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芯片ETF(588200)

搜索文档
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有望加速出清修复,科创芯片ETF(588200)盘中涨超2%,成分股龙芯中科领涨超13%
搜狐财经· 2025-09-16 03:06
科创芯片ETF表现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率达6.53% 单日成交金额21.42亿元[3] - 近1月日均成交41.81亿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3] - 近1周规模增长17.00亿元 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第一[3] - 近1年份额增长74.97亿份 新增份额居可比基金第一[3] - 近2年净值上涨94.82%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08%(25/2309)[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35.07% 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 连涨期间涨幅36.0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9.53%[3] 科创板芯片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02% 包括寒武纪、海光信息、中芯国际等企业[3] - 中芯国际权重10.22% 当日涨幅1.37%[6] - 海光信息权重10.15% 当日涨幅8.90%[6] - 寒武纪权重9.59% 当日涨幅1.53%[6] - 澜起科技权重8.01% 当日涨幅5.62%[6] 半导体行业动态 - 龙芯中科首款GPGPU芯片9A1000研发完成 计划三季度交付流片 图形性能对标RX550 算力达几十T级别[4] - 美光科技存储芯片供应短缺 反映AI快速发展背景下存储产品供给紧张[4] - 半导体产品自主可控成为趋势 国产企业有望受益[4] - 电子半导体行业2025年或迎来全面复苏 产业竞争格局加速出清 盈利周期持续修复[4]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参与国产芯片投资[6]
AI算力芯片自主可控需求强劲,科创芯片ETF(588200)回调整固,近2周规模增长同类居首!
搜狐财经· 2025-09-04 03:44
科创芯片ETF市场表现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率达9.5% 成交金额32.11亿元[3] - 近1周日均成交50.24亿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3] - 近2周规模增长42.58亿元 新增规模排名第一[3] - 近1周份额增长3.57亿份 实现显著增长[3] - 近5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6.69亿元[3] - 近2年净值上涨82.08%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40%[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5.07% 最长连涨4个月涨幅36.01%[3] -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9.53%[3] 科创板芯片指数成分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02%[3] - 寒武纪权重9.59% 海光信息权重10.15% 中芯国际位列前三[3] - 澜起科技权重8.01% 中微公司权重6.80%[3] - 沪硅产业权重2.63% 恒玄科技权重2.50%[3] 人工智能芯片政策支持 - 上海市支持人工智能训练推理芯片及端侧芯片研发应用[4] - 重点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及异构芯片优化技术[4] - 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和组网应用[4] 国产算力芯片发展前景 - AI推理场景扩展对算力基础设施产生强劲需求[4] - AI算力芯片自主可控关乎数据安全和产业链竞争力[4] - 国产算力芯片设计厂商有望深度受益[4] - 先进晶圆制造和封装厂商是AI产业链重要保障[4] 权重股市场表现 - 海光信息下跌9.22% 寒武纪下跌11.29%[6] - 澜起科技下跌6.73% 中微公司下跌6.84%[6] - 沪硅产业下跌5.75% 恒玄科技下跌4.22%[6]
多利好共振,科创芯片ETF(588200)近5日“吸金”近10亿元,成分股成都华微20cm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9-03 04:09
流动性表现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率达5.96% 单日成交金额21.88亿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额54.17亿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资金净流入9.65亿元 [1] 规模与份额增长 - 近1周规模增长27.46亿元 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近1周份额增长7.23亿份 实现显著扩张 [1] 历史业绩表现 - 近2年净值上涨84.69%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40%(32/2279) [1]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35.07% 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 [1] - 最长连涨期间涨幅36.0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9.53% [1] 指数成分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02% 包括寒武纪(9.59%)/海光信息(10.15%)/中芯国际等头部企业 [1] - 成分股当日表现分化 沪硅产业涨0.32% 中微公司涨0.31% 寒武纪跌6.35% [4] 行业利好因素 - 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和云基础设施 年均投入约1300亿元 [2] - 预计IT硬件支出占比70%(约910亿元) 其中算力芯片占比70%(约650亿元) [2] - 中性假设下国产算力占比50% 对应年需求32-40万颗芯片 制造端需2.1-4.4万片晶圆 [2] - 国产化进程加速:龙头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42倍 海外安全事件推动国内云厂商转向自主芯片 [2]
