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信托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信托收入与净利双降:信托业仍未走出转型阵痛 盈利模式重构成当务之急
中国经营报· 2025-08-10 03:55
行业盈利现状 - 2025年上半年53家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收入181亿元,同比下降11.38%,净利润164亿元,同比下降2.83%[1][7] - 行业营业收入315.91亿元(2025H1)vs 322.28亿元(2024H1),利润总额203.13亿元vs 210.98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1.98%和3.72%[2][4] - 固有业务收入120.93亿元,同比增长16.72%,成为盈利主要支撑[4] 业务结构分化 - 传统信托业务持续萎缩导致收入下滑,但利润降幅(2.83%)小于收入降幅(11.38%),反映降本增效成效[4] - 头部机构表现分化:中信信托净利润同比增长13.63%,光大信托同比下降40.81%,五矿信托下降38.82%[6] - 部分中小信托公司逆势增长:上海信托净利润同比+52.22%,中海信托+72.20%,渤海信托+102.10%[6][9] 转型挑战与原因 - 新旧盈利模式交替:传统"利差主导"模式萎缩,新"管理费+绩效分成"模式尚未成熟[11] - 成本压力上升:合规成本增加叠加数字化转型投入,2024年行业利润同比腰斩45.52%至230.87亿元[11][13] - 存量风险处置压力:不良资产减值和风险项目处置持续侵蚀利润[11] 业务转型方向 - 监管推动"三分类"改革:向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并重模式转型,过渡期至2026年5月[11][12] - 创新业务布局:科技信托、绿色信托、知识产权信托等新兴产业领域,以及家族信托、养老信托等财富管理服务[16] - 差异化发展路径:头部机构布局全业务链,央国企背景公司聚焦产业链金融,区域中小机构发展特色服务信托[17] 未来展望 - 短期仍处阵痛期:新业务培育需时,主动管理能力建设短期内难显著改善盈利[18] - 长期优势显著:依托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双轨发展,有望形成差异化服务生态位[17] - 盈利模式重构:通过科技投入和专业服务提升附加值,建立类型化收费体系[16][17]
加速转型步伐 筑牢风控防线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2
行业转型与业务发展 - 信托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从传统融资类业务向资产服务信托 资产管理信托 公益慈善信托等方向转型 引领业务回归本源[1][2] - 2024年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预计首次达27万亿元 三大类业务均取得积极成果[2] - 平安信托资产服务信托业务规模2735.45亿元 资产管理信托业务规模7156.00亿元 公益慈善及其他38.13亿元[2] - 中信信托资产服务信托规模15303.56亿元 资产管理信托规模10003.85亿元 慈善信托备案规模约16.49亿元 位居行业第一[3] - 华鑫信托实收信托规模5022.48亿元 其中资产管理信托3703.12亿元 资产服务信托1226.82亿元[3] - 截至2024年底慈善信托备案总数2238条 总规模超84.8亿元 昆仑信托新增备案单数及规模位列行业头部[3] - 监管政策推动转型发展 2023年3月发布新三分类通知 2024年5月提出发展养老信托 绿色信托 知识产权信托等业务[2] 公司战略与差异化竞争 - 头部信托公司依靠强大资源 品牌和运营管理能力做大做强业务 中小信托公司通过锁定目标群体和产品创新形成特色[4] - 中信信托在资产服务信托方面深耕财富管理服务 行政管理服务 风险处置服务等领域 在资产管理信托方面构建多元化产品线[3] - 华鑫信托推出"鑫合""鑫传"家族信托品牌 "安鑫"家庭服务信托实现批量化 标准化运营[3] - 信托公司凭借股东背景及资源优势开展业务 未来需通过专业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力[4] 风险防范与管控措施 - 信托公司加强风险防范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5] - 中信信托中标东方园林 信桓等重大风险处置服务信托项目 参与海航集团破产重整等大型专项服务信托存续运营[5] - 截至2024年末中信信托特殊资产业务管理规模超万亿元 居于行业首位[6] - 粤财信托关注交易对手经营管理及财务状况 动态调整授信策略 采取追加抵质押物 担保等方式强化信用风险管控[7] - 华能贵诚信托2024年风险管理工作注重与转型发展适配性 紧盯重点风险领域[7] - 2025年1月出台新规要求对风险早识别 早预警 早暴露 早处置 信托公司合规要求不断提升[6][7]
信托业“破圈”知识产权新赛道 北京七部门联合发文赋能
经济观察报· 2025-08-05 06:03
(原标题:信托业"破圈"知识产权新赛道 北京七部门联合发文赋能)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联合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版权局等7部门印发《北京市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鼓励信托公司开展知识产权 信托",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 《方案》聚焦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交易机制、金融服务等关键环节,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知识产权金融 生态体系,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深度融合。 以下为《方案》全文: 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部署,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 好"五篇大文章"的工作要求,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知识产权金 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部署,现就稳步推进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 态综合试点工作,制定行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 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北京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的作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提 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 ...
从特殊关怀到品质养老 信托业“普惠化”加速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7-04 01:31
信托业普惠金融创新举措 - 上海信托2024年11月落地上海辖内首单特殊需要信托 为残障群体 失能老人等民事行为能力瑕疵群体提供综合服务 通过"一个特殊需要信托账户"整合多元资产 汇聚社会资源 链接生活照料 财产管理 养老服务等场景及服务提供方 实现专款专用与资金闭环 [3] - 探索"特殊需要信托+"模式 与慈善信托嫁接支持公益用途 与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结合规范服务支付 与监护人责任险联动缓释履职风险 构建"无障碍金融"服务环境 [3] - 2024年8月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家建设条例》将不动产和股权信托纳入 上海信托作为唯一一家信托公司参与立法征询 在市委金融办和上海金融监管局牵头下 成功出台上海版本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 [4] - 2024年6月9日落地全国首单"现金+不动产"的家庭服务信托 [4] - 2024年6月落地独具信托服务特色的安养服务信托账户 通过信托制度解决老年人在财富传承 失能失智下的照护等方面问题 实现信托账户普惠化 服务品质养老需要 [4] - 2024年6月26日落地全国首单公司化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信托(临床传化) 与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合作 开创市级医院临床创新成果公司化运营全新路径 [4] 未来普惠信托发展规划 - 大力发展信托数智化建设 为信托服务插上数据和智能化翅膀 更高质量 广维度服务广大社会群体 [5] - 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信托等财富管理服务信托 让财富信托走进"千家万户" 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信托账户 [5] - 大力发展预付资金信托 让信托制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治理 为促消费 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信托特色方案 [5] -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 为养老金融大文章和共同富裕贡献信托力量 [5]