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

搜索文档
广西扶绥:科技赋能甘蔗产业走生态循环路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02:5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广西扶绥县甘蔗最高年入厂原料蔗达639万吨 在全国甘蔗产业中位居前列[1] - 传统种植模式平均亩产约6吨 扣除成本后每亩年净利润仅约1000元 农民增收空间受限[1] - 甘蔗收购价为每吨540元[1] 创新种植模式成效 - 试点8000亩甘蔗套种模式通过土地整治+宽行窄株种植+机械化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 实现每亩直接增收超600元[1] - 春季套种西瓜每亩增收超1500元 使综合收益提升至3000元以上[2] - 秋季套种花生/毛豆每亩增收500-800元 毛豆根系固氮特性可改良土壤[2] - 套种石参实现每亩年收益3500-3800元 土地综合效益较传统种植提升2-3倍[2] 土地流转与资本运作 - 扶绥同正投融资集团以每亩1000元价格完成8000亩农村土地流转收储[2] - 集团对流转土地实施高标准整治改造 引入滴灌等现代农业设施[2] - 建立基于亩产量的阶梯式奖励机制 同步吸纳当地村民参与管护[2] - 全县可种植甘蔗土地约150万亩 2025年计划种植110万亩 剩余40万亩可供开发[2]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农发行将加强政银企合作 科学配置农业资金支持乡村振兴[3] - 建议加快土地流转并申报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 打造蔗糖产供销产业链[3] - 推荐把握生态碳汇及大健康风口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3] - 无人机巡田精准施肥和物联网监测蔗茎生长等科技手段已投入应用[3]
供应压力未完全释放 白糖反弹持续性仍需观察
金投网· 2025-09-24 06:06
机构观点 中财期货: 原糖受近月合约反弹带动,主力合约期价反弹至16美分/磅以上,预计近期将宽度震荡,但供应压力仍 未完全释放,反弹持续性仍需观察。国内近期现货市场情绪悲观,昨日产区、加工糖报价均有下调,短 期供应充足,市场情绪脆弱。期货方面仍是原糖引领,昨日原糖交割行情反弹带动下,夜盘跟随反弹。 基本面仍处于弱势格局中,未来影响因素在于内蒙糖压榨进度及广西预售情况。对于期价暂时维持弱势 看法,关注原糖表现。 国信期货: 糖市基本面仍旧承压。预计自10月开始的2025/26年度,全球糖市将有277万吨的供应过剩,而2024/25 年度为供应短缺467万吨。郑糖夜盘跟随外盘反弹。短期5500元/吨左右的支撑跌破,郑糖持续寻底。夜 盘出现减仓反弹,若能持续,有望出现短期底部。操作上建议以短线交易为主。 消息面 StoneX表示,巴西中南部地区2026/27年度的食糖产量预计将达到4210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5.7%。这 是该咨询公司对新一年度作出的首次预测。StoneX补充称,2026/27年度中南部地区的甘蔗压榨量预计 将达到6.205亿吨,增长3.6%。 9月23日,我国以进口巴西原糖为原料生产的白糖其销售利 ...
海南农民别样形式“晒”丰收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02:30
海南农民别样形式"晒"丰收 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主会场,农民丰收歌会上的儋州调声表演。主办方 供图 农民丰收歌会成功举办,整台演出洋溢浓郁乡土风情和丰收欢愉。开场节目《儋州有味庆丰年》融合舞 狮、书法和农产品展示,农民代表手持海南特色农产品,道出充满自豪的丰收宣言。由本地农民组成 的"蓝海浪乐队"用方言唱响儋州民歌串烧,真挚吟咏美好生活。压轴节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儋 州调声将气氛推向高潮,五十人阵容载歌载舞,展现海南农民昂扬的精神面貌和乡村文化新活力。(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主会场展示的海南瓜果。主办方供图 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主会场,农民代表在参与趣味运动会。主办方供图 主会场举办的农民趣味运动会极具乡土特色。来自海南各个市县的"运动员"们在"抓儋州鸡"、"海头地 瓜障碍接力赛"和"争夺儋州红鱼干"中比拼速度与技巧,在"蜜柚菠萝保龄球"、"齐心甘蔗竞速"和"一二 三插秧赛"中考验团队协作与地方文化默契。所有项目均以儋州特色农产品为核心道具,巧妙地将农耕 元素与体育竞技相结合,生动展现了海南农民的活 ...
