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梨

搜索文档
“果盘子”物丰量足、海鲜花卉购销火热 假日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活力足
央视网· 2025-09-28 04:03
街头巷尾氛围浓 海鲜花卉购销旺 央视网消息:随着假期临近,全国各地的消费市场也正在逐渐的升温。在安徽,各类果品迎来了销售旺季,餐饮店铺的人气也十分火爆。 在宿州市砀山县,酥梨迎来了采收季。农户们忙着采摘打包,批发市场的商户们也在不停发货。不仅是在水果产地,合肥市的批发市场也 挤满了前来进货的车辆。批发市场工作人员介绍,秋月梨现在的市场价格较上周有所上涨,在60元到80元一箱,西梅大概可以卖到15元一斤。 餐饮的消费同样火热。在淮南市寿县,品尝当地的特色豆腐宴成了游客必打卡的项目,部分餐馆假期预订已经排满。此外,民宿的生意也 很不错。 为了应对双节前购销需求,市场的工作人员提前组织各个商户备足货源,还推出可以私人定制的创意花卉产品,增加市民的节日购物体 验。 "双节"临近,多地消费市场火热,辽宁、河北等地的花卉、海鲜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辽宁各地的消费市场迎来采购高峰。在葫芦岛市的多家水产市场和海鲜超市,螃蟹、皮皮虾、海鱼、贝类等鲜活 海产品琳琅满目,个头饱满、供应充足。摊主们忙着分拣、上货。 河北石家庄的福泽花卉博览园是当地一处较大的花卉市场,眼下,这里的红掌、中国红、富贵红等寓意吉祥的 ...
小屏幕链接大市场!胶州市铺集镇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15:17
把好源头选品关 让田间地头的优质产品"出道"是直播助农的第一步与关键环。铺集镇摒弃"筐里装来皆可卖"的粗放思 维,从特色、品控与品牌入手精挑细选。 深挖地域特色,擦亮地标名片。聚焦规模化与特色化,深挖铺集"地理味",打造差异化产品标签。聚焦 规模化,甄选种植面积广、具有鲜明镇域特色的小麦(全镇种植面积超8.2万亩)、玉米(全镇种植面 积超8.3万亩),磨粉成面作为直播主推品类产品,打造"铺集滋味"核心标识。聚焦特色化,将"遇见铺 集"系列产品作为特色IP重点培育,选择与随园家庭农场、文信苹果农场、正玖香菇烧鸡等全镇14家口 碑良好、具有正规生产资质的合作社进行合作,有效避免与其他地区电商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严守质量关卡,筑牢标准防线。铺集镇建立多层级甄选与审核机制。各自然村组建由村干部、党员农技 骨干、村民代表构成的"特产甄选团",全面梳理本村特色农产品与手工制品,从源头筛选优质货源。同 时,联合安全生产保障组、市场监管所、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工作站等部门组成质检小组,对产品商家 开展实地考察,重点评估生产环境、卫生标准、质量检测流程等,形成"村级初筛—镇级审核—部门监 管"的三级品控体系,让每一件进入直播间的 ...
