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助农

搜索文档
小屏幕链接大市场!胶州市铺集镇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15:17
把好源头选品关 让田间地头的优质产品"出道"是直播助农的第一步与关键环。铺集镇摒弃"筐里装来皆可卖"的粗放思 维,从特色、品控与品牌入手精挑细选。 深挖地域特色,擦亮地标名片。聚焦规模化与特色化,深挖铺集"地理味",打造差异化产品标签。聚焦 规模化,甄选种植面积广、具有鲜明镇域特色的小麦(全镇种植面积超8.2万亩)、玉米(全镇种植面 积超8.3万亩),磨粉成面作为直播主推品类产品,打造"铺集滋味"核心标识。聚焦特色化,将"遇见铺 集"系列产品作为特色IP重点培育,选择与随园家庭农场、文信苹果农场、正玖香菇烧鸡等全镇14家口 碑良好、具有正规生产资质的合作社进行合作,有效避免与其他地区电商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严守质量关卡,筑牢标准防线。铺集镇建立多层级甄选与审核机制。各自然村组建由村干部、党员农技 骨干、村民代表构成的"特产甄选团",全面梳理本村特色农产品与手工制品,从源头筛选优质货源。同 时,联合安全生产保障组、市场监管所、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工作站等部门组成质检小组,对产品商家 开展实地考察,重点评估生产环境、卫生标准、质量检测流程等,形成"村级初筛—镇级审核—部门监 管"的三级品控体系,让每一件进入直播间的 ...
湖北随州:百支青年电商直播团队激活乡村
环球网· 2025-09-17 10:48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两天3场重点直播助力农产品销售额达116万元,线上宣传短视频浏览量突破500万次……这是近日湖北 省随州市开展的"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的亮眼答卷。 活动中,随州花菇、随州香稻等特色农产品借助屏幕走出大山、香飘万里。 近年来,团随州市委以"青耘中国"直播带货大赛为支点,深化农业与电商融合发展模式,引导100多支 青年电商直播团队、近3000人扎根生产一线,将直播"流量"转化为山货"销量"、发展"增量",截至目 前,随州市电商平台直播销售额突破1300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随州地处湖北省北部,是炎帝神农故里,全省粮食主产区之一。这里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有多项全国 农产品地理标志。近年来,随着大量农产品通过直播销售,如何推动农村创业青年直播电商发展,成为 随州共青团敏锐捕捉到的课题。 以"青耘中国"直播带货大赛为抓手,团随州市委打造为实战练兵场,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不断挖掘和 培育本土直播带货达人、乡村好主播。 37岁的徐旭大学毕业后,在外积累了多年电商行业从业经验。2021年,随州市下辖的广水团组织建 起"团市委+镇团委+村团支部+青年社团"一张网,凝聚有志于与家乡共发展的年轻人,徐旭 ...
大学生开直播 以青春镜头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报· 2025-08-15 22:49
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直播活动 - 宜春学院药学专业学生在樟树市开展中药炮制技艺非遗直播 讲解药理知识 [1] - 南阳理工学院实践团为河南镇平县风干椒麻鸡带货直播 拓展销路 [2] -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实践团在浏阳龙溪谷开展14场乡村旅游直播 平均每场获8000点赞 [3] 直播运营与培训成效 - 南阳理工学院实践团提供电商直播培训 针对账号运营和互动技巧定制手把手方案 [2] - 该校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园已培养130多名学生主播 促进产教融合 [2] - 湖南师范大学实践团留存手绘地图和直播脚本 村民学会用手机直播家乡 [4][5] 文化传播与观众互动 - 宜春学院实践团与非遗传承人朱福林联合直播 饮片切割镜头获弹幕刷屏震撼 [6] - 设计学生展示加传承人点评环节 单场点赞突破3.5万 [6] - 5场非遗主题直播平均每场观看人数达1000人 引发跨地域文化打卡意愿 [7] 乡村旅游推广成果 - 湖南师范大学实践团设计益安安化县两日文旅闭环线路 串联茶旅和红色资源 [4] - 龙溪谷景区特惠票单场直播领取超200张 周末专场直播使次日景区接待量翻倍 [3] - 技术组在信号盲区架设便携Wi-Fi 文案组优化弹幕高频问题为贴心提醒 [3]
谨防假助农直播毁坏真帮扶通道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2 05:35
直播助农行业乱象 - 部分主播虚构助农人设并雇用演员编造剧本诱导消费者下单 形成表演式营销骗局[1] - 假助农直播已形成完整黑色产业链 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并消耗消费者信任[1] - 部分网红高价售卖普通农产品使利润空间巨大 但农民实际获得收益极少[1] 可持续助农机制建设 - 需建立分级收购和品质把控体系 通过品质分级实现优质农产品合理溢价[2] - 应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保障供应 避免供需失衡并确保农民收入稳定[2] - 需要政府加强监管 平台严格审核主播资质 主播增强社会责任感 农民提高自身素质[2] 行业理想发展模式 - 直播助农本质应实现主播推广农产品 消费者购买优质产品 多方获得收益的多赢局面[1] - 通过品质把控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与忠诚度 激励农民提升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2] - 建立可持续机制需坚持"授人以渔"原则 增强农民参与信心与积极性[2]
江西武宁:流量变销量 直播助农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15:57