近1周新增规模近30亿元同类居首,科创芯片ETF(588200)盘中涨超3%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40
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强势上涨3.44% [1] - 科创芯片ETF(588200)上涨3.51% [1] - 科创芯片ETF近1周累计上涨11.65% [1] 成分股表现 - 中芯国际上涨8.36% [1][7] - 龙芯中科上涨8.21% [1] - 复旦微电上涨7.17% [1] - 东芯股份、盛科通信等个股跟涨 [1] 流动性及规模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5.36%,成交18.72亿元 [4] - 近1周日均成交48.96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近1周规模增长29.46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近半年份额增长36.54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收益表现 - 科创芯片ETF近1年净值上涨133.87%,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9/2985,居于前0.64% [4]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6.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9% [4] 指数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 [4] - 前三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9.59%)、中芯国际(10.22%)、海光信息(10.15%) [4][7]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使能软件生态培育 [5] - 意见提出强化智能算力统筹,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和工程落地 [5] 行业技术进展 - DeepSeek-V3.1采用混合推理架构,在编程、搜索等Agent表现获得较大提升 [5] - 使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5] - 国产大模型竞争力增强,有望带动算力需求增长 [5]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布局国产芯片投资机遇 [7]
半导体国产化加速发展势在必行,科创芯片ETF(588200)震荡上扬,近3月新增规模同类居首!
搜狐财经· 2025-08-20 05:56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上涨0.56%,成分股艾为电子上涨13.11%,芯原股份上涨10.76%,南芯科技上涨6.59%,成都华微上涨6.00%,寒武纪上涨4.40% [1] - 科创芯片ETF(588200)盘中换手5.08%,成交15.74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27.89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 科创芯片ETF近3月规模增长61.29亿元,份额增长10.56亿份,新增规模和份额均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科创芯片ETF近1年净值上涨89.39%,居可比基金第一,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99/2965,居于前3.34% [1] - 科创芯片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5.18%,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6.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19% [1] 半导体行业趋势 - 2025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预计达到约700亿美元规模,同比增长约6%,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870亿美元,CAGR达4.5% [2] - AI相关需求推动晶圆投片量持续增加,带动半导体材料市场成长 [2] - 汽车电子、新能源、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渗透率提升和需求增长,成为半导体板块成长的重要动力 [2] - 国产化持续推进,政府在产业政策、税收、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了对本土半导体制造的支持,国内晶圆制造及其配套产业环节加速发展 [2] - 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99.1亿美元,同比上升19.60%,环比略有上升 [2]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权重股 - 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9.59%)、中芯国际(10.22%)、海光信息(10.15%)、澜起科技(8.01%)、中微公司(6.80%)、芯原股份(2.89%)、沪硅产业(2.63%)、恒玄科技(2.50%)、思特威(2.46%)、华海清科(2.39%),合计占比57.59% [2][4] - 中芯国际下跌0.49%,海光信息上涨0.25%,寒武纪上涨4.40%,澜起科技下跌0.70%,中微公司下跌0.84%,芯原股份上涨10.76%,沪硅产业下跌1.29%,恒玄科技上涨2.13%,思特威下跌0.09%,华海清科上涨0.50% [4]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加速重塑,科创芯片ETF(588200)连续5日上涨,东芯股份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8-15 05:59