澳大利亚拟投入逾7亿美元发展生物燃料产业
新华社· 2025-09-17 07:33
政府投资计划 - 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未来10年投资11亿澳元(约7.35亿美元)发展生物燃料产业 [1] - 国库部长称该投资是发展全新产业的"首付款" [1] 产业影响 - 投资计划旨在刺激私营部门对生物柴油和航空燃料的投资 [1] - 预计将提振对油菜籽和甘蔗等生物燃料原料的需求 [1] 农业基础与优势 - 澳大利亚是油菜籽、甘蔗和高粱等生物燃料原料的主要生产国 [1] - 目前所产原料大部分用于出口 其中油菜籽是欧洲生物柴油产业重要原料 [1] - 澳大利亚农业发达 在生产清洁低碳液体燃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优势 [1] 应用领域 - 生产的清洁燃料可为飞机、船舶、工程机械和重型卡车提供净零排放所需能源 [1] 行业推动力 - 农业团体多年游说政府投资生物燃料产业 认为没有政府支持难以起步 [1] - 全国农民联合会强调该产业关乎清洁燃料、就业创造和农业经营多元化 [1]
BrasilAgro(LND)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4 14: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净利润为1.8亿雷亚尔,而去年同期为2.88亿雷亚尔,同比下降37.5% [44] - 调整后EBITDA为1.67亿雷亚尔,较去年同期下降4% [46] - 金融应用收入产生8000万雷亚尔负收益,主要受利率上升和市场波动影响 [47] - 债务更新产生4亿雷亚尔负收益,主要由于甘蔗租赁利率上升和合同重新谈判 [48] - 公司总债务为8.86亿雷亚尔,净债务为7.85亿雷亚尔,成本为CDI的91.22% [5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大豆业务毛收入7600万雷亚尔,利润率86%,价格同比下降7% [53] - 玉米业务销量从16.7万吨降至6.7万吨,因前期利润率不佳而减少种植面积 [53] - 甘蔗业务毛收入8600万雷亚尔,利润率回升至30%左右的历史水平 [54] - 棉花产量下降38%,主要因巴拉圭查科地区严重干旱影响 [27] - 房地产销售贡献1.8亿雷亚尔收入,包括Taquari资产销售和优先权出售 [4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巴拉圭市场表现良好,降雨不足反而帮助提升了收入 [32] - 巴西国内市场基础点从2-3月的负20点回升至正600点 [16] - 中国减少从美国采购,加强了巴西国内基础点的复苏 [13] - 乙醇需求增加,因混合比例从26%提高到30%,产生额外150-160万升需求 [1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DNA包含持续出售农场资产,过去四年共出售19亿雷亚尔资产,年均3.8亿雷亚尔 [7] - 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将80%棉花种植转移到灌溉区域以降低波动性 [28] - 投资3600万雷亚尔于灌溉项目,显著提升土地价值 [10] - 在帕尔马斯建立100平方米的运营中心,集中监控设备,提高运营效率 [37] - 正建设数据湖为人工智能应用做准备,预计将带来农业管理突破 [3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未来几年行业利润率将收紧,需要寻求最大效率 [35] - 利率上升对行业造成压力,许多企业面临司法重组 [58] - 大宗商品供应量增加,库存水平较高,可能维持当前价格水平 [76] - 政治年份带来波动性,希望巴西保持财政稳定 [73] - 化肥成本上升,磷酸盐从560美元涨至660美元,氯化钾采购价为560美元 [22][23] 其他重要信息 - Deloitte对公司资产估值为35亿雷亚尔 [9] - 公司提议分配500万雷亚尔股息,相当于每股0.65雷亚尔 [59] - 过去五年共分配13亿雷亚尔股息,平均回报率约6% [60] - 将于9月26日举办巴西农业日活动 [60] - 公司拥有8.8亿雷亚尔的应收账款和农场收款 [4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公司相对于行业更保守的土地估值差异 - 估值差异主要源于销售期限较长、税率折扣较高以及Deloitte采用区域平均价格方法论 [65][66][67] - 在交易活跃地区如巴伊亚,Deloitte估值更高;在交易较少地区如马拉尼昂,公司估值更高 [68] 问题: 对未来利润率的预期 - 农民本季以5.60美元汇率购买投入品,但销售时可能面临汇率下降压力 [73] - 大宗商品供应充足,库存水平高,可能维持价格稳定,除非出现气候事件 [76] - 行业需要准备在利润率较低的环境中运营 [77] 问题: 股息分配减少的原因 - 尽管公司债务水平健康,但考虑到利率上升环境和潜在投资机会,决定保持谨慎 [96] - 公司需要为可能出现的收购机会保留资金,同时有大量灌溉项目需要投资 [99] 问题: 土地转化面积减少的原因 - 主要因为早期加速转化的目标已经实现,现有农场基本开发完成 [93] - 巴拉圭查科地区的开发需要更充分考虑现金流需求 [94] 问题: 巴拉圭棉花业务的挑战 - 查科地区已成为第三大棉花生产区,但成本高且气候不稳定 [87][88] - 本季产量下降主要因过度降雨而非缺水,3-4月降雨量超过500毫米 [91] - 公司将继续种植棉花但会减少面积,平衡波动性 [92] 问题: 氮肥采购延迟的原因 - 氮肥是唯一不能利用土壤储备的营养素,必须按时施用 [104] - 因资本成本高,公司采取"手到口"采购策略,按需购买 [110] - 价格可能受俄乌冲突和石油价格影响 [109] 问题: 从棉花转向玉米的战略原因 - 玉米市场流动性改善,衍生品市场提供更好 predictability [111] - 乙醇工厂能够捕获玉米溢价,减少物流成本 [114] - 玉米资本需求低于棉花,投资回报更可预测 [113] - 增长将主要集中在皮奥伊和马拉尼昂州 [115]
云南农垦的“甜蜜”突围
期货日报网· 2025-09-01 00:53
科技投入与种植效率提升 - 公司每年投入超9000万元用于甘蔗"良种良法"推广,覆盖35万亩蔗田 [2] - 良种繁育及试验示范基地年投入3000多万元,坡改台和农资扶持年投入超6000万元,道路维护年投入1000万元 [2] - 良种率从2018年不足20%跃升至目前95%以上,平均单产从4吨提升至5吨左右 [2] 农户扶持与产业链协同 - 提供每亩822元无偿扶持资金,覆盖新植面积、农用物资和中耕管理 [3] - 蔗款兑付实现"一车一付,随到随结,停榨45天内全部结清" [3] - 蔗农种植收入较玉米高出三成,种植积极性持续提高 [3] 金融工具应用与风险管理 - 公司制定《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严格限定期货头寸与现货规模匹配 [4] - 组建专业套保团队,实施动态监控和每日保值有效性评估 [4] - 2023年通过套保避免现货端数千万元潜在损失 [5] 产业反哺与产能扩张 - 期货收益年反哺3000万元用于良种繁育,推广"云蔗08-1609"等高糖品种 [7] - 2023年新增精炼糖产能10万吨,持续升级机械化设备缓解"砍工荒" [7] - 构建"风险对冲—资金反哺—产业升级"闭环经营模式 [7] 产融结合与生态建设 - 与中信期货共建"金融实验室",探索"订单+期货""保险+期货"等创新模式 [9] - 金融机构提供全链条支持,包括市场研判、策略制定和交易执行 [9] - 金融工具推动经营模式从"被动抗风险"向"主动稳经营"转型 [10]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糖料作物行业市场全景分析:生产高度集中,企业竞争两极分化加剧,是国家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行业发展转向“价值导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9 01:48
行业定义及类别 - 糖料作物是为制糖工业提供原料的作物 主要种类包括甘蔗、甜菜和糖用高粱 [2] - 中国北方以甜菜为主 南方以甘蔗为主 甜菜南扩和甘蔗北移趋势加强 [2] - 加工副产品可作为酒精、造纸、纤维等工业原料或家畜饲料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糖料播种面积达1480千公顷 同比增长64.85千公顷 [1][3] - 2024年糖料产量达11457.43万吨 同比增长81.13万吨 [1][4] - 产量受自然灾害和生长周期影响呈现周期性波动 [1][3] - 种植区域高度集中:广西占全国面积59% 云南占15.2% 广东位居第三 [1][3] - 糖料种植经济效益下滑导致农户种植意愿下降 [1][4] - 北方玉米扩种导致甜菜种植面积缩减 [1][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涉及种子、农药、化肥、农业机械及煤、电、石灰石等能源材料 [6] - 中游为制糖加工环节 参与者以大型国企或私营企业为主 [6] - 下游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调味品等行业 副产品可加工成酵母、酒精、造纸原料及生物有机肥 [6] 政策环境 - 食糖被列为重要性仅次于粮食和食用油的生活物资 [8] - 国家通过"中央一号文件"持续支持糖业发展 重点关注糖料供给保障和农业科技 [8]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区域集中、国企主导、内外竞争并存"特点 [8] - 形成"南北对话"格局:北方甜菜糖与南方甘蔗糖共存 [8] - 主要代表企业包括中粮糖业、广西农垦集团、广东恒福糖业、广西糖业集团、云南英茂糖业 [8] 重点企业表现 中粮糖业(600737) - 国内最大食糖生产和贸易企业 具备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9] - 国内外制糖年产能约100万吨 炼糖产能超200万吨/年居行业首位 [9] - 2024年食糖总经营量约421万吨 食糖业务营业收入299.10亿元(同比下降1.98%) [9] - 自产糖产量124.63万吨(同比增长10.25%) 销量119.04万吨(同比减少0.21%) [9] - 旗下崇左糖业、北海糖业、江州糖业获"零碳工厂"认证 [9] 广农糖业(000911) - 广西规模最大的糖业生产经营企业之一 制糖业务收入占比约70% [10] - 2024年制糖产量43.18万吨 销量40.21万吨 [10] - 自产糖收入23.01亿元(占总营收70.75%) 加工糖收入0.11亿元(占0.35%) [10] 发展趋势 - 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10] - 呈现生产效率提升、格局重塑、全球资源配置和绿色转型的发展态势 [10]