乡村振兴与电商助农 - 武宁县新联会网络人士分会会长李平通过组建直播团队推广本地农特产品,包括高山白茶、手工红薯粉条和棍子鱼,其中红薯粉条月销售额达2万多元,棍子鱼月销售量1000余份[1] - 李平利用互联网营销经验深入各村寻找代表性农产品进行直播助农,并希望带动更多新阶层人士参与家乡建设[1] - 乡村能人张祖金通过抖音和快手账号推介武宁本地农产品如辣椒、油面、棍子鱼等,团队农产品销售额已达近300万元[2] - 张祖金成立农业公司并组建直播团队,同时开设电商培训班为农户提供账号搭建和抖店运营帮助[2] 互联网营销与农产品推广 - 返乡创业者利用互联网经验转型为农产品直播营销,如李平从互联网营销转向农产品直播[1] - 张祖金计划成立武宁县三农主播实践基地和农产品交易中心,培育更多农村电商带头人[2] - 武宁县委统战部通过搭建平台和优化服务,引导新阶层人士借助短视频和直播推广农产品和文旅资源[2] 农产品销售数据 - 武宁手工红薯粉条月线上销售额2万多元[1] - 武宁棍子鱼月销售量1000余份[1] - 张祖金团队农产品总销售额近300万元[2]
粤荔世界享!6·6给“荔”节助广东荔枝甜遍全球
南方农村报· 2025-06-07 04:34
活动概况 - "6·6给'荔'节——广东荔枝全球品鲜嘉年华"在广州举行,旨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推广广东荔枝 [12][13][14] - 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广播电视台主办 [8][9] - 活动汇聚产地果农、经销商、物流商、品牌商、网络达人、文化名人、媒体等跨界力量 [4][5] 营销策略 - 采用新媒体、新理念、新业态、新市场持续赋能新营销,线上线下全网发动 [4] - 推出"我在广东有棵荔枝树"订购活动,发布认养平台,让全球消费者成为"云端树主" [78][79] - 打破鲜果销售单一模式,推出荔枝汽水、海盐荔枝饮料、荔枝酥、荔枝鹅等"荔枝+"新品 [77] - 美团、顺丰、京东、抖音、小红书等十二家企业被授予"2025广东佳果营销先锋" [86][87] 销售数据 - 抖音自5月20日以来销售广东荔枝192万单,总量约4800吨 [93] - 京东物流与中铁快运联合打造高铁+冷链网络,4小时内送达武汉,截至6月5日广东荔枝在京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560% [94][95] 产业规模 - 广东荔枝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超过全国一半、全球的三分之一 [49][50] - 荔枝种植遍及97个县(市、区),全球每3颗荔枝就有1颗出自广东 [50] - 广东荔枝全产业链支撑着180万从业人员 [51] 文化赋能 - 广东荔枝承载千年历史,是"文化符号" [54][55] - 活动推出《荔枝颂》新唱,专家学者共话荔香深处的文化密码 [68] - 电影及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惊喜联动 [69] 人才支持 - "新农人星光大道"栏目预告发布,展现广东在乡村人才振兴方面的成效 [44][45] - 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理想的新农人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力量 [46][47]
直播助农 功夫更要下在镜头外(一线行走)
人民日报· 2025-06-04 21:41
直播助农模式 - 江西省崇仁县三山乡长仁村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团购"模式实现农产品销售额突破20万元 [2] - 驻村工作队采取"幕后军师"策略,培训村民主播而非直接上阵,以保障模式可持续性 [1] - 驻村第一书记陶瑛萍协调帮扶单位争取40万元消费帮扶指标,强化线下渠道支持 [2] 主播培养与运营 - 驻村工作队将两名村民主播送至市县参加电商培训,并邀请网红团队现场指导镜头表现与卖点挖掘 [1] - 主播邓媛从初期紧张进步到单场直播售出500多斤麻鸡蛋,直播效果显著提升 [2] - 团队分工明确:主播负责台前展示,驻村队员负责订单核对、物流对接及线下商超合作洽谈 [2] 产业链配套建设 - 直播助农需覆盖产品品控、物流对接、品牌推广及售后保障全环节,非仅依赖主播个人 [2] - 驻村队员李波拓展县城商超及机关食堂合作,形成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网络 [2] - 通过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创新应用场景,推动手机、流量与直播成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 [2]
“兵支书”带货青红脆李 肇庆供销 “千村千社千主播” 在行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5-26 15:34
乡村振兴与农产品电商 - 肇庆市怀集县下帅乡山奢村党支部书记赵钮弟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当地青红脆李,采用创意视频和果园实景直播形式[2][3][5] - 赵钮弟作为退役军人返乡后带领村民发展李子种植产业,2018年从信宜市引进青红脆李和银妃三华李品种,初期面临种植技术和资金难题[10][11][12] - 通过成立合作社并钻研种植技术,目前合作社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实现村集体与合作社双赢[13][14] "千村千社千主播"行动计划 - 肇庆供销启动该计划,政企校合作共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基地,重点培训新农人、村支书等群体的数字经济能力[21][22][23] - 项目将系统化培训AI技术应用、内容生产及数据运营技能,目标培育懂技术善运营的乡村振兴人才[23][24] - 计划通过直播电商擦亮"肇字号"农业品牌,助力肇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4][25] 直播助农模式创新 - 肇庆供销直播团队与村支书合作,全程参与创意视频拍摄、果园采摘、直播带货及发货全流程[19][20] - 全国多地村支书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才艺引流,肇庆市供销社电商部明确将流量价值导向助农增收[16][17][18] - 领航直播生态产业园揭牌后,首批主播赵钮弟采用田间地头简易设备(手机支架+补光灯)开展直播[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