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粮食“卷价格”不如“卷品质”
经济日报· 2025-09-25 00:0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粮食行业面临低价竞争困境 可能损害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并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1] - 低价竞争导致农民过度使用农药化肥 造成土壤透支和地力衰退 原粮质量难以保障 [1] - 粮食加工企业普遍处于微利状态 陷入"开工即亏损 不开工丢市场"的两难境地 缺乏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资金 [1] 消费需求变化 - 粮食消费已从"吃得饱"进入"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新阶段 消费者更关注营养健康安全口味和功能性 [2] - 消费者品质意识和健康观念不断增强 愿意为有品牌背书 可追溯产地 生产过程透明的产品支付溢价 [2] - 忽视粮食品质将被消费者抛弃 行业竞争主战场转向品质竞争 [2] 品质提升路径 - 粮食品质体现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 包括品种品质与种植品质 储运品质 加工品质以及品牌与信誉 [3] - 种植环节需推广优质品种和生态种养模式 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从源头保障品质 [3] - 储运环节需建设绿色粮仓 使用专用运输工具 保持粮食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3] - 加工环节需加大研发投入 采用柔性加工技术 开发功能性食品 提升粮食附加值 [3] - 品牌建设需建立全程可追溯体系 采用小包装和充氮包装提升消费体验 [3] 行业发展方向 - 粮食产业需要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推动竞争逻辑从"卷价格"向"卷品质"升维 [1][4] - 行业需注入营养价值 生态价值 文化价值等更高价值 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1][4] - 构建尊重粮食价值 认可品质溢价的市场环境 需要政府 企业 科研机构和消费者共同发力 [4]
粮食“卷价格”不如“卷品质”
经济日报· 2025-09-24 22:46
粮食"卷品质"具体"卷"什么?粮食品质体现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一是品种品质与种植品质。农民种植 优质粮食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发展稻鸭、稻蟹等生态种养模式,减少使用农药化肥,增施有机 肥,适时收获,从源头保障粮食品质。二是储运品质。收储企业按质论价、专收专储,建设低温低氧的 绿色粮仓,最大程度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承运企业在运输过程中使用控温、防潮的专用运输 工具,确保粮食从仓库到加工厂品质稳定。三是加工品质。加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采用柔性加工技术 和适度加工技术,保留更多营养;开发功能性食品和个性化定制食品,加强米糠、麦麸等加工副产物的 综合利用,提升粮食附加值。四是品牌与信誉。打造粮食品牌,讲好品牌故事;建立粮食产业质量全程 可追溯体系,消费者扫码就能了解粮食生产全过程。采用小包装、充氮包装等提升消费体验,并通过场 景化营销塑造健康生活的理念。 粮食"卷品质",并非易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消费者共同发力,构建一个尊重粮食价值、认 可品质溢价的市场环境。政策层面,应完善优质优价市场机制,支持绿色农业,健全粮食质量分级标准 体系,打击以次充好、以陈顶新等违法违规行为。企业应转变观念,立足长远, ...
巨变70年|天山南北“丰”景如画
新华社· 2025-09-24 07:26
凯华航 ask 又是一年采棉季。2024年新疆棉花总产568.6 万吨,占全国92.3%,连续32年居全国第一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成为各副其实 的"中国棉仓"。 2024年,新疆粮食单产达每亩1049.7厅,跃居 全国第一,根食总产由2012年的303.5亿斤增 至2024年的466亿斤,增长53.6%。 新华丽 正是丰收好光景,天山南北仓廪实。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新疆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 口粮从不足200公斤到粮食单产跃居全国第一;棉花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超过九成;离海最远的新疆成为多种海鲜出口地;皮亚 曼的石榴、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阿克苏的苹果……更是甜醉了全国人民的味蕾。让我们跟随这组海报,领略丰收里 的大美新疆。 国格会 架壁花汇 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阿克苏 苹果 …… 新疆的瓜果是全国水果市场上的宠儿。 得益于昼夜温差大、目照时间长等独特气候 条件,甜蜜清香成为新疆瓜果的鲜明特征。如 今,新疆瓜果正加速出疆出国,各族群众的日子 越来越甜。 凯信机 K 黑钢毛 25人 SE 南美白对虾、白斑狗色、虹鳞 …… 新疆分布着 4600余万亩 ...
浩吉铁路开启非煤运输
中国经营报· 2025-09-24 01:36
9月20日凌晨2点19分,浩吉铁路(内蒙古浩勒报吉至江西吉安)首趟非煤货物列车86211次从内蒙古自 治区乌审旗陶利庙南站缓缓驶出。这列编组39节车厢、满载2730吨化肥,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发往湖 北荆州、广东佛山等地,30小时便可抵达"两湖一江"地区终端市场。 截至目前,浩吉铁路平均每日开行运煤专列47列,单日最高运量突破37万吨。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陕 西榆林、神木等地的煤炭,通过浩吉铁路71%直达"两湖一江",13%送达河南地区,16%辐射云贵川 渝、鲁皖苏浙及两广地区。 而浩吉铁路启动非煤货物运输业务,是我国物流体系转型升级的关键实践。据悉后续浩吉铁路纯碱、粮 食、BDO(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原料)等商品运输将陆续发出。 这标志着这条世界上一次性建成投用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正式突破单一煤运功能,实现了运能释放与 功能拓展的全方位跃升。 浩吉铁路是中国在高速铁路时代修建的唯一一条国家干线重载煤运铁路,通过浩吉铁路煤炭战略通道, 可实现"北煤南运"不再入海,陆路直达。产销地1至2日直达、平均缩短运时约25天。 ...