滨海新生活·品质新厨房:永辉超市厦门杏林万科里店9.26调改开业
搜狐财经· 2025-09-24 11:07
门店调改概况 - 永辉超市厦门杏林万科里店于9月26日完成全面调改开业 为集美区首家"胖东来模式"调改店 从商品结构 服务体验 环境空间与员工关怀多维度升级 [1] - 门店位于杏林万科里商场负一层 经营面积1758平方米 辐射周边社区与年轻家庭 聚焦品质生活与便捷服务 [3] - 门店规划近7100支精选商品 其中一二线品牌近3600支 进口商品占比14.8% 整体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80% 含胖东来自有品牌57支及永辉自有品牌125支 [5] 商品结构升级 - 果蔬区打造"民生引流+品质差异+趋势新品"三维矩阵 引进金枕榴莲 新疆西梅等品质水果 新增鲜切果盒 广西酸野等轻食商品 蔬菜板块聚焦有机菜 苗苗菜等八大核心矩阵 引入永辉农场定向种植系列 [6] - 肉禽区突出"本地鲜捞+品质升级"双主线 猪肉主打气调优选系列 黑猪与土猪 牛羊肉组合国际品牌与国内产区 禽类整合天农清远鸡 湘佳鸡鸭及福建名种 [8] - 水产区深度融合滨海特色 引入帝王蟹 西澳红龙等进口大海鲜 强化"现场开鱼"服务 提供现切鱼柳 刺身拼盘 同时引入本港冰鲜品种如黄梅丁 海捕小红斑 [10] - 烘焙与熟食区新增现烤榴莲千层 金秋桂花点心等网红单品 引入烤炉猪 北京烤鸭 现炒板栗等多元即时品类 [12] 环境与服务优化 - 卖场取消强制动线 拓宽通道 增强视觉通透性与行走舒适度 灯光系统全面升级以提高商品呈现效果 [13] - 新增便民服务区 配备血压测量仪 充电宝 直饮水等设施 提供擦手纸 护手霜等细节服务 入口处设置宠物寄存处与饮水设备 [15] - 严格执行"468"鲜度管理 果切超4小时八折 6小时六折 8小时下架 部分叶菜 肉禽 水产每日定时折价 所有商品源头可溯 [17] 员工与运营策略 - 员工数量从66人增至100人 基层员工平均薪资提升 福利机制优化 工作满一年享受10天带薪年假 增设员工休息室 更衣室等多功能空间 [19] - 门店全面对标胖东来产品与价格 依托永辉全国供应链与胖东来选品逻辑 注重契合闽南居民饮食习惯与品质需求 [5][21] - 双节期间主推阳澄湖大闸蟹 挪威三文鱼 特色月饼等节令商品 覆盖海鲜水产 休闲食品 地域特产等多重消费场景 [23] 业务影响与前景 - 厦门首家调改店五缘湾湾悦城店试营业期间首周销售同比增长超800% 客流增长超700% 验证调改模式有效性 [23] - 公司坚定走胖东来模式品质零售路线 以高质价比 优质服务与差异化商品开发 目标成为更适合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 [25]
既是田间喜讯 更是民生福祉提升 多视角看农民生活变迁 感受乡村振兴新图景
央视网· 2025-09-24 06:54
央视网消息:丰收不仅仅是田间的喜讯,更是民生福祉的提升。 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营收达到了18万亿元左右,农村电商、直播带货、乡村 休闲农业等一批新业态不断涌现。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比2020年增加近500亿元。在产业带动下,农民收入水平持续 提升。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张照新介绍,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7131元增长到2024年的23119元,增加了5988 元,年均增加接近1500元。 农民的幸福,还在于教育、医疗、养老、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改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持续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农村公路 总里程已经超过了464万公里,建成了众多的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老百姓用水更加方便、更有保障。农村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6%左右,全国14万个村庄得到绿化美化。 张照新表示,"十四五"以来,医疗更加便捷,2199个县市区,开展了紧密医共体建设,95%的这个村卫生室纳入医保体系。 今天的乡村,龙头出清水、屋里常通电、门口有好路 ...
丰收中国铺展美丽画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22:50
郑林华摄(人民图片) 9月1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阳产村,村民在土楼前晾晒农作物。 施亚磊摄(人民图片) 9月17日,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小屯乡,梯田水稻渐渐泛黄,丰收在望。 9月16日下午,捕捞归来的渔船满载渔获,停靠在浙江省玉环市大麦屿码头,渔民将大量海鲜分拣、保 鲜运送,以最快速度投放市场。 段俊利摄(人民视觉) 9月17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黑河滩制种玉米大晒场上,农民正在进行摊晒作业。 杨 潇摄(人民图片) 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库宗桥镇华山村,从高处俯瞰,一幅精美的"稻田画"在田野上铺展开来。紫、 黄、绿三色的水稻品种,勾勒出稻穗、耕牛、粮仓等元素,生动呈现丰收的喜悦。 又是一年秋收时,我国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也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 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放眼广袤田野,牛羊成群、秫熟稻香,丰收中国铺展美丽画卷。 农民乐丰收 层层梯田叠金,稻浪在阳光下翻涌起伏……近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兴隆镇三山村,一场以"传承 农耕记忆,乐享丰收喜悦"为主题的秋收活动火热进行,村民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打八响"传统农耕技 艺。 欢快的开场腰鼓后,经验丰富的老农率先下田,手持镰刀弯腰 ...
