 国泰中证军工ETF持股64.34万股分列第二三位[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红外热成像等光电领域研发生产销售服务[1] - 2014年1月8日成立 2024年8月21日上市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1]
A股半年报“交卷”:近八成公司盈利 人工智能引领增势
证券时报· 2025-08-30 01:11
整体业绩概况 - A股5299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其中4085家实现盈利 占比77.09% 接近八成 [1] - 净利润同比增速超100%的公司达643家 [1] - 营业总收入合计32.25万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净利润合计2.63万亿元 同比微增 [3] - 2839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 [3] 行业表现 - 农林牧渔、钢铁、计算机、电子、有色金属等行业净利增速靠前 [1] - 汽车、生物医药、基础化工等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1] - AI算力需求推动高科技企业业绩兑现 [1] 营收规模分布 - 营收超1000亿元公司49家 超500亿元101家 超100亿元448家 超10亿元2411家 超1亿元5054家 [3] - 营收前十企业:中国石油(1.45万亿元)、中国石化(1.41万亿元)、中国建筑(1.11万亿元)、中国移动(0.54万亿元)、中国中铁(0.51万亿元)、中国平安(0.50万亿元)、中国铁建(0.49万亿元)、工商银行(0.43万亿元)、建设银行(0.39万亿元)、农业银行(0.37万亿元) [3] 盈利规模分布 - 净利润超100亿元公司41家 超10亿元313家 超1亿元1754家 [3] - 万辰集团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超500倍 市值约400亿元 [4] 龙头企业表现 - 中国移动、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电信、工业富联等归母净利润均超百亿元 [6] - 贵州茅台净利润454.03亿元 领跑消费板块 [6] - 宁德时代营收1788.86亿元(同比+7.27%) 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33.33%) 储能电池需求快速增长 [7] - 牧原股份营收同比增长超34% 净利润同比增长11倍 重返100亿元以上 [7] - 高德红外营收19.34亿元(同比+68.24%) 净利润1.81亿元(同比+906.85%) [7] 行业景气度回升 - 北方稀土营收188.7亿元(同比+45.24%) 净利润9.3亿元(同比+1951.52%) 扣非净利润8.97亿元(同比+5644.93%) [9] - 三一重工营收445.34亿元(同比+14.96%) 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46.00%) 工程机械行业延续复苏 [9] - 巨化股份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146.97%) 已超去年全年 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阳光等氟化工企业业绩同比倍增 [10] AI引领增长 - 立讯精密营收1245.03亿元(同比+20.18%) 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23.13%) 提供AI算力基础设施一体化解决方案 [12]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亿元(同比+35.6%) 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38.6%) 创同期历史新高 其中Q2单季营收首超2000亿元 [13] - 中兴通讯营收715.5亿元(同比+14.5%) 算力和终端业务营收同比大增近100% 占比超35% [13] - 科大讯飞营收109.11亿元(同比+17.01%) 首次突破百亿 研发投入23.92亿元 占营收21.92% [13] - 瑞芯微营收20.46亿元(同比+63.85%) AIoT产品线高速增长 汽车电子、工业应用等领域持续扩张 [14] 相关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2.51% 市盈率21.23倍 份额增加9750万份 [16]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3.36% 市盈率44.76倍 份额增加9600万份 [16]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0.73% 份额增加1600万份 [16]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6.58% 市盈率128.37倍 份额减少200万份 [17]
A股半年报“交卷”:近八成公司盈利 人工智能引领增势
证券时报· 2025-08-30 00:30
整体业绩表现 - A股5299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其中4085家净利润为正 占比77.09% 接近八成 净利润同比增速超100%达643家 [2] - 营业总收入合计约32.25万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净利润合计约2.63万亿元 同比微增 [5] - 营业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公司49家 超过500亿元101家 超过100亿元448家 超过10亿元2411家 超过1亿元5054家 [5] - 净利润超过100亿元41家 超过10亿元313家 超过1亿元1754家 2839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 [5] 行业表现亮点 - 农林牧渔 钢铁 计算机 电子 有色金属等行业净利增速靠前 [2] - 汽车 生物医药 基础化工等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2] - 受益于AI算力需求推动 高科技企业迎来业绩兑现 [2] 龙头企业业绩 - 中国移动 贵州茅台 宁德时代 中国电信 工业富联等多家行业龙头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超过百亿元 [8] - 营业总收入排名前十公司分别为中国石油(1.45万亿元) 中国石化(1.41万亿元) 中国建筑(1.11万亿元) 中国移动(5437.69亿元) 中国中铁(5125.02亿元) 中国平安(5000.76亿元) 中国铁建(4891.99亿元) 工商银行(4270.92亿元) 建设银行(3942.73亿元) 