基本面无明显变化 短期白糖被动跟随原糖为主
金投网· 2025-08-27 08:12
巴西糖产量与贸易动态 - 巴西2025/26榨季糖产量预期下调至4450万吨 较4月预测4590万吨减少140万吨 [1] - 巴西甘蔗产量预期上调至6.688亿吨 较4月预测6.634亿吨增加540万吨 [1] - 巴基斯坦通过招标采购3万吨白糖 占20万吨招标总量的15% [1] 中国市场仓单与期货表现 - 郑商所白糖期货仓单减少70张至15316张 显示短期供应压力缓解 [2] - 郑糖01合约午后意外大跌 资金面因素主导价格波动 [3] - 进口加工糖压力集中释放 对国内糖价形成抑制 [3] 行业供需格局分析 - 全球糖市进入累库阶段 巴西新糖供应增加对原糖价格形成压力 [3] - 国产糖产销率维持高位 食糖库存偏低支撑国内糖价 [3] - 原糖短期维持震荡走势 郑糖价格被动跟随国际市场波动 [3]
培育带头人 创业促增收
人民日报· 2025-08-25 22:27
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 村集体通过注资入股和协助办理专项贷款支持返乡青年创业项目[1] - 加工厂占地3000平方米 主要生产耳机 家用桌布 手套等出口产品[1] - 项目成功带动200名困难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1] - 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人民币[1] 人才培育计划实施 - 江州区创新实施"雏雁丰翼"行动进行村级后备力量全链条培养[1] - 依托各级党校开展现代农业 基层治理 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1] - 安排包村干部 驻村队员 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干部结对帮扶[1] - 开通创业申报绿色通道并协调整合政策资源[1] 产业项目拓展 - 计划引入壮锦加工生产线开发文创产品市场[1] - 15名党员后备干部领办7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 - 重点发展甘蔗 鲈鱼 酸菜等特色产业[1] - 通过示范项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1]
抗战时期,日本在海南疯狂掠夺铁矿等资源
海南日报· 2025-08-15 03:43
日本在海南的经济掠夺背景 - 日本因资源匮乏和战争需求于1939年2月侵入海南岛 旨在封锁中国并获取战略资源 [14] - 日本将海南岛视为南进战略基地 多次在此集结军队 包括1939年11月集结5万人于三亚 1940年底进驻第48师团 1941年底25军集结准备进攻东南亚 [15] - 日本国内粮食短缺 1939年4月颁布米谷配给统制法 海南岛被要求增产水稻等粮食作物以供应驻军和侨民 [16] 农业资源掠夺 - 日本28家企业组成海南岛农林委员会 包括伊藤产业 日本油脂 日窒 台湾拓殖等 领衔者为台湾拓殖株式会社 [17] - 掠夺作物包括稻米 甘蔗 小麦 棉花 烟草 罂粟 橡胶 咖啡 茶 木薯 番薯 菠萝 苎麻 黄麻 木棉和剑麻 [18][19][20][21][22][23][24][25][26][27][28] - 罂粟试种面积达114亩 由厚生公司和日本制糖那大农场实施 [20] 矿产资源开发 - 石碌铁矿1940年4月由日本窒素公司发现 储量估计超1亿吨 田独铁矿储量约500万吨 [28] - 日本侵琼期间石碌铁矿开采量69.5万吨 其中41万吨被运往日本 田独铁矿开采269.1万吨 241.6万吨被运往日本 [28] - 为支持开采 成立岛田合资会社从事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 [30] 工业及配套产业 - 日本在海南兴办钢铁加工 汽车修理 木材加工 精米 制糖 皮革 制鞋 食品加工 调味品和制盐等小型服务性企业 [29] - 畜牧产品输出由三井洋行统一承担 生产采购由南方畜产 台湾拓殖畜产部和水垣食品原料公司负责 [30] - 日本林兼会社在三亚建冷冻厂 冷冻能力150吨/日 配备40艘拖网渔船 月产量达500吨 [30] 劳动力剥削 - 日本以诱骗和强征方式招募超20万名劳工从事采矿 采伐和筑路等劳役 [32] - 石碌铁矿1943年使用人员超4.4万人 包括日本人3000人 台湾人600人 中国内陆劳工2万人和海南本地征发劳工2.2万人 [31] - 劳工伤亡累计11万余人 伤亡率近60% 田独铁矿6年间致死劳工超1.2万人 形成"田独万人坑"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