丰收啦,开心!
人民网· 2025-09-22 10:41
又是一年丰收节,金黄的稻穗笑弯了腰,圆滚滚的秋月梨、毛茸茸的猕猴桃挤满了竹筐…… 我们举起相机,捕捉每一张暖暖的笑脸,这一刻,甜的不只是水果,更是他们眼里藏不住的喜悦。 丰收啦,开心! 9月22日,河北省威县梨农在梨园整理梨果。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9月21日,新疆库尔勒市阿瓦提乡,"好品中国·香约梨城"农民丰收节现场,果农正在采收库尔勒香梨。人民网 李欣洋摄 9月21日,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的1.2万亩猕猴桃进入采摘期,郁郁葱葱的藤蔓之中,累累的硕果坠满了枝头。藤蔓之下,村民们正 加紧采摘,为今秋的丰收增添一丝甜蜜。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9月20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大余湾,广袤的金色稻田随风起伏,村民忙着秋收。人民网记者 郭婷婷摄 9月19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25年农民丰收节暨优良畜种展示活动现场,农牧民正在进行赛牦牛比赛。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9月18日,正值秋月梨采收季,在雄安新区容城县南张镇,雄安高宇农业园的梨园喜获丰收。雄安高宇农业园有1160亩生态果园,种植种类包涵瓜 果梨桃等共计90余种,梨园共有255.8亩,种植了十余种梨。据了解,该农业园平均每年能够带动1100余名周边老百 ...
时令蔬果丰富居民“菜篮子” “小果子”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央视网· 2025-09-18 06:21
农业丰收与产量提升 - 安徽省霍邱县元圩村千亩生态梨园总产量预计达500吨 梨品种包括翠冠梨 秋月梨和黄金雪梨 [1] - 浙江浦江县6.7万亩葡萄迎来丰收 通过电商平台直采直销和冷链物流拓展销路 [1] - 山东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建设千亩黄瓜种植基地 整合2000多万元涉农资金 流转4个村近千亩土地 [1] - 湖南澧县林下种植冬瓜进入采收旺季 日加工能力超200吨 可消化数千亩冬瓜产量 [1] 特色水果产业发展 - 湖北大冶市金牛镇发展猕猴桃 葡萄等特色水果产业 流转土地2.6万亩 [2] - 大冶市特色水果产业总产值达1.3亿元 带动就业近4000人 [2] - 有机猕猴桃种植基地果实品质优异 果实个头较大 汁水丰富且甜度高 [2] 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升级 - 梨园采用科学种植技术 实现梨子个头大且糖分高 [1] - 电商平台推动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通过数字化渠道扩大优质农产品销售范围 [1] - 改变传统小地块分散种植模式 实施跨村联建现代化设施大棚 [1] - 种植大户升级改造生产线 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 [1]
时令蔬果丰富居民“菜篮子” "小果子"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央视网· 2025-09-18 02:58
农业丰收与产量 - 安徽省霍邱县元圩村千亩生态梨园总产量预计达500吨[4] - 湖南澧县种植大户乔光元冬瓜馅料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超200吨[11] - 湖北大冶市发展特色水果产业总产值达1.3亿元[19] 种植技术与模式创新 - 安徽霍邱梨园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实现果实个头大且糖分高[4] - 山东惠民县整合2000多万元资金流转千亩土地建设现代化黄瓜种植基地[9] - 湖南澧县巧用经济林木间隙实施林下冬瓜种植模式[11] 销售渠道与产业升级 - 浙江浦江县通过电商平台直采直销与冷链物流推动6.7万亩葡萄销售[6] - 电商平台推动农业标准化与品牌化助力优质农产品数字化销售[6] - 湖南澧县冬瓜加工线可解决附近四个县市数千亩冬瓜销售问题[11] 产业规模与就业带动 - 湖北大冶市流转土地2.6万亩发展特色水果产业[19] - 湖北大冶特色水果产业带动就业近4000人[19] - 山东惠民县通过跨村联建整合4个临近村土地近千亩[9] 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 - 安徽霍邱生态梨园涵盖翠冠梨、秋月梨、黄金雪梨等多品种[4] - 湖北大冶金牛镇发展猕猴桃、葡萄等特色水果产业[15] - 浙江浦江县6.7万亩葡萄规模化种植实现丰收[6]