农业银行(3699.37亿元) [3][5] 具体公司业绩亮点 - 万辰集团上半年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超500倍 [6] - 贵州茅台净利润454.03亿元 领跑消费板块 [8] - 宁德时代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8] - 牧原股份营收同比增长超34% 归母净利润重返100亿元以上 同比增长11倍 [8] - 高德红外营业收入19.34亿元同比增长68.24% 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906.85% [9] - 北方稀土营业收入188.7亿元同比上涨45.24% 归母净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1951.52% [10] - 三一重工营业收入445.34亿元同比增长14.96% 归母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00% [10] - 巨化股份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 [11] - 立讯精密营业收入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14]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亿元同比增长35.6% 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38.6% [14] - 中兴通讯营收715.5亿元同比增长14.5% 算力和终端产品业务营收同比大增近100% 占比超过35% [14] - 科大讯飞营收109.1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同比增长17.01% [15] - 瑞芯微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63.85% [15] AI驱动增长 - 立讯精密把握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提供铜光热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14] - 工业富联受益于AI相关业务强势增长 [14] - 中兴通讯算力和终端产品为代表的第二曲线业务营收同比大增近100% [14] - 科大讯飞研发投入23.9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1.92% [15] - 瑞芯微依托AIoT产品战略布局优势 AI在端侧应用发展需求带动增长 [15]
睿创微纳上半年营收25.4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6.46%
巨潮资讯· 2025-08-29 03:13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5.44亿元 同比增长25.82% 主要因红外热成像及光电业务销售收入增长[3][4] - 归母净利润3.51亿元 同比增长56.46% 扣非净利润3.28亿元 同比增长57.96%[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28.46%[4] - 总资产93.44亿元 同比增长6.11% 净资产57.61亿元 同比增长6.6%[3][4]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研发投入5.08亿元 同比增长36.95% 研发人员1738人 占比51.54%[5] - 非制冷红外器件完成8μm系列量产 1920×1080等三款产品进入量产阶段 第二代8μm 200万像素探测器完成样品开发[5] - 完成12μm 640×512面阵高帧频小型化陶瓷封装探测器开发 384×288面阵SWLP产品实现小批量生产[5] - 光子器件领域研制10μm 400×400及1280×1024 InGaAs探测器 成功开发30μm 320×256高温中波超晶格气体成像探测器[6]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第三代红外图像处理SOC芯片架构持续优化 AI-ISP底层架构达国际先进水准[7] - 完成近内存计算单元原型设计 通过CIM技术降低芯片功耗[7] - 推出行业首个红外热成像 可见光与4D毫米波雷达的智能融合算法与产品[7] - 在机器人领域投入智能感知 多模态分析与决策等算法研发[7] 车载业务进展 - 车载红外热成像实现全分辨率覆盖 256×192至1920×1080分辨率产品完备[8] - 8μm热成像芯片和ISP专用芯片通过AEC-Q100 Grade2车规级认证[8] - 完成第一代车载4D毫米波雷达射频芯片FA77研制 采用先进CMOS制程及FMCW体制[8] - 完成第一代4D毫米波成像雷达产品RA223F研制 第二代RA225F启动研发[8] 微波技术突破 - 化合物半导体扩展GaAs MMIC GaN MMIC等产品线 获得头部客户合格供应商认证[9] - 完成卫星互联网宽带终端中频芯片项目验收 与合作伙伴协同研制基带模组[9] - 推出X波段20W DS-SiP原型产品 显著提升SWaP-C指标[9] - Ku及Ka频段低轨卫通相控阵终端完成原型机测试 成功实现卫星连通并完成基础业务验证[9] 产品线扩展 - 激光测距产品线布局铒玻璃激光器及测距模组 能量覆盖100μJ-1mJ 最大测程1-20km[10] - 产品应用于民用无人机 光电吊舱转台 边海防等多个领域[10]
睿创微纳: 2022年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定期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13:09
行业前景与市场地位 - 国内特种装备类红外热像仪市场属于朝阳行业,渗透率较低,未来发展空间大[1] - 随着价格逐步降低及应用不断普及,国内外民用红外产品需求有望保持快速增长[1] - 公司在国内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细分领域拥有相对完整产业链,是国内少数具备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自主研发能力并实现量产的公司之一[1] - 根据YOLE数据,公司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出货量居全球第二[17] 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3.16亿元,同比增长21.28%,毛利率为50.26%[7] - 红外热成像业务收入39.09亿元,同比增长30.0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91.69%[7] - 2024年研发费用8.