奋力书写农业强省建设新答卷
河南日报· 2025-09-23 23:56
中原沃野,万物生长。 "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殷殷嘱托,念兹在兹,句句关情。 牢记嘱托勇奋进,笃行实干显担当。河南锚定农业强省目标,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定不移提升农 业产能、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天下粮仓,中原担当;乡村振兴,田园风光;农民增收,笑颜绽放——河南正以整体发展的视野,奋力 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答卷。 农业提效: 农村提质: 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中原熟,天下足。粮食安全是农业强省的根基所在。河南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仅 端牢了手中的饭碗,更为国家粮食安全筑起坚固屏障。 这一成就的取得,源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得益于要素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 9月13日,走进兰考县仪封镇代庄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作物长势喜人,种粮大户牛煜会正拿着手机 查看田间墒情监测数据,"这2000亩地全部实现了高标准改造,每50亩配套一眼机井,还安装了智能滴 灌和物联网墒情仪,动动手指就能浇地。" 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河南农田的常态。截至2024年年底,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 ...
粮食丰收在望 中国亿万农民庆丰收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8:49
粮食丰收在望 中国亿万农民庆丰收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9月23日是第8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值秋分,中国各地陆续进入秋 收、秋耕、秋种的"三秋"时刻。今年预计又将是一个丰收年,亿万农民在收获中开启欢庆时刻。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监测,当前主产区秋粮已陆续开镰收获,各地已投入约1000万台套农机具参加"三 秋"作业,收割机的轰鸣声在广袤的田野中响起。预计再过一周左右,秋粮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在此背景下,第8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23日在山东烟台举办,各地相关活动也如火如荼展 开。 2018年起,中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之后每当秋分时节临近,各地都会开展丰富多 彩的庆丰收活动,借此展示丰收成果、弘扬农耕文化、提升农民幸福感。 这个属于中国亿万农民的节日不仅庆丰收,更希望借此促进城乡消费,把农民的"好收成"变成"好收 入"。 作为丰收节重要配套活动之一,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于9月5日启动,消费季将持续到 11月底,活动引导电商平台、商超物流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广泛参与,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促消费 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举办金秋消费季以来,已累计销售农产品超1300亿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新疆到底有多牛?盘点新疆的全国之“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3 08:23
新疆这波"逆袭"太燃了! 这是新疆速度,更是中国硬核实力! 总监制丨张勤监制丨王琰 岳群制片人丨赵曙光 李斌记者丨张道峰摄像丨李子国 新疆台 喀什台 伊宁台 编辑丨张雨棣 张博 从电力短缺,到全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如今绿电跨越千里点亮神州, 22个省份用上了新疆 电; 曾满眼戈壁,如今变"西部大粮仓","十四五"以来每年稳定调出粮食超100亿斤,粮食单产全国第一; 从"交通末梢",到如今陆路口岸、支线机场数量双双全国第一,一半以上中欧班列从新疆出境,成 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齐河:探索保障粮食安全新路径
中国发展网· 2025-09-23 08:13
中国发展网讯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基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齐河县粮食安全保障中心认真贯彻落实 上级部门系列决策部署,不断探索保障粮食安全新路径。 强化地方储备粮油管理,确保储存安全 严格落实上级下达的地方储备粮总量计划。齐河县按照"产区保持三个月、销区保持六个月"、"每人一 天一斤粮"口粮储备要求,已足额落实储备标准,可满足全县口粮供应。同时,按照山东省政府关于地 方成品粮油储备要达到10天以上供应量,确保应急状态发生初期的供应要求,落实成品油储备及成品面 粉储备。 强化督导储粮企业提升储粮水平。为确保储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中心不断强化日常监管,建立储备 粮定期监管机制,每月对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定期开展地方储备粮管理和储存安全专项检查。在此基础 上,强化信息化手段在粮食监管工作中的运用,切实发挥信息化"利剑"作用,储备粮油实现信息化和动 态监管全覆盖。 推进粮食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全县建设应急供应网点共16处,其中包括县政府驻地示范网点1处,各乡镇(街 道)政府驻地基层网点15处,并为全部网点购置了货运三轮车等保障物资。 定期开展粮食应急供应演练活动。8月20日,中心联合鲁粮 ...
习语品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央视网· 2025-09-22 23:47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 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 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粮食是社稷之本。 我国是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稳产保供不仅关乎民生温饱,更是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根基。一旦粮食供应受制于人,后果将不堪设 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始终将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将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大局中谋划。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 面有新担当新作为"。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短短八个字,蕴含着总书记要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谋划和系统思维。这八个字,强调了既要坚守耕地红线、保护良田沃 土,让粮食产能扎根于土地,同时也要依靠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支撑,让丰收希望孕育于技术。唯有如此, ...
多维度夯实大国粮仓产能根基(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9-21 22:00
良好"丰景"离不开一环扣一环的精细田管,也进一步印证了在地、技、人等方面运用正确策略、构建合 理机制、付诸有效治理的重要性 粮食领域近期的两则新闻,结合起来看,颇有启示意义。 一则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向社会公布,将自10月1日起施行。 另一则是,我国探索建立黄淮地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引导科技成果到粮食主产区 示范应用和集成配套。 土生万物,耕地的高效合理利用同样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去 年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已超过八成。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精准配置模式成为保障和提升黑土 地肥力、实现黑土地保护与农业生产平衡的重要举措。河南作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去年下半年就提前 启动了农村沟渠连通集中整治,并加快推进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下一步,创新做好耕地高效利用的 大文章,单位面积上的产能潜力还会不断释放。 加快向科技要粮食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效能如何发挥。越来越多地方已经意识到,一两块示范 田增产不稀奇,关键在于如何将点上的高产攻关转化为大面积的现实产能,实现区域性的均衡增产。我 国探索建立黄淮地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瞄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