科创芯片ETF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达4.92% 单日成交额15.10亿元[3] - 近1周日均成交27.22亿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3] - 近1月规模增长1.55亿元 新增规模排名第一[3] - 近3月份额增加13.50亿份 份额增量居可比基金之首[3] 资金动向与杠杆操作 - 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入4665.79万元 融资余额达14.21亿元[3]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 融资余额维持高位[3] 投资回报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85.20% 收益排名可比基金第一[3] -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86/2961 位列前2.90%分位[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 最长连涨月数达4个月[3] - 最长连涨期间涨幅36.01%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9%[3] 半导体行业前景 - AI领域投资强度持续 凸显长期增长潜力[4] - 国产芯片短期难以替代先进制程 或导致产能爬坡延迟[4] - 长期将加速半导体国产化替代进程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4] - 当前产业爆发属革命性变革 超越传统智能终端周期[4] 技术发展路径 - 半导体工艺沿密度提升/先进封测/系统优化三条路线发展[4] - 先进设备材料与制造封装构成行业发展核心[4] 指数成分结构 - 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4] - 中芯国际(688981)权重10.22% 当日涨幅1.18%[6] - 海光信息(688041)权重10.15% 微涨0.04%[6] - 寒武纪(688256)权重9.59% 下跌3.01%[6] - 澜起科技(688008)权重8.01% 显著上涨3.87%[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参与投资[6]
冲击4连涨!科创芯片ETF(588200)盘中涨超2%,指数第一大权重股寒武纪领涨
搜狐财经· 2025-08-14 05:27
流动性表现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率达7.99%,单日成交25.51亿元 [3] - 近1年日均成交24.81亿元,位列可比基金首位 [3] 规模与份额增长 - 近1月规模增长9.97亿元,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3月份额增长19.02亿份,新增份额居可比基金第一 [3] 收益能力 - 近1年净值上涨79.90%,收益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前4.33%(128/2956) [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最长连涨4个月累计涨幅36.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9% [3] 行业需求与技术迭代 - PCB作为电子设备核心元件,受益于AI算力、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扩张 [3] - 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扩产及端侧AI渗透率提升,推动高端PCB需求增长,尤其高密度、高层数PCB用量 [3] - 第三方检测服务企业将受益于技术迭代,龙头企业优势强化 [3] 芯片板块估值与成分股 - 中国芯片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国产化替代预期尚未充分反映 [4] - 政策支持加强及AI、消费电子、车载电子需求爆发,推动成长预期兑现 [4]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包括寒武纪(9.59%)、中芯国际(10.22%)、海光信息(10.15%)等 [4][6] 个股表现 - 寒武纪单日涨幅10.35%,海光信息涨9.83%,中芯国际涨2.19% [6] - 澜起科技跌0.50%,芯原股份跌1.60%,沪硅产业跌0.79% [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参与 [7]
ETF丛林时代:嘉实基金的“超级”生态样本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3:18
中国ETF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ETF总规模已达4.64万亿元 2025年4月突破4万亿元后仅用3个月增长6400亿元 [1][8]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效应 前12家基金公司占据超80%市场份额 前5家占比近60% [2][8] - 规模增长呈现加速态势 突破首个万亿用时16年 第四个万亿仅用7个月 [8] 嘉实基金ETF业务表现 - ETF管理规模超2900亿元 稳居行业前五 [2][8] - 旗下沪深300ETF规模达1760.38亿元 为旗舰宽基产品 [9][11] - 科创芯片ETF规模从3.67亿元增长至317.4亿元 增幅86倍 [4] - 近25只产品为全市场首批或首只ETF 2025年已布局5只首批产品 [7] 产品业绩表现 - 恒生医疗ETF近一年收益率达100.95% [5][6] - 中证稀土产业ETF和中证沪港深互联网ETF近一年涨幅超70% [5] - 科创芯片ETF近一年收益率67.13% 软件ETF收益率65.26% [6] - 多只主题ETF在细分赛道规模领先 包括软件ETF(51.52亿元)、稀土ETF(43.11亿元) [4][10][11] 产品布局战略 - 围绕四大投资主线布局:自主可控、数字AI、绿色低碳、生命技术 [5] - 自主可控线包括科创芯片ETF、集成电路ETF、信息安全ETF等 [5] - 数字AI线涵盖软件ETF、通信ETF、机器人ETF等 [5] - 绿色低碳线布局新能源、电池、绿色电力ETF [5] - 生命技术线包括科创医药ETF、恒生医疗ETF、标普生物科技ETF [5] 创新产品发展 - 科创债ETF上市不到1个月规模达154.16亿元 在首批10只同类产品中规模第一 [9] - 推出中证A500ETF等创新宽基产品 采用低费率结构让利投资者 [9][15] - 跨境产品布局包括纳斯达克100ETF(68.9亿元) [11] 服务体系升级 - 推出"超级ETF"品牌 包含超级宽基、超级机遇、超级便利、超级工具四大内涵 [14][15][16] - 开发"超级嘉贝"指数投资小程序 提供"以股选指"等特色功能 [16] - 启动"超级ETF投顾大使计划" 与券商投顾深度合作 [16] - 提供《人工智能+ETF投资全攻略》等工具手册 帮助投资者把握产业机遇 [17] 投资理念与能力 - 坚持投研一体化 通过主动投研能力驱动被动产品布局 [2][13] - 注重产业趋势前瞻洞察 在AI、芯片等领域提前布局 [3][4][7] - 构建客需驱动体系 涵盖客需解构、策略形成、产品供给、投研匹配全流程 [9] - 提供从"自助选购"到"精准导航"、"组合搭配"到"全程护航"的全流程服务 [2][18]