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9.94%,累计专利授权2011件[13] - 2024年末现金类资产10.57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50亿元[18]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37.20%,刚性债务17.54亿元,EBITDA对刚性债务保障倍数0.46倍[22] 募投项目进展 - 睿创转债发行规模15.65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余额14.69亿元[2] - 募投项目包括供应链中心红外热成像整机项目(原艾睿光电项目)、合肥英睿红外热成像终端产品项目和智能光电传感器研发中试平台[2] - 截至2025年3月末,供应链中心项目已完成部分产线扩能,合肥英睿项目新厂房已建成,智能光电传感器平台已建设完成[3] 业务结构与市场分布 - 主营业务包括红外热成像(占比91.69%)和微波射频业务(占比6.73%)[7] - 2024年境内市场收入32.32亿元,占比75.82%,境外市场收入10.31亿元,占比24.18%[7] - 红外探测器及机芯模组产品2024年收入21.12亿元,毛利率58.29%;红外热像仪整机收入17.97亿元,毛利率48.20%[7] 风险因素 - 子公司艾睿光电被列入SDN清单,对海外业务造成一定影响[1][2] - 微波业务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收入2.87亿元,同比下降29.14%[7] - 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较大,2024年末分别为13.18亿元和17.45亿元[18] - 原材料占总成本比例77.42%,面临价格波动风险[15]
龙虎榜复盘 | 氮化镓概念发酵,军工反弹
选股宝· 2025-05-22 10:34
机构龙虎榜数据 - 今日机构龙虎榜上榜27只个股,其中净买入16只,净卖出11只 [1] - 机构买入金额前三的个股分别是大千生态(1.06亿元)、一品红(9696万元)、舒泰神(6495万元) [1] - 舒泰神是国内小核酸药物研发龙头企业,当日涨幅达+4.45%,买卖家数比为3:1 [1][1] 军工行业 - 国科天成拥有多项军工资质,主要从事红外热成像等光电领域业务 [2] - 利君股份子公司德坤航空生产的航空零部件已应用于低空无人机,未来可扩展至飞行汽车产业链 [2] - 中国航空学会将携20家航空航天企业参加第55届巴黎航展,歼10后续或将亮相 [2] - "九天"察打一体无人机预计6月底完成首飞任务 [2] - 国防军工行业受益于军费平稳增长,在船舶、航空航天、卫星导航等领域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 [2] 氮化镓技术 - 某公司基于GaN、SiC器件开发了多功率等级电源产品,部分型号已批量销售 [4] - 纳微半导体与英伟达合作开发800V高压直流架构,其GaN和SiC技术将发挥关键作用 [4] - 纳微半导体股价盘后一度暴涨200% [5] - GaN材料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支持MHz级高频开关,动态损耗降低70% [5] - GaN器件导通电阻仅为硅基器件的1/5,发热量减少50%,击穿电场强度达3.3MV/cm [5] 数据中心电源 - HVDC电源在头部互联网厂商自建数据中心渗透率较高,腾讯已部署系统中占比达94% [5] - HVDC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易维护、易扩容和低成本等优势 [5] - 传统服务器电源依赖Si MOSFET器件,存在高频开关损耗与发热等问题 [5]
高德红外一季度净利大增896% 坚持创新驱动年投7.46亿研发
长江商报· 2025-05-14 23:51
公司概况 - 高德红外创立于1999年,专业从事红外核心芯片、红外热成像产品、高端光电系统及先进装备系统科研生产,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 [2] - 公司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 - 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同时生产非制冷和制冷两种红外探测器的企业,年产芯片超百万片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45.47%;归母净利润8355万元,同比增长896.56% [1][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78亿元,同比增长10.87%,但归母净利润亏损4.47亿元,为公司上市14年来首次年度亏损 [2][3]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5021.23万元,第四季度亏损4.97亿元 [3] - 2024年研发费用7.46亿元,同比增长37.51% [5] 技术优势 - 公司搭建了非制冷、制冷型碲镉汞及二类超晶格三条完全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芯片生产线 [2] - 研制成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红外探测器芯片,破解了高端红外芯片"卡脖子"难题 [5] - 构建了从底层红外核心器件到完整装备系统总体的全产业链科研生产布局 [2][5] - 2024年共推出21个系列、62个型号的热成像新品 [5] 业务布局 - 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检测、检验检测、安防监控、汽车辅助驾驶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2] - 打造"空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全方位、全天候、全感知的监测能力赋能千行百业 [5] - 全资子公司高德数科推出系列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为低空经济数字新基建注入动力 [6] - 实施"军工基因+民用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 [1][6] 发展前景 - 随着国防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和民用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迎来新发展机遇 [6] - 公司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推动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6] - 产品线全面覆盖电力、冶金石化、消防、科研及智能制造等关键行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