青岛莱西创新路子做强支柱
经济日报· 2025-09-16 03:29
核心观点 - 莱西市通过党建引领和强村共富公司模式整合乡村资源推动产业振兴实现集体经济高速增长和农民增收[2][5][8] 组织架构创新 - 构建"镇党委—村党组织—自然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选拔致富带头人等进入村党组织班子[2] - 开展村庄建制调整行政村数量从861个精简至111个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统一领导[2] - 市镇村三级党组织主导成立强村共富公司包括3家市公司11家镇公司83家村公司形成分层运营网络[5] 集体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姜山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600万元小龙虾产量60吨大闸蟹产量100吨[2] - 2024年水集街道产芝湖新村集体经济收入580万元建成4个千亩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 - 夏格庄镇西夏格庄村集体收入突破150万元院上镇岘沽新村集体收入300万元葡萄产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3] - 2024年全市11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5] 产业运营与市场拓展 - 强村共富公司对接盒马百果园京东美团等20余家平台农产品溢价率超10%年营收超3000万元[6] - 马连庄镇秋月梨通过公司统一收购地头价达4.5元/斤较个体销售溢价0.5元/斤[3][6] - 招募400余名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和1500余名最美乡村设计师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6] 资源整合与项目孵化 - 姜山新村整合河湖资源发展南虾北养南蟹北养项目并清收闲置工业用地360亩引进工业项目[2] - 强村共富公司孵化共富夜市富民生态园等20多个项目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联动文旅品牌举办活动10余场[3] - 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如马连庄镇盆栽蓝莓产业园使户均年增收5万元[7] 收益分配与民生反哺 - 盈余全部归集体或按股权比例分配村民通过保底+分红机制分享增值收益[7] - 产业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投资120万元硬化道路1万平方米及支付村民物业费[8] - 建设助老大食堂和助老洗浴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民获得感[7]
“爱心货车”,把农产品送出山
人民日报· 2025-09-10 22:13
消费帮扶模式 - 江西铜鼓县三都镇西向村通过驻村工作队"爱心货车"模式将农产品运出深山销售 具体包括土鸡1320元 鸡蛋160元 大米600元等单品组合[1] - 驻村工作队启动"校村联动"消费帮扶机制 通过学校对接800多名教职工购买需求 每周五用私家车运输农产品至180公里外的南昌[1] - 该模式运行4年多来累计实现近千万元农产品销售 显著提升村民收入水平[2] 农产品产销数据 - 村民陈春生种植30多亩翠冠梨和秋月梨 年产量达2.5万公斤 其中工作队年销售2万多斤 秋月梨单价达到8元/斤[1] - 除水果外 销售品类延伸至土猪 鸡鸭和黑山羊等养殖产品 形成多元化农产品供应体系[1] - 单次农产品运输组合销售额达2080元 体现较高单价农产品附加值[1] 乡村振兴成效 - 驻村工作队2021年7月进驻后重点解决山区物流瓶颈 通过私家车运输方式打通销货通道[1] - 消费帮扶模式使村民实现以往"不敢想"的收入水平 有效带动农户增收[1] - 农产品外销成功促使村民私家车保有量提升 村庄广场出现多辆整齐停放的私家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