AI相关需求依然景气,科创芯片ETF(588200)红盘蓄势,最新资金净流入3.8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6 04:06
科创芯片ETF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2.27% 单日成交额7.18亿元[3] - 近1年日均成交额24.37亿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3] - 近2周规模增长6.83亿元 新增规模排名可比基金第一[3] - 近1月份额增长9.00亿份 新增份额排名可比基金第一[3] - 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入3.85亿元 近22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2.97亿元[3] - 融资余额达15.33亿元 前日融资净买入1857.28万元[3] 科创芯片ETF收益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73.21% 收益表现排名可比基金第一[3] -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4.75%(140/2948)[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25.18%[3] - 最长连续上涨4个月 期间累计涨幅36.01%[3] -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9%[3] 半导体行业基本面 - AI相关需求保持高景气度 海外需求强劲[4] - 国内先进制程投资需求迫切 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4] - 半导体设备投资有望穿越周期 国内设备需求保持良好态势[4] - 消费电子领域增速放缓 行业呈现需求分化特征[4] 指数成分股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4] - 权重排名前三:中芯国际(10.22%) 海光信息(10.15%) 寒武纪(9.59%)[6] - 成分股表现分化:澜起科技单日上涨5.65% 海光信息下跌3.71%[6] - 覆盖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芯片制造、设备、设计等领域[4][6]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参与投资[6]
算力产业链迎风口!科创芯片ETF(588200)近21日“吸金”9.12亿元,机构: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
新浪财经· 2025-08-05 03:29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涨跌 - 截至2025年8月5日10:42,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下跌0.08%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思特威领涨3.28%,华虹公司上涨3.22%,南芯科技上涨2.46% [1] - 东芯股份领跌,思瑞浦、富创精密跟跌,科创芯片ETF(588200)下修调整 [1] ETF流动性与资金动向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率2.21%,成交额6.90亿元 [3] - 近1年日均成交24.34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2周规模增长4.30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月份额增长6.63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21个交易日内有1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9.12亿元 [3] - 最新融资买入额1.20亿元,融资余额15.15亿元 [3] 历史业绩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65.39%,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65/2948,位于前5.60%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3] - 最长连涨涨幅36.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19%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于8月1日启动"算力浦江"2025年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旨在推动AI与信息通信业双向赋能 [4] - 中信证券认为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AI需求持续强劲,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复苏 [4] - AI被视为半导体产业最大成长驱动力,云端聚焦国产化替代,终端关注下游增量 [4] 指数权重结构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 [4] -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10.22%)、海光信息(10.15%)、寒武纪(9.59%) [4][6] - 思特威权重2.46%,当日涨幅3.28% [1][6]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科创芯片ETF联接基金(017470)参与投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